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足兵”这个观点是如何记载的?

作者&投稿:靳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张慎战这个观点是如何记载的?~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慎战的观点。《论语》说:“子之所慎,斋、战、疾”。可见孔子早时对斋戒、战争和疾病是持慎重态度的。孔子这一看法虽很简单,但却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孙武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前人和同时代兵家思想,铸就《孙武兵法》。
一、孙武军事谋略的植根的客观土壤
1、农战合一的生存发展方式
在古代,土地是部落联盟的生活之源,土地纷争引起战争,战争胜负依赖土地,土地开拓又依赖战争。社会历史的如此往返循环,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华夏民族生活的主旋律。它不仅构造出一个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而且孕育出融农耕文化和军事文化精华的制胜智慧。
在氏族社会,为了争夺有利于维持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部落内部分化出的不同势力群体之间常常发生械斗,部落之间更是频繁厮杀,于是招来了人类文明的助产士--战争。人们借助战争开疆拓土,征服异族,向天下之中渐进。正因为这个原因,如今已发现的原始村落多有防护设施。如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周围有壕沟,沟内侧有木桩和树枝构成的栅栏,还留有寨门、设有哨所。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聚落,四周的大围沟长500多米,深5一6米,口宽5一8米,内侧沟壁陡直,据研究该聚落人口约300左右,而仅大围沟就需成千上万的土方工程,这在使用木石工具的时代,无疑十分艰巨。它的存在证实在氏族制度下氏族部落对防务的重视及战争对正常社会生活的威胁。
战争的频繁出现,成为加剧各氏族部落的分化和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致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三大集团,即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三大集团虽各据一方,却又彼此觊觎,不时进行大规模战争。
黄帝族统一黄河以北地区后,其首领轩辕氏自然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领袖,最高军事长官。此后,战争的确"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频繁出现,越演越烈。从夏禹到周武,从齐桓到秦皇,无不是以这种"营生"开疆拓土,夺取天下的。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土地争夺来了人类文明的助产士--战争: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生活基础,同时也是引起各氏族部落逐渐汇聚的主要因素。而我国中原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于农业生产,因而不断吸引着散布于各地的氏族部落作向心性的迁徙。在氏族社会,这种迁徙主要是以部落的分化或融合的方式进行的。为了争夺有利于维持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部落内部分化出的不同势力群体之间常常发生械斗,部落之间更是频繁厮杀,于是招来了人类文明的助产士--战争。
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战争由单纯攫取土地和财富演变为争夺政权乃至整个天下的主要途径。战争规模也随之而日益扩大。双方交战时那种戈相拔、剑相及、人嚣马叫的壮观场面可想而见。这时,战争虽然越来越激烈,同时也越来越脆弱,比以往更加依赖于土地。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双方智慧的较量和力量的拼搏,更取决于彼此物质基础的状况。人们要想赢得战争,必须充分利用土地,发展生产,积累财富,为战争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否则,战争就难以为继,难以取胜。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中华民族逐步形成重整体、重综合、重宏观的独特视角,以及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这种独特视角和思维方法在农战合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军事领域,日渐产生出高度重视战争、长期准备战争、讲机变、重权谋的制胜智慧。无疑,它是衍变为孕育孙武军事谋略的思想基础。
2、刚柔两种文化是孙武军事思想的主观渊源
中国是以农业文化为主的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国度,农牧民族文化发展既分野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柔合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受地理条件制约,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及民族,如果以黄河为界,大致黄河以北是农牧文化混合区,黄河以南基本上是农耕文化区,并由此形成两种民族文化性格。
黄河以北,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地相连、人相杂,相互依赖。游牧民族的生产力与生存常常遭受天灾袭扰,生活大起大落,生存无法保障与稳定,常常不得不对农耕民族的部落发动袭击性的战争。农耕民族为了确保自己安居乐业,对于游牧民族的掠夺和入侵,只有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修城筑垒,进行防御性的战争,并在防御作战中开拓疆土,扩大防卫屏障。游牧民族向来以勇猛善战著称,他们一次次旋风般地南下掠夺,逐渐使中原一带的农耕民族也染上尚武精神。
相对而言,黄河以南的农耕民族人口比较密集,文化比较发达,生活常常比较稳定可靠,没有不进行战争就不能生存下去的必要性;因为不愿战争,讨厌战争行为。这一生活环境造就农耕民族对外敌的入侵和掠夺往往通过外交或谋略等"柔术"或挫败,或化解战争。
中国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形成了大体是北刚南柔的军事谋略思想,形成了"以刚克柔"和"以柔克刚"的区别。这种区别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北方兵家往往重视战争,崇尚实力,主张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南方兵家虽同样重视战争,但往往强调斗智不斗力,通过使用政治、外交和谋略等手段克敌制胜。
其次,北方军队善于方阵对列,以声势浩大的车战攻城夺地,习惯于先礼后兵,突发制人,南方军队则不拘泥于战阵之规,往往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发挥人的智谋,与敌周旋,善于隐忍待机,后发制人。
