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祗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孝廉,即孝子廉吏。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2]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进身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是功名,有功名便可实授官职。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科举制度出现前作官采用推荐的方式,所以叫“举”,“举荐”的意思,所谓“孝廉”就是讲孝道,且廉洁之人,这是古人看中的品质,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做好官

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国家人才选拔是靠地方推荐的,由于儒家推行忠孝仁义,所以被推荐的人才也必须具备这些品质,所谓孝廉就是那些有德行的人

科举制度出现前作官采用推荐的方式,所以叫“举”,“举荐”的意思,所谓“孝廉”就是讲孝道,且廉洁之人,这是古人看中的品质,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做好官,所以成为“孝廉”,不过“孝廉”很多是用钱买的,所以真正“孝廉”的人并不多。谢谢,仅供参考。

秦汉时期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推举孝顺父母的和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做官。


推举孝廉做官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哪个朝代
汉代 汉代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有“举秀才”“举孝廉”,由地方向上面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以作官员候选。举秀才,重的是才,举孝廉,重的是德;而此句古文的意思是选出来的秀才,却不认识字,选出来的孝廉(就是孝敬老人的榜样),却让自己的老父亲一个人居住。尖刻的讽刺了中国选拔、任用人才的尴尬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什么意思?后面还有一句是什么?
想要打破这种现象,让真正的才人能够为之所用,还是靠曹操上台以后推行了各种新的政策。实际上曹操对于选拔人才的开放程度要比刘备、孙权都开明不少,这也是曹魏能够一直保持有新鲜血液流入的重要原因。当然曹操也痛恨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后面一句的说法,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吧。提起后汉桓灵二...

晋朝也实行举孝廉吗
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而在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完全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选举权操纵在地方豪强之手,“爱恶随心,荣辱在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无考校之实,私无告诉之意”《晋书·...

介绍下科举制度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的翻译
省略句: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省略主语“张衡”)。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

在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看重人们的孝?到达什么程度?
在汉代察举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亦得人最多,出了许多名人 。「孝廉」之设,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显示「孝廉」起初不是常科,不被重视,后来「孝廉」规定为岁举常科,才受重视,渐显重要。 孝、廉有「孝子廉吏」的意思。「孝...

《曹全碑》第015天: 君高祖父敏,举孝廉
上下九代的称谓: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孙、乃孙、云孙、耳孙。2.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孝”和“廉”分别为汉代设立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科目。汉惠帝吕后都曾有诏举“孝悌力田”之举,汉武帝时设立察举...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室试、殿试,那么它们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

急求《陈蕃传》初仕郡举孝廉一段译文
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

东安县17357974955: 古人的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
邬京欧美:[答案] 古时举孝廉,秀才,都是只被推荐当官入仕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

东安县17357974955: 古代的"举孝廉"是什么意思大神们帮帮忙 -
邬京欧美: “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麻烦采纳,谢谢!

东安县17357974955: 古代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邬京欧美: 科举制度出现前作官采用推荐的方式,所以叫“举”,“举荐”的意思,所谓“孝廉”就是讲孝道,且廉洁之人,这是古人看中的品质,认为这样的人才能做好官,所以成为“孝廉”,不过“孝廉”很多是用钱买的,所以真正“孝廉”的人并不多.谢谢,仅供参考.

东安县17357974955: 同举孝廉?怎么解释? -
邬京欧美:[答案] 同,就是一起啦.“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

东安县17357974955: 古文中常常出现举孝廉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
邬京欧美: 举:推选,推举 孝:孝顺 廉:廉正 推举孝顺廉正的人

东安县17357974955: 三国演义里“举孝廉”是啥意思? -
邬京欧美: 刘弘曾经评选过孝廉(孝廉是指: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也曾经做过官吏,早早就去世了. 举孝廉是指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

东安县17357974955: 孝廉是什么功名
邬京欧美: “举孝廉”是指汉朝作官的一种资格.推选一个地区至孝至廉(即孝顺又廉洁)的人为举孝廉.有了进一步升迁的机会. 孝廉,汉代以后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汉代时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并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仕,孝廉由郡推举! 汉代的察举制的一种,意义与西方国家的国会和各级主官很近似,不同在于后者就一地选一地,就一职选一职,汉朝是统共获取入仕,具体由朝廷分配,获取者要凭德识在一定范围内出名,而后地方官有职责把其地域的举荐出来,是很好的选举制,科举是不得已的变通,其本意仍是循此的

东安县17357974955: 汉朝的孝廉是什么意思?是谁弄出来的? -
邬京欧美: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

东安县17357974955: 东汉举孝廉后,授什么官职?是什么级别? -
邬京欧美: 你好!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东安县17357974955: 同举孝廉?怎么解释? -
邬京欧美: 同,就是一起啦.“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那是沿用汉朝的.一般称孝廉公都是指那些被举过孝廉,至廉至孝的人,但也包括一些弄虚作假、道貌岸然之辈,象汉朝就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