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渊明赏菊作诗、隐居遁世的文章

作者&投稿:蓬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陶渊明赏菊作诗、隐居遁世的文章~

一、写李清照的
乍暖还寒的时候,凭着史册上残存的注释,我把你读成西风中一株黄花的模样,你的客船远航千年,却早已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迟到的我,手捏一张过期的船票,在摆渡的口岸守望。今夜,南北少年飞扬的心灵暂离多愁的躯壳而跨越历史的天海云波。
在秋水会睁的花季,你着紫衫蓝裙,在紫丁花前荡秋千,正香汗淋漓呢!风流倜傥的赵公子摇扇而来,于是,天上的朝霞立即把你的香腮染成娇艳的桃红。你“心如惊鹿,含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桃嗅”。
请原谅我偷看了你上锁的心事,但后人已确实领略了你当时心跳的感觉。在你哀愁的一生中,少许的欢乐只是悠长悲歌主曲中的一个小小的音符。仔细回味你后半生最好的慰藉,你本过着踏雪寻梅、采茶自煎的宁静生活,自从金人挥师南下之后。离人便如哀鸿四散。从此,你浅浅低吟的只是些伤心的句子。在溪亭日暮惊起一滩鸥鹭的那些兴致便成为美好的回忆。
数点笛声,把你梅心惊破,浓愁吹动,萧萧疏雨,又催下你千行热泪。赵郎人去楼空,肝肠寸断与天下谁同?你恨天恨地,茫茫天地,谁是知己?生生死死与谁相依?旧时的天空,你着旧罗衫,只有一腔情怀大异于旧时呵!
楚楚可怜的你学会了饮酒,完全是为了消解千古忧愁。但你却忽略了借酒消愁愁更愁。在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点点滴滴反衬出你的孤寂。这心情,三杯两盏淡酒又有何用?!孤灯相伴直到夜已深深。香炉里,香料早已燃尽,一屋子静悄悄,空荡荡。惟有楼前流水淙淙声响,念你终日凝眸,但在凝眸处又添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新愁。
一剪梅花,绽放在阴晦的冬季。北燕南飞之后,月满西楼。山花开败了,随无情水东流。你轻解罗衫独上兰舟,用哀怨的眼睛仰望,云中谁寄来一页锦书?可望断肝肠也总是一春鱼雁,无消息,愁绪才下眉头又堆上心头。泪水洗掉了脂粉。你缓缓走过小重山,千万遍地唱蝶恋花,“易安,时空横阻,我半方揩泪的素绢无法寄达,空留你夜雨剪刀花!!”
你三面临水的住所竹墙瓦顶,又是秋色又是寂寞的时令,庭院萧条更兼斜风细雨。种种天气令你烦恼,天黑盼天亮,天亮盼天黑,只有你才知道夜有多长。用破一身心所成的诗赋,皆因万千征鸿尽而独自收藏。你更加憔悴了,青丝冷霜,怕在夜间出,只躲在帘儿底下,倾听他人的欢声笑语。
曾记否?早年元宵佳节,正是融和天气。中州盛日,你闺门外停放着香车一样的热闹。如今这样凄凉,影悄悄月依依,人在何处?永夜恹恹难忘可。一个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怎的不凄凄惨惨戚戚!
千年以后,海棠花依旧开得绿肥红瘦,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拾起人间你留下的唱词,我感动得欲雨泪先流了。而今天,我虽然把你读成凄苦的模样,但我又怎么能诠释你那颗饱浸血泪、千疮百孔的心!守望地等待你,必会让岁月的风霜染黑发。而悲欢离合所造成的伤口,飞针的巧手又怎能缝合?但我仍甘愿化作一只啼泣的高原鸟,飞落于你雕花的窗台上,聆听你让人低吟让人感动的诗词,苦苦盼守你摇摆不定的归期!
二、写林黛玉的
该死的林黛玉
——误入大观园之我见“黛玉之死”
我爱《红楼梦》,痴狂邻人闻。十岁入园去,一梦到如今。
曹公花十年时间为我们做了一场《红楼梦》,我用等量的时间啃下了《石头记》。十年时光,恍然若梦,弹指即逝。只是紧抱着《红楼梦》的我抱出了些须心得,没见过名家大言,更没见过“脂批”,所以我也不知道这心得是正是误。大家权且当“贾语”、“误解”来看罢。
误入大观园,误读《红楼梦》……
啃了十年的《石头》是一百二十回的曹高合著本。前八十回的曹公原著其妙自不必多言,且说这高氏续本。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就艺术手法还是前后衔接而言,高氏续本最精华的部分应是“黛玉之死”——如曹公所写的“元春省亲”前的“秦钟之死”,如省亲中的合家泣涕——以喜衬悲到了极至。特别是在宝玉成婚的那一刻,在合家喜庆中,黛玉留下的那句未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这“好”字的后面是什么呢?是“好好过”?是“好狠”?是“好自为之”?乍一看,都是;细一想,又都不是。想来,此刻的黛玉对宝玉该是又恨又爱的。恨他,是今日的糊涂、是今日的背叛;爱他,是素日的情分终不能相忘。高鹗的一个未完的“好”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黛玉临死时的复杂情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读到此处,我更深刻觉得:
林黛玉该死!
宝玉、宝钗二人天赐的“金玉良缘”理应美满,只叹多出了一株绛珠草来搅和。来搅和还不算,竟拉着老太太一起搅。请看六十六回的开头,兴儿(贾琏小厮)给尤氏姊妹介绍贾府中的一段话:“只是他(指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口,那是再无不准的了,”看看,贾母的意思明显到连一个寻常家人都看得出来!