孙武经历北、南方两种文化熏陶:《孙子兵法》中,他一方面以石喻兵,强调以石击卵,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战胜敌人,如在《势》篇中以"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来表示有利的作战态势;另一方面,他又以水喻兵,要求以柔克刚,通过巧妙运用一系列谋略使敌人屈服,如在《形》篇中以"如决积水于千仞之溪"来比喻在最佳状态下发挥军队的战斗力。《虚实》篇则直接说兵形像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地而制胜",强调用兵之木如同水流,贵在灵活变化。显然,这种文武并重、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的谋略思想来源于南北两种文化,是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制胜智慧互相交融的产物。
当然,这些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南方某些大国也常常试图向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发展,屡次北上征战,如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鄢陵之战等。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种民族思想特点也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军事上,南北两种兵家思想同样彼此融合,互相补充。
第二、古代军事思想是孙武军事谋略的直接来源
有人说,《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兵书。这是不确切的。应当说,《孙子兵法》只是中国现存军事典籍中产生最早、最为成熟的一部兵书。因为,在它之前中国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基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所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的共识,历代君臣名士都热衷于议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涌现出异彩纷呈的兵学思想,以至出现了专门的兵家和兵书,从而构成孙子军事思想赖以产生和成熟的文化之源。
1、异彩纷呈的军事谋略思想
(1)甲骨上衍生的军事谋略萌芽
孙子在《计》篇论述战略谋划问题时,曾用了一个古老的军事术语--"庙算"。他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本是古代祭祀祖先与商议大事的地方,亦称庙堂。"算"是古人计算的工具--一种直径一分,长度六寸的竹制筹码。张预注《孙子》说:"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后入遂将这种活动的称呼引申为广义上的战略谋划。"得算"的多少表示作战条件的利弊,多则有利,少则不利。追溯起来,这种谋划形式最早应当源于占卜活动。远古时代的先人们凡事都要祭祀神灵或祖先,以求问凶吉。战争是关系人们生死存亡的大事,自然是每战必占的。殷商时期,人们发明甲骨记事的方法后,每次问占的结果便刻在甲骨之上。这种原始的战争预测术,在形式上显然就是庙算的雏形。
(2)《易经》中蕴含的军事哲理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卜筮之书,约产生于西周初期,其内容极其广泛,其中某些卦的艾辞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活动和军事思想。所以,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说:"盖《易》之为书•兵法尽备,其理一矣。"综观全书,其军事思想主要体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在有关战争全局的战略问题上,一是主张尽量避免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恃强凌弱。《兑•初九》艾辞说:"和兑,吉"。"兑"即"悦"。意思是说,国与国之间需和谐共悦,才能吉利。《兑•九二》交辞:"乎兑,吉。悔亡。"这是说,国与国之间以诚信相待,就会吉利,如有反悔,就会灭亡。"六三"爻辞:"来兑,凶。"说的是某一国家依靠强大的武力去威胁别国,强迫其服从自己的意志,便是凶。二是主张师出有名和进行自卫性的防御作战。尽量避免战争并不等于完全反对战争。《谦•上六》爻辞说:"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强调迫不得已进行战争的情况下,在战前则必须取得道义上的主动。《蒙•上九》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指出攻打愚昧、昏乱之国容易取胜,主动去侵略别国不利,进行自卫性的防御作战则有利。三是重视民众在战争的作用。《晋•六三》爻辞说:"众允,悔亡。"认为如果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取得战争的胜利便没有困难了。《观•六三》爻辞说:"观我生,进,退。"要求观察了解我"生民"的意愿,以此来决定战争中的进和退。上述这些,孙武进一步升华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兵法-计篇》)
在有关作战指挥的战术问题上,一是强调军队纪律的重要性。《师-初六》爻辞说:"师出以律,否藏,凶。"意为军队出征打仗要执行严格的纪律,不然就会打败仗。二是强调进攻要大胆果断。《晋•九四》爻辞说:"晋(进)如鼠,贞厉。"认为在进攻时如果畏首缩尾,必然导致失败。《同人•九四》爻辞说:"乘其墉,弗克,攻,吉。"意思是说,攻城者登上城墉,而守城之敌未退,攻者如不抓住时机继续攻打,则城不易被攻下,只有不断攻打,才能取胜。三是强调抢占有利的制高点。《同人-九三》爻辞说:"伏戎于莽,升高其陵,三岁不光。"意在提醒将领,战前要设法使军队埋伏在莽草丛中,并抢占高陵--有利的制高点,往往能战胜敌人,并使敌人大伤元气,多年得不到恢复。
《易经》中还有许多关于备战、治军、后勤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如同上述有关战略、战术方面的一系列主张一样,不少观点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促进军事思想由原始的感性认识向系统的理性认识转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对《孙子兵法》的诞生提供军事哲理知识。
(3)军事谋略兵书雏形的问世
孙武在《军争》篇中为了说明战场指挥号令问题引用了一段古兵书的话,即"《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由于翻译不准确的缘故,不少外国人以为《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因此读到这里时难免产生疑问--《军政》是一部什么书,从《左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它是产生于春秋中叶以前语录式的论兵专著。与其同时期产生的还有《令典》、《军志》。虽然这些兵书早已散佚,但从先秦史籍和兵书所引用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闪光的军事思想。
如《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宋国的华登以吴师攻宋,厨邑大夫濮对宋公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劳且未定也伐诸!若入而固,则华氏众矣,悔地无及也。"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心",就是说的先发制人,争取主动。进攻在敌人之先就能先声夺人,首先从心理上战胜敌人,即俗语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人有待其衰",就是说的后发制人,等待敌人衰竭以后再乘机收拾它,这是以退为进的战法。这段引文在《左传》中先后三次出于不同谋士之口,足见其影响之广。
