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节奏怎么划分

作者&投稿:鄞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节奏怎么划分?~

有三种不同的读法: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最早的读法,并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王泗原《古语文随笔》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的读法。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白话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此文出自先秦·左丘明《曹刿论战》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
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
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作者简介: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历史学家。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

而表示的是一种顺承的关系,之是代词,代指齐军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于此语,今存有三种不同的读法.
  第一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最早的读法,并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登轼,攀登车前的横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说:“轼较高,登高可以望远.”
  第二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王泗原《古语文随笔》(《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批评第一种“旧读”说:
  这样,有三点不合.一、轼是车上前边的横木,用来扶手的.只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而且更高处再没有可以把手的东西,即使“登轼”,也得腾跃而上.即使上了,脚既站不稳,身子又四面无依傍,所以实在不可登,登一定会摔下来.二、“下视”连读,就是以“下”作“视”的状语.从车上(即使站在轼上)向下看,被车身遮蔽了,实在看不见齐军的辙迹.三、下文“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明说视的是辙,望的是旗.辙迹在地面,最低;旗建在车上,最高.而人在车里,可是说视辙向下视,望辙倒“登轼”,不近情理.所以那样读法是讲不通的……一句有五个动词:下、视、登、轼、望.“下”是下车.“登”是说视其辙之后再上车.“轼”是凭轼.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也说:
  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登轼而望之”这句话不尽合符合情理.“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来扶手的横木,人如何能登在它的上面远望呢!正确的标点应该是“登,轼而望之”.“登”指登上兵车,和前面的“下”(下了兵车)相对;“轼”在这里用如动词,是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
  第三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的读法.它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是将“下”字点断以着重强调“下,下车也”的意思,却与第一种有别.
  句读不同,理解也不同.但也有例外,如齐鲁书社《古文观止今译》就在其标点采用第一种读法时,译文却说:“他便下车察看齐军留下的辙印,又上车凭轼而瞭望齐军.”将“下”说成“下车”,其理解却与第二、第三种相同;将“登轼”说成“上车凭轼”,又与第二种完全一致.
  三种意见,数第二说言之凿凿,振振有词.但是,曹刿登上兵车而远望齐军,为什么非要“扶着车前横木”呢?作者为什么不节省文字,直接写成“登而望之”呢,而非要加一“用如动词”的这一“轼”字来强调曹刿是“凭轼”而望呢?这是无法作出必要的符合情理的解释的.“轼”字固然可以用如动词,具有“凭轼”、“扶轼”这一义项,但它却属于一种礼仪,总是和“致敬”(《辞海》)、“表示敬意”(《辞源》)结合在一起的.《仪礼·士丧礼》“主人不哭,辟,君式之”注云:“古者立乘,式谓小俯以礼主人也.”《释名·释车》云:“轼,式也,所伏以式敬者也.”正是.王泗原《古语文随笔》所引《吕氏春秋·期贤》“过段木干之闾而轼之”和《史记·魏世家》“客段木干,过其闾未尝不轼也”之“轼”,以及《礼记·檀弓》“夫子式而听之”之“式”,也全都是“扶轼表示敬意”的意思.况且,《礼记·曲礼上》中还有“兵车不式”的规定呢!这样,要说曹刿在战场上观察敌军是否真正“败绩”时,竟也会“轼而望之”,那就真正太“不近情理”了.
  今按,三种读法中,只有第一种是符合情理的正确读法.
  首先,从“轼”本身来看,它并非仅仅是车上“用来扶手”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并非“实在不可登,登一定会摔下来”;相反,轼是可以登上去,也可以站得稳的.《周礼·考工记》云:“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三如一,论之三称.三分车广,去一以为隧(车厢深度).三分其隧,一在前,而在后,以揉其式(轼).”可见车厢前三分之一部分的上沿全部叫做“轼”,它不是一根笔直的横木,而是状如“︱ ̄︳”形的弯曲木条;张因为它弯曲,所以在制作它时必须象“揉以为轮”(《荀子·劝学篇》)那样“揉”以成之.这个“揉”字是颇能说明问题的.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说:
  车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谓之式(轼).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而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手者,皆通谓之式……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
  十分清楚,说曹刿能够登上车轼,并且能够稳稳站住脚跟,是不会有丝毫问题的.
  其次,从观察敌情的实际需要来看,曹刿是必须登上车轼的.长勺之战,鲁弱齐强.曹刿与庄公共乘,指挥作战,根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掌握“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力克齐军.而当“齐师败绩”之时,曹刿又因“大国难测”而“惧有伏焉”,制止庄公盲目下令追击.他先是“下视其辙”,观察近处齐军败退留下的兵车辙迹;在“视其辙乱”之后,还不放心,又慎重地要远处眺望齐军的旗帜是否东倒西歪,不成军容,于是,他就登到车轼之上去了.站在轼上,当然比站在车厢之中高了许多.这样,他就看得远,看得清,获得“望其旗靡”的结果了.《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而望之.”正为“望”的需要,才有“跂”的动作.但踮起脚跟,高度毕竟有限,所以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虚登高,只站在车厢中“凭轼”而望就能望见齐军“旗靡”的话,那么在“公将驰之”之时,恐怕曹刿也就不必节外生枝、不惮其烦地先下车“视其辙”而后再重新爬上车来“轼而望”其旗的了.否则,岂非白白地贻误乘胜追击的战机?
  再者,从句式结构来看,句中的中心动词或者说谓语是“视”、“望”,动词“下”和动词短语“登轼”分别是表示“视”、“望”方式的修饰语或者说状语.“登轼”的语法作用是和“下”一样的,因为它是短语,同时也因为句式变化的需要,所以加一“而”字来连接.《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其中“凭轼而观之”一语,可为“登轼”连读从句式结构上提供最有力的旁证.
  最后来看上句的“下”字.不要说第二、三种读法,就连取第一种读法的,也往往有将“下”理解为“下车”的.如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这句说,曹刿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轮迹.”但“下车”之说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齐军是与鲁军交战后才“败绩”奔逃的,近处地面上固然处处有其奔逃留下的混乱辙迹,曹刿制止庄公“驰之”,并非其车就不能缓进,只要曹刿视力正常,未患近视眼等病症,那么他站在车上俯下身子(或者只往下看),是完全可以察看清楚地面上的辙迹,得到“视其辙乱”的结果的,故而也就丝毫没有跳下车去徒步细勘的必要了.