就算家人的话不大可信,那么凤姐呢?凤姐可是荣、宁两府里第一机灵人,把贾母的心摸了个透亮。凤姐也不只一次地“明示”了贾母的意思。二十五回中间,他们姐弟中邪前,凤姐在宝玉房里同黛玉开玩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又指着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不只这个,五十无回里,凤姐和平儿估算园里人的终身大事的花费时,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再者,从私人感情出发,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母岂有不偏爱之理?有好的,自然要留给她。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二者结合,亲上加亲的好处自不必述,旁的好处也不少。一者两人自幼感情深厚与别个不同,结了亲,往后的日子自是更加和睦。二者,黛玉自幼失孤,倘使嫁去别家,贾母百年后,恐给别人欺负了去。嫁与宝玉就不同了,又是娘家又是婆家的,谁敢欺负“宝二奶奶”?贾母百年之后,见了贾敏,也可以让贾敏安心。三者,这林黛玉的容貌、才情更是一绝,大处的为人做人也上配人疼的。总此三者,贾母字上愿意黛玉嫁宝玉的。
但是,曹公不想黛玉嫁宝玉。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里,曹公让宝钗而不是黛玉绣鸳鸯,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他要让宝钗嫁宝玉。林黛玉不死,宝钗怎么嫁宝玉?
林黛玉该死!
《红楼梦》看了这么久,越看越觉得宝玉身边的丫鬟里有一位“林妹妹”——晴雯。七十四回里王夫人描述晴雯时就说了:“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而且,放眼大观园,胆敢与宝二爷弄性子的,也只有黛玉、晴雯了,象“绞穗”、“撕扇”一类的事,也只有她们会做的。再来,宝玉干的一系列“坏事”(如:读《西厢》,写大字哄骗贾政,甚至是最后抄检大观园的幌子——宝玉夜遇黑影,贾母要查赌)都有她们的身影。晴雯死后,宝玉还为她做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大家细想想,怡红院夜宴上,是谁拈到了芙蓉签?不是林黛玉,却是哪个?
晴雯这位丫鬟群里的林妹妹结局如何?也只能“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晴雯都死了,林黛玉自然也留不了多久。
林黛玉该死!
四十九回的中间偏后部分,林黛玉对宝玉说的两句话更显得她大限将至——“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绛珠草是来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的,是来“还泪”的!“泪”已尽,该回太虚幻境了……
林黛玉该死!
林黛玉孤高,林黛玉娇弱,林带鱼乖僻,在贾府的庇护下,尚且过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贾府败落后,林姑娘又该何去何从?我想,以曹公对黛玉的爱惜,必定不会让她沦落到被作践成“蒲柳”的。所以她应登仙而去。在贾府衰败之前,她就应回去了。
林黛玉该死!但林黛玉不该这么死!林黛玉不该如高鹗所述那般孤独离世,生前身后凄惨悲凉——贾母不问,众人不管,连她自幼随身的丫鬟雪雁都冷淡了她,末了末了,居然连宝玉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甚至,可以说是贾府众逼死了她!她与宝玉之间的暗香浮动,众人岂会不知?即使有不知道的,袭人也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了:让宝玉娶宝瘥就是在要林黛玉的性命呀。众人这是在用林黛玉的性命去换贾宝玉的神智呀!这么做的,还不是她的敌人,是她的亲外婆、亲舅妈!贾府人再无情、再冷酷也不至于把自己的亲外孙女、亲外甥女往死路上逼!况且这么做,还不一定能换回宝玉的神智,还可能把宝玉的命也搭上!
林黛玉的生命纵然是一场悲剧,黛玉纵然命薄如纸,她幼年失孤,还会早夭,也够惨的了,再添上一层“亲离”,对她会不会太残忍了呢?
林黛玉还是该死的!她应该死在“金玉良缘”之前,死在贾府败落之前。这位绝尘的女子应该这么死:
在一场妖异的兆头(或园子内奇花异草一夜凋零,或沁芳断流、凹晶干涸,或是别的什么)之后,在一个东风和煦的日子里,在众人(至少有宝玉、宝钗、紫鹃、雪雁)的环绕中,翩然逝去。临终前的黛玉不是绝望无助的,她只是放心不下“要做和尚去”的宝玉, 她把宝玉托付给了宝钗,促成了她以前最恨的“金玉良姻”,带着无奈、带着不舍,咽了气……
我觉得,四十二回里“衡芜君兰言解疑癖”让黛玉、宝钗的关系转暖、亲密,为的便是后来黛玉的“临终托玉”。再回过头来,看五十八回末尾,宝玉由芳官嘴里听得藕官一席暗合他意的“疯语”、“呆话”——“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请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而不安了。”想来便是曹公为后来宝玉在黛玉逝去后娶宝钗,预设下的埋伏。
注:作者尤心
三、陆游
梅香如故——关于陆游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曲《咏梅》吟断了古今多少文人骚客的情思。一片开阔的雪地,乱红飞舞,伴着雪片,和着萧声,一老者霜髯白发,满目忧郁与愤懑,质问苍穹。
寒流为之凝香,天地为之动容。
这老者,便是诗人陆游。
我一直认为,陆游是中华民族一个大大的英雄。但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过于狭隘,总把英雄的身影笼罩到金戈铁马,黄沙飞扬的沙场。确实,就连陆游本人也不曾觉得他是个英雄,要不,他怎会发出“一事无成两鬓霜”的哀叹呢?
时代毕竟是暂时,而历史终究是无尽的永恒。
被时代所遗忘与埋没的英雄必定会得到历史的理解。
尽管诗人的一生自悲剧始,以悲剧终,但这悲情正是他英雄魅力之所在!
英雄,终归是英雄!




