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三度为相定国, 赵普为何能深得宋太祖、宋太宗的信任?

作者&投稿:禾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听~

旧时用假借、利用赵普的政绩来宣传、鼓励模仿者学习儒家思想
据考,此话乃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酝酿而出"半部《论语》治天下"。
【出处】: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查《宋史·赵普传》,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其中与《论语》相关的文字仅仅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而在宋太宗(赵光义)亲自为赵普撰写的《赵普神道碑》,和宋代史学家李焘(1115年-1184年)所编订的北宋九朝编年史,谦言不敢续《通鉴》而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未涉及此说。
所以,关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不能不令人生疑:
第一、从《宋史》的记载来看:"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早年学习和熟悉的是"吏事"(这与其出生的家庭有关),而"寡学术"即不学无术,等当了宰相之后,由于适应不了宰相之职和赵匡胤的要求,出了不少洋相,所以宋太祖赵匡胤才经常劝他读书。到了"晚年"才"手不释卷",死了以后发现他读的居然就是一部《论语》。这样的历史事实昭示:既然赵普在当了宰相后宋太祖劝他多读书,而到晚年手不释卷的竟然只是一部《论语》,这就说明他第一次即在赵匡胤当皇帝时出任宰相,与《论语》并无系,那么,罗大经笔下所写的"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就根本不符合史实;
第二、像"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惊世骇俗的典故,假若属实的话,《宋史·赵普传》就理应提及。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宋史》的编撰虽然早在元初忽必烈当政时期就列入议题,但真正落实撰写,则是到元末指正三年(1343年)才由丞相脱脱(1314年-1356年)主持编纂,1344年脱脱辞职后,由右丞相阿鲁图(生卒年未详)接替主持编纂,总共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便仓促完成,致使《宋史》在史料的裁剪、编次、修饰、检校,以及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都相当粗糙。但《宋史》却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当时,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已经被正式作为法定教科书和科举取士之标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业已流行多年,《宋史》既为赵普作传,却对此只字未提,足见就连其编纂者也不曾相信这是史实;
第三、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之所以能顺利当上皇帝,并稳坐宝座,赵普是出了不少点子的,所以他被宋太祖所削去的相位,当宋太宗一即位就给恢复了(罗大经所说的"赵普再相"就是指此)。赵普与宋太宗关系非同一般,这从宋太宗亲自为其撰写《赵普神道碑》可以窥知。假如赵普果真在宋太宗面前讲过"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之类的话,为什么《赵普神道碑》中却只字未提呢?而宋代自宋太祖起就"重文轻武",像"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此有利于这个指导思想的话,要是确实属实的话,而居然未被统治者看中并利用,那就太不合情理了;
第四、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比朱熹只大15岁的的史学家李焘,处在理学盛行,包括《论语》在内的儒家著述大受吹捧的时代,可是,在他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只字未提及"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
第五、尤其是把《论语》捧为"四书"之一,定为儒家必读的经典,并将其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朱熹,熟知赵普三度为相,颇有政绩的史实,要是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情,借此抬高《论语》的身价,对朱熹而言,该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而从朱熹在其著作中煞费苦心地将"收许多藩镇之权"完全归功于赵普来看,表明他的这种意图确实存在。朱熹说:"赵韩王(即赵普)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许多藩镇之权,立国家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就算是将"收许多藩镇之权"完全归功于赵普,那么说以此"立国家二百年之安"也是吹牛,因为在北宋(960年-1127年)的180年间,单是北方辽金的侵扰,就一直未断,何来"立国家二百年之安"?有何谈"仁者之功"?即使撇开这样的史实不论,那么作为文官的赵普,极力怂恿宋太祖解除开国武将之权,也难脱借此争宠,通过压抑武官权势而抬高自己的干系!也不能算作"仁义"罢!然而,朱熹如此夸大其词地借此宣扬赵普的"仁者之功!",而像"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最为过硬的佐证反倒未用,也只能说明到朱熹时代,还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
上述史实都无一例外地昭示: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即1200年,都还没有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列入儒家经典的二、三十年后,才有人提出此说。
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在元朝。然而,恰恰是在元朝,对儒学和儒生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即由此发端。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满腹经纶"的儒生,何谈什么治理天下?!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那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一种打肿脸充胖子,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罢了。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所以,这句极大夸张了《论语》功能的大话,得到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的儒生们的普遍欢迎,并加以广泛散播,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是依据史料所提出的质疑,另外,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此说也大受质疑。