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楚子告诫楚国统帅不要进攻晋师,他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者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所谓"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是说在作战中要量力而行,可战则战,不可战则退,要适可而止。所谓"有德者不可敌",是说要加强"德治",国家政治清明,军队作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也有类似的引文:"《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又曰:'强而避之。'"
尽管以上仅摘取了几句佚文,但仅从这些佚文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军志》、《军政》是很有些一分为二特点的。它们既强调先发制人,又注重后发制人,既讲究精神效果,又主张量力而行;既着眼于军事斗争,又着眼于政治斗争。论兵之言达到如此辩证的程度,充分说明此时兵家已脱离占卜而别立一宗,形成了一家之言。为孙武构建世界第一部军事谋略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框架雏形。
(4)老子论战之理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军事思想散见于后学集其遗说所编成的《道德经》之中。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曾被人称为兵书,唐王真说:《老子》"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叙表》宋苏辙也说:"……此凡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老子解-卷二》应该说,《老子》本身不是兵书,而是哲学著作,但其中以"贵柔"为核心的一系列军事观点对后世是有深刻影响的。
老子"贵柔"表现在用兵艺术上,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善胜敌者不与",二是"不敢为天下先"。从"不以兵强于天下"的基本观点出发,老子提出在作战指导上所应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为"善胜敌者不与。"他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所谓"不与",即不和敌人作正面的交战。这一思想和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的思想有一致之处。在作战指导上,老子提出后发制人,以退为进的原则。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些原则应用到军事领域,其含义就是:要战胜敌方,首先要进行退却防御,然后再寻找时机进攻。所以,他说:"进道若退",如果只顾进攻,便会陷入死路,"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不过,另一方面老子又过分拘泥于后发制人的观点,主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只注重防御,而不敢实行有利的进攻,这就把后发制人的作战原则凝固消极化了。
老子的军事思想除"贵柔"外,还有重视备战、强调奇谋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他提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又如,他强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运用"奇"、"正"的范畴,把"用兵"和"治国"在方法上的不同作了区别,体现出他对军事活动和政治活动不同特点的认识,他提出"奇"、"正"范畴和"正复为奇"的命题,对于兵家谋略的丰富与发展不无启发作用。如孙武在《孙子兵法-势篇》中写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何。 "
(5)孔子谈兵之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军事谋略思想虽不系统,却也称得上比较丰富,不少观点颇有独树一帜的特点。
首先,孔子最先提出了慎战的观点。《论语》说:"子之所慎,斋、战、疾。"可见孔子早对斋戒、战争和疾病是待慎重态度的。但是,他并不反对战争,而是主张"足兵",平时做好战争准备。《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段问答表明,孔子认为国家如能做到粮食、军备充足,老百姓对国家就有信心了。显然,他是把"足兵"作为立国的三项条件之一看待的。孔子这一看法虽很简单,却对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其次,孔子明确提出先教而后战的主张。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不仅重视"文教",也强调"武教"。他认为要让人民去替统治者作战,首先需让人民接受军事教育。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第十三》)还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同上)在军事教育的内容方面,孔子主张教之六艺中的两项,即射、御。这些观点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军事教育的开展与深入。
再次,孔子要求将领必须足智足勇足谋。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将领首先应具有"好谋"善恩的素质。《论语•述而》记载:"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侮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在这里,孔子欣赏的是遇事谨慎,多谋善断的人,反对那种空手打虎和无舟渡河的有勇无谋者。同时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也必须具有"勇"的品质。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提出一个人应有六种品德,其中就有"勇",但他提倡的勇是"义勇",他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即主张"义"和"勇"联系起来,以"义"规范"勇",这同单纯提倡"勇"有所不同。孔子还强调军事将领必须"足智",认为"智者不惑"。
孔子有生之年曾经周游列国,到处传授自己的思想。因而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他的这些军事观点伴随着儒学的传播而广为人知,影响深远。
除上述诸说之外,《尚书》、《逸周书》等史籍中也有不少精辟的论兵见解。尤其是《逸周书》中的"柔武"论,可谓开积极防御思想之先河。总之,无论兵家言战还是文人谈兵,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各家的论兵思想无疑都为孙子提供了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换言之,正是因为孙武善于博采众长,才得以写出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详备富瞻的内容的集大成之作。