伟大的诗人诞生于没落的国度,不幸的时代。
幼年的陆游,便随家人四处逃难“避胡兵”。颠沛流离的生活,奠基了他一颗恒定不移的爱国抗金之心。
二十九岁那年,即公元1154年,意气风发的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才华横溢的文章,竟使考官不顾权倾朝野的奸相的孙子,将陆游排到第一名。这并非幸事,而是悲剧的序幕。
“我堂堂秦桧,权覆天下,竟让你陆游占了我孙儿的位子,等着吧!”
于是乎,陆游生活在秦桧的魅影下,倍受压抑,满腹才华无以挥洒,一腔豪情无从迸发。这,无异于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悲哀,更是大宋王朝的悲哀。一个腐落至此的王朝,大概没有什么希望了……






乌云散尽,冷雨又至。
秦桧死了。
这对陆游来说,应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终于踏上了仕途,可以追逐他儿时的梦了。
但黑夜不是寥寥几颗星就可以点亮的。当时,主和派把持朝政。这帮膝盖跪软的人,提起金国便两腿打颤,更别谈什么“抗金”了。
陆游恐怕天生就是悲剧的主角。他浴血沙场的梦依旧难圆。倍受排挤的他不得不罢官隐居。
他的《豆叶黄》最能反映当时的心境: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我想,陆游就是一个行将没落王朝的受害者。这个末路王朝 没有希望,没有明天,有的只是若干仁人志士的赤胆忠心来捍卫风雨飘摇的政权。像陆游,他从未想过那是个无可救药的王朝。尽管不时哀叹几声,发发牢骚,却总不肯忘记“手枭逆贼清旧京”;尽管清楚的看到“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却仍对腐朽的朝廷充满幻想,惹得一生痛楚。
原来,陆游的悲剧竟源于自己的执著!




陆游决不是个称职的隐者。
1170年,他又耐不住性子,出山了。而后的二十年,几迁几谪,有光荣,有梦想,有失望,有惆怅,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诗人自己品得出来。
他的执著,注定了他不被时代所理解的命运;他那些极富战斗性的诗篇,深为权贵所嫉恨。二十余年,再锋利的刀刃也会磨钝。
诗人老了,带着疲惫的身心,带着华发苍鬓,再度隐居山阴。这一隐,便一隐至终。
其实,他的“隐”又何曾忘了“显”?这心志,即使在他生命最后一刻也未曾遗弃。
还记得那首哀感顽艳的绝笔《示儿》么?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充斥着血汗的字里行间,为诗人的悲剧划了个不圆满的句号┄┄





九百年转瞬即逝,中华民族仍然繁衍不息。昔日的胡人,今朝已是中华版图的有机组成了。不知陆游见状会如何感想,或许会热泪湿襟吧。
但不管哪朝哪代,中华民族是少不得陆游这样的英雄的。他不是为己而生,而是为整个民族而生,是中华民族之真正脊梁!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使他更加健壮,而不是将其摧折——一个民族,禁不起这样的折磨!只有挺起脊梁的民族,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文末,我们再来品鉴一下诗人的《卜算子.咏梅》以明其心志,励以前行吧!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朋友,品到点点流芳千年的馨香了么?
四、李白
关于李白的一些
【关于行走】
“行走”在如今说来已经成了一个很文艺很小资的词。然而在李白的时代,行走漂泊,总是跟落魄推不开干系。贬官才会去边疆,流民才会离家乡,况当时大唐盛世,谁愿意离开繁荣的长安而去那些山水险恶之地呢?
李白却是不一样的。骨子里刻着动荡,宿命中写着流离。李白的行走,应从他的性格说起。
他拥有极端的自信。他也曾渴求功名,写信给韩朝宗以期引荐,笔墨中隐藏不住气焰嚣张。“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那些“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们会怎么想呢?惯于中庸思想的他们,容不下这豪放的李白。李白在政治上不受重视,恐怕跟权贵们看不惯他有很大关系。仕途受阻,李白选择了离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那是因为这死板的世界不适合他。那么,就走吧。“行路难,归去来”。李白离开了常规世界,开始他无尽的旅途。

【关于别离】
李白的诗中,最多是送别,行乐和孤独。即便那些写女子的诗,她们也多是在等待和期盼中。这恐怕是因李白自身漂泊的经历,及他重情义的性格,才使他表现了如此多的离愁别绪。
别离,是伤感的。于是李白便主张“行乐须及春”,趁着好时光尽兴游乐吧,以免过后留下的只有伤感。然而无论醒时如何交欢,醉后仍要各自分散。李白开始慨叹光阴易逝,那使得“朝为青丝暮成雪”的,正是见证了百代过客的时光。浮生若梦,为欢苦短,最终一切消逝。众鸟高飞,孤云独去,只有敬亭山留下来,与他“相看两不厌”。
李白的行走带来了别离,别离带来了行乐思想。
而最终这不过只是孤独。

