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涘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苍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翻译是什么~

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涘的意思:水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因此河神自己十分高兴,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行走,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因此河神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说,‘听到了很多条道理,便认为天下莫过于自己是最好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我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鄙陋无知的人,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理,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涘:水边。

整句意思是: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出自《庄子·秋水(河伯与北海)》,原文选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直流的水畅通无阻,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在这个情况下河伯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秋水》选自《庄子·外篇》,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篇之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因而最终仍只能顺物自化,返归无为,这便是庄子的无为思想。

作者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秋水



涘的意思:水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因此河神自己十分高兴,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行走,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因此河神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说,‘听到了很多条道理,便认为天下莫过于自己是最好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我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鄙陋无知的人,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理,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1. 涘,音“四”。是 水边 的意思。

  2. 渚 是 水中的小洲。崖 应该是通假字,通 涯,是边界的意思。

  3. 这句话的意思是:两岸以及各个水中的小洲之间都互相看不见边际。形容河流的宽阔。



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水边


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凡夫不可语道。
出自《庄子集释》卷六下《庄子·外篇·秋水》。原文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语出自何处?
出自于《庄子》其中的长篇《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秋水原文加注解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

...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逍遥游的原文和翻译,求解 !!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

不辩牛马辩的意思
不辩牛马辩的意思如下:是在比较中不要被那些不重要的事牵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应该关注的更重要的事情上。

《秋水》文言文翻译
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文言文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求,语文版九上课文《秋水》注音及原文 急急急急急急
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 rán zì xǐ ,yǐ tiān xià zhī měi wéi jìn zài jǐ .shùn liú 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顺流 ér dōng xíng ,zhì yú běi hǎi ,dōng miàn ér shì ,bú jiàn 而东行 ,至于北海 , 东面而视 ,不见 shuǐ duān .yú shì y...

帮忙把下面这段古文翻译,谢谢谢谢!!!
原文是把正文和注释混在一起了。出自《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注】李云:“水生于春,壮于秋。”泾流之大 【注】司马云:“泾,通也。”崔本作“径”,云:“直度曰径。”两涘渚崖之间 【注】释文:“涘,涯也。水中可居曰渚。崖,字又作涯,亦作□。”不辩牛马。【注】...

秦都区15982917076: 两涘渚崖之间的涘是什么意思 -
梁雪止咳: 水边的意思

秦都区15982917076: 涘念什么? -
梁雪止咳: 拼音:sì (形声.从水,矣声.本义:水边) 同本义 [riverbank] 涘,水厓也.――《说文》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庄子·秋水》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蒹葭》 昨下第,闲驱泾水之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两鬓,所不忍视.――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涯涘;在水之涘. 边际;极限 [limit].如:无涘涘(无边;无限)涘.[1] 水边:“在水之~”.

秦都区1598291707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泾流之大( )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野语有之曰( )我之谓也( ) -
梁雪止咳:[答案] 1.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该是大径流),无实际意义. 2.结构助词,译为“的”. 3无实际意义. 4.宾语前置的标志(我是谓的宾语,正常语序为谓我也,意思是“是说我啊”,是河伯对自己的反省).

秦都区15982917076: 我想要庄子《秋水》的原文、译文、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
梁雪止咳:[答案] 庄子——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径流之大(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

秦都区15982917076: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为什么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了秋水中一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看了翻译还是有疑惑,为什么在这里用上牛马,是形容河流之... -
梁雪止咳:[答案] 看不清楚,分辨不清,原因是视线受阻.

秦都区15982917076: 秋水,节选的翻译 -
梁雪止咳:[答案]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秦都区15982917076: 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梁雪止咳:[答案]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 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

秦都区15982917076: “牛马不辨”一词的来历?? -
梁雪止咳: 【牛马不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注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陆德明《释文》:“司马彪云:'径、通也.'不辨牛马:辨,别也,言广大,故望不分别也.”O喻河流水势浩大.;一清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之二:“淙淙奔溜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不分牛”.

秦都区15982917076: 庄子秋水(节选)翻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梁雪止咳: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

秦都区15982917076: 由于见闻盲目自大而贻笑大方的寓言故事 -
梁雪止咳:[答案] 这是语文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名叫《秋水》,节选自《庄子》这里是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