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西夏襄宗李安全被神宗李遵顼废黜的详细经过

作者&投稿:生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夏皇帝列表~

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晚年,肆意诛杀,纵情享乐,强夺太子宁凌噶妻为后,被宁凌噶刺死。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1047-1067) 1048年即位,在位20年 。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他连年对宋用兵,攻掠临近州县。先后收降吐蕃首领瞎毡的儿子木征和青唐吐蕃部。后注意修好与辽、宋关系。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
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1060-1086) 1067年即位,在位20年 。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1084-1139) 1086年即位,在位54年 。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1124-1193) 1139年即位,在位55年。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桓宗昭简皇帝李纯佑(1177-1206) 1193年即位,在位13年。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
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1169-1211) 1206年即位,在位6年。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
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1162-1226) (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 。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
献宗李德旺(1181-1226) 1223年即位,在位4年。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
夏末帝李睍(生年不详-1227)1226年即位,在位1年。献宗侄。即位仅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末帝投降被杀。西夏亡。

成吉思汗在攻金之前,为了免于受到西夏的牵制,决定先用兵西夏。


为什么选择西夏开刀


西夏自公元1038年元吴建国至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时间。西夏与蒙古素无恩怨,亦无瓜葛,成吉思汗为什么连续发动6次征伐西夏的战争,必使其国破人亡,才肯善罢干休呢?


这得从西夏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来分析。西夏位于黄河以西,因此又被人称为“河西,其国土狭小,方二万公里”,其辖境相当于今宁夏、甘肃以及青海、陕西等部分地区,北靠蒙古,西连西辽,东邻金国,南界大漠,居于各大国强权之间,是蒙、金必争的中间地带,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因它东与金接壤,北与蒙只有一漠相隔,助蒙则蒙军可居高临下,直抵金朝心脏——河南;助金则可使蒙古腹背受敌,受到左右夹攻,无论蒙古还是金国都不敢轻视西夏的重要战略地位。


当时,成吉思汗虽然羽翼渐丰,觊觎金国日久,但金国兵多地广,军力雄厚,不可小视,所以成吉思汗没有草率发兵攻金,“未敢轻动也”。在这种势均力敌的情形之下,西夏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而西夏正与金联盟,使蒙古备受威胁。成吉思汗要解除后顾之忧,就必须征服西夏,这是成吉思汗对西夏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而且西夏相对于金国势小力弱,较宜取胜,况且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法,正是成吉思汗一贯的作战方针。攻取西夏除了战略决策的需要外,还是很好的物资配备和兵源补充地。西夏“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岁无旱涝之虞”,是西部的天然粮仓。除盛产粮食外,西夏的战马、乘骆亦相当出名,这对以骑兵作战的蒙古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素享盛名的还有西夏的“良弓”与“甲胄”。据《兵策》记载,西夏甲胄“由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对西夏良弓大加赞赏,“(西夏)神臂弓,最为利器”。战马、良弓是蒙古骑兵的最佳配备,西夏的30万骑兵如果臣属于成吉思汗,则蒙古骑兵的力量会大大增加,以上这些无疑也是成吉思汗征伐西夏的原因。


试探性进攻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终于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一次征伐战争。但这次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并未深入其地,仅“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以还”。西夏虽国小力弱,但也曾是能抵抗北宋几十万大军的劲旅。因此成吉思汗的第一次征伐仅是一次以追击逃敌为借口的抄掠性战争,其目的是观察一下西夏的反应和其军事实力。这次试探性战争,西夏军队还未来得及反应,蒙古军队已大掠而还了。它造成了西夏朝廷的极度恐慌,甚至导致了一场宫廷政变。


公元1206年,夏桓宗李纯佑被废,李安全继位,称夏襄宗。夏襄宗登基后,依然主张联金抗蒙,自甘为臣,以求共同抗蒙,这无疑是对蒙古的挑衅与威胁。成吉思汗于公元1207年秋,再次出兵征讨西夏,历经数月,“克(西夏重镇)斡罗孩城”。后因粮草不继,夏天已到,遂撤军回蒙避暑。第二次征伐战争宣告结束。