【关于故乡】
故乡何处?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便是他的“低头思故乡”,然而李白,真的有故乡么?生于西域,幼年随父东迁,二十即远游,足迹遍布神州;曾于长安供职,后又被贬,途中遇赦。对这样的李白来说,哪有什么故乡的概念?李白自己也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个李白,他低头而思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确切的地址,而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故乡是他曾行走的每一寸土,喝过的每一杯酒,作过的每一首诗……
而最终李白抱月而眠,沉醉湖底。他回到故乡了吧?
五、陶渊明
自然与美——论陶渊明的散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我们所熟识的是其高尚的人格精神和清新怡然的田园诗句。然其成就却不仅仅在于此,在辞赋散文方面,他也能够卓然一家、别具风格。那么他的散文又是怎样的呢?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和精神世界呢?
崇尚自然
崇尚自然不仅仅在陶渊明的诗句中有所体现,在其散文中也同样体现了出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个“自然”是老庄所谓的“自然”——非认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陶渊明在其散文中无不渗透了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的思想,从而使其散文在抒发追求自然本真方面比前人更胜一筹。

隐士形象
陶渊明于《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以简洁流畅的笔墨,塑造了一个超脱俗世、清高怡然的隐士形象。虽然不是"自传",却是他心灵的画像,从而为后世的士大夫提供了一个寄托理想的人物典型。但是通过我们细观其文章的脉络,不难看出《五柳先生传》以文的实质——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他的自画像——隐士。

回归自我
《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一篇由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从此,陶渊明踏上了“把酒话桑麻”和“采菊东篱下”的、贴近自然的、回归自我的田园生活。而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可以借这篇《归去来兮辞》来抒发。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品酒中人生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爱酒者多有,但大多的是借酒消愁,宣泄个人的情感。当然也有少数的文人,能于酒中写出篇篇佳句。而真正能从酒中品味出自然与人生的真谛,构筑一种物我两忘的,首推陶渊明,这在其散文中都有所体现,于人生的追求上更多了一层意境,值得我们去揣摩。

人与自然的统一
在陶渊明的散文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为构筑作品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桃花源记》一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有着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是陶渊明“归于自然”观念的体现。
反观以上对陶渊明散文的看法和当今社会散文发展的状态,我们不免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的散文向何处提升呢?贾平凹先生于1992年提出了“大散文”的主张,提倡散文写大境界、大气魄,追求一种雄沉、博大的感情,拓宽写作的领域和范围,并且视一切文章为散文。
这些从陶渊明的散文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影子,相信认真地细读陶渊明的散文,一定能够从中学到很多。

面对官场陶渊明选择归隐赏菊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一生断断续续地有过江州祭酒、参军、彭泽令几种官衔。这类芝麻绿豆般的小官职,自不必说树立什么微薄的功业了,就连踏足朝廷,瞻仰“天颜”,发一发政见牢骚的资格、机会都从来没有。翻开陶氏的传记、年表,看看这位被誉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中)的伟大人物的生平,不免要大失所望。在晋宋易朝这大时代、大背景之下,陶渊明有的只是平凡又普通的一生。“归隐”两个字,几乎可以涵盖他的所有。“避世”,似乎就是他这辈子降临人间的目的。可是,这个世上并没有所谓的“天生的隐士”。或许一个人要当高官、成就大业,仅需各自心存一条理由、抱有一个信念,就足够了。但若要真心放下功名利禄,专心归隐避世,当中却必定是有深刻的内因以及外因。

一、性格与命运

陶渊明(365-427)①,字元亮,一说名潜,渊明是他的字,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大约生活在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人。关于他的家世,据说大致上可以认定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之后,甚至是他的祖父、父亲,大约也有当过太守一类的官职,暂抛开了某些好事者的论争,我们基本上已可以想像,陶氏远祖是曾经有过显赫的过去,但到了陶渊明时,霉运早已降临。家道中落,导致了他的生活很早就潦倒艰苦,贫困不堪。例如颜延之在《陶征士诔》里就说他“少而贫苦”,又说他“母老家贫,捧檄致亲”。根据陶澍《靖节先生年谱考异》的说法,这应该是与他八岁便已失怙(丧父)有关。自幼便遭遇家运的不幸,承受家境的惨淡,总的说来,陶渊明在他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极不得意的。这点结合他在晚年所写的《有会而作》一诗自述:“弱年逢家乏”,便可以得到印证。

最为糟糕的是,这样的霉运似乎丝毫没有过停止的意思,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去,延续了一生(就是所谓的“老至更长饥”)。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乐观的人,贫困饥寒似乎更能磨炼他的意志。面对“饥者欢初饱”、“悲风爱夜静”的长年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生活,竟还能够逆来顺受,坦然固穷,展现出性格里豁达而寡欲的一面。以至于我们后来还可以在《五柳先生传》里,看到他自己来调侃自己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篇末更借用了黔娄之妻的话来勉励,也顺道表达一下自己的志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其实并不尽然,凡世间性情雷同者何止千万?也不见得人人就有相近的际遇,但性格对人日常各种行为的影响之深,却是不容置疑。它或多或少也要和人的命途连系在一起。因此,我们不妨对它略作修正,改为“性格左右命运”。陶渊明的命途,就是受过了他性格的左右。而他这种的性格形成,又是跟他的人生哲学密切相关。

陶渊明一生中,本就不自觉地受到“儒道互补”价值观的影响。到了生命的后期,对人生的归宿,更是演变成了听任命运的安排,讲究随遇而安。这一种宿命思想,他曾在《自祭文》里作出过充分的阐述。他说:“自余为人,逢运之贫……勤靡馀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自述了从为人开始,就遭遇贫困的命运,但心情却是悠闲自得,乐天从命,委随本分来度过。他认为自己是识运知名的,无论生前死后,都没有什么遗憾和眷恋,不像一些人为生前立功业,死后留名声而十分计较。与此对应的,还有当他辞去彭泽令,最后决定归隐田园是的一篇有名的《归去来兮辞》,里面末尾两句是:“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这就是所谓的“乐天知命”。在陶渊明身上,其实也是从认命到顺命的过程。②

