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六年级上册数学

作者&投稿:靳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

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
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C=πd或C=πr.
10.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πr^2 S环=π(R^2-r^2)
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四)
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
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 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仅供参考: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鸡。
解二 (4×36-100)÷(4-2)=22(只)………鸡;
36-22=14(只)…………………………兔。
(答 略)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个)(答略)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共有脚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植树问题公式】
(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
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 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
路长÷间隔长-1=棵数;
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路长÷间隔数=棵数;
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
=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
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
【求分率、百分率问题的公式】
比较数÷标准数=比较数的对应分(百分)率;
增长数÷标准数=增长率;
减少数÷标准数=减少率。
或者是
两数差÷较小数=多几(百)分之几(增);
两数差÷较大数=少几(百)分之几(减)。
【增减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长率÷(1+增长率)=减少率;
减少率÷(1-减少率)=增长率。
比甲丘面积少几分之几?”
解 这是根据增长率求减少率的应用题。按公式,可解答为
百分之几?”
解 这是由减少率求增长率的应用题,依据公式,可解答为
【求比较数应用题公式】
标准数×分(百分)率=与分率对应的比较数;
标准数×增长率=增长数;
标准数×减少率=减少数;
标准数×(两分率之和)=两个数之和;
标准数×(两分率之差)=两个数之差。
【求标准数应用题公式】
比较数÷与比较数对应的分(百分)率=标准数;
增长数÷增长率=标准数;
减少数÷减少率=标准数;
两数和÷两率和=标准数;
两数差÷两率差=标准数;
【方阵问题公式】
(1)实心方阵:(外层每边人数)2=总人数。
(2)空心方阵:
(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中空方阵的人数。
或者是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总人数÷4÷层数+层数=外层每边人数。
例如,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一 先看作实心方阵,则总人数有
10×10=100(人)
再算空心部分的方阵人数。从外往里,每进一层,每边人数少2,则进到第四层,每边人数是
10-2×3=4(人)
所以,空心部分方阵人数有
4×4=16(人)
故这个空心方阵的人数是
100-16=84(人)
解二 直接运用公式。根据空心方阵总人数公式得
(10-3)×3×4=84
原价等于现价除以打几折
打几折等于原价除以现价
现价等于原价乘以打几折

一个圆形旱冰场的直径是30米,扩建后半径增加了5米。扩建后旱冰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负数:在除0以外的自然数和分数的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得到的数就叫负数 (negative number) 。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数轴:规定了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相反数:分别分布在原点两侧,而且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opposite number) 。
绝对值: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点表示的有理数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正数的绝对值是它自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仍是0。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个数相加,符号不变,并把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的两个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
3.0和任何一个有理数相加,仍得这个有理数。
4.加法(addition)交换律(commutative law)和结合律(associative law)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依然成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代数和:省略了加号的几个有理数的和的式子叫做这几个数的代数和。(algebraic sum)
去括号法则:
1.当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
2.当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
添括号法则:
1.填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不改变。
2.填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都要改变。
有理数乘法(multiplication)法则:
1.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有理数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有理数除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0不能做除数,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3.某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reciprocal)
乘方: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power),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如果有n个a相乘,可以写为an,其中an叫做a次方n,也叫做a的n次幂。a叫做幂的底数(base number),a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叫做幂的指数(exponent),可以取任何正整数。
近似值:和精确值相似的数叫做这个精确值的一个近似值。(approximate value)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非0的数字开始,到精确到数位为止的所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值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significant figure)
代数式:表示字母和字母;数字和字母相乘或相加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称为代数式。(algebraic expression)
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原有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value of algebraic expression)。
单项式:由字母与数字的积组成的代数式或单独的一个字母、数字叫做单项式。(monomial)
系数:单项式中数字因式叫做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多项式:由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
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term)。
常数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constant term).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integral expression)
等式:拥“=”号连接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equality)。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equation)。
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solution of equation)。
方程的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root of equation)。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solving equation)。
等是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
移项:把方程左边或右边的任意一项,移到等使对面,并改变性质符号,这种变形叫做移项(transposition of terms)。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2.设出未知数,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题目中涉及的等量关系。
3.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6.写出答案。
储蓄等量关系:税后利息=本金×存金×利率×(1-20%)
工作等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直线:一根不弯曲,且可无限延伸的线,叫做直线。(straight line)
直线性质: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射线: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haif line)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end point)
线段:直线上的两个点和他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line segment),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extreme point)
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two points)
距离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中点定义:如果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并且满足AC=AB那么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 (middle point,midpoint)
角: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angle),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vertex of angle),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side of angle).角又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时,旋转终止位置与旋转开始位置形成的图形.旋转开始位置叫做角的始边(beginning side of angle),旋转终止位置叫做角的终边(end side of angle)。
角的分类标准:
1.角的始边与终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这个角叫做平角。(straignh angle)
2.角的两条边,经旋转后再次重叠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round angle)
3.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right angle)
4.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acute angle)
5.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钝角.(obtuse angle)
角平分线:经过角的顶点的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
相交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intersection lines),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intersection point)。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垂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其中一个角等于90°那么就成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perpendicular),垂直用符号“⊥”表示,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foot of a perpendicular)。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因垂线,该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distamce from a point to a straight line)。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parallel lines)。
(2)阿基米德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祖冲之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3)(4)课前预习找难点 课堂听讲抓关键
课后复习找规律 典型习题反复练
(5)太多,还是自己的好

