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明在,为何佛陀要说空呢?

作者&投稿:仲长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释迦牟尼佛讲的法都是说空,为何他不直接说?~

修习佛法本来就是讲究个机缘,佛祖讲佛之时本来也没有创立教派,更没有著书立传。
现在所看到的佛经都是佛祖灭度之后,后世之人总结而出,才会分出大乘小乘藏传之类个个流派
大乘佛教分为空,有二宗,大般若经共有六百余卷,心经应当算是纲要而金刚经则是其中一卷。
大般若经我并没有读全,就不在这里误导你了,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去阅读一下。
佛言“空”并非空无一物,是世间万物有缘即起,无缘即灭,本无自行,所以说空。

心外求法与心内求法是用的比较多的2个词汇,仅从字面来看似乎对立,其实不然。

既然说心,一切唯心造,心包太虚,也就是说心之外无物,心内法心外法皆是心法,否则就与前面的话相违背。而且佛教是不二法门,烦恼都可以是菩提,心外求法与心内求法又何谈对立呢。故心外求法与心内求法可以相通,不一不异。

虽然不一不异,但是学佛还是提倡心内求法,我想,心内求法就是认识自心的意思了,而心外求法是骑马找马,头上安头

  以下为观自在正答舍利子如何速得甚深般若之词;首举色空相即之旨。今先标空之诸义如下:
  (一)凡夫之空。即是顽空;乃呆滞无用之空。此复有二:
  (1)对于色法不能感觉。此由五根粗劣,对于微细色法无从起识,遂认为空(散心凡夫皆具此见)。
  (2)对于色法不愿感觉。此虽五根非劣,对于一切色法不愿接受,遮遣成空(无色界众生皆具此见)。
  (二)三乘之空。非究竟空;乃因果不昧之空。此复有二:
  (1)偏空。二乘之见也。认生灭法为有;涅盘法为空。为避生死而入涅盘,是谓避色入空。
  (2)生空。大乘之见也。知一切法相只如虚影,毫无实质;无所谓生。譬如镜中假相。 二乘之入有余涅盘,虽能空诸所见,而不能避免色法因果律。大乘之证生空真如,能知诸法无非虚影;而虚影之由来,亦有一定因果律。故三乘教当修行时,对于因果律,皆须绝对遵守,不敢违犯。
  (三)魔道之空。名恶取空;乃拨无因果之空。此亦有二:
  (1)误解偏空。以为一入空观,一切法相,皆化为乌有。佛固无;因果更无。佛像固可弃;戒律更可毁。不知自己虽入偏空,而“有法”之演变,丝毫不乱。
  (2)误解生空。以为入此空观,虽有法相出现,只是虚影。佛土何足贵?地狱何足惧?平日修善固无谓;作恶亦何妨!不知虚影中因果律,丝毫不乱。
  以上两种魔道,平日目空一切;及堕地狱,受苦无间,或有悔生前见解之荒谬者。至于生前殊无空观能力,但摭拾唾余,擅毁因果;一遇事急,辄起恐怖;此魔卒耳。
  (四)一乘之空。即究竟空(亦名大空真空第一义空等);乃性相不二之空。此复有二: (1)洞明本体。即彻悟法空真如。三乘行人会得生空者,虽知诸法只有虚相,本来无生,如镜中影;然未深明虚相所从出之本体,每误认异熟识为起源。及彻悟法空,始知一切法相皆归于真如本性;当体即空,而不碍诸识之所缘相。此为性相不二之究竟空。明此即知空色相即之妙旨(此中又有别圆之分。圆教能全线平等性智,万法同时顿现。别教不能,须次第现)。
  (2)兼达妙用。洞明本体者,虽达即色即空,即空即色之妙旨;而对于空中之色,不能任意起灭。以未达法界妙用也。欲体用兼赅,不可不深究六大法性(即地水火风空识)之作用。步步能契五大妙用,而不废识大之缘相;是不唯明究竟空之本体,且能依本体起用矣(前项为法空之空,此项为不空之空)。
  本经说主观自在菩萨,体用兼赅,故能自在转物。听法者如能洞明本体,既足称真正当机矣。
  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未见性者,对于五蕴所起之法,惟滞于相,不知当体即空。