第一、"定天下"之说与史实不符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获得的天下的呢?很简单,是通过策划发动"陈桥兵变"。而"陈桥兵变"只不过是一出主要由赵匡胤自编自导的政变夺权闹剧而已。既没有动干戈,又没有费什么周折,赵匡胤就从他的拜把子兄弟周世宗柴荣之后的孤儿寡母手中,把皇权给夺了过来。要说这是"定天下"的话,实在是夸大其词!要说这是靠《论语》而"定天下"的话,那无疑更是对于《论语》的亵渎!因为就《论语》的主旨而言,是坚决反对这类不仁不义的"僭越"勾当的!退一步说,即便算是,赵普也仅仅是个帮手而已,因为整场闹剧的导演者,恰恰主要是赵匡胤自己,其次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再其次才是赵普。
《宋史·赵普传》称:"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在正史中,这里虽然首次从正面肯定了《论语》对赵普政治事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正是到了元代,才将作为法定教科书和科举取士之标准的,所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很可能是让《宋史》编纂者加上这几句话的原因。即使如此,到"晚年"及以下的话,仍不知其取材何处。即便如此,从这段没有来历的话中,也可以看出赵普生前,人们连他读的是什么书都无从知晓,那么,所谓他与宋太宗对话中所说的"半部论语"云云之类的话,显然就是空穴来风了。后人多认为《宋史》乃突击完成,选材不严,良莠混杂,连很多野史笔记也都照录。即使这样,"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居然也未被采纳。这就不能不让人生疑:《宋史》的编纂者既然熟悉很多野史,那么就不会不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既然如此,像这样大大抬高《论语》身价的话,在将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作为法定教科书和科举取士标准的元代,编纂者们为什么在《赵普传》中却只字未提呢?这只能有一个解释:不相信其是史实!
第二、赵普不是宋朝第一任宰相
在宣扬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文章中,几乎都说赵普是大宋第一任宰相。其实,尽管赵普对于宋太祖在960年策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有功,但是,宋太祖为了维护朝局稳定,上台伊始,便留任了后周重臣范质、王溥、魏仁浦为相,赵普当时的实职是枢密直学士,后升为枢密使,直到北宋建立后第五年,才当上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负责相事,而真正当上宰相,则是967年的事了。但6年后,即到973年,赵普则因接受吴越王钱镠所送瓜子金之贿赂,又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庇护部下贪赃枉法等,激怒宋太祖而被罢相。
第三、赵普的政绩与《论语》大义相悖
赵普被誉为宋代开国元勋的功劳有二:一是参与策动"陈桥兵变",二是参与策动"杯酒释兵权"。这两件事,从史料所记载的史实看,其主谋和决策者仍是赵匡胤自己,而赵普在其中的分量有限,尤其是关于"杯酒释兵权",是否赵普的初衷?除了朱熹将其完全归功于赵普之外,学界迄今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赵普是主张动用武力即杀戮解决赵匡胤对于重臣的猜忌的。而朱熹将此归功于赵普,则旨在抬高《论语》的社会功能。但在"陈桥兵变"中,赵普确实是出了大力的。然而,"陈桥兵变"不论从犯上作乱,还是从"兄弟相残"(赵匡胤和周世宗柴荣是拜把子兄弟)的角度说,都是与《论语》大义相悖的;因为《论语》开宗明义地反对"犯上作乱",主张"仁"尤其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为赵匡胤出谋划策,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获得天下,说成是"以半部论语辅太祖定天下",岂不是对于《论语》大义的背离和亵渎吗!?赵普要是真懂《论语》却说这样的话,那可真是大言不惭了!
赵普一生确实先后三次为相,但是,一则从宋太祖开始就不断削弱宰相的实权,所以,不能把赵普三次为相的作用夸得过大;二则赵普的仕途并不顺当,而是一波三折。其原因主要在于赵普自身,其中既有因其专横跋扈而受到的制约,因贪财受贿而受到的猜忌,也有因不学无术而受到的轻蔑,因结党徇私而遭到的罢黜。而所有这些人品、官品上的缺点和污渍,则正好都是与重视个人修养、倡导"仁"的《论语》主旨相悖谬的!尤其是在帮助宋太宗夺去皇位、剪除骨肉兄弟所进献的毒计方面,则更是与以人道主义作为主旨的《论语》精神大相径庭。因此,赵普熟读《论语》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是与赵普其人品和官品完全背离的,除了出于别有目的的杜撰之外,是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解释的。
第四、林駉和罗大经有附会理学有意借赵普拔高《论语》之嫌
依据现在所查到的罗大经的大约生卒年月,可知林駉和罗大经所活动的时期,比朱熹晚了至少20多年,当时,程朱理学业已盛行,尤其是朱子的影响已经很大,所以,林駉和罗大经两人出于附会理学之需要,杜撰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借以拔高《论语》和整个理学的影响,则是可能的。
折叠结论
由此可见,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并没有可信的史实和相关史料来佐证。
至于这一说法为何广为流传,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宋代继承并大兴儒学,出现了一大批颇负盛名的儒者。比如程颐,程灏,及至朱熹。宋代的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巨大,尤其是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更是宋代以后科举考试的教材。由此,在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被炮制出来并不胫而走,也就不足为怪了;其次,《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伦理,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再次,赵普贵为宰相,位高权重,但读书不多。所能炫耀,能够拿得出手的也仅是一部《论语》而已。
至于近些年,为什么有些人,尤其是那些以"新儒家"自诩的人,之所以大肆不顾史实地兜售、鼓噪"半部《论语》治天下",则不过是借此神化《论语》,神化孔子,神化儒家思想,从而神化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已。