尝到甜头


吃够了不善攻城之亏的蒙古人,经过一年多的练兵备战,于公元1209年秋卷土重来,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三次征伐战争。面对有备而来的蒙古骑兵,西夏军队步步为营,顽强抵抗。双方在黑水城之野摆阵厮杀,西夏军队本想依靠人多取胜,但却忘了自己不是早先的西夏劲旅。长期缺乏训练的西夏军队,交战不久,便被凶悍的蒙古人冲乱了阵脚,被杀得落花流水、尸横遍野,落得个副帅被杀、主帅逃跑的可悲下场。蒙古军队乘胜轻松攻克西夏重镇斡罗孩城、克夷门,使得西夏无险可守。


蒙古军队如入无人之境,直逼西夏首都中兴府下。夏襄宗求救于金,而金章宗已死,卫王永济懦弱无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竟然声称:“敌人相攻,吾国之福也”,拒绝出兵救夏。


夏襄宗求救无门,只好困守中兴。亏得中兴府城高池深,蒙古兵屡攻不下,后来蒙军竟引贡问之水淹城,但城墙高厚,水不能进,却差点倒淹了蒙古军队。成吉思汗派人前去招降,夏襄宗走投无路,不得已献女求和。蒙军掠夺了大量的人民、财物及牲畜满载而归。这次战争不但解除了蒙古的后顾之忧,而且成为蒙古攻打金国的桥头堡。


消磨对手


第三次征伐战争后,蒙军开始向金国进攻。西夏又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夏襄宗李安全被废而死,夏神宗李遵顼夺取政权。他仇恨金人见死不救,正式宣布与金朝断交,开始助蒙攻金。


西夏降蒙之后,“合兵攻金,役为藩属。”在蒙古利用下与金作战13年,大小战役25次,动辄征兵数万人。“继征发日多,(西夏)不堪奔命,礼仪渐疏。”


当成吉思汗准备西征,派使前来征兵之时,西夏大臣阿沙敢不出口相讥,“气力既不足,何以称汗为?”惹得“蒙古主怒,渡河来攻”。蒙古军队再次兵临中兴府下,夏神宗走西凉,遣使来降,因成吉思汗急于西征,遂罢兵息戈。第四次征夏战争暂告结束,但成吉思汗留下话说:“待西征胜利归来,却再理会之。”李遵顼让位于次子李德旺,称夏献宗。夏献宗企图改变依附蒙古、屈辱投降的政策,欲与金重修盟好,共同抗蒙。金国也看到只有两国联手,才能自保,他们企图趁成吉思汗西征之机,“阴结外援,蓄异图”。


但这一情况还是被成吉思汗知道了,他密令木华黎之子孛鲁征讨西夏,“斩首万余级,获牲口马驼牛羊数十万”,又使西夏受到一次沉重打击。


夏献宗的错误


西夏作为一个小国,长期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生存,只得用投降与对抗的巧妙方针周旋于各国之间,一会联辽抗宋,一会联金抗蒙,一会又反过来联蒙抗金,有时甚至同时臣服于两国。但这次西夏人分析错了形势,在受到孛鲁的第五次征讨后仍坚持联金抗蒙。


当成吉思汗西征归来,看到唐兀惕人乘他不在时变得倔强,动摇于降叛之间。于是他意识到,西夏反复无常,不灭之难以灭金,成吉思汗不顾七年西征的疲劳,毅然发动了对西夏的第六次征伐战争。但成吉思汗已64岁,是一位老人了。在一次打猎时,不慎从马上坠下,生起病来。西夏本应趁此机会言和,却口出狂言,“要打便打,要作战便作战”。惹得成吉思汗狂怒不已:“听彼出此大言,即死也,亦应就其言而行之。”并下令破城之后“自唐兀惕百姓之父母甚至其子孙之子孙,尽殄无遗矣。”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从西面和东北夹击西夏,一路攻城陷镇,无坚不摧,直奔中兴府而去。


蒙古兵沿路烧杀抢掠,西夏人挖洞躲避,幸免者百无一二。战败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城池接连丢失,可怜的夏献宗李德旺早已没了当年的勇气,在惊惧中死去。


西夏灭亡


西夏南平王李睨在忧患中继帝位,得知蒙军正攻灵州,亲率50万大军前去支援。成吉思汗见西夏倾全国兵力来援,便亲自坐镇指挥,并趁黄河结冰,用弓箭射退援兵,强渡黄河,大败西夏援军,攻克灵州城,西夏兵将全军湮没。李睨困守中兴府,蒙古兵第三次兵临城下。


