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作者&投稿:种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现代美术的定义与特点~

  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美术。和古代美术相比,它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象与作者、品类与形式、性质与地位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具有的过渡性、矛盾性和生发性那样,中国现代美术也充满了新旧交替、中西混融、变化发展的特色。
  中国现代美术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引入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向前发展的。虽然早在明代就有包括美术在内的西方文化传入,但大规模的引入还是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侵略者的炮舰而舶入西方文化,是19世纪后半叶的特征。中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的先进人物逐渐主动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至五·四运动,遂演成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潮。面对着封建制度崩溃、民族资本主义薄弱、帝国主义掠夺和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中国的革命者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它为指针进行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革命。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
  受制于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现代美术不像西方现代美术那样主要表现为艺术观念与形式创造的转换,而主要表现为艺术社会价值的寻求与适应。当它在20世纪初起步的时候,面对着多种可供择取的途径:如文人画一类娱情自赏的传统,西方标榜超功利审美创造的近代传统,以及为人生而艺术的写实主义、表现主义传统等。在思想活跃的20~30年代,美术家们确实各行其是,进行了种种尝试、探索与论争,但大的趋势是以为人生而艺术的旗帜把美术创作与现实功利紧密结合起来的写实主义渐居首位。在数十年时间里,从诸家纷争到以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美术为主流的发展中,通俗美术、大众化运动、复古主义、现代主义、公式主义、理想主义等,都曾成为倾向或思潮。从而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历史发展 中国现代美术可以分为5 个发展变化阶段:①辛亥革命到30年代前期,②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③50~60年代前期,④“文化大革命”10年,⑤70年代末至80年代。
  辛亥革命至30年代前期 20世纪初,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反清革命诸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具有新思
  想的人和留学生如李瑞清、李叔同、李铁夫、高剑父等,办新式美术教育,迈出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第一步。辛亥革命前后,到日本、法国、英国、比利时、美国学习美术的人激增。1912年,刘海粟、乌始光等创办了第一所新型美术学校(见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尔后又相继出现了北京美术专科学校(见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杭州国立艺术院(见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中华艺术专科学校、立达学园、广州美术学校、中央大学艺术系等美术或以美术为主的艺术院系。一批著名的留学生和美术家如徐悲鸿、林风眠、颜文□、吕凤子、丰子恺、陈之佛、潘天寿、汪亚尘等,都投身于美术教育,美术学校遂成为传播外国美术的窗口和新美术运动的策源地。蓬勃发展的美术教育与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很有关系,在20~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洋画运动有迅速可观的开展,归国留学生大多画油画、水彩画和素描,各美术学校也以教授洋画为主要课程,各种画会、研究会、私人画室不断办展览、出版刊物,介绍西方美术。不同的派别与主张也经常有尖锐的论争,以青年美术家为主力军的新美术队伍,思想敏锐,朝气蓬勃,勇于吸收,但在理论修养和艺术技巧上都比较幼稚,有时不免陷入模仿或者空想。
  与新美术运动对应存在的是传统美术——主要是传统绘画。在清末民初,传统绘画仍以清代重笔墨而轻造
  化的文人画为正宗。五·四运动前后,康有为、陈独秀、鲁迅、高剑父、徐悲鸿等,都曾激烈地批判摹古风,倡导对传统绘画的改革。林纾、金城及上海、广州的传统派艺术家面对新思潮的冲击,也兴办画会,广招学徒,著文立说,力排洋画,维护古道。许多传统画家如顾麟士、吴待秋、冯超然、萧□、萧俊贤、汤定之等,只执着于作画,不大理会思潮论争。在清末画坛独步一时的海派画家相继于世纪交替与辛亥革命前后谢世,只有吴昌硕盛誉于1927年前的上海。在传统绘画规范之内革新探索的齐白石、黄宾虹等,在20年代始露头角。一批画家兼容中西,尝试改革中国画,但实践方面的成就尚不如他们的改革主张更有影响。
  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最有力地代表着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潮。在政治上,新木刻运
  动属于左翼,在思想上,它广泛吸收了欧洲版画尤其是F.麦绥莱勒、K.珂勒惠支和苏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和革
  命精神;在艺术上,则以外来形式为主,吸收了传统版画的某些因素。鲁迅说:“近五年骤然兴起的木刻,虽
  然不能说和古文化无关,但决不是葬中枯骨,换了新装,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因此也常常是现代社会的魂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见《且介亭杂文二集》)。
  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战救亡升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生活的第一主题。全国文化艺
  术界在动员、宣传抗日的浪潮中团结一致,发挥了先锋作用。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
