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和张廷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者&投稿:勤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乾隆二十年(1755),雍正第一重臣张廷玉在家去世,消息传到京城,乾隆最终遵从雍正遗诏,允许张廷玉配享太庙。
张廷玉成为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百年之后,为晚清立下不朽之功的曾国藩也未能获此殊荣。唯一遗憾的是,乾隆给张廷玉的谥号是“文和”,在文臣中这算是很低的谥号了。这表明乾隆对张廷玉仍心存芥蒂,那么乾隆和张廷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雍正继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协助雍正创立军机处,任首席军机大臣,是雍正的最信赖的大臣之一。
雍正去世前,遗命张廷玉为顾命大臣之一,辅佐新皇乾隆,并给了张廷玉一个梦寐以求的殊荣,配享太庙:
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命他日配享太庙。
乾隆继位之初,对张廷玉相当倚重,事事咨询,称他为柱石之臣。乾隆天资聪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掌握处理政务的诀窍,对张廷玉的倚重逐渐减弱。
乾隆二十五岁英年继位,年富力胜,正是大展抱负的好时期。相比之下,张廷玉年过六十,尽显疲态。除此之外,张廷玉长期在中枢担任要职,身边聚集着一群汉人官员,有发展成朋党之势。乾隆正在寻找一个契机,将他踢出军机处,换上少壮派官员。
张廷玉毕竟是三朝元老,阅历丰富,做事越来越老道圆滑: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安静静等退休,荣归故里,别无他求。张廷玉这种为人处事方式,说好听一点叫稳重,说难听一点叫不思进取。
乾隆十年(1745),另一位辅政大臣鄂尔泰去世,乾隆趁机调整军机处,任命少壮派讷亲代替鄂尔泰为军机处领班大臣,位列张廷玉之前。讷亲资质远低于自己,现在却排在自己前面,张廷玉多少有些不舒服。没过多久,乾隆下旨:廷玉年已过七十,不必向早入朝,炎暑风雪无强入。这实际上是将张廷玉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乾隆十一年(1746),张廷玉儿子张若霭不幸去世,以七十四岁高龄白发人送黑人,这对张廷玉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乾隆十三年(1748),张廷玉以年老体弱为由,向乾隆提出退休。张廷玉本以为自己快接近八十岁,现在主动提出退休,乾隆一定会答应。没想到被乾隆拒绝: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乾隆的想法是,像张廷玉这样的重臣老臣应该留在京城供养着,如果让他们离开京城,那天下的士子会觉得朝廷寡恩,对朝廷寒心。
张廷玉以为乾隆觉得他是在谦虚退让,并不是真心退休,继续说道: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张廷玉怕乾隆再次拒绝,特地举了宋、明两朝大臣的典故,七十岁就要告老还乡了。
乾隆听了之后有点不开心了:不然,易称见几而作,非所论於国家关休戚、视君臣为一体者。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乾隆一下子把话提高到君臣之道的高度,还举了诸葛亮为蜀汉奉献一生鞠躬尽瘁的例子。
