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乡愁,校园歌曲对大陆的影响

作者&投稿:乌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台湾校园歌曲的创始人~

在台湾根本没有这个称呼,也没有谁带头谁推动,那是一股在校园慢慢发酵,一再演化的风潮.
如果真要找个代表性起始点,那1975,杨弦和胡德夫在台北中山堂演唱改编自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己等等现代诗谱曲的作品,被视为是发展的开始.(但说实话,这并不像後来的歌曲那样贴近民众.)

心愿

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 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 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 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 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阅读问题(余光中《乡愁》)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愿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3、表达情感:十分浓厚,从四个意象来借物抒情,更好地体现出了诗人的乡愁。
[编辑本段]【席慕蓉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编辑本段]【三毛的《乡愁》】
【全文】
二十年前出国的时候,一个女友交在我手中三只扎成一团的牛铃。在那个时代里,没有什么人看重乡土的东西。还记得,当年的台北也没有成衣卖。要衣服穿,就得去洋裁店。拿着剪好的料子,坐在小板凳上翻那一本本美国杂志,看中了的款式,就请裁缝给做,而纽扣,也得自己去城里配。那是一个相当崇洋的时代,也因为,那时台湾有的东西不多。当我接过照片左方的那一串牛铃时,问女友哪里弄来的,她说是乡下拿来的东西,要我带着它走。摇摇那串铃,它们响得并不清脆,好似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似的,一碰它们,就咯咯的响上那么一会儿。
将这串东西当成了一把故乡的泥土,它也许不够芳香也不够肥沃,可是有,总比没有好。就把它带了许多年,搁在箱子里,没怎么特别理会它。
等我到了沙漠的时候,丈夫发觉了这串铃,拿在手中把玩了很久,我看他好似很喜欢这串东西的造形,将这三个铃,穿在钥匙圈上,从此一直跟住了他。
以后我们家中有过风铃和竹条铃,都只挂了一阵就取下来了。居住的地区一向风大,那些铃啊,不停的乱响,听着只觉吵闹不如没风的地方,偶尔有风吹来,细细碎碎的洒下一些音符,那种偶尔才得的喜悦,是不同凡响的。
以后又买过成串成串的西班牙铃铛。它们发出的声音更不好,比咳嗽还要难听,就只有挂着当装饰,并不去听它们。一次我们住在西非尼日利亚,在那物质上吃苦,精神上亦极苦的日子里,简直找不到任何使人快乐的力量。当时,丈夫日也做、夜也做,公司偏偏赖帐不给,我看在眼里心疼极了,心疼丈夫,反面歇斯底里的找他吵架。那一阵,两个人吵了又好,好了又吵,最后常常抱头痛哭,不知前途在哪里,而经济情况一日坏似一日,那个该下地狱去的公司,就是硬吃人薪水还扣了护照。
这个故事,写在一篇叫做《五月花》的中篇小说中去,好像集在《温柔的夜》这本书里,在此不再重复了。就在那样沮丧的心情下,有一天丈夫回来,给了我照片右方那两只好似长着爪子一样的铃。我坐在帐子里,接过这双铃,也不想去摇它们,只是漠漠然。
丈夫对我说:“听听它们有多好,你听——。”接着他把铃铛轻轻一摇。那一声微小的铃声,好似一阵微风细雨吹拂过干裂的大地,一丝又一丝余音,绕着心房打转。方要没了,丈夫又轻轻一晃,那是今生没有听过的一种清脆入谷的神音,听着、听着,心里积压了很久的郁闷这才变做一片湖水,将胸口那堵住的墙给化了。
这两只铃铛,是丈夫在工地里向一个尼日利亚工人换来的,用一把牛骨柄的刀。
丈夫没有什么东西,除了那把不离身的刀子。唯一心爱的宝贝,为了使妻子快乐,换取了那副铃。那是一把好刀,那是两只天下最神秘的铜铃。
有一年,我回台湾来教书,一个学生拿了一大把铜铃来叫我挑。我微笑着一个一个试,最后挑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之后,把那两只奈及利亚的铜铃和这一只中国铃,用红线穿在一起。每当深夜回家的时候,门一开就会轻轻碰到它们。我的家,虽然归去时没有灯火迎接,却有了声音,而那声音里,唱的是:“我爱着你。”
至于左边那一串被女友当成乡愁给我的三个铜铃,而今的土产、礼品店,正有大批新新的在卖。而我的乡愁,经过了万水千山之后,却觉得,它们来自四面八方,那份沧桑,能不能只用这片脚踏的泥土就可以弥补,倒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2002-9-20
2008年9月13日发表于《白城日报》
2009年入选《民族诗刊·夏季卷》、《黄河诗报2009年中国当代诗群(派)大展1978—2008》
以简洁洗练的语言,描述出乡愁的美丽与魅力,深入到读者的心灵,深深地共鸣。——李锦恒《文化在线》编辑
自己我点评: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统治着游子的白天黑夜——这是一种情感的回归,心灵的期盼。
【作者简介】
敖红亮(蒙文名:敖乌兰格日乐),男,蒙古族,大学文化。80后生于吉林镇赉。曾任《今生我在原创文学》主编、《江山文学网——江山诗风》评论组组长。中国作家网络联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诗观:当代诗歌之所以没落是因其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以二、三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为例。
要写一些能推动社会的诗歌,来复兴诗歌之风!
愧承编辑抬爱.散文、诗歌、小小说和短篇小说见诸《山西文学》、《延安文学》、《拉萨晚报》、《明天诗刊》、《黄河诗报》、《∏°诗刊》、《哈达诗刊》、《中原诗刊》、《白城日报》、《绿野》、《鹤苑》等。03年在《绿野》季刊上发表处男诗。04年获得《中外少年》杂志举办的都市文学优奖。2008年入选《中国当代网络诗歌年选》、 《中国当代网络年度优秀诗选》(2008卷)
,2009年入选《中国网络诗歌史编》、《黄河诗报2009年中国当代诗群(派)大展1978—2008》、《古榆岁月》、《民族诗刊·夏季卷》等多种选本。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怀念:
张雨生、罗大佑、王杰、郑智化、孟庭苇、齐豫、潘越云……
当然,还有很多校园歌曲人物。
可参见网路上《台湾百佳音乐唱片》。
台湾不愧是亚洲的音乐圣地!