  内彻诸法之根本,谓之见性。真见性者,虽随五蕴引生法相;能了其当体即空;所谓即五蕴离五蕴是也。未见性者,既不明法相所由来;但凭五蕴习惯引起之法,于种种相分中随逐执著,不知为空,遂为法相所缚。
  虽沿用空之名相,乃相对的顽空;而非绝对的真空。
  世俗所谓空,乃指有法之反面。法相所在处为有;法相不在处为空。其为空也,呆滞而无用;故谓之顽空。相对的顽空者,以与有相相对而立也。若即有即空,方为真空。以同时并处,非相对而立,故曰绝对的真空。
  就色法言之,以为色空不并立;色外为空,空外为色。
  色法,如世俗所谓物质。五蕴所起之法,本含物质精神两种;今先取物质言之。色空不并立者,以为有物质处则非空;无物质处则为空。是谓色外为空,空外为色
  。 譬如以石投水中,石外方是水,水外方是石。水与石不能并容,彼此必异处也。
  此以石喻物质,以水喻空间。空间忽有物现,如水中忽有石入。石之来,水必让相当位置;石所住处,不复为水。如物之现,空必缺相当位置;物所住处,不复为空。物与空不能并容,犹石与水不能并容;此色必异空,空必异色之见也。
  其见解较胜者,或以为色空虽可同处,究竟各有体质。
  此犹近人理想,以为空气与以太不妨并存。有以太处,或许无空气;而有空气处,必有以太。喻如空间或可无物质,而有物质仍不失空间之存在。是谓色空可同处。但色与空,体各不同;犹空气与以太之异质。
  譬如投盐于水中,可溶成一味咸水;水与盐非必异处。然盐质与水质固自不同。
  今更设譬明之。前喻以石投水,此以盐投水;示盐能消溶于水中,非若石之顽固不化也。盐得消溶于水,犹色法得消溶于空。既可消溶,自非异处。但盐与水,其质仍别。犹色空终非一体。此色不是空空不是色之见也。
  但的的见性者,谛审法相本空,归于实性;绝无体质可言。不过随缘表现,依种种种符号,幻成种种假相。
  的的见性,即洞彻诸法之所由来。约本体,则为空大。虽一法不立,而无量法性即寓其中。此根本法性,未起用前,绝无所有。及其起用,初仍是性,无相可见。所可觉者,地水火风四大妙用而已。能证此五大之性者,则为五智。约觉照部分,所谓见大是也。随缘表现为种种法相,则识大所引起之种种符号耳。假相者何?六尘及七八识相分皆是。
  此为见性极谈。会此,即知法界缘起(亦名六大缘起)之义。若于五大中只明空大本体,则唯知真如缘起之义耳。所谓真空,第一义空无非空大之别名,斯显教诸宗所共知也。若未洞悉第一义谛,唯从八识上研磨,所得则属赖耶缘起。其于赖耶犹所未明,而惟向六识上用功,则所知者根尘缘起(亦名业感缘起)而已。
  本段释文,以真如缘起为主;盖经旨所在也。
  如依眼根而显者,幻作颜色诸相。依耳根而显者,幻作声音诸相。
  就六尘言,色声香味触法,皆假相也。假相何自起?则根境力用相接时,从和合中显示一种理致。若证以妙观察智,惟顿觉一段性理。加以认识,逐步停顿;则在在设立符号以志之;于是恍成种种尘相。如依眼根所起力用,从而认识之,遂按其活动率相当符号,幻出青黄赤白黑等色尘;参以意识,更成空间上种种形相。依耳根所起之符号,幻出宫商角徵羽等声尘;参以意识,更成时间上种种响相。余可类推。
  相之所起,当处即性,互不相离。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此固超乎石水不并容之妄见也。
  相不自起,由识假定为有;乃一聚心王心所所演成。然识依智生,智凭性显;故相之起处,必有性为骨子。故曰互不相离。性之本体无质,名之曰空。相之幻象似质,名之曰色。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即性不异相相不异性之义。彼此同处,恒能并容;非若石与水必不并容也。
  不惟空色同处,抑更同一法体;只是约相曰色,约性曰空;复出乎盐水不同质之妄见也。 性与相非惟同处出现,互不相妨;实则彼此同体,更非二事。不过由智证验名性;由识了别名相。空即性,色即相。性相不二,即色空不二;非若盐与水彼此异质也。