这次谈话张廷玉和乾隆明显不在同一频道上,乾隆的话已经表现出对张廷玉相当不满了,张廷玉还继续纠缠退休的事情:亮受任军旅,臣幸得优游太平,未可同日而语。张廷玉特地颂扬在乾隆的治理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跟三国时期军阀征伐,民不聊生不一样。张廷玉知道乾隆自负好面子,拍了拍马屁,这下子总该同意退休了吧。
张廷玉是了解乾隆的,但是了解还不够深,乾隆是想博得天下士民称颂,不是你张廷玉的拍马屁:
既以身任天下之重,则不以艰钜自诿,亦岂得以承平自逸?朕为卿思之,不独受皇祖、皇考优渥之恩,不可言去;即以朕十馀年眷待,亦不当言去。朕且不忍令卿去,卿顾能辞朕去耶?朕谓致仕之义,必古人遭逢不偶,不得已之苦衷。为人臣者,设预存此心,必将漠视一切,泛泛如秦、越,年至则奉身以退,谁复出力为国家治事?是不可以不辨。
乾隆把话已经说得很严厉:朕都没打算要抛弃你,你现在怎么能抛弃朕?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凡事为自己考虑,那还有谁肯为国家出力?张廷玉听出了乾隆话中的不满,也不再敢提退休的事。乾隆考虑到张廷玉年事已高,最终作出妥协,命张廷玉不在兼管吏部的事情,并特准其:十日一至都堂议事,四五日一入内廷备顾问。
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一心想效仿祖父康熙六次南巡,遂决定后年开始第一次南巡之旅。张廷玉看准时机,再次向乾隆提出退休请求:受上恩不敢言去,私意原得暂归。后年,上南巡,当於江宁迎驾。
乾隆这次动了恻隐之心,张廷玉毕竟是三朝元老,为大清兢兢业业奉献几十年,也算是劳苦功高。而且已年过七旬,让其荣归故里,安享晚年,不失为一桩美德。若继续强行将其留下,反而显得自己有些刻薄。于是乾隆:乃许廷玉致仕,命待来春冰泮,舟行归里,亲制诗三章以赐。
不出意外的话,张廷玉一生仕途到此算是画上圆满的句号了。但不知道怎么地,被特许致仕后,张廷玉关心起了另一个问题:配享太庙。乾隆在允许其致仕的上谕中并没有提到自己身后配享太庙的事,一想到之前乾隆提及的:“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朝廷之中也曾有人上书直言反对张廷玉配享太庙。张廷玉心想:如果万一因为荣归故里而失去配享太庙的资格,未免有些太过可惜了。
于是,张廷玉作出一个与身份严重不符的举动,让乾隆许诺其死后配享太庙,并写下保证书:
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
乾隆先是诧异了一下,接着十分不快,他没想张廷玉会得寸进尺,提出无理要求,以接近要挟的口气,让皇帝写保证书!先不说张廷玉有没有资格配享太庙,就算有,那也轮不到张廷玉指手画脚。张廷玉在搞什么,身体行动不便就算了,脑子也不好使了吗。
乾隆自负小心眼是出了名的,但是对张廷玉还是大度的,毕竟,张廷玉是三朝元老,雍正遗诏“命他日配享太庙”,乾隆也不敢忤逆父皇。遂颁手诏,申世宗成命,并制诗示意。
当然,身为九五至尊,保证书是不能写的,可以为其破例“以诗为券”。乾隆想了想,写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给张廷玉:
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羚侧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漫愁郑国竟摧碑。
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
