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对孔子的话进行论述。

作者&投稿:卓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翻译:“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翻译是: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达不到那个高度和要求啊。
原文节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白话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
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著的《论语·雍也篇》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古时称为方术士,擅长祭祀,算命等),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
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古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达不到那个高度和要求啊。
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有开始走路。
画:划界,划断,指给自己划定一个界限,不肯前进。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求诸己,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可以表现于几个方面。

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大材小用,于是对工作采取消极态度。不从自己方面去想,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正是针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要「求诸己」。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意思是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够任职的才能;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问题是要使自己有可以为别人知道的才能本领。他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他还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君子忧虑的是自己无能,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他反复说明,最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究竟能不能自立,能不能担当大任,真正可怕的不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自己的无能。「求诸己」,在这里就是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能,「求为可知也」。因此,孔子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愠怒,是君子的品格。

这是一种现实而积极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总免不了会有不为别人了解,甚至被人误解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况,怨天尤人无补于事;而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身的根本,还在于自己有无能为人所知、所用的德和才。所以,「求诸己」也就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立足点。

人与人相处,常会发生种种的纠纷和冲突。一般情形下,「求诸己」是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自己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爱,就要反省自己在仁爱方面是否做得很好了;管理人事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明智;待人以礼却得不到别人同样的回报,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敬了。凡事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都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自己做正了,天下人就都归心于你了。有矛盾、有问题先从自己方面检查起,这是「求诸己」;反之,眼睛盯着对方,只责备对方,不检讨自己,则是「求诸人」的态度。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能从自己方面检查起,责己严而责人宽,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文革」动乱时期,群众组织分裂为两派,互相攻击,甚至发展为武斗。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原则,叫做「各自多做自我批评」,这就是「求诸己」原则的运用。事实证明,这对化解矛盾,促进团结起了很好的作用。

社会关系的和谐,对居于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十分注意这一点,对各种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父慈子孝;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兄友弟恭,等等。为了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所处的地位出发,要求自己,首先做到自己所应该做的,这也是「求诸己」。在处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中,我们对地方和军队分别提出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的不同的要求,大家都从自己的方面,做自己应做的,互相体谅,互相支持,关系就融洽、和谐了。家庭关系亦然。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是写给子女晚辈的。子女在外学习、工作,老父老母在家,要常回家看看;尤其是父母身体不适,更应回家照顾。我的一位同事,因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几年来全靠妻子照顾,妻子也身心交瘁。可是他的两个儿女,竟没有回家看过。一次与学生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有一位同学说,儿女一心在国外学习工作,事业有成,正是父母最大的心愿。此话看似有理,老人的心情确实如此,希望儿女一心一意专注于学业事业,不愿拖累儿女。现在不少老人不靠子女赡养,主动选择进养老院,就是出于这样的心情。可是从子女的角度来看,这样说就违背了「求诸己」的原则。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是无私的,为了抚养子女成人,付出了一生的辛劳,到老还体谅子女的困难,不愿增加子女的负担,子女又要怎样回报呢?这是为人子女者所应认真考虑的。这也就是「求诸己」。

总之,要常常想想自己应该怎样做,做什么,想想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提出要求,而不是一昧盯着别人, 要求别人。这就是求诸己而不求诸人。

选自《道德人生漫谈》

作者:钱逊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求诸己,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具体说来,可以表现于几个方面。

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大材小用,于是对工作采取消极态度。不从自己方面去想,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正是针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要「求诸己」。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意思是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够任职的才能;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问题是要使自己有可以为别人知道的才能本领。他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他还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君子忧虑的是自己无能,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他反复说明,最重要的还在于自己究竟能不能自立,能不能担当大任,真正可怕的不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自己的无能。「求诸己」,在这里就是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能,「求为可知也」。因此,孔子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篇完全围绕“求诸己”、“反其本”为中心进行论述,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君子在教化引导“民”的时候要“求诸几”,第二部分谈君子治人伦需要“慎求之于己”。

“求诸己”、“反其本”的观念是对《性自命出》“修身近乎仁”与“心性论”的具体发挥和运用,与《五行》中“德之行”观点也相符合,它是“五行”思想体系中的运用部分,应该属于子思著述。