rthrjujwju4w


台湾乡愁,校园歌曲对大陆的影响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

适合高中生参加比赛的校园歌曲
校园民谣 经典歌曲:《兰花草》《乡愁》《归人沙城》《拜访春天》《庙会》《雨中即景》《橄榄树》《校园歌曲》-短发(一年来最好听的原创校园民谣).mp3校园歌手(清华大学)——玻璃杯(很好听的哦~~).mp3四个女生-心愿 (网上很流行的最新的校园歌曲)-说是几个大学女生自己录的.mp3经典歌曲-老狼_...

青春阳光向上的校园歌曲推荐
1.远方的孩子韩红 2.记住乡愁徐千雅 3.外面的世界齐秦 4.仰望星空张杰 5.听说爱情回来过李代沫 6.纠结 曹轩宾 7.别人都说我们会分开无印良品 8.一眼云烟回音哥 9.幸福者 解伟苓 10.泸沽情思姚贝娜 青春阳光向上的校园歌曲热门篇 1.相思草乌兰图雅 2.夏日晚风 武艺 3.我多么羡慕你卡洛儿 4.回忆...

初中毕业了 求校园歌曲~~~
.乡愁(费玉清).踏着夕阳归去(青芒果 ) .骊歌(小虎队) .明天会更好(张敬轩).深深的海洋(黄红英).今天我们要走了 .张三的歌(南方二重唱).我们的田野(精选校园民).单恋高校(陈冠希) .加减乘除(花儿).快乐主义(精选校园民).和自己赛跑的人 .拜访春天(精选校园民).明天会更好(精选校园民 ) .夏...

我需要一些和校园有关的校园歌曲
101. 外婆的澎湖湾 102. 思念谁 103. 被遗忘的时光 104. 让世界充满爱 105. 花木兰 106. 青春舞曲 107. 友谊地久天长 108. 难舍难分 109. 在那遥远的地方 110. 我们的纪念册 111. 好人一生平安 112. 路灯下的小姑娘 113. 蜗牛与黄鹂鸟 114. 离别歌 115. 中学时代 116. 毕业了 117. ...

