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作者是谁

作者&投稿:剑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的作者是谁?~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拓展资料:
此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章、492篇,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拓展《论语》百度百科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扩展资料《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孔丘《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予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享年73岁。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孔予的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过极大的作用,至今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内心联系的一条无形纽带。孔子思想的影响早已超出中国和亚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孔子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被公认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我们对待孔子的思想,应该以马列主义理论作指导,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

《论语》,汉代又称《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主要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它也记载了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以及当时人们对孔子的议论。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作者具体是谁,已不可考。东汉郑玄认为是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等人所撰;唐柳宗元据《论语》中记曾子将死,离孔子去世已数十年,该书应为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宋程颐、朱熹则认为是曾子、有子的门人所记。但不论作者是谁,根据史料分析,《论语》成书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论语》未能幸免,几乎失传。汉代经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流传,即《古论》、《齐论》和《鲁论》。《古论》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论语》,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写成,为古文本,史称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齐论》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鲁论》为鲁国学者所传,有二十篇。《齐论》和《鲁论》均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成,史称今文《论语》。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为根据,参考《齐论》与《古论》进行考证修订,改编成《张侯论》,并为官府列为官学。东汉时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本,参考《古论》和《齐论》再加以改订,即成为今本《论语》。《古论》和《齐论》从此亡佚。

《论语》自问世以来的2000多年中,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取得大量成果,有关著作不胜枚举,对《论语》的注释,远自汉初就已经开始,但早期著作多已亡佚。当前有据可考的不下600余家,成书3000种以上。影响较大比较著名的著作有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宋邢昞的《论语正义》;朱熹的《四书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当代影响较大的作品。此外还有不少著作也有一定的影响,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活泼生动、具体形象、用意深远。有不少语句富含哲理,但又言简意赅,耐入寻味,接近口语,明白易懂,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因此,《论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

《论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孔子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思想以及孔子的生活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今本《论语》共有二十篇,即《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日》。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有的分作四百九十二章)。每章记一事或几句话。

《论语》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记述非常广泛,它对教育的作用、对象、目的、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可以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来读。

(一)论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只靠政令、刑律去治理国家,百姓只能被动地去遵纪守法,而不能够有廉耻之心,不懂得为什么要自觉地去遵纪守法,是不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的。如果用教育的方法去教育人民,使人民能够用礼法去约束自己,懂得言行的规范,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那么国家就能够得到治理,孔子认为政令、刑律都不如教育更加有效。

为了使教育有效,孔子非常重视以封建的道德标准作为治理同家的准绳。子路问他“为政”应该先做什么?他说:“必也正名乎”接着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政必须从正名开始。因为名义不正,那说话就不在理,说话不在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办不成,礼乐制度办不成,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所以君子用一个词,必须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有理的话才能够行得通,所以君子说话不能有一点马虎。孔子主要的道德标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求人们遵守封建秩序,上下有序,不能越轨,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他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话说明孔子认为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做得正,谁敢不端正呢?又认为领导人自己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端正,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非常重视身教的作用,他还直接了当地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领导人想把国家治理好,百姓自然都会好起来,领导人的作风好比风,老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那边吹,草就向那边倒。实际上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要靠领导人的作风,要靠榜样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刑律,所以他说:“子为政,焉用杀”。

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 《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口很稠密不禁称赞:“人口好多啊!”冉有问他人口多了,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应该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如果富裕了又该怎样呢?孔子说,让他们受教育。孔子虽然在这里谈到了先富后教,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颜渊》中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里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而在这三项之中,必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他认为“民无信不立”,“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说明他对于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又如他谈到军事时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又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是说必须对人民进行长期的军事教育才能让他们去作战,否则,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等于抛弃人民。由此可见,孔子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当然他也看到了各方面的关系,认为只有足食、足兵,人民才能信任政府;人民富裕以后,就应该进行教育。今天来看,孔子的这些思想都是比较可贵的。有人认为孔子把“民信”放在第一位,过分看重教育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去兵、去食,也就谈不上民信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孔子的原意并不是片面强调“民信”,而是说只有“足食”、“足兵’才能取得“民信”。只有在取得“民信”的条件下,必不得已才谈到“去食”、“去兵”,但“民信”决不可去,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二)论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他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学在官府”已转变为“学在四夷”。也就是说,当时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由于社会条件的转变,已经转为向民众开放,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众还不是被统治的劳动人民,而是指士民阶层。其次,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主张学而后知,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虽然孔子也说过“生而切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这类话,但实际上他认为人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只因为环境与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差别,尽管当时孔子已被人尊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是学而后知的。由此可见,他认为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他强调学而后知,不仅是谦虚,也是他的信念。《论语》中多处谈到他这方面的观点。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孔子才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主张,他所说的学而后知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然,他这种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劳动人民受着剥削和压迫,连饭有时都吃不上,更谈不到去受教育,如果说能受到一些教育,也不过是统治阶级对他们进行奴化教育,使其不敢犯上作乱,真正为人民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也只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而已。