2、历史悠久的齐国军事谋略思想
孙武出生于齐国。这是一个北临渤海,南依泰山,沃土千里的富饶之区。这里适于桑麻,便于渔猎,富有布帛鱼盐之利。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必然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早熟。据史书记载,齐国始建于西周初年,并在齐大公的治理下迅速强大起来,直到战国之未的八百年间,"常强于诸侯",一直是长盛不衰的军事大国。孙武就是生长于这样一个军事大国,而且生活于一个军事世家,这必然使他深受齐国军事文化的熏陶,领略齐国兵学传统的神韵。不言而喻,齐国悠久的兵学传统无疑是孙武成为兵圣的直接源泉。
(1)姜太公辅周之谋
姜太公,即齐国的创始者吕尚,司马迁认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吕尚的谋略,所以他说:"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史记•周本纪》)
吕尚不仅有战争实践,而且有军事理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著有《六韬》、《谋》、《言》、《兵》等多种兵法著作可惜均早已散失。人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六韬》未必周初之`作,很可能它最早只是记载吕尚军事思想的语录,后来不断为人们增饰,至战国时才最终成书。尽管不是吕尚亲著,其中的观点与他的军事思想有渊源关系则是无疑的。诸如"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好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六韬•武韬》)等,显然都是对吕尚进言的追记。由此可知,吕尚既是齐国的创始者,也是齐国兵学的奠基人。无怪乎司马迁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
(2)管夷吾图霸之略
管夷吾,字仲,是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宰相。《史记》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为齐桓公谋划了一个称霸天下的宏伟战略,即先富国强兵,后兼并天下。为此,他设计了两方面的具体措施。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恢复和提高齐国的综合国力,军事上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迅速建立一个兵农合一,兵政合一的武装力量体制。四十多年里,齐国一直雄踞诸侯之首,为天下霸主。其次,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借口捍卫周王朝,一面灭掉屡犯中原的狄、夷等族,趁机吞并邻近小国,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和战争能力;一面屡次会盟诸侯,与各国建立军事联盟,以增强自己影响力和绝对权威:桓公依计而行,七年之后(公元前679年)"诸侯会桓公子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孔子称道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管子》一书收录了大量春秋时管仲的治军思想和言行。其中的"七法"、"兵法"、"大匡"、"小匡"、"霸言"、"地图"、"参患"、"制分"、"势"、"九变"等篇都涉及到军事问题,而且多属战争方略。他主张"至善不战,其次一也",认为最好不战而胜,如迫不得已而战,则力求一战而胜。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齐国谋略思想,使齐国兵学进一步发展。
(3)田穰苴治军谋略
齐景公时,齐国又出了一位大军事家田穰苴,因官至大司马,又称司马穰苴。在齐国历史上,这是一位以执法如山,治军严谨著称的军事将领。

