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

作者&投稿:虫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胃中有热,全身阳虚,解法: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本方在仲景的五泻心汤中,既不同于大黄黄连泻心汤,也不同于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用于寒热夹杂、虚实相兼的痞证,而是一首较难掌握的方剂。然而,若是真正把握了它,在临床上便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极寒大热,配伍精当

从病情的需要出发,将寒性药物与热性药物组合成方,是仲景遣方用药的独到之处,这在六经病证的施治中,始终都得以体现。附子泻心汤由大辛大热的附子与大苦大寒的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可以说是仲景寒热并用方中最简练、最单纯的一首方剂,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的特点。

一般说来,疾病是机体阴阳失调所致,平调阴阳是治疗疾病的总则。寒热并用,温清兼施,就是从平调阴阳出发,以达到阴阳常阈为目的。本方名为“泻心”,实则是以苦寒之大黄、芩、连清泄心下部位之热,亦即降低胃脘过盛之阳,同时用辛热之附子温壮在表不足之阳,使之达到阴阳平衡。况且以三黄与附子共同组方,三黄得附子,其苦寒沉凝不致留滞阴邪,附子得三黄,其慓悍暴烈不致劫伤津液。如此极寒大热集于一方,全收复阳驱邪之效。

更为独特的是本方的煎服法。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是指三黄不用煎取,且用开水浸泡的时间也不长,为的是只取其轻清之气,以清泄胃热而消痞;附子另煮取汁,取其醇厚之味,以温阳固表而消除恶寒并止汗,真可谓寒热异气,并行不悖,分建奇功,诚为先圣之妙用。

有人认为本方与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同属清上温下之剂,用以治疗上热下寒证,此说不无道理。但本方以附子与寒凉药相配伍,其他四方均以干姜为主与寒药配伍,附子主表而不守,为整体阳虚而设;干姜守中而不走,针对中焦局部阳虚有寒。显然整体包括了局部,因而附子泻心汤主治的下寒证,可有中焦虚寒的表现,但又远远不限于此,这一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某女,37岁。2015年2月25日来诊。患者胃脘部隐痛10余年。去年以来疼痛加剧,先后服药已数十剂,仍未见效。现觉心下胀闷而痛,时有烧灼感与嗳气,饮食、二便尚可;舌质暗红苔黄,脉细缓。诊脉时触及两手及腕发凉,据称平素常四末不温,且时有畏寒,1周前经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翻阅既往病历,所服中药多为四逆散合金铃子散、陈夏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及其他行气止痛方药。其中以寒热并用的半夏泻心汤比较适合此证,然亦未见效。原因恐与姜味甚辣,刺激性大有关。但更很重要的是畏寒与四末冷乃全身阳虚,并非中焦虚寒,故用干姜无益此证。

选用附子泻心汤合失笑散加味,每日1剂,服后逐渐好转,至20剂服完,症状消失。后以香砂养胃丸调理善后,并嘱注意饮食,保证充足睡眠,至今胃病未见复发。

此例中病机责在胃中有热,全身阳虚,附子泻心汤主之,只要用之得当,加减相宜,便能收到良效。临床上,有时并未严格按原方煎服之法,或取附子先煎,或三黄煎的时间短一些,效果也同样好。大部分病人服药后,大便次数可能增多,这是火热下泄,邪有出路,只要事先向病人说明,便不会引起惊慌,即使有轻度腹痛,病者也能忍耐。

本文认为,本方是温清并施的范例。药物配伍严密,可广泛运用于胃肠道疾患,也可用于胃肠道以外的一些病症,只要抓住胃中蕴热、阳气虚衰这一病机,并能灵活加减运用,便可取得满意疗效。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伤寒论讲义》:泻热消痞,扶阳固表之功效。主治阳虚热结,心下痞闷,恶寒汗出,脉沉者(①《伤寒论》:伤寒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②《简明医彀》:心下痞,恶寒汗出,有阳证仍在,又见脉沉,足冷身重;③《张氏医通》:...


《伤寒论》笔记74|心下痞兼下利—生姜泻心汤
一七一、表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口中渴,而烦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有表证反被攻下,造成心下痞,给泻心汤是正解。但病人本身有水饮停在下焦,致使“ 痞不解 ”,水停在下方不利,表水又回不到胃里面,造成 渴、小便不利 ,就是五苓散证。...

