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作者&投稿:诏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具体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下西洋 1405年6月。
第二次下西洋 1407年10月13日 。
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 。
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 。
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
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 。
第七次下西洋 1430年。
拓展资料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参考资料:郑和下西洋_百度百科

1、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2、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
3、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仍以东印度洋为中心,并在满刺加建立排栅城垣,盖了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
4、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这一次,郑和船队继续往西,将东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内,进一步扩大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贸易。
5、1417年5月,郑和船队第五次出海远航,这次出海的主要任务是护送19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到了东非沿海最南的地区。
6、1421年7月,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护送16国使臣回国。郑和亲率的船队到达了东非海岸,并在宝船上设宴招待各国宾朋,1423年返航时带回香料等珍品。
7、1431年初,明宣宗继承祖父明成祖伟业和雄心,再次诏令郑和出海。第七次下西洋历时3年多,郑和船队走访了近20个国家,还派出随员特地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

扩展资料: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乙卯(7月11日),一支庞大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书写世界航海史壮丽篇章的远航-郑和下西洋的首航。
这次规模空前的远航拉开了我国航海历史上最辉煌事业的序幕,彰显了中华民族在世界远洋航海史上的领先地位。
在互通贸易、促进经济往来的同时,郑和把中华文明送到了亚非许多国家。儒学、礼仪、历法、度量衡、中医和农业、挖井、建房、雕刻、航海技术等远播海外。
推动了所到之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进了那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吸纳了海外各国文化的长处,引进了异域的种植业、加工业,发展了生产。
运入的药材、香料等产品,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宝库,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也留下了各种传说。人民敬仰他、怀念他,不少地方以三宝命名,如泰国有三宝塔、三宝港,马来西亚有三宝城,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庙,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和下西洋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扩展资料

15世纪是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的海洋世纪,东西方海上交通发展迅速,先后出现了三大航海活动,这就是:公元1405—1433年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和公元1498年达·伽马开辟了东方新航路。

在时间上,郑和的远航几乎要比西方的同行早将近一个世纪,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太监郑和奉明廷之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海过程中,郑和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沿着江、浙、闽、粤的海岸南下再西行,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甚至到达了非洲东岸。

正如英国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所写的那样: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在军事上,郑和船队配备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在宋代之前是冷兵器时代,从北宋开始到清代中叶,是冷兵器和热兵器并存的时代。明初,火器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不仅种类多,质量也不断提高,使冷热兵器在军事装备中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

郑和船队装备了先进的大型火炮与可灵活操作的小型火炮。喷筒是另一种颇有特色的兵器,用于攻守城寨和水战,火焰可远达数十丈。除此之外,郑和的船队军械库里还有火箭、火炮、烟罐、灰罐、弩箭、药弩、火砖、钩镰、过船钉枪、标枪等武器。尤其是使用了新兵器“赛星飞”,这是世界兵器史关于水雷雏形的最早记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两到三年,人数多达两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却不曾面对哥伦布、麦哲伦船队曾遭遇的坏血症的威胁。这是因为郑和的船队专门配备了用于装载粮食和副食品,保证舰队远航期间的供给的粮船和水船。

如按27000人两年的口粮计算,共需粮食30万石(每石60千克),每艘粮船载2万石,船队至少需要15艘粮船。同样,以人均每天正常所需2~3千克淡水计算,舰队至少要配备20~30艘水船。在远洋舰队中配置专用的运水船,是郑和船队以及明代造船业一项了不起的创举。

郑和船队出海之后,除了库存食物,水产类可就地捕钓,并在船舱中以活水养殖;家禽类可在船上畜养;蔬菜亦可在船上栽种。早在14世纪上半叶,北非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描写了当时往来印度洋的中国船只,其船员常在木盆中栽种蔬菜、生姜,以供日常食用。

由于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蔬菜水果在郑和船队的食谱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依类别归纳有两大类:一类是瓜类(冬瓜、黄瓜、菜瓜、小瓜、葫芦)、茄子、萝卜、胡萝卜等,这些都是耐存放的菜蔬,是带上船的主要蔬菜;另一类为葱、姜、蒜、胡姜、韭、薤等辛香菜类,是用于调味或烹调用的佐料。

各式各样的蔬果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C,预防了灾难性的坏血病的暴发。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世纪之后的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远洋船队从欧洲向太平洋进发。由于长途航行没蔬菜吃导致的维生素缺乏,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只抵岸,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

当然,郑和船队船上的产量毕竟有限,大量的新鲜蔬果、肉类及饮用水,势必待上岸时补给,尤其是不可或缺的淡水。正如巩珍在《西洋番国志》的自序中所述:“缺其食饮,则劳困弗胜。况海水卤咸,不可入口,皆于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汊,汲取淡水。水船载运,积贮仓,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弛。”

朝贡贸易的巅峰

这样一支强大的船队,如果真的以战为业,在海外征战,那么,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地区,还会有一片净土吗?然而,郑和在近三十年中七下西洋,所进行的军事行动仅有区区三次。

第一次下西洋时,正逢广东逃犯陈祖义亡命海外,他占据通往西洋诸国海上交通要道的旧港,充当海盗,劫夺商旅,劫持来华贡使。1406年,郑和船队进驻旧港海口,陈祖义表面上愿受招安,“而潜谋发兵邀劫”。