田穰苴出身贫寒,很早就投身行伍,由士兵当到卒伍一级的小军官,并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练就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才能。景公二十年(公元前528年)左右,晋、燕两国联合攻齐,景公当即任命他为将军,率军抗击晋燕之军。穰苴自知这样的突击提拔难以服众,希望景公专门派一位重臣为监军帮他坐镇。景公欣然应允,指派他平时宠幸之臣庄贾,与穰苴一起出征,穰苴当即与庄贾约定:"明日中午时分,在军门会面。"第二天,庄贾因与亲戚朋友酒宴话别傍晚时分才珊珊而来。穰苴怒不可遏,喝令斩首。庄贾闻言大为震恐,急忙派人驰报景公。穰苴认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果断按军法从事。当景公使者拿着赦免令牌闯入军营时,庄贾已人头落地。穰苴又以未经许可私闯军营为由,处死使者的车夫及左骖,以示对景公的惩罚。三军将士受到极大震动,深感军纪威严,在随后的作战中个个奋勇争先,莫敢懈怠。齐军由是声威大震,势如破竹,晋、燕之军闻风丧胆,先后主动退兵,齐国失地完全收复。他用自己的战争经验和治军思想"申明"《司马兵法》,以进一步严明军法。
从现存篇章中不难看出,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是相当丰富的,既有军制、军法、军礼的规定,又有阵法、战法等方面的阐述,其中尤为可贵的是,他把治军与理国紧密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统筹军事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孙子兵法》战略篇就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从姜太公到田穰苴,齐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兵家文化。这里兵家层出不穷,兵法丰富多采,兵书弘廓精深,为一代兵圣的问世营造了浓厚的军事文化氛围。
3、田氏家族的尚智传统
田完的子孙主要以有勇有谋而著称,其中以田无宇、田书战功最多,声名最为显赫。
田无宇是田完的第四代孙,也就是孙武的曾祖父。他以勇力事齐庄公,参加了一系列对外战争,屡建战功,因而颇受宠幸,官至上大夫。公元前567年的齐国灭莱战役,经过一年战斗,齐军获胜。班师归国时,田无宇代表凯旋的齐师,"献莱宗器于襄宫"(《左传》襄公六年)。可见,他在这场战争中是负有指挥责任的齐军统帅。公元前549年,晋国将进攻齐国。齐庄公便派田无宇前往楚国请求救援,楚国果然出兵。楚军先攻晋之属国郑,晋军只得放弃攻齐而救郑,齐国之危由是得解。公元前532年,齐国内部田、鲍与栾、高四大家族混战,无宇曾率田、鲍之甲兵大败栾、高,并分其室。
田书,屡建战功,官居大夫。齐景公把乐安郡(今山东惠民县)封赐给田书,并赐姓孙氏,以表彰其功劳。
在孙武的家族中还有一位杰出人物,那就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大司马田穰苴。《史记》称,他是"田完之苗裔"。尽管穰苴并非孙武的直系宗亲,毫无疑问,作为孙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他的征战业绩和谋略思想必然在整个宗族中流传。
孙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有丰富军事思想传记的家族。这是一个长期处于社会变革、战争频仍时代的家族,也是一个长期在政坛风云中纵横捭阖的家族。这个家族从孙武的少年就将其熏陶锻造成为一个深谙军事知识的人才,引得他走向军事谋略的思想颠峰。它为孙武独具慧眼,准确把握战争真谛,创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首先,它在客观上为孙武提供了洞察统治集团上层斗争的机会,使他切身感受到时时代的脉搏,深受新兴地主阶级世界观的影响。同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也锻炼了他善于应变的机智才干。
其次,祖辈的征战历史为孙武提供了认识战争的天然条件,使他很早就接受了军事启蒙教育。耳濡目染的军事文化熏陶,使他得以透过祖辈的英雄业绩以及中华民族的战争史,深刻领悟农战合一所孕育的制胜智慧。
再次,家族中重智尚谋的传统为孙武营造了一个学习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的良好氛围。"兵凶战危"。春秋时期,兵书通常是藏之于金匮石室的,仅供统治集团上层人物阅读。孙武家族世居高位,无疑为孙武广涉先人文化典籍,尤其是军事典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他得以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

