文言文三峡素川绿檀回青倒影的

作者&投稿:殷勤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三峡》“素湍绿谭,回清倒影”描写的形神兼备,分析好在哪里

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教材(11页)注释⑦和《教师教学用书》(150页)均译作:“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显然,这里采用的是直译和对译。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

但略加推敲便会发现问题:按此种译法,极易被认为“雪白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都“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事实上,“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着清波”,却难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方可现出其“碧绿”,也才可“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因此,此种解释似有不妥。

原句运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称“合叙”)的修辞手法,即古人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翻译时不能逐次进行,而需从文意出发找出词或词组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据此调整翻译的先后次序和组合关系。

如:“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应是“耳聪目明”之意。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即译文应变更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 三峡郦道元前人有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文中摘抄出一个能体现山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明确: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3. 【三峡的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注》卷三十四,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柏树.“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北魏人)的《水经注》一书,虽然是一部地理学著作,但由于其中记述出川风物、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的文字,十分优美、洗炼、生动、逼真,所以使得《水经注》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水经注》中的很多片段,作为语言文学作品,选入了大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本之中,《三峡》就是其中之一.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全文通篇只有一百五十五个字,但却已把三峡的形势和一年四季的景色,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其中写到:急流奔泻、飞舟御风、碧潭白浪、瀑布悬泉、峡谷深涧、悬崖怪柏、水清山峻、草茂木荣、猿啸寒林、音回空谷、巴蜀渔歌、凄清谣谚……三峡七百里山川风物,万千气象,春夏秋冬、景色变幻,无不一一生动呈现.可以看出,这篇文字是极为省俭、精悍的,但内涵却是极为丰富、充实的.郦道元被称为中国古代游记文学的创始人,他的《水经注》中的写景文字以峻洁著称,所谓“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这一点在《三峡》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文章开头,先总述三峡形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日蔽天,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相连,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岩重重,陡障叠起,遮蔽了夭空和日光,不是在正午和子夜时分,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描绘,三峡山高峡窄的形势,便令人如身临其境了. 文章第二段写三峡之夏:“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干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到了夏天江水暴涨,大水溢上山陵,来往于江上的船只都被阻断.有时朝廷有紧急宣诏急需传达,使者早晨坐船从白帝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这段路程有一干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能比这更快了.写夏天水大流急,只用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八个字,而为了说明水大流急的实际情景,下面用“或王命急宣”这样一件事例,就十分具体、形象、有力地给予说明了.其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叙述,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是作者用比较的方法发议论,这种议论更加深了读者的感受和印象. 按着时序,本该先写春,但文章却光写了夏,因为三峡山高峡窄,夏季水大流急,峡中江水最有气势,最有特点.而写了夏,本该跟着写秋、写冬,但接下来第二段文字却又先写春冬:“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两季,峡中江水白浪翻腾,湍急而流,至宽阔处,则深潭碧绿,清波回旋,婆娑的倒影中,只见断崖绝壁处,千年古柏,怪状奇形;瀑布涌泉,自天而落,玑珠银柱,飞溅喷射在山林之间;水流清澈、林木繁荣,山势峻险,茅草茂密,这江峡景色,真给人以无限的乐趣.前面先写夏,着重写夏水暴涨,此时三峡最大特点是水大流急,写此则无暇顾及其它.而相对于夏水暴涨来说,春冬则水势最为平稳,也最有对比的特点,写这两季的三峡,有暇赏玩峡中丽影,两岸风光,以补前节之未及,所以文中以“清荣峻茂”四字,极写此时三峡之秀美,并情不自禁地赞叹其“良多趣味”. 最后,文章才写到三峡秋色:“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4. 【巴东三峡刘大杰的急】