公元1227年6月,“帝遣察罕入城,谕以祸福”。夏王李睨自知西夏已无力与蒙古相抵抗,决心投降蒙古,永不再叛,并“向成吉思汗表示奴隶般的顺从”。他请求成吉思汗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其实是借此观察成吉思汗的病情,以决定降或不降。


当时,成吉思汗旧伤未愈,又添热病,果真一月不到便驾金车西去。但成吉思汗料事如神,在留下的三条遗嘱中,其中一条便是如何灭西夏的。因为成吉思汗曾发誓,“既死也,亦应就其言而行之。”成吉思汗密令:“我死之后,不要发丧、举哀,好叫唐兀惕人不知我已死。待一月期到,唐兀惕国王和居民从城里出来时,你们可将他们一下子全部消灭掉。”臣子们依计行事。西夏人不见蒙军举哀,以为成吉思汗未死,乖乖出城投降,蒙古军队一涌而上将他们全部杀死,中兴府无一活人。西夏人在抵抗了蒙古4年之后,终于寿终正寝了。


蒙古消灭了西夏,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南下攻金作好了充分准备。“唇亡齿寒”,金人已领悟到了,南宋却还未尝到苦头。结果,金亡了,南宋也亡了,历史的重复有时真简单的可怕。

党项国西夏自李元昊建国,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历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谅祚,惠宗李秉常三朝,计48年。政治形势的特点是,创国伊始,各项制度在不断完善中,对外以攻宋为主,促其承认夏国的存在;发展时期,历崇宗李乾顺、仁宗李仁孝两朝,计107年,政治上的特点是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与阶级斗争逐渐趋于表面化,激烈化,国内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对外受宋、辽、金三国局势急剧变化的影响,表现为深刻的依赖性;衰亡时期,在短短的34年中,皇室五易其主,历桓宗李纯佑、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睍五朝,由于皇室日趋腐朽,和金朝与新兴的蒙古强敌威协,亡国之势已成。造成西夏衰败与迅速灭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皇室争夺王位的斗争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仁宗时是西夏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在政治上却潜伏着深刻的危机。1170年(乾佑元年)五月,汉族权臣外戚任得敬篡权阴谋分国,几乎使西夏遭到覆亡。在金朝的支持和援助下粉碎了分国的阴谋。仁宗受制于汉人军阀,暴露了西夏党项皇室军事权力的削弱,西夏开始走向由盛而衰时期。仁宗之后皇室争夺王位的斗争十分激烈,1119年(辽天庆元年)桓宗李纯佑即位,到1206年(西夏应天元年)被宗室越王李仁友子李安全与李纯佑母罗氏合谋废黜,立李安全为帝,是为襄宗。

1211年(西夏皇建二年),西夏宗室齐王李遵顼又发动宫廷政变,废李安全自立为帝,是为神宗。皇位的频繁更迭,西夏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面对金朝与蒙古两大强敌,不但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反而被其互相利用,致使西夏本身更加削弱,难以自保。

第二,对外政策上的错误。桓宗李纯佑即位后基本上奉行仁宗时期政治方针和对外政策: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其时北方蒙古兴起并日渐强大,成为对西夏的严重威胁,要使西夏继续生存下去,其国策应是安定国内,联合宋、金,共同抗拒蒙古。李安全篡位,改变了长期与金朝盟好的国策,依附于新兴的蒙古,与金朝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使夏、金双方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受到严重挫伤,同时促进了蒙古的迅速崛起,并南下侵扰。神宗李遵项继位后,承袭了襄宗开始的亡国之策,妄图乘蒙古攻金的机会扩大领土,对金朝连连出击。神宗附和蒙古侵金的政策,不仅不能消除蒙古的威胁。反而把西夏降为蒙古的附庸,受其役使。

1217年(西夏光定七年)十二月,蒙古军围西夏都城中兴府,神宗惊惶逃走。其后西夏不断受蒙古侵扰并被令征兵,神宗时而联金抗蒙,时而联宋侵金,时而又被蒙古役使侵金。附蒙侵金引起西夏统治集团内部与广大人民的不满。1223年(光定十三年),成吉思汗进攻西夏,神宗附和蒙古侵金的政策彻底失败,于12月宣告退位,传位于次子李德旺。李德旺即位后立即改变国策,宣布和金抗蒙,但这时蒙古大军已兵临金都,金朝自顾不暇,已无力援助西夏,西夏之亡,危在旦夕。