大政治家—赵普。
赵普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话说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可是自从登上皇位之日起,宋太祖就不由得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是各位将领拥立为皇帝的,可是如果有一天,又有一位被拥立的皇帝把我给顶替了,那可怎么办呢?如何保住我大宋社稷长久,江山万古一统呢?于是他就向手下的最主要的谋士请教。这位谋士就向他建议:“陛下,以往社会混乱,主要在于许多将领手中兵权太重。只要剥夺了他们的兵权,我大宋江山就可以稳固万年。”宋太祖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宋太祖在这位高级谋士的策划下,利用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手段,使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高级将领自动向中央交出兵权;接着,这位高级谋士又向宋太祖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逐步削除周边小国,使宋朝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然后,这位高级谋士又建议宋太祖把地方的财税权收归中央。到此为止,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小国林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人民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日子。推动这段历史发展的这位高级谋士也就是宋朝初年的著名宰相。这位宰相虽然能谋善断,但早年读书太少,晚年常读《论语》,他曾经对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所以,后人赞誉他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人物分析:

1. 课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

读书勤奋,奏荐人才

2. 你认为赵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根据是什么?

以天下事为己任,读书刻苦,学以致用,刚毅坚定,坚持真理,等等。

3. 从课文中所写赵普的事迹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思路:

(1)正面:读书要刻苦;珍惜时间,刻苦攻读;读书要精;学以致用;要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坚持真理,等等。

(2)反面:少时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说话办事要讲策略,等等。

(3)评价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物。

第一个就是有跟赵匡胤他们家的关系是真的很好。在赵匡胤的父亲病重的时候,就是赵普寸步不离地在身边照顾,直到他老人家离世。所以,赵普基本上就算是赵匡胤的家人了。所以,无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光义,对赵普都是很好的,毕竟,自己的老爹都是他送走的,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以诚相待?