《巴东三峡》是游记中的精品.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叙了经过长江三峡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浓缩了中国千年文化的“三峡山水”长轴画,让我们领略到三峡的雄壮与秀丽,感受到它的雄、险、奇、幽之美. 雄—— 作者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到一种雄壮之美的氛围中,“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一种磅礴的气势,一种雄壮之美扑面而来.紧接着,作者依次给我们介绍了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由西陵峡的险、巫峡的秀、瞿塘峡的雄,构成了一幅“三峡山水”长轴画,风云际合,气象万千,有两岸连山,隐天蔽日,一川激流,水急浪高之劲健气势,又不失江流湍急,回清倒影,风光雄伟秀丽之壮美. 作者在介绍米仓峡时,引用杜工部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诗句,把群山如万马奔腾之势跃然纸上.“一个‘赴’字,把那里的山势真是写活了.那里的山峰,高的高,矮的矮,一层一层的,就像无数匹马在奔驰.”本来静止的群山,在我们面前喧嚣奔腾,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感官上的 *** ,让我们深刻领略三峡的雄壮之美. 险—— 作者在介绍巫峡时,说它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并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描绘到“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随着作者的笔峰,我们似乎置身于峭壁屏列、水流湍急的境地,踏上一条曲折迂回的险途,一时“山穷水尽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一水相通. 在进入崆岭峡时,“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形势极可怕.上水船在这里都得特别小心.”俯视江流,浪涛翻滚,水声隆隆,耳边响着行船人的民谚:“青滩叶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充分表现了巴东三峡的狂涛怒吼、礁险涡凶之险. 奇—— 三峡的奇,表现在山:“两旁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横在江中”“在江北那一面作为门的山崖上,悬着两块石头,一块像牛肝,一块像马肺.”;三峡的奇还表现在云:“有的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的确,巫峡秀色,尽在群峦叠翠,云雾迷蒙之中,再加上“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作者所描绘三峡的奇幻,让我们似乎正奔赴西王母的瑶池宴,顿有飘飘欲仙之感. 幽—— 三峡的幽,表现在黄陵庙:“前面枕江,三面围绕着几百株浓绿的树木,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袅袅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幽深的景色让作者诗兴大发,不禁吟出了“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的诗句;三峡的幽还表现在丰富的人文景观:王昭君浣妆的香溪、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巫山神女”、八阵图遗址等,无不给我们以厚重的历史感.正因为三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才成了历代文人喜欢游历的地方,才有李白在此斗酒高峡,杜甫在此以诗会友,放翁在此忧患天下……才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古绝唱,才能品味三峡的古今叠映之美。




文言文三峡中素川绿檀回青倒影描写的神形具备弑神分析好在哪里_百度...
前一句素湍注入绿潭,一动一静,写出了视觉效果,白绿相映。后一句写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和树的影子,又呈现出立体的画面。

文言文三峡素川绿檀回青倒影的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即译文应变更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 三峡郦道元前人有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文中摘抄出一个能体现山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

南宁市18431323472: 文言文三峡中素川绿檀回青倒影描写的神形具备弑神分析好在哪里 -
致博木瓜:[答案]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前一句素湍注入绿潭,一动一静,写出了视觉效果,白绿相映. 后一句写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和树的影子,又呈现出立体的画面.

南宁市18431323472: 文言文《三峡》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的好在哪里 -
致博木瓜:[答案] “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南宁市18431323472: 文言文三峡 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
致博木瓜:[答案] 1 空荡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哀鸣婉转久久不能停歇. 2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

南宁市1843132347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意思 -
致博木瓜:[答案] 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教材(11页)注释⑦和《教师教学用书》(150页)均译作:“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显然,这里采用的是直译和对译.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略...

南宁市18431323472: 文言文三峡中素川绿檀回青倒影描写的神形具备弑神分析好在哪里 -
致博木瓜: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前一句素湍注入绿潭,一动一静,写出了视觉效果,白绿相映.后一句写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和树的影子,又呈现出立体的画面.

南宁市18431323472: 三峡文言文,从视觉角度看,素串绿潭,回清倒影是 -
致博木瓜: 原句出自"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可以翻译成”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从视觉角度,应该俯视.

南宁市18431323472: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赏析 -
致博木瓜: 这句翻译是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出自文言文《三峡》,其含义如下: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南宁市18431323472: 《三峡》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达了三峡什么特点? -
致博木瓜: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达了三峡水流湍急.采用动静结合,写出了水之清,色彩美的景象.

南宁市18431323472: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翻译 -
致博木瓜: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或者简单一点: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南宁市1843132347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翻译 -
致博木瓜: 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