  若以真空喻水,色法可喻波浪。约本体曰水;约变态曰波浪。波与水,固一而二,二而一也。又如金制耳环,约体为金,约相为环;木制书案,约体为木,约相为案;彼此皆非异质也。
  性相互不相离,前已以铜炉喻明。此更取水波金环木案等再三喻之。学者苟能如理思维,当可领会其旨也。据文字相,波即是水,固未合理;盖波非惟水有也(如音波光波等)。水即是波:亦未必然;盖水多有不作波浪之时也。然“波即是水,水即是波”乃回互之文。意取一部分水浪观之,论形相为波,论体质为水耳。金环木案等喻并仝。取一金环观之,金不离环,环不离金;非泛言凡金是环凡环是金。取一木案观之,木不离案,案不离木;非泛言凡木是案,凡案是木。
  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明性相不二,彼此互摄之旨。
  性相不二,即空色不二;以空即性,色即相也。既明性相不二,彼此互摄。则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妙义。
  即色之空,固属真空;然境界却有深浅,略分四级:
  (1)通教见地。会得生空,其空体尚未深造;而空中不妨诸相影现。
  (2)别教见地。会得法空,其空体既达源底;能于空中次第显现诸相。
  (3)圆教见地。会得法空,其空体一切平等;能于空中一时顿现诸相。
  (4)密教见地。会得不空,其空体不离六大;能于空中自在变现诸相。
  大般若经学观品云:“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意谓色法当体即空,只存一段性理;非遮遣令空。若被遮遣成空,则性理亦失,色法即灭,不复成色也。
  此乃大经卷四佛答舍利子之词。原答云:“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七句中,今只列三句者,以下四句仝于本经(不过以离代异),可不再引也。舍利子问修般若波罗蜜多之道;佛答须先明空之意义。空义未明,终难彻悟。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者,谓色法自性名之为空;非断灭色法,另得一种空境也。盖色法所以有相,乃识所演成。离识会智,无相可见,假名曰空。若灭色为空,则色性亦无,将何成色?佛虑听众犹未洞明,于是申以四句曰:“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每两句相互解释。前二句谓取一种色法观之,色相不离空性;空性不离色相。相若离性,色即断灭。性若离相,色种不明。事理交彻,乃能造极。后二句更明仝一法体,故性相相即。
  本节空色等义,即仝此旨。
  本经只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而不先标色自性空等三句为总纲。文相较略,宗旨无异。
  空义愈彻,见地愈高,虽知诸法相如梦幻泡影,而空性尚属浑略;此通教见地也。空性不浑,而诸法相未能一时顿起,别教见地也。空性洞明,诸法相得同时并起;圆教见地也。空中自在运用,极不空之能事;密教见地也。
  若误认遮遣之空,蔑视色法自性之理;则堕恶取空,与魔为侣矣。学者不可不知(恶取空者取恶见之空也)!
  此误执空见,不知有法体之魔属也;错处易见。有知法体不空而不明法用者,亦流入魔属;错处难知。昔有甲乙二僧,皆对佛像大小解。或叱之。甲曰:一切皆空,何处是佛?何用择地大小解乎?乙曰:佛遍一切,何处非佛?将于何地大小解乎?
  甲僧被挞而觉痛,显非一切皆空。故曰错处易见。乙僧昧于法从缘生。佛像为缘,佛性特著于其间;无缘之处,其相不起;不妨目为无佛处。叱者未明此理,便不能出乙之过矣。学者修行,误入偏空既属非是;况堕魔见耶!