以下笔者将从简文的分析来证明这一论点。

1.君子之于教也,其道民也不寖,则其淳也弗深矣。

是故亡乎其身而4存乎其词,虽厚其命,民弗从之矣。

是故畏服刑罚之屡行也,5由上之弗身也。

2.昔者君子有言曰:战与型,君子之堕德也。

是故6上苟身服之,则民必有甚焉者。

君均冕而立于阼,一宫之人不胜7其敬。

君衰绖而处位,一宫之人不胜……8一军之人不胜其勇。

上苟倡之,则民鲜不从矣。

虽然,其存也不厚,9其重也弗多矣。

是故君子之求诸己也深。

不求诸其本而攻诸其10末,弗得矣。

这两章指出君子如果不修其身,那么他的命令不过只是外在的言辞而已,纵使命令再多,民也不会相从,然而,如果君子修身而教,那么民必然和之。

身教胜过言传,因此,君子应该重视“求诸与本”而不是“攻诸其末”,这里的“本”与“末”,无疑可以理解为“型与内”与“不型与内”。

3.是君子之于言也,非从末流者之贵,穷源反本者之贵。

11苟不从其由,不反其本,未有可得也者。

君上乡成不唯本工,囗囗囗囗。

12戎夫务食不强耕,粮弗足矣25。

士成言不行,名弗得矣。

是故君子13之于言也,非从末流者之贵,穷源反本者之贵。

苟不从其由,14不反其本,虽强之弗内矣

君子之言,不应当随从“末流者之贵”,而应有“穷源反本者之贵”,而这个“穷源反本”之贵需要回到其“由来”和“根本”,也即“心”才能实现,这里再度运用了‘型于内”的主张。

4.上不以其道,民之从之也难。

是以民可15敬导也,而不可弇也;可御也,而不可牵也。

故君子不贵僻物而贵与16民有同也。

秩而比即,故民欲其秩之述也。

福而分贱,则民欲其17福之大也。

贵而能让,则民欲其贵之上也。

反此道也,民必因此重也18以复之,可不慎乎?故君子所复之不多,所求之不囗,囗反诸己而可以成19知人。

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20

君子若不通过“型于内”的“道”,而想得到民的顺从是困难的,唯有“反诸己”,因为凡人都有性,“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因此应该“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5.君奭曰:“襄我二人,毋有合才音害?道不悦之始也。

