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钦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子,这充分说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20世纪50年代)

  第二阶段:多个自主功能的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形成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

  第三阶段:形成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

  第四阶段: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国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一个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译成中文为赛其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人们把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因此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60年代初美国航空订票系统SABRE-1就是这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该系统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分布在全美范围内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各终端通过电话线连接到中心计算机。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是计算机通过多重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相连,如图1-1-2所示。

  图1-1-2 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

  上述单机系统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

  (1) 主机既要负责数据处理,又要管理与终端的通信,因此主机的负担很重。

  (2) 由于一个终端单独使用一根通信线路,造成通信线路利用率低。此外,每增加一个终端,线路控制器的软硬件都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动。

  为减轻主机的负担,可在通信线路和计算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前端处理设置一个前端处理机(FEP),FEP专门负责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而让主机进行数据处理;为提高通信效率,减少通信费用,在远程终端比较密集的地方增加一个集中器,集中器的作用是把若干个终端经低速通信线路集中起来,连接到高速线路上。然后,经高速线路与前端处理机连接。前端处理机和集中器当时一般由小型计算机担当,因此,这种结构也称为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如图1-1-3所示。

  图1-1-3 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示意

  2. 多个自主功能的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图1-1-4 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逻辑结构

  资源子网由网络中的所有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外设(如网络打印机、磁盘阵列等)和各种软件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和向网络用户(工作站或终端)提供网络资源和服务。

  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设备和线路组成,承担资源子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网络用户对网络的访问可分为两类:

  ☆本地访问:对本地主机访问,不经过通信子网,只在资源子网内部进行。

  ☆网络访问:通过通信子网访问远地主机上的资源。

  3. 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加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研究和制定网络通信标准,以实现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化。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ISO 7498,简称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即著名的OSI七层模型。OSI RM及标准协议的制定和完善大大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多大的计算机厂商相继宣布支持OSI标准,并积极研究和开发符合OSI标准的产品。

  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厂商需按照共同认可的国际标准开发自己的网络产品,从而可保证不同厂商的产品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通信。这就是“开放”的含义。

  目前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网络体系结构: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OSI 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另一种是Internet所使用的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 RM(TCP/IP参考模型)。

  4. 互联网络与高速网络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互联、高速和智能化。表现在:

  (1) 发展了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2) 发展高速网络

  1993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里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用以把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家庭的计算机联网。美国政府又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开始研究发展更加快速可靠的互联网2(Internet 2)和下一代互联网(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可以说,网络互联和高速计算机网络正成为最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3) 研究智能网络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与网络服务功能的增多,各国正在开展智能网络IN(Intelligent Network)的研究,以提高通信网络开发业务的能力,并更加合理地进行网络各种业务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开放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智能网的概念是美国于1984年提出的,智能网的定义中并没有人们通常理解的“智能”含义,它仅仅是一种“业务网”,目的是提高通信网络开发业务的能力。它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电信部门的关注,国际电联(ITU)在1988年开始将其列为研究课题。1992年ITU-T正式定义了智能网,制订了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该体系的目标是应用于所有的通信网络;即不仅可应用于现有的电话网、N-ISDN网和分组网,同样适用于移动通信网和B-ISDN网。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网络的应用将向更高层次发展。

  1. 建立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   1989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由3个分组结点交换机、8个集中器和一个双机组成的网络管理中心组成;在此基础上,新的公用分组交换网1993年9月建成,并改称CHINAPAC,由国家主干网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内网组成。

  2. “三金”工程

  1993年3月12日,时任副的朱镕基主持国务院会议,提出了建设“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计算机网络正是“三金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金桥工程”是以建设我国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目的的跨世纪重大工程,它与原邮电部的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连互通,成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的主干网,即建立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

  金关工程是为了加快我国外贸业务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程,其目的是要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为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业务和实现无纸贸易创造条件。

  金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实用的、比较完整的电子货币系统,形成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卡业务管理体制。

  3. 基于Internet技术的公用计算机网络

  我国在1996年底建成四个基于Internet技术并可以和Internet互联的全国性公用计算机网络,即: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根据200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公用计算机网络有:

  ☆ 中国科技网(CSTNET)

  ☆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网通控股)

  ☆ 宽带中国CHINA169网(网通集团)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 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建设中)

  ☆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建设中)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简短回答
6.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区到全球的发展过程。从应用领域上看,这个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六十年代,大型主机。2. 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七十年代,局域网技术蓬勃发展。3. 计算机通信网络...

互联网发展历史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该年1 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

简述互联网的发展史
新闻组是网络世界发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3、1989年,在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历史上又一个重大的事件发生了。TimBerners和其他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人---这些人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个分类互联网信息的协议。这个协议,1991年后称为WorldWideWeb,基于超文本协议――在一个文字中嵌入...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代?
发展历史以及特点 1、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简短回答
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区到全球的发展过程。从应用领域上看,这个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六十年代:大型主机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3、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八十...

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
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综观40多年来我国高性能通用计算机的研制历程,从103机到曙光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总的来讲,国内外标志性计算机推出的时间,其中国外的代表性机器为ENIAC,IBM 7090,IBM 360,CRAY-1,Intel Paragon,IBM SP-2,国内的代表性计算机为103,109乙,150,银河-I,曙光1000,曙光2000。参考资...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发展历史以及特点 1. 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逻辑元件采用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使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 软件:使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应用领域: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每秒数千...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你知道它的历史源流吗?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1)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2)特点是体积...

网络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多点业务的一个特点是,某一点仅通过一个接口就能完成与多点间的通信,节约了用户端设备和网络资源,减少了投资。 另外,利用DDN网上的帧中继资源模块和话音压缩模块,还可以实现开放帧中继业务和压缩语音\/G3传真业务。(2)ChinaDDN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公用数据网是邮电部门经营的、在全国范围内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数据网络。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枞月乳杆: 计算机网络从产生到发展,总体来说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1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
枞月乳杆: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区到全球的发展过程.从应用领域上看,这个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六十年代:大型主机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3、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八十年代:PC机,局域网技术蓬勃发展 4、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九十年代: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
枞月乳杆: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事实上计算机网络是二十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用于军事通讯,后逐渐进入民用,经过短短40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正以高速向前迈进.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现在,...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
枞月乳杆: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概括地分成三个阶段:(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个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的演变和发展是什么?
枞月乳杆: 算机网络的演变和发展 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三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
枞月乳杆: 网络并不新鲜.在计算机时代早期,众所周知的巨型机时代,计算机世界被称为分时系统的大系统所统治.分时系统允许你通过只含显示器和键盘的哑终端来使用主机.哑终端很像PC,但没有它自己的CPU、内存和硬盘.靠哑终端,成百上千...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
枞月乳杆: ①远程终端练级阶段 ②计算机网络阶段 ③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④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路北区18025374944: 谁能告诉我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
枞月乳杆: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空前活跃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它是当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中正在迅速发展的新技术之一.现在,它已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工厂管理,也应用与军事指挥系统及其他科学实验系统中.由于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其理论、方法和实现仍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之中.

路北区18025374944: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
枞月乳杆: 1969年, 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ARPAnet 1979年,研究开发TCP/IP,80年代TCP/IP-》UNIX 1984年,用户数量开始增多,ISO颁布了OSI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入TCP/IP的研发,建成NSFNet 90年代后,Internet飞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