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关于佛教中“八识”的问题。

作者&投稿:羊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教佛教的同修大德一个问题,人投胎时是只有阿赖耶识投胎,还是八识都跟着投胎?~

心藏万法在赖耶,心生万法在赖耶。假名投胎,一切只是阿赖耶识根据自身业力因果所缘到的外境,所以,如果是假名安立投胎的话,就是阿赖耶识和末那识投胎。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藏。
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
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

扩展资料:八识概述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第八识为如来藏。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
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
《华严经》又说:证得阿赖耶识心体的人,即是证得本觉智的圣者。世尊开、示、悟、入如来藏妙理,是佛法迥异于世间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识论否定第七、八二识,则失去佛法本质。佛法是义学,菩萨五十二阶位皆可实证和现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来藏

“觉察”和“反思”,还是应属第六识的。第七识,相当于潜意识。后一个问题,因佛法的法门不同,是有不同答案的。唯识学有一句话: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转一位大德的解释如下:
其实唯识还是不离教下的范畴,所言五八六七果因转,这是教下次第的功夫,六祖不可能把教下次第的功夫拿到禅宗来说,修行若一落次第,就不是禅宗见性成佛的本怀。
教下菩萨破我见,这就是见道位,也叫做根本智,也叫做六七因中转。
再来慢慢熏修,做断烦恼的功夫,这就是修道位,也叫做後得智,到成佛为止,这中间的过程,都还不离六七因中转,这样修到最後成佛,後得智圆满才称为五八果上转。
然而禅宗参禅是从第七识下手,等疑情酝酿到一定的程度,忽然一个外缘爆破无明,这时八个识一起全部转。
因为禅宗的行者在还没见性以前,他不是在做断烦恼的功夫,也没有破我见,所以在见性以前,连六七因中转的资格都没有,所以禅宗的行者,要就八识一次全转,要不然就全不转,没有在慢慢转的,若还有慢慢转,这就是次第,黄蘖云:「无始以来,无次第佛」。
所以到现在还有人说禅宗是先证根本智,後得智再慢慢修,这都是把禅宗往瞎炉边灭却,因为禅宗见性时,根本智丶後得智一起圆满,此时一切无不是智用,信手拈来皆是不可思议境界。
由此可知,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是教下的修行功夫,六祖是不可能讲这句话,禅宗是一悟即至佛地,八个识一起全部转,故云见性成佛!

别的朋友说了,不同的宗派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完全一致。
就自己所理解,通常除唯识宗以外的各宗派,在意识问题上不涉及那么多深度,各种觉察和反思能力都统归于意识,在早期的部派佛法和后来的中观思想中,意识就包含了前五识的种种作用。色、受、想、行诸概念和功能的分别上,都是有识在参与,所谓第七识、第八识,可以认为是识在功用和行为过程中的继续细化。也就是说,从某一种角度上看,你可以认为他们都是名相上的安立,而不是非要去划分出谁和谁就截然两个,但是在使用上,在识的过程中,不妨可以分做不同的影响力,也就是不同的用途了。
比如,名词解释中常把第七识解释为对我的执着而起的一种识别功用,第八识则是含藏万法、染净合同的表现,但实际上,这些若简而化之说是意的分别作用也一样可以说明。所真正需要转化的,其实就是“我执”二字。因为有这个“我”,所以才有种种执取,因为“我”的种种见、爱、取、受,导致轮回流转,就是因为意识过程中执着着“我”,把这些“我见”的种种执着看破,明亮缘起的无自性,也即无我,也即是觉悟解脱。这其实与唯识理论是一致的。

转识成智是依据八识的不同能力而做,八识与四智的相应关系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那如果不分什么第七、第八,其实都是意识的问题。前五识时眼耳鼻舌身,也就是神经功能的反应,第六识的妙观察智,实际就是意根,心的觉知功能,就是思维上的反馈和发现、联想,所以说叫妙观察。第七识的平等性智相当于对世界万物产生了思想上的辨证能力,有了解析和立论。就转化而言,意识的作用是思维和发现,而对这些思维、觉察的结果需要立于有“我”的基础上,也就是第七识的作用,对这些“我”见的错误执取,导致种种苦,因此转的是第七,不会是第六。而最后的第八识大圆镜智,相当于在不断思索中得到最终的智慧觉悟和成就解脱。