人生的所有不如意,既找不出真实的原因,又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无奈之下,只好将一切都统统都归结于“命运”二字。陶渊明的宿命观就从之而来。但待慢慢地逐渐想得通透了,由听天由命到乐天知命,去除了思想上的苦恼和负担,不再执着于名利及功业上——就弄明白即使是退隐不仕,也再没太大不了!无需过分去强求。这样,终于是将自己从观念上扭转了过去,思想上也总算是为遁世归隐作好了准备工夫。得以尽可能地解除名缰利锁的束缚。只有领悟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大道理,才能够以轻松的姿态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最大的程度上,变得淡泊恬静,甘愿地离开烦嚣俗世,抛弃繁华竞逐,摆脱官场**,将自己的余生都寄情于山水,怡性于田园里去。

二、门阀制度下的爱国热忱

陶渊明的生平,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出仕州郡与归隐园田。并可以他辞彭泽令一事作为分界线。辞去彭泽令那一年,是东晋的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已届四十一岁。这一次弃官以后,就再也没有入仕了。换言之,此时之前的陶渊明,却是一直处于时官时隐的尴尬局面之中。也就是说,自太元十八年(393年),二十九岁初任江州祭酒开始,他在宦海之中便浮浮沉沉了长达十二年之久。鲁迅认为:“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不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又《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③

他这段评论中提到的《述酒》诗,应该就是指有“仪狄造,杜康润色之”这两句题注的那首。全诗颇长,除了题注两句外,诗中再找不到与酒相关的内容。通篇上下,也只见运用比喻的手法,记录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篡权易代的过程。而且诗中句子,是描述得相当的隐晦曲折,以致韩驹、陶澍要“反复观之”、“反复详考”,后知“决为零陵哀诗也”。赵泉山也说:“此晋恭帝元熙二年也。六月十一日,宋王裕迫帝禅位,既而废帝为零陵王。明年九月,潜行弑逆,故靖节诗中引用汉献事。”颜延之《陶征士诔》中更称此是靖节“道必怀邦”(刘良注:怀邦者,不忘于国)。故无为子(宋·蔡绦)曰:“诗家视渊明,犹孔门视伯夷。”(《西清诗话》)④这个伯夷就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孔子当年对他的评价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卫子第十八》)这是孔圣人对这位古代节士一个相当不低的评价了。无为子作出这个类比,自然也是包含了前人对陶氏爱国热诚的一种认同。

这首诗写于晋恭帝遇害之后,那时陶渊明五十七岁,距离最后一次弃官归里,已有一十六年——是属于他“全隐”之后的十六年。事实上,大约在这段期间,还写过不少能表现出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鲁迅语)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感士不遇赋》、《咏荆轲》、《拟古九首》等等,以及那篇传颂最广的《桃花源记》,亦当属此列。

即使四十一岁退隐之后,尚且如此“不甘寂寞”,时而赋诗著文排遣心底郁闷。更遑论血气方刚、踌躇满志的年青时代。前面虽提到陶家发展到了陶渊明的时候,经已是家道中落了,但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中层地方官员,毕竟算得上是个士族家庭,少小时也自当有过例行接受儒家那一套正规教育的机会。如他自己在《饮酒》诗中就说过:“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且能够看得出,他那个时候对于儒家孔子的思想理念,也是相当的执着(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儒家所注重、提倡的是积极用世的思想。这些思想,也就肯定有对陶渊明产生过影响。在他晚年时候创作的《杂诗十二首》里头,更曾是直言:“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些都显示出他早年怀有入世建功立业的崇高理想、宏伟志气。可是偏偏“有志不获聘”,只能空叹“岁月不待人”。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一向盛行以家族本位的宗法专制制度。历代祖先的门第高低,对后代的社会地位,有着相当的影响。而整个魏晋南北朝,恰恰就是一个极端重视门第观念的时代。陶渊明之所以不为当世重用,大可能便与当时这种历史大环境有很深的关系。

就拿他的祖先陶侃为例,根据《晋书·陶侃传》开头的一段简短的记载,陶侃乃“字士行,本鄱阳人。吴平,徙家庐江之浔阳。父丹,吴阳武将军。侃早孤贫,为县吏。”这段话草草交代了他的背景:父亲名字叫做陶丹,做过吴地的武官,但因为死得较早,导致“侃早孤贫”。待他长大之后,最初也只能够当上个小小的县吏。从中可见,陶侃的家世,断不应是什么世家豪族,也不见得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但陶侃是个进取心极强的人,并不甘心屈居人下,本身又是很有魄力、胆识,适逢世局的动荡不安,他的才干,更是大有了用武之地,以军功起家,最终做到“位极人臣”。只可惜的是,由于晋朝上层社会极端重视门阀世族的限制,一直都不能使他彻底摆脱出生于寒门地位的阴影。譬如当时有个伏波将军孙秀,因为是“**支庶,府望不显”,中原人对他普遍有歧视,竟都不屑做他的下属,无奈只好找来陶侃,“以侃寒宦,召为舍人”(《晋书·陶侃传》)。尤觉欺人之甚的是,吏部郎温雅竟公然地称他为“小人”(《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大臣温峤也曾在背后唤他作“溪狗”(《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这样令人颓丧、窒息的社会制度、社会风气,当然很容易教人心灰意懒,自也可想而知,陶渊明要能得到朝中贵人的重视提携,致使仕途通畅,施展抱负,实在谈何容易。