第三,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社会矛盾尖锐化。西夏在崇宗李乾顺、仁宗李仁孝两朝封建经济发达时期已潜伏着危机。党项贵族在日趋封建化和接受汉族文化的同时,也过起了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宗室晋王察哥当权,“贿货公行,威福自用”,强占民室数处;年已70余,还姬妾成群。党项贵族世家,也都以奢侈相尚。广大党项部民则遭受残酷压榨与盘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142年(西夏大庆三年)西夏发生饥荒,民间一升米涨到百钱。1143年三至七月,国都兴庆府,夏州等地连续发生强烈地震与严重饥荒,党项部民无法生活下去,起而反抗朝廷。同年七月,西夏的威州、静州、定州等地的党项大斌、埋庆、竾浪、富儿等部都爆发了由党项首领哆讹领导的武装起义,有的起义军达上万人。起义军被汉人军阀任得敬镇压下去。仁宗时,党项贵族日益沉湎于腐朽的生活,侈靡挥霍,到蒙古入侵之时,由于长期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献宗李德旺时殿中御史上疏中说:“国经兵燹,民不聊生,耕织无时,财用并乏。”1226年(西夏宝义元年)蒙古军攻破应里(今宁夏中卫),见夏国“仓库无斗粟尺帛之储”。西夏劳动人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甚至出现“饥民相食”的悲惨局面。但是党项贵族依然挥霍无度,“清歌夜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对国家危亡置若罔闻,也提不出任何拯救的办法。统治集团彻底腐朽,西夏灭亡已成定局。

从1025年三月,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收纳蒙古仇人,率兵进攻之,后又于1207、1209、1217三次进攻西夏,主要目的是打击西夏,为灭金朝消除后顾之忧,或促使西夏附蒙古联合攻金。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取得胜利回到漠北,以西夏不屈,决计灭之。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自北境长驱深入,攻入西夏。五月,西夏上皇神宗李遵顼病死。七月,献宗李德旺也惊忧而亡,献宗侄李睍被拥立为帝。1227年春,成吉思汗大军围西夏国都中兴府,敦促李睍投降,被拒绝。半年之后,粮尽援绝,末帝走投无路,向蒙古请降,并求宽限一月献城。1227年(宝义二年)七月,末帝李睍出降,被蒙古军所杀。党项所建的西夏国遂亡。

shi zhe .yang


谁知道西夏襄宗李安全被神宗李遵顼废黜的详细经过
仁宗之后皇室争夺王位的斗争十分激烈,1119年(辽天庆元年)桓宗李纯佑即位,到1206年(西夏应天元年)被宗室越王李仁友子李安全与李纯佑母罗氏合谋废黜,立李安全为帝,是为襄宗。1211年(西夏皇建二年),西夏宗室齐王李遵顼又发动宫廷政变,废李安全自立为帝,是为神宗。皇位的频繁更迭,西夏统治者为了...

李安全人物简介
西夏的历史上有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李安全,也被称为西夏襄宗。他的庙号是襄宗,谥号则是敬慕皇帝。这位皇帝的在位时期为1206年至1211年,共计五年,享年四十一岁,属于党项族的皇室成员。李安全出生于1170年,他的父亲是崇宗的儿子越王李仁友,而他本人也继承了家族的血脉。1196年,他的父亲李...

橡树| 塞外悲歌:蒙古灭国西夏之战
西夏襄宗李安全舍却爱女,并以财富、牲畜进贡蒙古,恳请蒙军释放嵬名令公和太傅西壁讹答。 就此侧见,西夏襄宗李安全于国,于大将、大臣的大义,并非庸主。 蒙夏和约签署成功,蒙军也就兴高采烈丰收而去。 关于这次蒙夏和约,元蒙官史记载是西夏被水淹,情急之下求和。 而更多考证,蒙夏和约确实是蒙军被水淹后,铁木...

西夏王朝皇帝列表
1、西夏王朝皇帝列表如下:夏太祖(李继迁)--夏太宗(李德明)--夏景宗(李元昊)--夏毅宗(李谅祚)--夏惠宗(李秉常)。2、夏崇宗(李乾顺)--夏仁宗(李仁孝)--夏桓宗(李纯祐)--夏襄宗(李安全)--夏神宗(李遵顼)。3、夏献宗(李德旺)--夏末主(李睍)。4、唐朝贞元中分振武朔方二节度置夏州节度使,治...