孔子不仅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他的主张,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确实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不少处于下层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三)论教育目的

孔子主张行“仁政”,认为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并且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行“仁政”,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儒,这种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最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思是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了。君子就应该懂得“中庸之道”,而且懂得什么是仁。所谓“仁”,就是“克已复礼” ,也就是能够用礼来约束自己,就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仁”也就是“爱人” 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他假若有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孔子说,如果能那样,就不仅是仁道而且是圣德了,连尧舜那样的圣人都难以做到。那“仁”是什么呢?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也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前的事情一步步地去做,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由此可见孔子讲仁,并不是讲些空道理,而是讲要去做能够实际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好事。他理想中的君子是有道德修养,又有治国能力的人。回答子贡怎样才可以叫做“士”时,他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也就是说能够用羞恶之心来约束自己,出使外国能够完成任务,这才能够称作士。孔子既然对君子的要求很高,他认为要能成为君子就必须是热爱学习的人,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去做官的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学习成绩优秀了,那才能去作官。他把做官和学习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去做官,要想把官做好也必须学习,尽管这句话后人有不同的解释,但孔子主张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重视学习,这和他的理想是一致的。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由他去选择人材,他主张用先学了礼乐知识的人,而不用做了官才去学习的人。他这种重视用学习过的人去做国家官吏的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在封建时代这种理想很难实现,但对我们古代的吏治也曾起过积极作用。

(四)论教育内容

孔子基于自己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以四教:文、行、忠、信。” 也就是说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对人忠和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他最重视的还是道德修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还重视学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而且他的教育内容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学生实践,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去理解道理,并提高工作能力,确实具有重视实践的思想。更可贵的是孔子不讲鬼神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 尽管在孔子的时代宗教迷信思想在人们中间很流行,统治阶级也利用迷信来为其统治服务,而孔子却不讲迷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子这种思想对于我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形成政(政治)教(宗教)合一的国家政体,确实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五)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直到今天,孔子的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还都是适用的,值得我们借鉴。

1.乐学与立志。《论语》的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和乐意学习,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乐于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他还对别人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从这些议论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但孔子并不停留在“乐学”上,他认为学生的成败与立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必须立志于学,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因为学习毕竟不是游戏,而是一种需要十分努力的劳动,所以他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学习有了要求,才能学到知识,他认为学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你立志下了决心,就能前进。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立志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成。在《论语》中还有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立志的意义,都说明孔子重视立志,认为不立志,没有恒心是不能学习好的,甚至会一事无成。

孔子重视使学生乐学和立志,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乐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鼓励他们自觉地努力学习。孔子不仅提出立志的要求,也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讨论立志,鼓励学生立志。

2.重视学和思。《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但他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只学习不动脑子思考是没有用的,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又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日:‘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 就是说他通过思考,形成自己一个基本的观点,做到融会贯通,重视学和思,并且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学和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更可贵的是他已经认识到学和思的正确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夏表达了孔子这一思想,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的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这段话今天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和思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是很重要的。子夏所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强调学习的重要,也是很有道理的。

3.重视观察与实践。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他认为要了解人和事物,都必须注意进行观察。他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廋哉?” 意思是说考察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所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审度他的心情,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蔽得了呢?这是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但如果用来作为学习的方法,同样是适用的,这种方法也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观察法了。孔子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段话是说对于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些什么?而且还要考察他的行为,为了了解一个人,这种态度是正确的,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人们的学习,而且已经成为一句成语,为人们所用。重视观察,重视调查研究是孔子的重要学习方法,如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又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认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这种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孔子还十分重视身体力行,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这说明孔子强调言语忠诚,行为忠实严肃的重要意义,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以上所引的话,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要说出来就必须做到,否则就不要说,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给人以示范,要求合乎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实事,要通过实践去教育别人,也要通过实践去学习。孔子还反对言过其实,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更反对大言不惭,因为那样实行起来一定很难做到,所以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就是这个意思。