本来看到已经有人回答了,不该再给答案的,但是那位的好像太长了,看半天也没看懂。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下,是从战车上下来;视,看;辙,是车行后的轨迹;登:上;轼,本意是古代车前的横木,这里应为动词,解为站在车上,以手扶轼,以便远望.
应该断句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下“和”登“形成和谐的对称关系。


《曹刿论战》的翻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判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

文言文《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就是担心前面有埋伏来的,看了车轮的印记之后,看到是不规则的,很明显不是有组织的撤退,这才同意追击。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the1900】团队为您答题。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求“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四种句读~最好有注疏的论证
《曹判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断句目前有三种情形:一是在“辙”下用逗号隔开:“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秋左传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都是这样标点的。二是在“下”和“辙”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

齐师败绩后,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他看到了什么?
齐国是大国,情况难以预测,恐怕有埋伏,所以曹刿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他看到了“其辙乱”和“其旗靡”。

齐师败绩后,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他看到了什么?
看到齐师撤退的车辙是杂乱无章的,表示对方是真败,而不是诈败,设有圈套、埋伏。

曹刿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的目的是什么?(急———ji)
视其辙,是看敌军的战车印是否杂乱,登轼而望,是看敌军逃跑时阵形是否凌乱 主要目的是观察敌军是是真败还是诈败。

曹刿论战拼音版
下视其辙(xiàshìqízhé),登轼而望之(dēngshìérwàngzhī),曰(yuē):“可矣(kěyǐ)。”遂逐齐师(suìzhúqíshī)。既克(jìkè),公问其故(gōngwènqígù)。对曰(duìyuē):”夫战(fūzhàn),勇气也(yǒngqìyě)。一鼓作气(yìgǔzuòqì),再而衰(zàiérshuāi),三而竭(sānér...

下视其辙的 下词类 活用意思为
下: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下。【释义】:(曹刿)走下战车察看齐军的车辙,登上战车遥望齐军。【出处】:《曹刿论战》“下视其撤,登轼而望之。”

资源县18949141079: 《曹刿论战》一文中“下视其辙”的停顿该怎么处理?还有就是《子鱼论战》一文中的“宋公及楚人战于弘”的停顿该怎么处理? -
翟中昊迪:[答案] 吾下,视其辙.是连贯的动作.

资源县18949141079: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不是倒装句 -
翟中昊迪: 这个不应是倒装句.“下视其辙登轼”是望之前的动作.

资源县18949141079: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B.忠之属也.可以/一 -
翟中昊迪: A

资源县18949141079: 《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 -
翟中昊迪:[答案]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就是说担心别人有埋伏,所以确定他国的车行走痕迹是乱的,战旗倒下后,在去追逐.

资源县18949141079: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怎么翻译 -
翟中昊迪: 他(指曹刿)下了车,察看齐军车轮的印迹,然后登上车,扶着车轼嘹望齐军

资源县18949141079: 翻译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翟中昊迪:[答案] 原文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翻译 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

资源县18949141079: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意思 -
翟中昊迪:[答案] 下视其辙,是看敌军的战车印是否杂乱,登轼而望,是看敌军逃跑时阵形是否凌乱主要目的是观察敌军是是真败还是诈败.

资源县18949141079: 在《曹刿论战》中,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 - ---------------,------------------". -
翟中昊迪: 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下视其辙,登 轼(shì)而望之】 下车去查看齐军的车轮印,又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败退的情况

资源县18949141079: 曹刿论战中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
翟中昊迪: 因为齐国是大国,曹刿怕齐国撤兵是假的,怕齐国有埋伏,所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谨慎,考虑问题周全

资源县18949141079: 曹刿论战中“登轼而望之”中的“轼”是什么意思 -
翟中昊迪: 轼,汉字,读作“shì”,意思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登轼而望之”翻译为:曹刿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