  协会、中华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相继成立,爱国画家们纷纷组成宣传队、工作团,走向街头、农村、前线,用
  画笔唤起民众,歌颂杀敌将士,揭露侵略者罪行,相互间的学术分歧让位于共同的斗争目标。大批长期生活在
  大城市画室中的美术家,在抗战宣传或颠沛流离的转移中接近了劳动大众,走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之塔,思
  想情感发生了变化,艺术创作也呈现出新面貌。面对空前广泛的对象,美术界开展了关于大众化问题的讨论,提
  出了要教育民众、唤醒民众需先适应民众接受条件与欣赏习惯问题。大批美术家云集武汉、重庆、成都、桂林、延安;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美术院校也有的迁至大后方,这一特殊的环境带来了困难与矛盾,也提供了艺术界交流促进的条件。地理位置与战争的阻隔,使美术家们离开了近现代美术的中心地,如上海、北京等大都会,但巴山蜀水向他们展示了壮丽的自然美,也为他们提供了到西南、西北写生访问的机会,不少画家由此而获得了艺术上的新生命。抗战的思想气氛使美术家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观念高涨,由之而激起他们对祖国美术遗产的重新发现。张大千一行的对敦煌壁画的临摹,以常书鸿为首的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王子云、谢稚柳等对西北美术文物的考察等,都历尽艰苦,获得了种种成果。沦陷区的美术家大多深居简出或杜门谢客,拒绝为侵略者所用。许多美术家都以曲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大众革命美术的画家,创作了一
  系列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尤其在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化下乡、为工农兵服务
  成为各抗日根据地艺术活动的纲领,集战士、宣传员、画家为一身,成为美术家的特色。从全国各地来的青年
  画家、美术院校学生或美术爱好者,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及其分校短期学习后,便奔赴前线与基层,办
  小报、画连环画、刻木刻、印制年画,和美术的普通欣者建立了全新的关系,涌现了古元、彦涵、力群、胡
  一川、王式廓、罗工柳、华君武等卓有成就的画家。他们的版画、漫画等,大多摆脱了对西方绘画的模仿,吸
  收了某些民间美术或传统美术的因素,完全以战士、农民和解放区的新生活为描绘对象,呈现出清新、明朗、
  质朴的特色。
  50~60年代前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始了中国美术的一个新阶段。50年代前期,社会相对安定,人
  心思治。为工农兵服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成为文艺的统一方针,美术家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真诚的描绘工农
  兵,歌颂新社会。解放区的美术传统、从苏联引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以徐悲鸿学派为代表的写实主义
  美术教育融结为一,构成了新阶段美术的根基。全国各地相继新建了一批美术院系,中国画呈现复兴之势,美
  术创作和论争也相当活跃。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1957年的反“右”运动把
  矛头指向文化界和知识界,为政治服务变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和衡量标准,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日益增多。
  60年代初期,文艺政策有所调整,思想与创作一度趋于活跃。一批阅历丰富、艺术上成熟的美术家如林风眠、潘
  天寿、董希文、傅抱石、华君武、罗工柳、李可染、关山月、吴作人等,都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进入了他们
  艺术上的成熟或高峰期。一批年富力强的美术家大胆革新创造,以新成果引起社会的重视,如石鲁、潘鹤、黄胄
  等。在战争年代没有条件发展的门类如建筑、纪念性雕塑、工艺美术、壁画等,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发展。通
  俗性的年画、连环画、宣传画受到充分重视,从创作队、艺术质量、出版发行量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美术考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研究美术现象的美术史论著作不断出现。但总的
  看,整个美术史论研究和现状评论,大都受到了庸俗社会学的影响。由于对西方文化思想采取了封闭的、基本
  否定的政策,这一时期对外的联系只有苏联和东欧国家,甚至在辛亥革命后介绍西方近现代文化艺术的著作也不再版,这对美术理论与创作的封闭性产生了深刻影响。1964年,以毛泽东对文艺问题的5个批示为标志,中国已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前夜。
  1976~1988年 以开放、改革为标志的新时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对“文
  化大革命”的批判与全面否定,对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引入,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性反思,构成新时
  期美术思潮的崭新的背景。在创作上,先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进行回顾和真实揭示的伤痕美术,随后是
  真实描绘农村和边远地区生活的乡土写实美术,以及对于美术形式、技巧的种种探讨。艺术个性逐渐复苏,美
  术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出现了许多新的美术报刊和中青年美术史论家。1985年后,以青年美术家为主的新潮美
  术开始出现。新潮美术家大多以群体方式出现,以西方现代艺术为参照系,以探求美术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现代
  性为主旨。他们的作品内涵朦胧、追求批判性和哲学意味,形式风格多种多样。美术界对新潮美术的看法不一,但作为一种尝试,它的存在和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中外美术交流日趋频繁,美术家互访、出国留学、交流展览、学术会议等,都日益增多,美术家对国际文化的状况有了迅速了解的可能性。随着经济改革和旅游业的发展,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出现了一座座现代风格的建筑。城市雕塑、工业设计、壁画以及现代环境艺术也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美术考古、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收藏展览工作、美术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呈现新局面。一部分美术品趋向商品化,并由此带来了艺术价值、艺术生产方式和种种观念的变异。一方面是激烈的思想与艺术的动荡变迁,一方面是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思维模式,新与旧、激进与守成的并立与对立,艺术个性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矛盾,构成新时期美术阵势的复杂性。