第二个就是真的是有才能。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赵普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谋臣,他对赵匡胤的很多事情或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之后的赵光义在找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赵普说是有一个盟约的,这就给赵光义找到了一个合理合法的说法,这个让赵光义很是感动,对他尤其倚重,认为他是一个栋梁之才。

第三个就是懂得变通。在赵匡胤的时候,利用自己的才能帮助了赵匡胤,让他建立了天下。在赵光义的时候,也是按照赵光义的想法来治理国家,所以,这个人的变通之处就在这里。并不是说这个人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是根据不同的君主,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也是他的厉害之处,也是他深得君主喜欢的一个原因。



赵普在活着的时候,提出了很多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在晚年的时候依然可以尽心竭力为朝廷办事,让赵光义很感动,在992年去世的时候,赵光义很是震惊,当众落泪了,让大臣们很是感动。你觉得赵普还有哪些功劳?



赵普是五代十国到北宋建国之初的著名政治家,也是北宋的开国大功臣。赵普是昭勋阁的二十四大功臣之一。
赵普的一生是比较顺遂,很少经历大起大落。他曾经被刘词推荐担任从事。后来是赵匡胤的掌书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赵普也在其中为其出谋划策。一起推翻后周建立了北宋。北宋建立后赵普还官至丞相职位,并帮助赵匡胤削弱并夺取了藩镇、协助了更戍法的实施、促进官制的改革、帮助制定和稳定对辽的防线等做出了众大功献。赵普享年七十一岁,因病去世。宋太宗悲伤不已,亲自撰写八分字神道碑赐给他。还追封韩王,并让他享有太祖庙庭。
赵普虽然年少时读书少,但特别喜欢看《论语》。他所说所做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对后世非常有影响,还成为了用儒学治理国家的经典名言。那么赵普为何能深得宋太祖、宋太宗的信任?
原因之一赵普能力十分强大,无人能及。赵普是赵匡胤有名的谋士。赵普和赵匡胤两兄弟的关系都很好。赵普在陈桥兵变、安定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上为其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知道在陈桥兵变中,是赵普鼓动大家以赵匡胤为皇帝,还一手策划了黄袍加身这才有了赵匡胤的皇帝之位。这是赵匡胤兄弟看重赵普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二,忠臣交兵权事件。赵普尽职尽忠,在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他再三提醒赵匡胤最好收回武将手里的兵权,以免后患。赵匡胤采用赵普用杯酒解除武将兵权的提议并成功实施。
最后就是就是在赵光义登基后,还是有很多人质疑赵光义即位的合理性。数年后,赵普证明了的确存在金匮之盟,从而消除了流言。



因为赵普他有远见,他有才能,聪明,且凡事都会留有余地,才得到信任。

因为赵普很懂得做人做事,凡事都会给别人留一定的余地,不会咄咄逼人。

因为他辅政的才华特别突出,情商又高,可以很好的劝谏君王。


三度为相的赵普,后人对他毁誉参半,他到底做过哪些事?
赵普是小官吏出身,没有受过系统正规教育,读书不多,学问不高,人们常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就是赵普。这句话既可以从正面理解,是赞扬赵普书读得少却读得精,能够活学活用,处理事务有谋略技巧。但也有反面解读,说这句话是讥讽赵普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只会钻营取巧,不走贤者大道。不...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怎样以孝心感动赵匡胤的?
如果不是赵匡胤,小官之后的赵普绝对走不到历史的舞台上来,但是因为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使得赵匡胤发现了赵普这个人才。赵匡胤还在柴荣手下带兵的时候,生父赵弘殷生了重病,作为人子他却无法尽孝,幸好在滁州有个叫赵普的官员精心照看赵弘殷,使得赵弘殷扛了过去,赵匡胤被赵普的孝心感动不已,后来更是...

经商读论语还是中庸
经商读论语,具体解释如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儒家思想对于经商的意义,或者说论语对于经商的影响多为重要。儒家思想十分丰富。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论语主张“以人为本”,孔子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

善读「论语」19.13:仕而优更需学道,学而优只为行仁
传说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曾三度拜相的北宋开国功臣赵普,即为“仕而优则学”之例。据《宋史·赵普传》记载,赵普“少习吏事”,后来“为相”,可谓“仕而优”者。只是他“寡学术”,故“太祖常劝以读书”,以担当宰相的重任。赵普因此“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家,就关门取书,“读之竟...