三、十二年目睹之怪现状

在时官时隐的十二年来,陶渊明是见尽了人间之困苦,尝尽了乱世之窘迫。除了上述森严的门阀制度,给年轻时期志气高昂的他,在仕途制造过一定障碍之外,当时整个社会环境的动荡恶劣,朝廷官场内外的黑暗无道,也给他造成过绝对不容低估的打击。这些打击,到了最后,甚至直接导致了他要远离宦海,执意归田,走上那隐逸下半生的不归路。

据载,陶渊明的一生基本上有过三次入仕。这些都是在他四十一岁之前的经历了,且均发生在东晋时期。第一次是在太元十八年(393年),“公二十九岁。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但是出于“不堪吏职”的原因,“少日,自解归”。同年“州召主簿,不就”。他这个“州祭酒”从初任到离职,都俱在太元十八年,因此可以肯定他这个官,前后做了一年的时间都不足。关于他何以初次出仕,就“不日少解归”。有人根据“世路靡悠悠,杨朱所以止”,以及《答庞参军》序言的两句“杨公所叹,岂惟常悲”,认为陶渊明大可能是曾受到了杨朱典故的启发,才毅然作出了那样的决定。“世上歧路太多,人生如何选择,成为一大难题。陶潜当时也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南可北,可进可退。杨朱主张全性保真,陶潜终于也选择归隐田园里”,又说:“但他当时大概还没有下定决心,在歧路面前有点茫茫然”。⑤这种说法,倒似是有一定的依据、一定道理。而且加上当时社会上的玄风极盛,士族文人都喜好清谈,普遍企羡隐逸。或者那种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也在他的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次辞官之后,他开始“躬耕自资”,直到隆安四年(400年),事隔七年左右,他又再度出仕。这段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如他自己中年丧妻。孝武帝暴毙,晋安帝继位。安帝舅王恭讨伐王国宝,反对司马道子擅权,晋开始内乱。桓玄不受朝命。司马元显乱政。孙恩起义……世局乱得一团糟。次年遇上生母孟氏卒,以奔丧为由,旋即辞官回家去了。光阴匆匆度去,四年之后,即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终于第三次出仕了。这四年期间,司马元显诏讨桓玄,反被桓玄所杀。孙恩起义败死,卢循继之。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时至元兴三年的二月,刘裕等起兵讨伐桓玄,桓玄挟持安帝出逃江陵,五月兵败身死。是年春秋间战事不休,音讯阻隔。陶渊明这时还一连作了《停云》、《时运》、《连雨独饮》几诗。就在桓玄死后一个月,他赶赴京口作镇军府参军。次年三月,晋安帝复位还于建康,八月,陶渊明当上彭泽令,这是他一生人最后的一个官衔。同年十一月,他又弃官归里,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作为这官与隐、去与来之间的一个终结——同时也算一个伊始。

就陶渊明这次矢志的归隐不仕,有意见认为是他辞去彭泽令后,深知刘裕因为平定桓玄变乱,立下了大功,已逐步掌权(即所谓“王业渐隆”),心里不愿意与他合作使然。如沈约的《宋书·隐逸传》里即声称:“自曾祖(陶侃)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在他死后,颜延之作《陶征士诔》称呼他“有晋征士”,并“谥曰靖节征士”,大概就是持相同看法。不过到了后世,也出现了不同的见解。例如近人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就说到:“其实渊明只是看不过当日仕途的混浊,不屑与那些热官为伍。倒不在乎刘裕的王业隆与不隆”,再举了《感士不遇赋》作为例子,接着说“当时士大夫浮华奔竞,廉耻扫地……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同时代的陈寅恪则表示强烈反对,认为沈约在《宋书》里的叙述“最为可信”。

而我对此的看法,是比较倾向于梁氏,虽则他的见解也还颇有需要斟酌的地方。上面已有列举过在陶渊明四十一岁归隐之前,时官时隐的期间,社会上所发生过的一些覆雨翻云的迁变。在那个**的时代,宗室内部的争斗,军阀对政权的野心,掀起了一场接一场血雨腥风的火并杀戮,弄得民不聊生。陶渊明的政治雄心,难免要受到压抑、磨蚀。虽然他一直也在关心国运,从未曾真正的忘怀,对国家日衰,黎民疾苦;对朝政败坏,用人不当;对社会**,权臣篡位等等,都有激起过义愤,并时常将之诉诸诗赋散文中去。但在当时“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险恶政治环境下,梦想无疑是破灭了,能见浊流而勇退,或属不得已,却也殊不容易。素来就洁身自爱的陶渊明,心底对那帮“一丘之貉”的所作所为,定必极感厌恶,自然不甘沦落为其中的一份子——也总算是做到了。至于到底是要“事晋”还是要“事宋”,倒未必是他真实关心、在意的。

有意思的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明确交待出自己接任彭泽令的真实原因:竟自是家无余粮,生活困难。这当官的主要目的,诚可谓之肤浅得可以——不过是为了解决家庭的温饱问题而已。足见他这时的心里头,实已老早种下了退隐的根。他说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但又因鉴于时局不靖,社会**,不敢远行,嗜酒的性子又偏改不过来,便由叔父引荐出任了彭泽令一职(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不难看出,陶氏出任这彭泽令一职的时候,就很有委身屈就、勉为其难的意味,显然已再不敢奢望在政坛上面能有何建树了。

