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武汉地名和现代历史由来

作者&投稿:倚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介绍一个武汉地名的来历~

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
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扩展资料: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
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
公元223年(吴黄武二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汉 (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

1、武汉长春观
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道观坐落在武汉市内双峰山南侧,传说道教的祖师老子曾经在这里停留,早在公元前3世纪这里就开始有道教建筑出现。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
2、古琴台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
3、鹦鹉洲
地名,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鹦鹉赋》而得名。 后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后来,历代不少名人纵观大江景色,留下了很多诗篇。

4、卓刀泉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5、武汉蛇山
三国时期,蛇山称江夏山,又名紫竹岭。北魏时称黄鹤山,宋朝称石城山,元朝时称长寿山,明朝时被誉为金华山和灵山。其间,以蛇山为山名,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入蜀记》中“缭绕为伏蛇……”故后世称蛇山者为多;至清乾隆《江夏县志》已有蛇山之名。1909年《湖北省城内外详图》正式标名为蛇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春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琴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鹦鹉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卓刀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蛇山

===集家嘴的由来
据《汉口丛谈》载: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从钟祥出发, 经此赴北京继承皇位,因此后人把皇帝经过 的这个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因这里码头多作转运粮食之用,改称 “集家嘴”。

===卓刀泉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广埠屯的由来
明太祖时:要求诸王护卫军屯田护卫;明成祖时更是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楚王积极响应,他命令驻扎在东门外交通孔道口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时赐给诸王的仓库名称都以广字开 头,楚王的仓库名广埠,因而护卫军屯垦之地就称为广埠屯。

===兰陵路的由来
现今兰陵路一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俄租界,战后收回时将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统一改名。曾以任两湖巡检使兼湖北督军和省长的萧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之 意)定名。萧姓的郡望为浙江兰陵,故称兰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

===“六渡桥”的民间传说
六渡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与三民路相交的地带,原有一桥,名六渡桥,又有六度桥、绿豆桥、六道桥、六斗桥、陆渡桥等多种称呼。名源亦不止一说。一般认为是三百多年以前成河的玉带河上的三十多座渡桥中的一座。
传说一:传说现六渡桥一带为水洼之地,一老人的独生儿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桥,募到六斗米,并带动其他人捐钱捐物,很快修好了桥,故名“六斗桥”,即为现今的六渡桥。
传说二:旧时汉口四面临水,居民常有水灾之度。明崇桢八年(公元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昌在今长堤街一线筑堤防水,取土处凹陷成河,环绕如带。为便交通,多处建桥。但也有人考证其名源于附近原有大度庵,故名六度桥。此桥随河在清末湮没,但其名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留传至今。现在,三民路南段的西侧有条长仅54米的小街,原为桥头通道,仍叫六渡桥街。

===宗关•水厂
宗关和水厂都是汉口汉水铁桥至江汉三桥一带的泛称,几乎是同意语,但又名有自己的来历、所指。
宗关俗称上关,与下关汉口汉关对称,和武昌关,汉阳朝关一起,同属旧江汉关监督署,是过去的征税机构。名源“江汉朝宗”的“宗”字。清代在这一带没关收税。民国以后,征税作用渐小,三十年代以后仅为码头、渡口。
水厂即宗关水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汉口巨商宋伟臣等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取“水火既济”之意),在宗关兴建水厂,是武汉市最早的自来水厂。水厂建成后,四周多为农田菜地或荒地,只有水厂较为显著,人们便以水厂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相沿至今。

===水果湖的由来
水果湖泛指武昌城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丹水池的由来
丹水池是汉口城区东北部京广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名称。丹水池得名于一场误会。传说清未有位老人在这里江边端水,有人问他此地叫什么名字,他以为问他在千什么,随口答道,"端水吃。"问话人只听到三字的字音,以为当地名叫丹水池,沿用至今。现为仓库区。

===四官殿的由来
四官殿是汉口沿江大道四宫殿码头至民权路口一带的泛称。四官殿原是一所庙宇,供奉天、地、水、火四官,建于清初。附近人烟稠密,住的多是板房茅舍,易起火灾,居民惶恐,乞灵于四宫殿中的"火官",祈求"火神"祝融保佑平安,所以又把四官殿称为火神庙。但火神不灵,连他自己的庙宇也保佑不了,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从此没有四官殿,但这一带却仍称四官殿至今。

===姑嫂树的由来
姑嫂树是汉口新华下路与京广铁路相交处以北至张公堤一带的泛称。这一带是汉口后湖地区的高地,附近有陈家河。
有个姓刘的船民在陈家河上以撑船为生,他和他的妻子、妹妹在此筑墩建屋居住,称为刘家墩。刘家姑嫂在家,除种地外,还在农闲时到墩西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茶、卖稀饭。为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塘埂上种了一棵棠梨树。此树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从此,人们称这一带为姑嫂树,而不再称刘家墩。

===阅马场的由来
阅马场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0米,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广场。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己经约定俗成。

===积玉桥的由来
积玉桥泛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东之中山路南北两侧地带。这一带原来有座桥,每年夏季湖水上涨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