李仁友西夏越王,西夏襄宗皇帝李安全之父
李仁友,西夏第四世崇宗皇帝李乾顺之子,西夏第五世仁宗皇帝李仁孝之弟,西夏第七世襄宗皇帝李安全之父。五世仁宗皇帝李仁孝在乾祐元年(1170年),由独揽西夏军政大权的国相任得敬逼迫下,被迫将夏国疆土之半归任得敬统治。任得敬还暗中与南宋勾结,策划夹攻金朝。南宋使臣被夏国抓获,向金国陈告此事。在...

靠勾搭罗太后当上皇帝的夏襄宗李安全,最后怎么下台的?
公元1206年,李安全在情人罗太后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桓宗李纯佑,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史称夏襄宗。李纯佑被软禁起来,不久就暴病身亡,年仅30岁。罗太后对情人侄子真上心,金朝起先不承认李安全的皇位,罗太后再三上表请求,才使金朝最终册封了李安全。李安全虽然如愿以偿当了皇帝,但日子并不好过。因为...

1211年的逝世
西夏襄宗李安全(1170年-1211年9月13日),夏崇宗孙,其父乃夏仁宗弟越王李仁友,1196年,仁友逝,安全上书要求袭越王爵位,桓宗不许,安全被降封为镇夷郡王,他极为不满,于是萌生了篡夺皇位之心。1206年3月1日与桓宗母罗氏合谋,废桓宗自立,改元应天。在位时昏庸无能,破坏金国与西夏长期的友好...

西夏皇帝列表?
夏仁宗 ( 李仁孝1139-1193) 夏桓宗 ( 李纯祐1193-1206) 夏襄宗 ( 李安全1206-1211)夏神宗 ( 李遵顼1211-1223) 夏献宗 ( 李德旺1223-1226) 夏末主 ( 李睍1226-1227)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末因平乱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

皇建的介绍
皇建(1210年-1211年八月)是西夏襄宗李安全的年号,共计2年。

李安全历史评价
这一破裂源于两个关键因素:首先,当蒙古围攻中兴府时,夏襄宗向金国求援,但金国并未出兵援助,直接导致了关系的破裂;其次,西夏统治阶层的腐化堕落加剧了国内问题,生产停滞、社会矛盾激化,以及蒙古的持续侵扰,迫使夏国转向经济掠夺以满足贵族的贪婪,从而转而附和蒙古侵金,这是关系破裂和战争的根本原因...

清河县15950143257: 西夏王朝是如何消失的 -
佴泻怡那: 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

清河县15950143257: 有谁知道西夏神宗的爷爷是谁? -
佴泻怡那: 【西夏帝王谱】 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

清河县15950143257: 历史上,有哪些篡位的皇帝﹖ -
佴泻怡那: 一、秦二世胡亥 秦二世,也称二世皇帝,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太子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谋杀了其兄扶苏后就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二、昭武皇帝刘聪 刘聪是十六国时期汉国开...

清河县15950143257: 为什么说西夏历史上有十位皇帝九座帝陵?
佴泻怡那: 北宋建立之初,宋朝曾封李彝兴为太尉.后来其子李光睿继掌 夏州政权.978年,其... (在位54年)、桓宗李纯祐庄陵(在位13 年)、襄宗李安全康陵(在位6年). 第七...

清河县15950143257: 西夏皇帝建国后采取的巩固措施 -
佴泻怡那: 1、社会进程 兴起之初社会形态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 2、封建化的原因 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 3、采取的措施 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4、政治制度的特点 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 5、和宋朝的关系 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清河县15950143257: 什么是三台阶七部开挖法? -
佴泻怡那: 景宗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

清河县15950143257: 西夏皇帝列表? -
佴泻怡那: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

清河县15950143257: 简述蒙古对西夏的六次战争 -
佴泻怡那: 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前三次进攻都属于一种试探性的进攻.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统军首次进攻西夏,从此拉开了六战西夏的帷幕鉴于女真统治集团长期对蒙古族的残暴压迫,力量日益壮大的成吉思汗决...

清河县15950143257: 求问中国历史上从夏朝到清的所有的皇帝 -
佴泻怡那:[答案]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

清河县15950143257: 后唐到成吉思汗皇帝列表 -
佴泻怡那: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