2021-03-25泻心汤系小结
一、 三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 1、柴胡汤的煮法煮泻心汤:先用比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然后把渣渣捞掉,然后再光煮那个汤,把它收到三碗。2、柴胡汤在我们中医的归类是所谓的和解剂。因此呢,这个三泻心汤也很自然的就被归类在和解剂里面了。3、泻心汤的结构...

降血压的著名中药方子
3.夏桥秋菊汤:主要成分为夏桥草、秋菊花、地黄等,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等功效。4.三七泡酒:主要成分为三七、红枣、蜂蜜等,具有滋阴降血压、养血安神等功效。5.三七补血汤:主要成分为三七、当归、白芍、炙甘草等,具有补血益气、降血压等功效。6.茯苓泻心汤:主要成分为茯苓、桂枝、龙骨、牡蛎等,...

阴阳失调出现的寒热变化,形成寒热错杂,有几个类型
伤寒论》所载的寒热之药并用方剂,概括起来有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共八个方子。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已经讲过,栀子干姜汤从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可以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下面分别对各方剂进行简要叙述。

半夏泻心汤和林桂术甘汤可以同用吗
半夏泻心汤和苓桂术甘汤可以同时使用。1. 半夏泻心汤是一种清热的方剂,用于治疗肠道痞满、消化不良、大便异常等症状。2. 苓桂术甘汤是一种温阳利水的方剂,用于治疗中阳不足导致的腹泻、小便不利等症状。虽然两个方剂的药性完全相反,但它们可以同时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配剂量。此外,需要强调的...

半夏泻心汤所用半夏?
半夏泻心汤用半夏是制半夏还是生半夏?这可能是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接下来我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知道,半夏是一种中药,它主要功效是燥湿化痰,治疗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而制半夏和生半夏的区别在于加工方式上,制半夏是通过晾晒、烘干等方法制成的,而生半夏则是直接从天南星上采摘下来的,没...

千古名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病的一些临床心得
其中有一个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子最为有效,最为得心应手。用其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包括有幽门螺旋菌感染者,见症状有, 胃脘痛、胃胀、胃顶、嘈杂、呃逆、烧心 等,效果明显。组方: 姜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生甘草、党参、砂仁、醋香附、木香、蒲公英、连翘、丁香、肉苁蓉、炒莱菔子、醋青皮...

上热下寒用什么中药方子???
上火下寒型,是最难遇也最难治的一种人,用人参、黄芪一起治,人参治寒,黄芪治火。一定忌口,尽量不吃海鲜,海鲜号称“阴中之阳”,这种上火下寒的体质最忌。 中医药方:上火下寒,治宜上火 ,温下寒,方选附子泻心汤,大黄6 黄连9 黄苓6用开水冲,附子10水500ML开后煎半小时,搅匀后分二次...

中华医药中半夏泻心汤的药方是什么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夫子所撰的《伤寒论》。功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即治胃气不和,症见心下痞满,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重要提示:行外者,不应当依葫芦画瓢,定要求治老道的医工,再来用药!中医是因人施治,切不可因病去套用中医方剂。处方:法半夏9克,黄芩、干姜、(上品)人参...

请各位医生,盗汗,四子发热,口干舌苔黄怎么用附子泻心汤?
不能应用附子泻心汤。你的病症是肝肾阴虚内热所引起,治疗的时候,应该应用滋肾养阴清虚热的药,而不用大辛大热的附子,也不应该用苦寒伤阴的黄芩黄连之类药物。

壤塘县17724195645: 附子泻心汤 - 搜狗百科
涂媚藻酸: 附子泻心汤是大寒和大热药的合方.原方是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没人说一定就得用附子.理论上来说肉桂或许可代替附子来用.温里药中桂枝不如肉桂其温热之效.

壤塘县17724195645: 体质是上热下寒,如何调理好?? -
涂媚藻酸: 上热下寒体质是指患者上半身内热、火气比较大,下半身则有寒气淤积.建议:患者可以坚持每天晚上临睡前泡热水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祛除患者体内的寒气.患者还可以饮用菊花茶、金银花茶等清热降火.

壤塘县17724195645: 下寒上火中医怎么治 --
涂媚藻酸: 上火下寒,治宜上火,温下寒,方选附子泻心汤,大黄6黄连9黄苓6用开水冲,附子10水500ML开后煎半小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