前面四句讲述了张廷玉请求致仕,乾隆同意,并遵循遗诏让其配享太庙的经过。后面四句的意思是:是有明朝刘基致仕仍可配享太庙的例子,但是也有唐朝郑国公魏征死后墓碑被唐太宗毁掉的例子,我不是尧舜那样下君主谁又是皋契那样的臣子,至于后世如何评价我们君臣就让他们评价去吧。
按礼第二天张廷玉应该亲自觐见谢恩,但是他却鬼使神差的安排儿子张若澄去谢恩。乾隆这首诗是带有情绪在里面的,张廷玉作为横行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竟然看不到诗里面乾隆不满的情绪,难度真的是因为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了吗。
前后折腾这么久,乾隆对张廷玉的不满不少一两日的事情,一再加恩容忍,没想到张廷玉竟然如此傲慢不知礼仪,这下张廷玉算是真的把乾隆惹怒了。乾隆遂即命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承旨,问责张廷玉。汪由敦为张廷玉求情,因此当日圣旨未下发。
张廷玉听到风声,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到皇宫磕头认罪。这下乾隆更加火大了,圣旨还没下发,你张廷玉动作倒是快啊,一大清早就跑过来认罪。乾隆怀疑是汪由敦提前走漏风声,因为汪由敦是张廷玉的学生,也是他举荐进军机处的。乾隆向来反对大臣结党营私,威胁皇权,于是乾隆革去汪由敦协办大学士,保留刑部尚书之职,以观后效。
大臣们纷纷上奏,请求革去张廷玉大学士职位,伯爵,取消配享太庙的资格。乾隆先是责骂张廷玉:在朕平心论之,张廷玉实不当配享,其配享实为过分。而竟不自度量,以此冒昧自请,有是理乎?接着说:配享是先皇所赐,这个朕不能改。最终乾隆再次开恩,张廷玉被削伯爵,仍以大学士原衔休致,仍许配享。张廷玉致休、配享太庙的事情最终尘埃落定,告一段落。
不过张廷玉的运气实在太差了,乾隆十五年(1750),正当张廷玉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回乡时,乾隆的皇长子定亲王永璜不幸去世,没办法,曾经做过皇长子师傅的张廷玉只能留下来参加丧礼。好不容易熬到初祭结束,张廷玉归乡心切,上奏向乾隆辞程,照理来说,张廷玉已经把该做本分都做了。
没想到这次又撞到乾隆的枪口之上,皇长子因为在孝贤皇后丧礼上表现得不够伤心,被乾隆严厉责骂,为此皇长子终日寡欢,没三年就病死了。
正当乾隆因为自己的过失痛失长子时,收到张廷玉的辞程,乾隆气不打一处来,立即给张廷玉发去太庙配享的名单,让他自己评价自己是否有资格配享太庙。张廷玉收到乾隆发来的责问上谕,立马上书回奏道:······臣既无开疆汗马之力,复无经国赞襄之益······敢恳明示廷臣,罢臣配享,并治臣罪······最终乾隆根据大臣商讨的结果,取消张廷玉配享资格,但是还是保留大学士称号。
张廷玉致仕回乡后,深居简出,虽然失去了配享太庙的资格,以及伯爵爵位,但是至少还保留性命。五年后,乾隆二十年(1755),张廷玉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消息传到京城,乾隆最终还是遵循父皇的遗命:准许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
雍正做事比较冲动急噪,张廷玉刚好相反办事稳重,有耐心,两个人共事刚好可以互补,关系十分融洽。在雍正看来,张廷玉能力突出,品格高尚,忠心耿耿,完全配得上配享太庙。
但是到乾隆这里就不一样了,乾隆天资聪颖,他眼里张廷玉表面精明能干,实际处事圆滑,手段高明,心机颇深。张廷玉和他是同一类人,这对乾隆来说是威胁。
所以乾隆认为张廷玉是没有资格配享太庙的,最终允许其配享太庙,也只是遵循先皇遗命罢了。对于一直标榜自己为“大孝子”乾隆,不会傻到作出“忤逆先皇”的行为。
不管乾隆是真心还是假意,反复折腾二十年后,太庙那块冰冷的肉最终还是摆到了张廷玉的嘴边。