孔子重视军备,他把“足食”、“足兵”、“足信”列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三项基本措施。《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段问答表明:其一,孔子认为国家如能做到粮食、军备充足,老百姓对国家就有信心了。显然,孔子是把“足食”、“足兵”作为“民信之”的必要前提条件来看待的。其二是关于信、食、兵三者的关系,孔子把“民信”置于立国之首,把“足食”、“足兵”看成是第二位的。其三,孔子强调“民无信不立”,片面地认为只要百姓对政府有信心,国家便会安定,这是主观片面的。其四,尽管孔子提出在“必不得已”的情况下,应该“去兵”的思想,但孔子把“足兵”作为立国的三项条件之一,这仍是他的思想境界高明于当时其他人的地方。

孔子的军事思想虽远未形成体系,但他的某些基本观点,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还是产生过影响的。




在物质上帮你的是形,在精神上帮你的才是魂!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所以说物质上的帮助只能撑得一时,而且还是在你精神上不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用之不过。但...

孔子与学生的故事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众 ,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谐。”“因此,”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

ABCC式的词语
一、得意洋洋 1、拼音:dé yì yáng yáng 2、释义: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3、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白话文:很得意的样子,十分自喜。)二、议论纷纷 1、拼音:yì lùn fēn fēn 2、释义: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3、...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翻译是什么?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分之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

论语的作者是谁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孔子的原意并不是片面强调“民信”,而是说只有“足食”、“足兵’才能取得“民信”。只有在取得“民信”的条件下,必不得已才谈到“去食”、“去兵”,但“民信”决不可去,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二)论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

有人说三国里面郭嘉比孔明聪明?
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之战果。在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时还顺手射杀了名将张郃;第六次北伐兵临渭水,直指长安,以十万军兵对抗二十万众,以弱敌强,主动出击,接连取胜,打得司马懿龟缩不敢出战,如果不是“星落秋风五丈原”,最终的胜负还很难说呢。《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

诸葛亮简介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于12月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免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

三国中刘备曹操孙权用兵有何不同
曹操 曹操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还是个在文学史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仅从这一点看,刘备、孙权似乎有所不如。曹操的形象在民间之所以白脸小丑出现,很大程度是拜《三国演义》所赐。在强调正统的时代,曹操以残忍手段对待汉献帝(主要是软禁,加上根除献帝身边的反曹势力毫不手软,如对献帝的皇后)...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400字左右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

求一p图大神,急.
自觉自愿 自卖自夸、自媒自炫、自弃自暴、自轻自贱、自生自灭 自始自终、自私自利、自言自语、自业自得、自由自在 自怨自艾、自作自受、足兵足食、足食足兵、足衣足食 作福作威、作好作歹、作威作福、做刚做柔、做鬼做神 做好做歹、做好做恶、做人做世、做神做鬼、做张做势 做张做致、独来独...

道县19587069002: 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什么?速答速采纳.谢谢!
骆翠甲磺: 《颜渊篇第十二》的第七章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从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从不得已而去...

道县19587069002: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的翻译 -
骆翠甲磺: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一、原文: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

道县19587069002: 儒学的发展史 -
骆翠甲磺: 1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经过战国时期孟子 荀子的发展 2 秦朝时 秦始皇信封法家 "焚书坑儒" 儒学遭重创 3 西汉时 董仲舒发展新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进入封4 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并通过南宋'程朱理学"的发展 一直传承下来 5 明末清初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为代表的思想家大力批判封建专制和儒家思想 使得入学遭受一定的冲击 6 康有为改造儒学 融合了西方一些的学说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7 后面的都是我们后人的事了 发展和继承~~

道县19587069002: 孔子的义利观是什么? -
骆翠甲磺:[答案] 孔子之义利观 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 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

道县19587069002: 孔孟儒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骆翠甲磺: 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 德治也是孔孟儒...

道县19587069002: 3000字论文(论语)
骆翠甲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宋.无名氏 《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 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

道县19587069002: 论语的这句话该怎么解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骆翠甲磺:[答案]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孔...

道县19587069002: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按要求答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骆翠甲磺: 小题1:C 小题2:取信于民、为政于德、讲究礼节 小题1:试题分析:C(这个比喻是说明在上位的德行影响下位的德行,统治者有德行百姓必会拥戴) 点评:本题虽然考的不是句子翻译,但是侧重点仍然是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要想做对这个题,...

道县19587069002: 请列举下诸葛亮廉政思想的具体体现和经典语录? -
骆翠甲磺:以身作则,俭以养德 诸葛亮平时生活相当俭朴,以一国之相做到“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病重期间,向刘禅呈上一份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奏表,“臣初奉先帝,...

道县19587069002: 论语为政篇表明了孔子什么的思想 -
骆翠甲磺: 《论语·为政篇》共有24章.其主要内容为: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以及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和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由上可见,《论语·为政篇》表明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