  各门类美术 中国现代美术和古代美术的最大区别,是现代美术极大地改变了美术的贵族化、文人化传统,蓬勃发展了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为人民服务的美术。不仅像年画、连环画、宣传画这样的通俗美术品种得到了空前发展,就是传统文人画、从西方引入的油画、雕塑等,也都以群众喜闻乐见为标准,即以为人民大众的为第一性。这种情况和中国革命的性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贯彻、以及农民这个最广大的对象分不开。随着战争年代的结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百花齐放”方针的贯彻,美术家们还是创作了大量思想性与艺术性、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美术作品。
  中国画及书法、篆刻 中国画亦称国画,包括水墨画、彩墨画、白描画、工笔重彩画、没骨画等。中国画
  最初是在20年代流行起来的称谓,泛指区别于洋画(亦称西画、泰西画)的传统中国绘画。80年来,中国画的
  发展问题几次成为美术论争的焦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多种倾向与流派。50年代前的中国画画家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及江浙、广州等地区,50年代后慢慢扩展到全国各地。画家群在近现代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的聚落,使得中国画渐渐远离宫廷美术的八股气和文人画的清高超逸,较多浸润了世俗性、商品性和现代都市意识。中国画的传统观念、形式技巧、材料工具怎样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要,要不要以及怎样吸收借鉴西方绘画,是中国画论争与创作歧异的中心。画家们的选择和探索多种多样,大致可概括为4类:古典传统式、古典革新式、中体西用式、中西合体式。所谓古典传统式,是画家坚持传统的种种法则,以“古意”为宗旨,把继承某种传统规范视为最高原则。中国绘画悠久而丰富,有一部分画家有志于保留活传统,也无疑是一份贡献。以北京的金城、周肇祥为首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以及后来的湖社画家,上海的顾麟士、吴待秋、冯超然等,广东中国画研究会诸画家,以及溥儒、黄君璧等大体都属于这一倾向。所谓古典革新式,指沿续明清近代以来在古典绘画的范畴内革新创造,反对摹古泥古,力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尊重艺术个性,但不借鉴西画。这一倾向成就了几位大画家,如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70岁前的张大千等,吴湖帆、于非□、陈子庄等,亦属于这一类型,傅抱石、陈之佛虽都留学日本,对日本画有所借鉴,也比较熟悉西画,但他们的作品仍是传统风貌,介于古典革新式与中体西用式之间。所谓中体西用式,是指主张中西融和、调和,兼两体之美但以传统中国画的材料工具和基本法则为主体,或吸取西画的造型方法,或借鉴它的色彩处理,或兼容它的某些观念规范等。此一倾向的代表性画家包括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以及刘海粟、张书□、徐悲鸿、蒋兆和、刘奎龄、朱屺瞻、李可染、黄胄、石鲁、李斛、刘文西、方增先、周思聪、丁衍庸等。他们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上虽一致,在具体的体用关系、对体与用的基本理解与把握方面,却有诸多区别,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徐悲鸿及其学派。所谓中西合体式,是不固守传统框架,力图熔中西为一炉,创造出一种新的中国绘画品种。在此种体系中,笔墨已不被视为不可动摇的造型基础与审美原则,西方的造型观念、形式法则和色彩方法被自由引入,但仍使用中国画的材料工具,追求诗意、境界诸种传统的内涵和表现性。这种体式具有更强的现代感,更重视形式的独创性,但距离传统的模式也更远些。代表性画家是林风眠、吴冠中、黄永玉等。在上述4种体式中,古典革新式与中体西用式影响最大,拥有的作者与观众最多。这表明,革新创造和继承传统,吸取外来营养与保持民族特色,对发展中国画都是不可缺少的。从20年代后期始,不断有一些中国画家力图从题材内容上冲破传统绘画的局限,走出文人士大夫的小圈子,走向十字街头、农村和前线,描绘下层劳动者和民族抗战将士,其中突出的有赵望云、黄少强、方人定、蒋兆和。50年代后,许多画家深入工农兵,旅行写生,创造了一大批描绘现实的新人物画。一些山水花鸟画家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感受,使自己的艺术有所升华,代表性画家有李可染、贺天健、于非□、钱松□等。
  1978年后,油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创作由单一转为多样,从空想和粉饰转向真实描绘和真诚表现。伤痕美术、乡土写实美术、各类新形式的探索、新潮美术,几乎都是率先出现在油画领域。代表性画家有陈丹青、罗中立、程丛林等。中青年油画家在开拓描绘对象的同时,又广为借鉴西方现代绘画。对油画的新风格、新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现代观念、时代感与艺术个性逐渐成为画家们所追逐的对象,许多青年画家赴美国、法国等国留学深造,中国现代油画也陆续被介绍到国外,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国现代建筑的规模与数量都有很大发展。50
  年代学习苏联,强调民族形式,一度出现了普遍采用大屋顶而忽视新功能与清新风格的复古主义倾向。在批评
  了复古倾向后,提出“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口号。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就是这一口号
  之下的新探索,但基本未脱出近代折衷式或古典式范畴。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广州为外贸活动设计的一些宾馆、剧场等,突破了融汇中西古典形式的折衷式造型特征,以现代建筑为主而吸取传统的某些特色,创造了清新明朗的广州风格。至80年代,在开放与改革的气氛中,大量引进外国新技术新设备,建筑学术思想活跃,新建筑也雨后春笋般地矗立起来,出现了以崭新的现代材料探索种种新风格的热潮。广州白天鹅宾馆、北京长城饭店、香山饭店、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等,都呈现着不同的形体与格调。建筑文化、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传统的关系、作为环境艺术整体的建筑规划与设计等,都作为学术问题在建筑界讨论起来。