乾隆和张廷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张廷玉的运气实在太差了,乾隆十五年(1750),正当张廷玉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回乡时,乾隆的皇长子定亲王永璜不幸去世,没办法,曾经做过皇长子师傅的张廷玉只能留下来参加丧礼。好不容易熬到初祭结束,张廷玉归乡心切,上奏向乾隆辞程,照理来说,张廷玉已经把该做本分都做了。没想到这次又撞到乾隆的枪口之上,皇长...

张廷玉到底哪里得罪了乾隆,为何乾隆那么不待见张廷玉?
首先,这个时候的张廷玉,已经有76岁了,年纪大了,就不中用了。而乾隆继位之初,根基不稳,需要张廷玉的帮助,现在乾隆已经当了十来年皇帝,治国理政的经验大大加强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张廷玉了。另外,乾隆不喜欢朋党,而张廷玉是老臣,他自然就成了出头的了,老练的张廷玉也察觉出了,所以向乾...

晚节不保的张廷玉,犯了哪些错误导致如此下场呢?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面对张廷玉和鄂尔泰之间的党争,非但没进行打压,反而给予了“鼓励”的态度。直到两大党派闹得不可开交,两败俱伤。 03 乾隆皇帝和张廷玉之间的君臣博弈没等乾隆皇帝“坐收渔翁之利”,鄂尔泰却先于乾隆十年病逝了。但是,乾隆皇帝对于“鄂尔泰一党”的疯狂打击,才算正式开始。而为了制约于朝中“...

请问清朝重臣张廷玉和乾隆帝具体有什么矛盾?
正是由于张鄂二人长期以来关系不和,加上满汉上层地主之间利益分配的矛盾,结果在朝中形成了“满则思依附鄂尔泰,汉则思依附张廷玉”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实在是谨慎谦恭的张廷玉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所谓的“张党”确是张廷玉不能否认的。因为在乾隆前期,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张廷璩以及儿子张若霭、张若...

三朝老臣张廷玉在最后却被乾隆抄家,原因是什么?
三朝老臣张廷玉在最后却被乾隆抄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乾隆并不信任张廷玉,心里面非常忌惮张廷玉。所以在乾隆有了自己的实力之后就想要卸磨杀驴,不仅仅只是想要抄了张廷玉的家,而且还想要治张廷玉的罪。在张廷玉到了晚年的时候乾隆要求张廷玉将御赐的东西全部归还,除此之外还特意安排了钦差大臣...

张廷玉做错了什么,被乾隆打得体无完肤?
本来开始的时候,乾隆对于张庭玉还是非常尊敬的,毕竟也是雍正亲口答应要配享太庙的人,可是由于张廷玉的退休事件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尴尬,自此之后乾隆在明面上都已经不给张廷玉面子了。所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张廷玉的权势太大,并且张廷玉的两次退休事件使得张廷玉和乾隆彻底的撕破了脸。当...

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为什么会得罪乾隆
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待遇的特殊性,导致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中途甚至还被乾隆强行剥夺了这一特权。在他晚年时,君主还勒令他上交以前赏赐给他的东西,84岁的张廷玉凄惨地死在了家里。在乾隆和他这对感情复杂的君臣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张廷玉也有过错,但主要是他受到了乾隆的刻薄对待。当他76岁,...

张廷玉哪里得罪了乾隆
乾隆即位之后此时的张廷玉,可能做错了生平唯一的一件事。他在感谢皇上恩典之时,重提了先帝雍正之遗命。他说:“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他的意思是提醒乾隆,他死后“配享太庙”的事情,还请皇上记下哦。其实,...

为什么三朝老臣张廷玉在最后却被乾隆抄家呢?
也就是张廷玉这般执拗的性格,最终让他与乾隆生了间隙,最终也惹怒了乾隆。张廷玉在雍正朝因为其本身巨大的功绩,他辅佐着雍正推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各种新政,替雍正稳固着大清江山,可谓是居功至伟。因此当时雍正帝为了奖赏他为清朝做出的贡献,遂承诺于张廷玉,等他百年之后允他入祀太庙。&...

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张延玉为什么被乾隆抄家?
雍正越来越重用他,还许诺张廷玉配享太庙,这在当时可比黄马褂还要荣耀。到了乾隆这朝张廷玉成为顾命大臣,站在了权力中心,势必惹起他人眼红。二、与乾隆关系紧张,最终抑郁而终 乾隆从小就厌烦权力争夺,对张廷玉更是没有好印象。张廷玉76岁时想要告老还乡,可乾隆却觉得张廷玉是对他不满,于是便...

渭南市17780899220: 请问清朝重臣张廷玉和乾隆帝具体有什么矛盾?
毛哄香砂: 张廷玉尽管十分低调,但是大清皇廷政治斗争复杂险恶,终于还是在乾隆即位之初即陷入了 “党争”的泥潭.满洲镶蓝旗人鄂尔泰与张廷玉同列军机大臣,但两人关系不太...