校园歌曲大全 急求~!!!
165.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166. 纯真年代 167. 岁月如歌 168. 三月里的小雨 169.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170. 流浪歌手的情人 171. 读书郎 172. 小小少年 173. 寂寞的自由 174. 校园的早晨 175. 我爱北京天安门 176. 乡愁 177. 闪亮的日子 178. 松花江上 179. 春夏秋冬 180. 忘了我是谁 181...

校园民谣歌唱的爱情与港台其它爱情歌曲分别有什么不同?
‍‍港台歌曲听得少,听起来像乐器独奏,有韵味,有乐感,却少了一点中国骨子里的共鸣。‍‍

关于校园的歌曲有哪些
《睡在上铺的兄弟》是老狼的歌曲之一。由高晓松作词、作曲,收录在大地唱片1994年发行的合辑《校园民谣》中。这首歌曲是老狼的代表作品之一。3、《童年》。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歌曲,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罗大佑的《童年》。4、《外婆的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是根据...

有什么比较好听的校园歌曲吗?
1. 我们的歌 2. 爱我别走 3. 水手 4. 约定 5. 光辉岁月 6. 我们都是好孩子 7. 朋友 8. 完美世界 9. 最初的梦想 10. 第一次 11. 一生有你 12. 你的样子 13. 笔记 14. 朋友别哭 15. 奔跑 16. 那些花儿 17. 回家 18. 童年 19. 千千阙歌 20. 大约在冬季 21. 分飞 22. ...

有什么好听的校园歌曲吗?
161. 卖报歌 162. 执著 163. 娃哈哈 164. 星光依旧灿烂 165.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166. 纯真年代 167. 岁月如歌 168. 三月里的小雨 169.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170. 流浪歌手的情人 171. 读书郎 172. 小小少年 173. 寂寞的自由 174. 校园的早晨 175. 我爱北京天安门 176. 乡愁 177. 闪亮的...

咸丰县17541756022: 校园音乐的介绍 -
啜沸托恩: 上个世纪80年代,海峡对岸传来的台湾“校园歌曲”开始在内地流行;90年代中期,本土制造的“校园民谣”又形成另一波音乐风潮;进入新世纪,各种自产的与外来的音乐风格不断融合交汇,反倒是形式单纯的“校园音乐”风光不再.这是高潮后必然的委靡,还是再一次爆发前暂时的静谧?

咸丰县17541756022: 流行音乐和高雅音乐对社会功能有什么不同 -
啜沸托恩: 【流行音乐】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首先从香港及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尤其是台湾的校园歌曲和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大陆中国大受欢迎.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的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在中国一炮走红,这也是中国...

咸丰县17541756022: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
啜沸托恩: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日本. 后来日本的校园歌曲影响了台湾,而中国大陆的校园民谣则又是在八十年代初从台湾流传进来的,代表作有: 乡间的小路 童年 外婆的澎湖湾 踏浪 兰花草 三月里的小雨 雨中即景 蜗牛与黄鹂鸟 校园的早晨 踏着夕阳归去 爸爸的草鞋 橄榄树 垄上行 南屏晚钟

咸丰县17541756022: 台湾时期流行音乐产生的背景是什?台湾时期流行音乐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啜沸托恩: 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台湾流行音乐的分析与研究 摘 要:本篇论文主要研究20世纪50年代—90年代的台湾流行音乐,通过各种政论文联盟Www.LWlm....

咸丰县17541756022: 最新的 -- 陕西都市女孩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啜沸托恩: 参考资料http://www.socialwork.com.hk/mandy/library/literature_chi_classics/大陆的通俗音乐,先是听港、台,后是仿港、台.在这股浪潮中,清新可人的台湾“校园歌曲”也曾扮演过“弄潮儿”的角色.1979年12月28日新华社电讯《台湾大学...

咸丰县17541756022: 谈谈国外音乐对本地音乐的影响 -
啜沸托恩: 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由来已久.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流行音乐在上海的传播,到五六十年代对港台的影响:从七八十年代港台音乐在内地的传播,到中国流行音乐不断融合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无一不说明欧美流行音...

咸丰县17541756022: 音乐不知道是什么 -
啜沸托恩: 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