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中的哲理

作者&投稿:邸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哪首诗蕴含着人生哲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人生哲理:苏轼最有名的哲理诗,告诉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
人生哲理:人生不如意太多,人生的境遇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哲理:将人生比作是旅店,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行者。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人生哲理:生活中总是有人先知先觉,也总有人后知后觉,你是那一个见微知著的人吗?
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哲理:如果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独觉》:

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轼写了一首《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有人注意了,却是一片斥责声。清代才子、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千古诗集,有此体否?"在纪晓岚看来,没有这种体,当然也不是诗。其实正是这"无此体",看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有一部佛门经书叫《椤严经》,书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苏轼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我们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有新思想,这种思想前人有过,却没有说过,苏轼说出来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自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发难,到清代这七百年间,不少学者批评宋诗"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觉得没有"诗味儿"了,苏轼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我们不妨再看一首《独觉》:

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到此,让我们抄录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知你能否理解?

苏轼的 《日喻》 但是不是诗 是文章啊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 ,以为日也。他日揣 ,以为日也。他日揣龠 ,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yue4,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南方多没水,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我国的春城,泉城,羊城、山城和石头城分别指的是:昆明,济南,广州,重庆,南京

苏小妹的哲理诗有哪些呢


关于爱国励志,友情哲理的诗句。急用!!!
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陶渊明选入初中课本的文言文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

初中所学的所有诗词,要分类的
内容:体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哲理,也强调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远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近景:前写月夜景色,后写白天所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思乡深情)“随”:将...

苏轼诗中的哲理
有一部佛门经书叫《椤严经》,书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苏轼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我们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题西林壁》:...

求富含哲理的诗名句
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在相形中。(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1252)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宋·陈与义《柳絮》) (1253)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后来借得风光力,不记如痴似醉时。(宋·杨万里《道傍小憩观...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的哲理诗有哪些啊? -
机彼癸酸: 我也在搜集资料呢.送你一份.《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
机彼癸酸:[答案] 体现了认识论里实践与认识的的关系,即认识要从实践中来,又要到实践中检验.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认识,是作者从...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来临,水温提高,喜欢戏水的鸭子最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其蕴含的哲理是要告诉人们实践的重要与可...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笔下富有哲理的诗句 -
机彼癸酸: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的《琴诗》揭示了什么道理? -
机彼癸酸:[答案]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写得清新流畅,又富有哲理.它批评了两种片面性:一种是光看到琴的作用,只讲“琴上有琴声”;一种是只强调指头的作用,认为“声在指头上”.人...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的哲理诗有哪些啊? -
机彼癸酸:[答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 觉得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这种情况.因此这首诗就被人们广为传颂,这句话也就成了千古名句,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有哪些经典的人生感悟诗词?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他的诗词就是他一路走来的感悟反映,但是都有哪些,都在什么时段的诗词反映他的这些感悟? -
机彼癸酸:[答案] 前言,一直想写我喜欢的苏轼,四首诗词与苏轼重情重意,让人钦佩苏学士! 苏轼诗:《狱中寄子由》“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哲理是什么 -
机彼癸酸:[答案] 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千姿百态,纷坛复杂,身处其中往往很难一下字看清楚它的本质;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处,不是全方位.多角度冷静客观的深入观察与分析,就容易因为个人...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的哪首诗蕴含着人生哲理 -
机彼癸酸: 很多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拉萨市13740653136: 诗人苏轼颇含哲理的两句诗是什么? -
机彼癸酸: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拉萨市13740653136: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机彼癸酸:[答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你好、希望能帮到你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