未专宗某一宗,且学唯识不多,仅是个人理解。望有得者指教。

前一个问题回答不了你
后一个问题可以这么回答你:等你到了那个境界你就明白怎么转了,不到境界永远不明白是咋回事
不如好好念佛的好

6
看楞严经


佛教的教义核心是什么?
佛教的教义核心是: 1、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2、十二因缘 亦称“十二缘起”。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

问个关于佛教真理的问题
如来真心,也就是你提问说的这个“心”,它就是妙明真心。无所来、无所去的真如本心。对照以上古大德“镜子”的比喻,大概可以理解为:宇宙就是一面真空妙有的“大镜子”,我们都是镜中人。我们的“心”和一切众生,都是和诸佛菩萨的法身一样,都是一体不二、不生不灭的。这就像是镜子中的人们,...

佛教那一个教派内容最接近婆罗门教?
佛教除了净土宗、禅宗和密宗,其余的宗派都与婆罗门教相似。婆罗门教也知道有前世和来生,也知道有因果报应,也知道有六道轮回。一切宗教都能使人开悟。

阿弥陀佛,师傅,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佛教是不是说自杀的人是要下地狱的...
没有,自杀的人也分为两种,有修行的自杀不下,没修行的自杀则下。在阿含经故事中——寻不到识,记载了一个通过自杀来进入涅槃的比丘。释迦牟尼过去也经常通过自杀来破我执,所以说自杀定下地狱,是邪说,那只是针对一般人的说法。楞严经说,若不以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亦还生人中,酬还宿债,文...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如果因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安心居住,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因缘殊胜。对于所触的环境《遗教经》说:...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

佛教传入中国的“宗、教、律、静、密”分别是什么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 识"为...

藏传佛教中红教,白教,花教,黄教有什么区别
红教)是藏传佛教四大传承之一,相对于以后的其他三大传承(白教-噶举派, 花教-萨迦派, 黄教-格鲁派),它是旧派。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宁玛一词的意思为“古”或“旧”,宁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

关于佛的一个问题,不是专业人士请不要回答
关于佛的一个问题,不是专业人士请不要回答慈悲为怀乃佛门宗旨 遇见这样的事谁都不愿意 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诱出来 比如你可以用老鼠笼子 在老鼠笼子里面放好吃的 诱惑老鼠进笼子抓住它 在把它放进野外放生 这样

我想请教佛教中人或懂的人跟我说一下:我捡到了一个很漂亮、雕刻很精细是...
当然可以带了,如果觉得邪门的话可以拿到寺院找法师加持一下,这样带着不就不会有顾虑了。

帮我介绍一下佛家用语中的“劫”,谢了!!
□中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 □大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四个中劫分别是:成劫(世界生长期)、住劫(世界壮盛期)、坏劫(世界老死期)、空劫(世界灭无期)。如此成、住、坏、空四个中劫相续循环一次为一大劫。 在佛教的时空观中,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的过程,而一个世界从成立到毁灭,其过程...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教八识都是什么 -
堵寿一芷: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
堵寿一芷: 佛教八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般包括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识叫污染识;...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 -
堵寿一芷: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
堵寿一芷: 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是指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所藏是指阿赖耶识为前七识熏习的杂染法所覆藏;执藏是指阿赖耶识恒为第七识所执,妄执实我、实法.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教 八识是什么意识 -
堵寿一芷: 每一个有情众生身上都有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合称五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 前五识 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 第六识...

化州市19674652796: 请问,佛教中的八识为? -
堵寿一芷: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共八识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经里所说的人有八识分别是 -
堵寿一芷: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是: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意识.前五...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
堵寿一芷: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法中关于第八识和真如的关系 -
堵寿一芷: 阿赖耶识就是真如心如来藏达照法师 阿赖耶识之所以叫做阿赖耶识,是因为它有仓库的作用,把一切习气种子都集中在一起,有一个聚集的意思.蕴含的“蕴,”就是五蕴,五蕴的“蕴”,就是聚焦的意思,把一切善法、恶法都聚集在一起....

化州市19674652796: 佛经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
堵寿一芷: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