君子曰“虽有其恒而29可,能终之为难。

“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害?言寅之也。

是以君子贵30成之。

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22。

行不信则命不从,1信不著则言不乐。

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2有也。

此章中“成之”的“成”应该就是“诚”,此章的“信”同样应该理解为“诚”。

《说文解字》卷三说“信,诚也,从人从言”,君子必须始终有“诚”,无“诚”,那么他发于外的言论中就不可能有“德”蕴涵其中,此处同样蕴涵了“型与内”的观点。

6.故君子之莅民也,身服善以先之,敬慎以囗之,其所在者内矣,3民笃弗从;型于中,发于色,其囗也固矣,民笃弗信。

是以上之恒成24务在信于众。

《囗命》曰:允师凄德。

此言也,言信于众之可以成25凄德也。

此章更进一步要求君子首先“身服善”,并且直接写出“型与中”,也即“型与内”,“发于色”也即“发于情”,可作为与《五行》《性自命出》同为子思著述的一个显证。

7.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非志,次于而也,26则犹是也23。

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泽数以多也。

及其溥长而厚27大也则圣,人不可由与之。

此以民皆有性而圣人不可慕也。

28是以智而求之不疾,其去人弗远矣。

勇而行之不果,其疑也弗枉矣21行之不疾,未有能深之者也。

行之不疾,未有能深之者也。

欺之述也,强之工也。

隋之也,治之工也24是故凡物在疾之。

《君奭》曰:“唯囗不单称德”?言疾也。

君子曰:疾之。

23。

凡人皆有性,只是圣人之性溥长而厚大,无法仰慕,因此君子需要“求之于己”,此章的“疾”,同样和“型于内”相关,因为“行之不疾,未有能深之者也”。

这一章从心性论说明了君子必须将“德”型与内,也即需要“修身”、“反诸己”,思想与《五行》、《性自命出》吻合。

8.天降大常,以理人伦。

折为君臣之义,著为父子之亲,分成31为夫妇之辨。

是故小人乱天常以逆大道,君子治人伦以顺成32天德。

《大禹》曰“余兹宅天心”曷?此言也,言余之此而宅于天心也。

是故33君子囗席之上让而受幼;朝廷之位让而处贱:所宅不囗矣。

少人成34不逞人于刃,君子不逞人于礼。

囗囗青囗,其先也不若其后也。

言成35语囗之,其胜也不若其已也。

君子曰:从允释过,则先者余,来者信。

36

9.唯君子道可近求而可远囗也。

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曷?37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

《康诰》曰:‘不还大暊,文王作罚,38型兹亡迁”,曷?此言也,言不逆大常者,文王之型莫重焉。

是39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不过后来冉求去季氏打工,孔子怨他帮季氏,叫弟子们攻击他.

想点高兴的事儿呗~~~


《雍也第六》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6?12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

“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于?”中的“求”作何解?
求: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鲁国人。少学于孔子,为孔门“先进”。勤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尚浮华,遂于英才荟萃之孔门脱颖而出,孔子赞曰“求也艺”。其生性内向、自敛。夫子尝命群弟子“各言而志”,冉求曰才堪治理数十里之地,足民而已,“如其...

"求也退故进之
冉求做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冉求大胆进一步;仲由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要抑制约束仲由慎重地退后一步。出处:春秋末期孔子弟子《论语·先进篇》之二十二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孔子语录(有关《两小儿辩日》)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必在汶上矣。"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译文】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

谁能告诉我“夫复何求”的出处?
有山泉过此处,辄以竹管相接取用。庄之东西各建一亭,一名怀朝,念天地无穷,生命之绵延不息,无穷相续也;一名西望,悟得人生来去之自由,无拘无牵无执著贪恋之想也。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谁知道《伦语》中的语句啊?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

冉求详细资料大全
季孙谓其宰冉求(此年冉有三十八岁)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后],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鲁之羣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

请求翻译"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翻译: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一、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

论语的内容
『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

黔西县17575875202: 论语翻译:“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
瞿范抗菌: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达不到那个高度和要求啊.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有开始走路.画:划界,划断,指给自己划定一个界限,不肯前进.

黔西县17575875202: 《论语》中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
瞿范抗菌: 冉求说:“我并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只是我的能力不够.”孔 子说:“能力不够的,走到半路会停下来.你现在是自己划了界限不 想前进. ”

黔西县17575875202: 急……关于古今汉字问题冉求曰:“非不说君子之道也,力不足也”中的“说”今字是什么?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也'中“食”今字抑为采色... -
瞿范抗菌:[答案] 冉求曰:“非不说君子之道也,力不足也”中的“说”今字是什么?通“悦”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也'中“食”今字通“蚀”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中的采 今字通“彩”

黔西县17575875202: 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得意思 -
瞿范抗菌: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注释】说:音yuè,同悦.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评析】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黔西县17575875202: 孔子论君子的整篇翻译 -
瞿范抗菌: 孔子论君子之儒【原文】冉求曰:“非不说(yuè)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rǔ)画.〔1〕”子谓子夏曰: “女(rǔ)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rǔ)得人焉耳乎?”...

黔西县17575875202: 求这句话的寓意!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有什么事例和这句是意思相同的? -
瞿范抗菌: 《论语·雍也》有句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就是说冉求有一次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对于你的学问非常景仰,只是我们做不到,力不能及.孔子说,你这话错了,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就是你自己画地为牢,圈住了.引申下就是讲你不管做不做得成功,只要你肯去做——“心诚而求之”,这便是真正的努力.至于结果怎么样——“虽不中,不远矣”吗,而现在你自己划了一个界限,这不是自缚手足,跟自己过不去吗?

黔西县17575875202: 急需与孔子有关的名言. -
瞿范抗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

黔西县17575875202: 找出在《论语》中,政治、做人、文学、教育四个方面的句子? -
瞿范抗菌: 我自己知道一点儿,再加上找的一些,应该可以了. ①政治: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黔西县17575875202: 智者乐()仁者乐()请注明出处
瞿范抗菌: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