中国谋士排名
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赵普声名并非显赫,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

学在于精而不在多的英语作文
而且一看就是一天,到了第二天每个人问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让人十分佩服。在赵普死后,家人翻开他书房里的大书箱,竟然只看见一本书——《论语》,这样所有的人才明白他一天专心只读一本书。因此,人们都说“赵普用一部论语治天下。”读完这个故事,我真是从心底里佩服赵普。他竟然可以用一本书...

求制定一个游戏军团架构
基本架构是:一个军团长+一个军团助理+两个副团+几个左右的管理团成员。团长负责整个军团的发展策略 两个副团其中一个负责相关游戏内的战队统率,比如:队练、考勤等,另外一个负责队员的指导、团队的外交和宣传等;管理团成员主要是责任到人,做的事情如宣传、外交以及团队内部的考勤、活动和一些关联...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谋士都有谁
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赵普声名并非显赫,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

在孙子兵法中,我被人家加祸我,我怎样以牙还牙啊去报复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序 中国人的智慧是举世公认的。 上溯伏羲,悠悠七千载;追源黄帝,漫漫五千年,中国人能贡献给这个星球的,不光有古老的长城,有四大发明,有气功中药,有八卦书法……在汗牛充栋的浩瀚文献中,煌煌如中天之月是关于“智慧”、“计谋”的著述。 “一部《论语》治天下”《论语》讲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孔子的介绍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

仁和区17096163558: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目的? -
鄹玛亮睛: 宋史·赵普传》载: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少年时当过小吏,没有学术,也不喜欢读书.后来当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他读书....

仁和区17096163558: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 -
鄹玛亮睛: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指半部论语所含的智慧和道理就可以治理天下了,目的是希望君王(以及其他学者们)多读论语这部书,读懂读书参透其中的道义,目的是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并 列入儒家经典,大肆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此说出笼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后.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在元代.

仁和区17096163558: 赵普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对此,结合《赵普》一文与史实,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赵普其人? -
鄹玛亮睛:[答案] 赵普(公元922~公元992),字则平,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普智谋多,读...

仁和区17096163558: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鄹玛亮睛: LZ您好! 你先得弄懂他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赵普是开国丞相,一生读的比较钻研的也就是”论语“了,以至于满朝文武对他嗤之以鼻,认为他只会论语,不会其他. 后来赵匡胤死了,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就问他 你是不是只会论语呢,于是赵普说了句 半部论语治天下. 言下之意,我平生只读一本论语 仅仅用了半本就可以治理好天下,若是剩下的半本都拿出来,就更加了不起了,这是他向赵光义说明 我赵普的才问是很多的. 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看句子 看文章不能断章取义,只从字面了解是不行的 要从当时的背景各方面入手 ! 新人 望采纳 !

仁和区17096163558: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鄹玛亮睛: 这句话的原文是“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此语是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对北宋第二任君主赵光义说的.意思是论语既是打天下的法宝,也是治国的法宝;赵普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朝靠论语,辅佐赵光义建设太平盛世仍要靠论语.赵普的话极高度的评价《论语》的价值.当代北大校长季羡林的话更是振聋发聩,他说:“历史上宋太宗时赵普(宰相)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的话,有人说是胡说八道,我看实际上用不了半部,有几句话就能治天下了.”

仁和区17096163558: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
鄹玛亮睛: 如果单单从赵普这一句话来看,确实是说《论语》的治国水平 半部就足够了但是 实际情况呢?这句话要结合历史上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 确实恰恰相反的意思了赵普是教书匠出身 终生据说也就是个秀才水平 帮助赵老二开国打天下来也就将就了 ...

仁和区17096163558: “半部论语治天下”怎么来理解 -
鄹玛亮睛: “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用来强调学习儒...

仁和区17096163558: 宋朝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
鄹玛亮睛: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知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古代被当做正统思想,书里面涉及到了诗,书,礼,乐,知识丰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懂得半部论语就足够去治理天下了,说出了在过去《论语》这部经典史籍的地位.

仁和区17096163558: 赵普独相凡十年(赵普独相凡十年翻译)
鄹玛亮睛: “赵普独相凡十年”出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赵普独相凡十年阅读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