我国的美术教育受苏联教学理论的思想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基本以认知,技能为中心,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示范到模仿的注入方式教学,评价作品往往用“像不像”的标准来衡量,因此造成近年来“概念化”教学趋势。

《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 六面怪脸 彭正斋 标清》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dkVRZo0lSm5KXpxc5SuDg

提取码:2ikc
2|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 六面怪脸 彭正斋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中学15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中学13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9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8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7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6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4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2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1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9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8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7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6 标清.flv    



  在我国不同时期的美术教育中,都普遍存在着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自然教学的现象。无论在启蒙时期、基础时期,还是到最后的专业学习时期往往都忽视了自然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对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度降低,美术作品缺少生气、灵动,也缺少了对自然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小学生及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小孩,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基础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学生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
  目前,我国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课时是每周一节,高中阶段则取消了美术课。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无非也是在教室内讲授一点美术基础知识,临摹一些书本上的作品,在马上临近考试的时候,美术课也会最早地停课,为其他主课留出复习时间。个别美术专业高中也是“以绘画为目的”,一味追求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来提高“升学率”。千篇一律对着范本临摹,几十张画大同小异,毫无生气,将书本上的写生课、实践课、欣赏课等一些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自然的课程取消。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缺少了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慢慢变得对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关心度降低。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抵触。具体而言,“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到最后仅极少数学生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

  1988年原国家教委为发展中小学教育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为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契机。实施素质教育被视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各种学科改革、课程改革也是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所开展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同样也是围绕着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的。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已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重视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艺术教育。

还是比较教条化。音乐美术这类教育的目的是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但是很多还是像语文数学一样的教,很难提起兴趣


当今中小学美术教育面临怎样的社会背景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相应的教学设施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启蒙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美术教育实践...