这个一个一个的在网上查不就行了

你也没说是那个版本的教材

只会解题

798787

六年级是些简单的应用题,几何是圆或一些规则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数学家小故事有很多,你可以以此为关键字去搜索,结果肯定会令你满意。至于数学学习技巧,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如果初一的数学学习也要技巧去支撑是令人意外的,在这个阶段弄懂知识点多点做题,可能的话可以做得深点就可以了。我们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的学生也可以这样。
我学数学不止半年了,感觉是会做难的,思考得深的,回过头来之前学的东西尤其是初中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但当前都是靠着老师一步一步踏实去走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为前提的。其实数学厉害的人不一定计算就厉害,到了大学数学其实是一种思维,代数学更是如此。
易错题其实是知识点认识欠佳的结果,只要充分理解了知识点其实出现易错题的机率并不大,所以更有效的方法是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这事半功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简算,解方程算一式和答案
56x-50x=30 78-5x=28 32y-29=3 5x+5=15 100-20x=20 55x-25x=60 23x-23=23 4x-20=4 53x-90=16 2x+9x=11 3000-450×14÷18 【(8 —4.625)÷(2.4+1 )】×50% 25.5×(0.32÷0.4)+8.6 6.8×4.5÷(3.2 - 2.95) (13....

六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一单元)
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

小学一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

数学思维导图怎么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绘制如下:准备一张空白的纸或电子画板,确定中心主题或单元标题。根据第一单元的主题或标题,将主要概念或知识点列出来,作为思维导图的分支。对于每个主要概念或知识点,列出其相关的次级概念、公式、定理或实例。这些可以作为思维导图的子分支。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5篇
【 #六年级# 导语】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推导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以下是 无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一、判断:1、A大于1,它的倒数一定小于1………()2...

说一说,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你收获了什么
“比”是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是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后项”是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由于零这个数不能是除数,所以它不能是比的后项。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求人教版1——6年级语数电子课本
pdf|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pdf|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pdf ...

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设计理念_百度...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吴永全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P39-40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八的6—11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例2的探究、观察、对比,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在数学情景中,通过...

六年级上册数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练...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学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数的5分之1,全班有多少人?2、一瓶油吃了5分之3,正好是300克,这瓶油重多少克?3、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4、水果店有桔子72千克,桔子是香蕉的 ,香蕉有多少千克?5、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一章第四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答案】: 基础强化 1、 (1) B (2) C 2、﹙1.1×0.5+0.5×0.8﹚×2+1.1×0.8 =﹙0.55+0.4﹚×2+0.88 =0.95×2+0.88 =1.9+0.88 =2.78 (平方米)答: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2.78平方米。拓展应用 3、解:将小正方体割补后得剩...

五河县13481225465: 初一数学上册 -
平菁江世: 第一章,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

五河县13481225465: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数学应用题50道, -
平菁江世:[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应用题1.张大爷的果园里共种果树500棵,其中25﹪是苹果树,苹果树有多少棵?2.从甲地到乙地180千米,某人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去办事,行了全程的2/5...

五河县13481225465: 初一上册数学的掌握 -
平菁江世: 主要有四块1有理数及运算2代数式整式及运算3一元一次方程4简单几何 第一块 熟练掌握有理数四则运算即可 第二块 会根据题意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化简求值 第三部分 会列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部分 相当于小学六年级水平 这是我妈带我去一家课外辅导机构那的了考试跟我说的,希望对你有用,你也可以去那咨询一下,那有免费的学科分析,真是免费的,我去做了但还没在那报正在考虑当中,名字叫上元教育,在崇安寺门口的天安大厦18楼1800室,我回家上网也查了有简介还有照片,你也可以上网查查.

五河县13481225465: 初一数学书上册94页10, -
平菁江世:[答案] 10、用一捆96米的布为六年级某个班的学生做衣服,做15套用了33米布,照这样计算,这些布为哪个班做校服最合适?(1班42人,2班43人,3班45人)设96米为a个人做根据题意96:a=33:1533a=96*15a≈43.6所以为2班做合适,有富...

五河县13481225465: 初一上册应用题及答案 -
平菁江世:[答案]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 乙每小时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

五河县13481225465: 六年级上册数学等量关系式怎么写? -
平菁江世:[答案] 关键是找到单位“1”,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五河县1348122546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40页41页 -
平菁江世:[答案] .方法1 设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X页 5/7x=35 x=49 方法2 35÷5/7=49(页) 2.方法1:设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X克钙质. 3/8x... x-1/10x=9 (1-1/10)x=9 x=9÷9/10 x=10 方法2 9÷(1-1/10)=10(kg) 5.15/16÷3=15/16*1/5=3/16 12/25÷8=12/25*1/8=3/50 8÷4/5=8...

五河县13481225465: 初一上册北大师版数学 -
平菁江世: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还要运7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

五河县13481225465: 初一上册数学 -
平菁江世: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整数 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分类”的原则: 1相称(不重、不漏) 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a│ (a≥0) (a为一切实数)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

五河县13481225465: 初中6年级上册数学 -
平菁江世: -5x3-2mx2+2x-1+x2-3nx+5=-5x3+(-2m+1)x2+(2-3n)x+4,∵多项式-5x3-2mx2+2x-1+x2-3nx+5不含二次项和一次项,∴-2m+1=0,2-3n=0,解得m= 1 /2 ,n= 2 /3 ,当x=-2时,-5x3+4=-5*(-8)+4=40+4=44.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