是出仕还是归隐,从陶渊明初入官场开始,似乎就一直摇摆不定。这种矛盾的心态,其后还日益严重。而这次最后的自免去职,究其原因,按他本人的说法,便是由于自己率真的本性“作怪”——经已到达再不能用虚伪造作来掩饰的地步。他自觉出仕解决饥寒问题固然很现实,但这样违反自己的意愿,委曲求存,则徒使精神更加痛苦。此亦难怪,在那个充满权力纷争的世道之中,就连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算计,都无不打着崇高道义作为幌子,秉性真淳的陶渊明又将情何以堪。

事已至此,即使尚去抱着一颗赤子之心,顽固不息,勇往直前,重蹈官场为国为民谋取福祉而奋斗,他实在已经不知道自己再能够做上些什么。力挽狂澜,他早已做不到,或者他一直都没有这个能力。东晋义熙元年(405年),他已经是上了四十岁的人,入世再看不到前程,未来似乎也没有曙光。既然入世没有了出路,那就只能够背道而驰——选择出世,立心走上一条遁世归隐的道路,那才是他最后的归宿。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颜回说:“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⑥他终于是狠下心肠,放弃了年青时所坚持过的理想,宁愿返回到田园里每日躬耕,从此投入到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去——企图通过这样来洗涤自己灵魂染上的尘埃污垢。因为那种悠闲、恬适的情景,与他自己日后笔下那个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世界是相当接近。幸好,这一个结局,与他一贯安贫乐道、固穷守志、淡泊率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秉性,也是相当的吻合。

四、 结束语

陶渊明的遁世隐居,由于自身因素,加上外界环境的制约,从入仕之初,一开始就经已注定下来。他只是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方向蜿蜒靠近。古代的中国是出产隐士的国度,几千年下来,每个朝代都有。针对这种隐士文化,有的称赞,有的加以责难。李审言丈《愧生丛录》一则云:“太白、韩公,恨于陶公不加齿叙,即少陵亦只云:‘陶潜一避俗翁也’”《有不为斋随笔》卷壬亦谓:“太白、少陵、昌黎皆不重渊明。” ⑦相反,苏轼对于陶渊明却是推崇备至,平时就很喜欢化用陶诗,对陶氏当然也就有着极为强烈的认同感,甚至还有过“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书陶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之说。《佚名氏跋》里更称陶氏为“江左伟人”,盛赞他“仕不得志也,则挂冠而归。此所以为渊明。设其诗文不工,犹当敬爱。”(据绍兴本《陶渊明文集》)姑且不论世人是给了陶渊明一个怎样的评价,“江左伟人”也好,“一避俗翁”也好,他于后世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李白和苏轼,便是受其影响中文人士子的佼佼者。他们三人性情、思想,又的确也有许多彼此相类的地方。虽则苏轼一生不曾隐居,一生尽职于政事;而李白除了做翰林,做幕僚,流放夜郎的日子,基本上都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是因为他们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大不相同。他们命运比起陶渊明来,理论上要好上一点,并不至于学他那样,官没有做好,要跑去山野隐居。这是幸与不幸?

最后大胆稍改了陶氏诗句作为结尾:“此中有争议,欲辩已茫然”。

宁静淡泊中的智慧

——说说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自然、恬静、安逸,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能够形容陶渊明的诗文呢?无论是《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还是《饮酒》、《五柳先生传》,字字都散发出那样一种淡远清新、平实淳厚、意韵悠长的独特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却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他的文风,他的处世哲学,都好似夹杂在那久远的魏晋之风中一丝淡淡的菊香,细若游丝,而又绵远悠长。

三国归魏,司马氏专权,曾经的宏谋远图、血撒沙场化作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没有了乱世枭雄,取而代之的是将权术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小人。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无数文人墨客选择了逃避现实,而将宝贵的生命耗费于空谈玄学、追求虚幻中的长生不老之上。陶渊明这等隐逸之士的诞生似乎是时代的必然,然而我们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同时代、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与思想。

陶渊明生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而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他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这年冬因母亲病逝,便回寻阳举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至于这次辞去县令的原因,《归去来兮辞》说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这次辞官,便是陶渊明一生命运的重大转折,从此他再未入朝为官,而是专心守住一方寸土,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

陶渊明远离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躬耕自资”,恣情与山水之间,忘却对于现实黑暗的失望之情,他爱菊,便在宅边遍植菊花;他嗜酒,而且每饮必醉;他好读书,却又不求甚解。他的思想与行动都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太多的不同,而他又不似与他同时代的某些文人那样放荡不羁、抛弃一切礼法;陶潜绝对不会赤身迎客,绝对不会与金石为伴,更不会向往长生不死。他仅仅出于现实的失望,更出于自己独特的志趣,而放弃了出仕的道路,他看轻生死,不计得失,安贫乐道;但从他归隐后的一些诗文上仍可看出他对于“俗世”的关注,可以说,他的思想的根基是传统的儒家学说,却又融会了道家的老庄哲学,但他并不沉溺于老庄和玄谈,他是一个很实际的、脚踏实地的人,做县吏就有劝农之举,做隐士又坚持力耕,与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玄学家很不同。