4.强调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弟子很多,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5.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学习不凭空揣测,不全盘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意思是说他不是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而是多听,选择其中合理的部分接受,多看,并且把它记下来,这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孔子的原意实际上是说“生而知之”的人是没有的,“不知而作”是不应该的,正确的学习态度还是应该努力学习,只有学而后知才是真实的,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观点,今天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孔子学无常师,主张向一切人学习,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思想,孔子所以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道德高尚的人,与他这种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意思是自已有能力,却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比我知识差的人去求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这种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是十分可贵的。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才能成为治国的人才。孔子主张“每事问” ,不懂就问,他确实做到了虚心向一切人学习,因此他才可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的大学者,被人尊称为“圣人”。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说要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够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能够有创造性的人,才可以做老师。实际上他也说出了创造性学习的要求。

特别宝贵的是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认为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6.以身作则。孔子认为言教不如身教,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前面我们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7.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论语》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非常融洽,师生感情很深,这也是他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学生“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他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 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意思是说他对学生十分坦率。他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这是他尊重学生的根据。”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 而学生对孔子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8.教学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成长为不同的人才。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颜渊在说到孔子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而已。” 说明了孔子教学时是如何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习起来“欲罢不能”。这方面的事例《论语》中有许多记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孔子还注意到要根据一个人的年龄特点进行自我修养,如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尽管这种认识还不够科学,但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有这种认识,确实难能可贵。

总之,《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教育宝书,它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孔子重要的教育观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中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是有现实意义的。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论语》是孔子的言论,由他的学生(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是记录孔子的言行的,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

孔子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亦有说法认为,《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而成的。刘义庆是南朝宋宗室,是宋武帝刘裕之侄,著有《后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刘义庆的生平 刘义庆是皇族宗室,为宋武帝刘裕之侄。其自小才华出众,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因其...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通常认为《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也有说法是刘义庆组织的门客编写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以刘义庆为嗣,袭封南郡公。《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又名《世说》。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世说新语》的主要...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简介
导语:《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下面和我一起来看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简介,希望有所帮助!【内容简介】《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

国语一书的作者及意义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左传》和《国语》的作者是谁?
《左传》很像出自一个人的手笔,而《国语》则不是出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可以说《国语》和《左传》的作者并非一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国语》的作者一定也非常熟悉战国初期的历史史实。《左传》和《国语》的作者不是左丘明?如果不是,它们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还需要考究更多的史料才能得以解答。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字孝标)作注.该书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

《国语》的简介是什么?
其中有虚拟 的情节,如骊姬夜半而泣(《晋语一》),谗太子申生,骊姬夜泣及其谗言,非 第三者能知,显然是作者援情度理的虚构,刻画出一个口蜜腹剑,阴险狠毒的人 物形象。其中也有精彩的描写,如为分化朝中大臣,骊姬宠幸的优施与朝中重臣 里克饮酒,以歌舞暗示里克,将杀太子申生立骊姬子奚齐,...

说说《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
那位被题为《世说新语》一书作者的刘义庆,有些什么故事?他和《世说新语》是什么关系呢? 刘义庆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后迁居丹徒之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刘义庆本来是刘道怜的次子,刘道怜是宋武帝刘裕的中弟,封长沙王。可是因为刘裕的幼弟刘道规...

说新语言语的作者是谁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是《世说新语》的第二门,共108则,作者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的作者是谁? -
进彪洁阴:[答案]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里后编定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的作者是? -
进彪洁阴: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是谁写的? -
进彪洁阴: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的作者是谁? -
进彪洁阴: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是谁写的?是孔子?还是七十二贤人? -
进彪洁阴:[答案] 论语》不是一个人写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孔子的居多而已《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孟子》,《庄子》,《楚辞》,《史记》,《汉书》的作者分别是谁? -
进彪洁阴:[答案] 孔子弟子 孟子及其弟子 庄子 屈原 司马迁 班固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是谁写的 -
进彪洁阴:[答案] 论语》不是一个人写的 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以孔子的居多而已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的》作者是?作者 是什么人 -
进彪洁阴:[答案]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的作者是谁 -
进彪洁阴: 是孔子与弟子之间,弟子与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体著作,共计20篇.是孔子死后由其门 人相与编辑而成.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长垣县18787609189: 论语谁写的 -
进彪洁阴:[答案] 孔子及其弟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