中国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dkVRZo0lSm5KXpxc5SuDg 提取码:2ikc2|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 六面怪脸 彭正斋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中学15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中学13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9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

谈谈对中小学教师美术教学研究的看法
一、当前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美术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主要有:为了追求”人文性”目标,就可以丧失美术课的特点吗?三维目标该如何设计?三维目标写进教案但教学效果为何并不明显?二、关于有...

普通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
1、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是形成其高尚思想品德、情操和意志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美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培养学生的思...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 2、 加强观察、引导记忆,提高学生绘画的取景和构图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 1、查找居住区域的相关资料,了解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关的人文知识。 2、引导学生从观察过程中获取构图的景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内化人文涵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很重要,并不代表可以脱离技能的训练。大凡好的作品都与创作者良好的技能紧密相连。美术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谈谈小学美术教育中观念问题及出路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错误观念 (一)把美术当做副科 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总认为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所以有时候美术教育课可能被某些课目替换掉。在面对大负荷的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正科时,美术教育就会被当做副科,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以及人文情怀的一门...

小学美术教案
中、老年头像。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

现代教育技术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美术作为一门造型、视觉艺术,其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多是通过直观图片资料来进行,而随着近年来学生对于教材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要求,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手段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

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1 论文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美术教学 教学手段 美术教育 论文摘要: 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绘画、设计,使创造力得到普遍进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

康保县13240193888: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
穰类伤湿: 我国的美术教育受苏联教学理论的思想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基本以认知,技能为中心,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示范到模仿的注入方式教学,评价作品往往用“像不像”的标准来衡量,因此造成近年来“概念化”教学趋势.

康保县13240193888: 中国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
穰类伤湿: = = 代表潘老师鄙视你

康保县13240193888: 中学美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穰类伤湿: 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其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不断地给美术教育家提出挑战.现如今,其在素质教育架构下的位置、角色以及改革发...

康保县13240193888: 小学艺术教育有什么特色 -
穰类伤湿: 不同小学艺术教育的特色可能不一样,以六一艺术团为例,他们的教学特色是以戏剧表演教育为主线,自主研发教材,汇集国内外先进教法与全新儿童教育理念和音乐、舞蹈、表演三位一体融汇贯通的综合课程体系.

康保县13240193888: 近代美术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
穰类伤湿: 大学(不包括)以下的美术教育主流主要是看向高考,很少能说去培养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精神.而大学以上的美术教育就多点培养人才方面,但是多数都是跟着市场的走向去培养的,毕竟大学出来找到工作才是真.但是还是又很多留下来研究的,那些就是真正的艺术人啦!如果是概念上的特征上楼的理解可以啦!

康保县13240193888: 当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些什么问题?? -
穰类伤湿: 1:从现在的世界名画方面入手,,然后引出中国的名画都是古董,最后总结当代的美术教育只是为了一些让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选择一个有附加分数的学科,说明美术教育没有受到重视. 2:从大学的美术学院的数量和质量入手,引出学生进入社会后美术专业的就业问题,最后总结美术教育在一个学生最早学习的时候:上中小学就没有正确认识美术.... 大哥,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好写的,建议你换个话题吧

康保县13240193888: 我国近代美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其发展有什么特点 -
穰类伤湿: 中国近代美术是在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我们被动的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到主动自觉认识西方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特点:1)中西文明的碰撞加剧,革新主义抨击传统美术弊端,主张吸收新思想改造传统艺术. 2)新思潮艺术青年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美术,出现第一批垦荒性的油画家. 3)“新学”兴起,出现新型美术学校和专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出现雏形. 4)在西方艺术思想的流入的影响下,出现新的画风和流派,改变了国内画坛死气沉沉的局面,如“上海画派”. 5)美术出版物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6)雕塑、建筑、工艺等门类发展虽缓,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特色,民间艺术保持生命力

康保县13240193888: 如何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小学美术特色 -
穰类伤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作为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我一直努力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使我们的美术课不失特色?在农村,没有城市中的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一些高雅艺术展览,又可以利用些什么?怎样去开发和利用...

康保县13240193888: 怎样看待美术教育 -
穰类伤湿: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的科学育人观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相应的教学设施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