渭南市17780899220: 张廷玉退休延迟引发君臣对峙是什么呢?
毛哄香砂: 更离奇的是,乾隆还把自己与张廷玉关于退休事项进行争辩的记录,在朝廷上全程公示,让全体文武大臣评理,等于是搞了一次听证会

渭南市17780899220: 张廷玉哪里得罪了乾隆 -
毛哄香砂: 一代明君就这么对待三朝元老!!哪里还有人心!雍正把张廷玉当大哥,欠笼不把他当人!中国真正的落后就是从欠笼开始,在位60年哪干过一件好事

渭南市17780899220: 张廷玉的生存历程是怎样的呢?
毛哄香砂: 改朝换代后,张廷玉不得乾隆待见,且二人之间屡屡爆发矛盾,最终乾隆取消了张廷玉的入庙资格,乾隆甚至对其恨得牙痒痒,那么为何在其死后,又转变态度令其入庙呢据悉,是乾隆在张廷玉病逝后,为了做出眷顾老臣的态度,且对于违背先帝的遗诏也心存愧疚,于是转变态度,宽恕了他生前的行为,谥其为文和,恩准其入庙

渭南市17780899220: 儿子好不容易考了全国第三,为何父亲一看,立马说:把他降成二甲? -
毛哄香砂: 这个父亲就是清朝的张廷玉,张廷玉虽然是一个汉人,但是他会说满语,所以他侍奉了清朝的三个皇帝,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而且因为张廷玉备受宠爱,所以在当时张家的势力非常的强大,因此张廷玉才会在自己儿子考上了探花之后把他降成...

渭南市17780899220: 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张廷玉最后怎么样了? -
毛哄香砂: 他作为三朝老臣想归老还乡,用尽心计却不被乾隆允许~~~后来有意或者无意在他配享太庙的事情上真的触怒了乾隆,夺了他的一些封赏和名号~~~乾隆二十年还是二十二年吧,他挂了之后,乾隆为了兑现皇考雍正对张的许诺,还是风光大葬了张,并配享太庙...有清一代,只有张一个汉人能够配享太庙...

渭南市17780899220: 乾隆皇帝为什么不放过雍正最宠信的臣子鄂尔泰 -
毛哄香砂: 乾隆是个极聪明而好表现的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其年纪渐长,阅历经验也日渐丰富,昔日的柱石之臣在其心目中也就尊而不重,地位今非昔比了. 让乾隆感到不满的是,随着鄂尔泰、张廷玉两人地位的不断上升,其身边也日益形成利益小...

渭南市17780899220: 雍正临终前给乾隆留下了哪些顾命大臣?他们的结局如何? -
毛哄香砂: 鄂尔泰是雍正皇帝的重臣之一.他曾担任云南和贵州广西三省的省长,保和殿大学士.乾隆皇帝统治后,鄂尔泰成为总理事务大臣,后来又担任军机大臣和侍卫大臣、议府大臣,经书讲师,翰林书院院长.尽管鄂尔泰在乾隆时代很出名,但他在...

渭南市17780899220: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谁的座右铭 -
毛哄香砂: 康熙年间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他把“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当做座右铭,“终身诵之.”他在修《康熙朝实录》时删削了许多不利于雍正的文字.雍正赞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张廷玉身居要职数十年,...

渭南市17780899220: 冰冷酒一点二点三点是什么意思? -
毛哄香砂: 两个说法:(第一字冰的写法像水)1. 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在镇江酒楼上与告老还乡的老臣张廷玉对饮.饮到高兴处,唤来一歌姬弹昌稿唱助兴.乾隆端起酒壶,要赏歌姬御酒三杯,不料,壶内酒空,只滴了几滴.歌姬在一旁好笑,随口吟“冰冷酒一耐谨孝点二点三点”让乾隆对.乾隆一听,不禁拍案叫绝,可是,下联却一时对不来.正当乾隆为难之时晌纳,楼下传来卖“丁香花”的叫卖声.坐在旁边的张廷玉灵机一动,替乾隆对出了“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2.据《冷庐杂识》云:乾隆皇帝在宴上出对题,让众臣对.所出对题为.“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当时,南昌词臣彭元瑞应声对作:“丁香花,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