在旧港海面一场大海战中,郑和舟师一举歼灭陈部5000余人,生擒陈祖义等3人,押回国内。陈祖义部被歼,三佛齐(旧港)一带平定,明朝在旧港故地设立旧港宣慰使司,填补了当地的权力真空,旧港遂成为郑和设置在海外的一个大型补给站,为庞大的船队提供后勤支援。

在第三次西洋之行的归国途中,郑和使团在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遇到麻烦,在被迫进行的自卫作战中奇兵破敌,全身而退。史书中对这次行动有详细记载:“(郑)和等初使诸番,至锡兰山,(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侮慢不敬,欲害和,和觉而去。亚烈苦奈儿又不辑睦邻国,屡邀劫其往来使臣,诸番皆苦之。

及和归,复经锡兰山,遂诱和至国中,令其子纳颜索金银宝物,不与,潜发番兵五万余劫和舟,而伐木拒险,绝和归路,使不得相援。和等觉之,即拥众回船,路已阻绝。和语其下曰:‘贼大众既出,国中必虚,且谓我客军孤怯,不能有为,出其不意攻之,可以得志。’

乃潜令人由他道至船,俾官军尽死力拒之,而躬率所领兵二千余,由间道急攻王城,破之,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头目。番军复围城,交战数合,和大败之,遂以归。”“群臣请诛之,上悯其愚无知,命释之,给与衣食,命礼部议择其属之贤者立为王,以承国祀。”

第四次出使西洋回国途中,郑和在苏门答剌国(今属印度尼西亚)不慎牵连进该国内争,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被迫应战。

史载,“(郑)和奉使至苏门答剌,赐其王宰奴里阿必丁彩币等物。苏干剌乃前伪王弟,方谋弑宰奴里阿必丁以夺其位,且怒使臣赐不及己,领兵数万邀杀(明朝)官军。(郑)和率众及其国兵与战,苏干剌败走,(明军)追至喃渤利国,并其妻子俘以归”,明成祖“遂命刑部按法诛之”。

除此之外,这支“无敌舰队”的主旋律是“和平之旅”。郑和船队每到一国,必先传达明朝皇帝的安抚诏书,进行册封,开展贸易往来等友好活动。这些活动冰释了当地统治者和人民的疑虑,赢得了他们对中国的向往与信任。一如2001年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评价的那样:“郑和为了寻求贸易和资讯而进行的海上航行,与后来以征服为目的的欧洲帝国航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下西洋



一共7次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时间从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 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永乐3年1405年到1433年。历时28年。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的旅行概况及历史意义
下西洋时间: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 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地点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他与王景弘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出洋远航,经南中国海域,首先到达占城 今越南归仁 ,然后到爪哇 ...

郑和七下西洋前3次的时间和最远到达过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6] 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文莱...

速求郑和七下西洋的人数、船只数、最远航行地点和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主要是宣扬明朝国威,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军事目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资料,速!!!
话说六百零二年前,有一个郑姓太监,带着他的第七房夫人,并率数万将士,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船队,七下西洋,名义上是经商贸易,实质是寻找失踪的小皇帝。在长年的航海过程中,小夫人无所事事,闷的积郁成疾。许多将士也因海上生活单调枯燥和思乡之苦,精神萎迷不振。郑和看了非常着急,...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哪个年代早?
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逝世。所以单从时间上来看郑和下西洋探索海洋的时间早于哥伦布的环球航行探险。

比较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 一影响,性质,时间,背景,规模_百度知...
性质:新航路开辟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开辟通向东方的航路而发起的,本质是为了通商发财。郑和下西洋是为弘扬中华文明,与沿岸各国建立朝贡关系,一说靖难朱允炆下西洋,朱棣派郑和追查其下落。时间:新航路开辟,15世纪晚期即公元1500年左右,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即1405年,早了接近一百年。背景:新...

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文艺复兴各个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时间,谁在前,谁在后呢
郑和七次下西洋 :时间为 1405-1433;戚继光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中国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环球航行两者有什么不同?
3、规模不同:郑和七次下西洋,且是大规模船队;麦哲伦一次没完成就在火地岛与土著人冲突中死了,且只有3只船只。4、意义不同:郑和是具有积极的促进友谊、加深联系的作用,没对当地人造成破坏;麦哲伦具有殖民意义,加速了西方社会殖民时代的到来。5、时间不同:郑和是1405年下西洋,麦哲伦是1519年,要...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明朝历史事件) - 搜狗百科
陈没茂利多: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岁 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岁 回国后,立即...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究竟是1405年6月还是冬季? -
陈没茂利多:[答案] 是1405年农历6月.不是冬季.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他与王景弘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冬天...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
陈没茂利多: 郑和七次下西洋 时间为 1405-1433 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及历史意义 不要太详细了 -
陈没茂利多:[答案]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亚洲非洲等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什么时候下西洋的? -
陈没茂利多: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时间 -
陈没茂利多: 郑和七次下西洋 时间为 1405-1433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概括.意义 -
陈没茂利多: 郑和下西洋: 1、背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遣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 2、目的:(1)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3、经过:1405-...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时间,目的,结果,意义等) -
陈没茂利多:[答案] 下西洋时间: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 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

青神县18024772281: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
陈没茂利多: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他与王景弘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