正因为陶渊明远离政治,接近劳动人民,才使他的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上,在文艺形式上,都走着与当时贵族化的文坛相反的道路。他反对剥削,歌颂了劳动,并身体力行;他发挥了五言古诗优秀的传统,高度发展了民歌传统上白描的手法;在数量上及诗歌的接触面上都远远超过前代及当代的诗人;他的成就因此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宝贵的收获。正像无数优秀的作家们,都代表一个寒士阶层与统治阶级的对抗,但在这些寒士中,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走向农民的。这就使得陶诗在一切诗篇中,都显得那么素朴淳厚,单纯明朗。他的风格是最富有个性的,也是最典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以后,仅有少数诗人能以自己的品格构成典型的形象,陶渊明正是这样的,他因此是中国最优秀而且伟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文章,并未沿袭当时盛行的华丽的骈体风格,而是清丽脱俗,清新隽永,仿佛雨后山谷中的长虹,又仿佛一汪潺潺涌动的甘泉,文字中寄托着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期盼。

例如他最后一次辞官时写下的《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字里行间又仿佛潜藏了深刻的人生悲凉。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孤愤难平、忧乐相生的心灵之歌,有诗人返朴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叹;有纵浪大化、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也有误入官场、心性扭曲的懊悔痛心;有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难诉的郁闷孤寂……

又如著名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在文中塑造了一个心目中完美的理想社会:与俗世隔绝,男耕女织,鸡鸣犬吠,其乐融融。但他又将这个社会架空于“避秦时乱”而隐居的先人之中,分明表现出他回归本源的愿望以及对现实的失望,理想之中还透出一丝哀愁。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推之于今,陶渊明不仅以他在文学世界中表现出的追求自由、自然、潇洒飘逸的生活态度感染着生活忙乱嘈杂的现代人;他的思想也仍存在着积极的一面——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更重要的是使人们不去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禄,即使有一些失去也不必感到绝望,只要内心中保有最原始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

你是嘉兴,秀洲中学的吧!我们也有这个作业诶


中秋赏菊诗词
中秋赏菊诗词如下: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陶渊明》。赏析:陶渊明是诗词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不屑于官场黑暗,主动归隐田园,成为隐逸田园派的鼻祖之一。“晋陶渊明独爱菊”,其对菊花的喜爱堪称前无古人。当时,菊花不过是一种野花,无需花钱就可栽培。秋天独自盛开,与隐士的高风亮节有高...

赏菊诗句
赏菊诗句如下: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

陶渊明 饮酒·秋菊有佳色
《饮酒秋菊有佳色》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 1、这首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2、裛(y意):通浥,沾湿。掇(d...

咏菊的诗句都有哪些有名的
咏菊的诗句有名的有:《饮酒·其五》、《过故人庄》、《寻陆鸿渐不遇》、《菊花》、《秋兴八首·其一》等。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译文:等...

陶渊明关于菊花的诗句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

急求陶渊明赏菊的诗句,最好是赞美菊花的。
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明的《和郭主簿》第二首全诗是: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瞩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

东晋名士陶渊明爱菊的故事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陶渊明好赏菊,性嗜酒,意在寄托精神,消除世故杂念,在纷繁的世道下寻找真我,保持自我,超越故我。诗人通过对酒和菊花意象的反复构建,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人格理想和自然的思想追求,可以说,酒和菊花不仅仅只是陶渊明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渊明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精神...

明月清风枕蕈凉咸集嘉宾同赏菊是谁的诗句?
陶渊明赏菊 瑶琴一曲奏新腔 明月清风枕蕈凉 咸集嘉宾同赏菊 或歌或舞或飞觞 陶渊明,晋代的一位有识之士,不为五斗而折腰,放弃官禄,回家享清福,在隐居四周,种满菊花,一边享受田园之乐,一边著书立说,写出了很多传诵至今的文章、诗歌。诗中是秋景,明月清风,在庭院铺开枕席,瑶琴奏着新清的...

陶渊明辞官隐居,在山林里赏菊耕种,怡然自得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关于重阳节赏菊的古诗
关于重阳节赏菊的古诗如下: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2、菊花何须怨,白首独余悲。——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

郯城县18284153518: 关于陶渊明赏菊作诗、隐居遁世的文章 -
西关舒芙: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郯城县18284153518: 关于重阳节…… -
西关舒芙: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郯城县18284153518: 以“门,一直开着”为题目写作文不少于800字 -
西关舒芙: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山间,当在秋风中傲立的菊花为他打开门后,他没有逃避,饮酒赏菊,带月荷锄,种豆南山,一副隐士的样子.官场的黑暗让陶渊明退却.然而,他没有徘徊,没有犹豫,他找到了那扇一直为他开着的门. ...

郯城县18284153518: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 -
西关舒芙: 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郯城县18284153518: 我心中的陶渊明2000字 -
西关舒芙: 我眼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一位安贫乐道的文学家;一位擅长借景抒情的田园诗人;一位影响深远的辞赋家;一位品质高尚的散文家…… 在许多现代人眼中,隐士只属于古代.他们与山为友,与水为伴,品一盏淡茶,酌一壶薄酒,诵读诗书,舞...

郯城县18284153518: 急求陶渊明赏菊的诗句,最好是赞美菊花的. -
西关舒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郯城县18284153518: 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说明
西关舒芙: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

郯城县18284153518: 2022年重阳节的由来
西关舒芙: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节日,那么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重阳节的由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九九重阳,...

郯城县18284153518: 菊花的诗句、译文 -
西关舒芙: 菊花诗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

郯城县18284153518: 九九重阳节感悟话题作文
西关舒芙: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如今的生活之中,每一个节日都是有着具体时间的存在的,那么...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