1949年以后的:
红钢城:以前叫蒋家墩。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红钢城。因靠近武钢。
紫阳路:以前叫张之洞路。文革中改名紫阳路。因靠近紫阳湖。
解放路:1949年以前为吹捧蒋介石叫中正路。1949年改名解放路。

武汉地名由来

火炉之成因

为什么夏天的武汉 给人的感觉十分难熬?这是因为武汉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大,白天太阳暴晒,水汽大量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团团热气像一个巨大的罩子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减慢,室内气温持续不降;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浆,闷热难耐,号称“火炉”。

集家嘴的由来

据《汉口丛谈》载: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从钟祥出发, 经此赴北京继承皇位,因此后人把皇帝经过 的这个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因这里码头多作转运粮食之用,改称 “集家嘴”。

卓刀泉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 也”,于 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有关武汉地名和现代历史由来
宗关俗称上关,与下关汉口汉关对称,和武昌关,汉阳朝关一起,同属旧江汉关监督署,是过去的征税机构。名源“江汉朝宗”的“宗”字。清代在这一带没关收税。民国以后,征税作用渐小,三十年代以后仅为码头、渡口。水厂即宗关水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汉口巨商宋伟臣等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取...

武汉有哪些有趣的地名?还有来历!
1、集家嘴:据《汉口丛谈》记载,明嘉靖元年,世子朱厚熜从钟祥出发,途经此地赴北京继承皇位。因此,后人将皇帝经过的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由于这里成为多个码头的转运粮食中心,名称改为“集家嘴”。2、卓刀泉: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当时部队缺乏饮水,关羽用刀卓地...

武汉市的区的地名
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_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

武汉江汉路地名的来历
武汉是江汉平原 是个很好的地方;

武汉地名的来历
沧海的变迁.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

武汉的地名来历及故事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

武汉有哪些有意思的地名或者路名?有没有典故?
二曜路这个名字则寓意日月同辉,象征着智慧与创新的光芒。这片土地曾是德国租界工部局的所在地,后来成为武汉市公安局,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城市的守护力量。深入历史的痕迹,德国坟山曾是德国人在汉口的墓地,如今,它已化身为武汉市第一儿童公园,承载着德国租界时期的文化记忆,也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童真与...

武汉地名经历了几次变化
武汉的城市历史可追溯至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现代武汉的城市起源是东汉末年的位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在今武昌蛇山的夏口城;隋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元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

古代地名对应的现代城市分别是?
一、南京:古代地名包括建业、建康、金陵、石头城,对应现代城市为南京。二、北京:历史地名有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现代城市对应为北京。三、长安—衡山—西安:长安是古代地名,后改为衡山,现代城市对应为西安。四、苏州:古代地名包括姑苏、吴、吴都、...

武汉地名的由来和城市发展情况
▲武汉地名的由来和城市发展情况 地理人口资源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面积8488平方公里,市区被长江、汉水分隔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现辖13个区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总人口831万人(湖北省总人口为6016万人),其中,7个中心城区人口为481万人。武汉市临江傍水,四周湖泊星罗...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名称的由来? -
庄谈复尔: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离汉口仅30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遗址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是重要的古城镇.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武汉成...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有意思的地名的来历 -
庄谈复尔: 武进:三国吴大帝孙权崇尚武功,曾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于嘉禾三年(234年)诏复丹徒为武进,取以武而进之武进新天地喷泉夜景意,故名.武进的命名,表现了孙权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英雄气概. 钟楼:钟楼因市内建于南唐时的钟楼而得名. 天宁:天宁位于常州市中部,因天宁寺坐落其间而得名 镇江: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有的.据说,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 南京等等都可以写...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是因什么而得名的? -
庄谈复尔: 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地名的由来( -
庄谈复尔: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也就是说它只是取“汉口、武昌、汉阳”首字合并而来.那么: 武昌 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这个名字的由来 -
庄谈复尔: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市历史名称 -
庄谈复尔: 据近年考古工作发现,一万多年前,武汉地区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市郊黄陂的盘龙城遗址,考证为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商代古城.武汉在夏代属荆州,殷末属南国,周初属周南,秦属南郡,汉属江...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三镇 - 武昌、汉阳、汉口的名称从何而来?
庄谈复尔: 由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 年.而武昌、汉阳、汉口的历史则要追溯到好远. 武昌三国时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在今鄂城建...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名字由何而来? -
庄谈复尔: 武昌的来历:三国时,孙权在现在的武昌筑城抗曹,要”以武而昌”,”武昌”而得名. 汉阳的来历:以汉水和龟山而得名.古时,山之北称为”阳”,山之南称为”阴”,汉水从龟山之北入长江,龟山之北,汉水南岸以南地区称”汉阳”. 汉口的来历:有一种说法,古时,龟山之北的汉水南岸以南地区称汉阳,汉水在龟山以北入口长江,与汉阳相对岸的当然叫”汉口”了. 武汉的来历:武汉由三镇组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一而得名”武汉”

邕宁区18832892699: 武汉之称的来历70字. -
庄谈复尔: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时序为江北(汉阳)先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毗连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谓“武汉”,乃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鄂(武昌)汉(汉阳)并称,是为双城.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趋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