  经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空不二之旨既明,受想行识可类推矣。
  本经宗旨,以深般若波罗蜜多顿空五蕴。然只空其蕴,不空其法;故于空中不妨并存色相,亦不妨并存受想行识诸相。色空不二之理,既如前述;受想行识,亦与空相即;其义可思。但所谓不废法相者,只许一念相应。若落第二念,便渐流于分别矣。
  五蕴皆空之义,要在即蕴离蕴。若明“空不自空,与法俱现。法不自法,与空齐耀。”斯得之矣。
  经文以“亦复如是”四字括之,略词也。若详其文相,应作:“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亦复如是者,谓受想行识,亦一一与空相即也。详其文相,应作十六句如释文。今分四段明之:
  (1)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能觉诸法之现,必有受感。关于色法者,有苦受,有乐受,有舍受,关于心法者,有忧受,有喜受,有舍受。受而不能与净心相应,则堕受蕴。执苦乐等而不能遣,种种烦恼从之而生。若行般若波罗蜜多,顿与净心相应,诸受之性,一一流露;而亦不废诸受之相。性相原非异处,故曰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性相更仝一体,故曰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六祖斥神会云:亦痛亦不痛,堕二边。以俱属相也)。
  此外又有有味受,无味受;则与色蕴密切相关。又有耽嗜受,出离受;则与行蕴密切相关。
  (2)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诸法活动之初,只是一种妙性流行;虽加以接受,亦无相可见。想心既兴,乃凝结为相。此通诸八种识也。一念起想,境界即萌。落第二念,想蕴即生,若能随现随扫,不著于相;当下便觉想处不异空处,而空处亦不离想处。更融会之,想相即是空性,空性即是想相,原无二体。
  诸法自性,本来皆空,故能平等齐现,不滞于相者,且能顿现一切法相,互不相碍。任执一相而不能空,便为余相齐现之障碍矣(小乘灭受想明空,大乘即受想明空)。
  (3)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行法,乃指心相应法如何迁变;及心不相应法如何衬托。著则成蕴;不著则见性。心相应行法既幻;心不相应行法尤幻(一切皆妄乃约不相应法言之)。迷时为行蕴所缚,不知为幻;以致流转无穷。一旦洞彻其理,则行蕴顿空;法性发越。行处不异空处,空处不异行处。行相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行相。此约心相应法言之。若论心不相应法,性尚不可得,何有于相耶(以是幻中幻也)?
  识之缘境,不过显微成著;而能变迁为他境者,思之力也。识之初起,经过作意,触,受,想,而境定。由略而详时,与他境联络之路线,忽然出现;思心遂凭习惯游行于其间,引识兼注他境;寝假旧境境反为所夺。于过渡之际,若有变迁之迹焉。色法如是;心法亦如是。由甲种色相变为乙种色相,即色法之变迁也。由甲种心相变为乙种心相,即心法之变迁也。但色法变迁,须受他力支配;故不入行法之列。心法原自有权,行否随意;故诸心所皆称行法。若无关色心二法而隐起种种衬托之相如时空等,虽无变迁力用,而堪为变迁之标记;故亦以行法名之。(色法为共业所构成,故自力难以变更。心法为自业所独起,故自力有权支配。)
  (4)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识摄八种心王而言。外缘属前六识;内缘属七八识。法相之现,恒由识成。色法十一种:五尘乃前五识所缘相;五根乃第八识所缘相;法处所摄色,乃第六识所缘相。心法之受想,分摄于八种识。行则意识为主;余识亦皆有所摄之处。识若未净,即堕蕴中。识蕴如存,色受想行四蕴纵然能空,终非究竟。故五蕴以识为关键。欲八种识尽皆清净,须待五智圆成。既各成智,则识所缘相,皆得顿归自性。虽初念之起,法相即萌;而起识处不异大空处;大空处亦不离起识处。约性相合一,则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矣。
  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诸识始能皆转为智。到此境界,则运用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若识未全空,余蕴虽空,尚未达观自在境界也。
  真见法性者,必能一一体会其理也。
  见性,即以智证性。其境界有三:
  (一)似见性 虽觉诸相如梦如幻当体即空;而所见法体,尚为阿赖耶识所蔽;未与真如相应(神秀四句偈同此境)。
  (二)略见性 虽觉真如总相为真,余相皆妄。而诸相之起,隐由异熟识主持,非迳由真如流出(六祖四句偈同此境)。
  (三)真见性 不惟会得真如总相;而诸法之起,一一迳由真如本性显现为相;不被诸识缠缚(六祖大悟后同此境)。
  真见法性者,即真见性之人。既会诸相迳从性显;对于蕴空相即之理,自能体会无遗(色法固空,法之自性亦空;即圆成实性之旨。性相所以不二,以同归第一义谛也)。
  大般若经不可动品云:“色不异本性空,本性空不异色。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不异本性空,本性空不异受想行识……”
  此乃大经三八九之文。本性空不异受想行识之下。尚有受想行识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受想行识二句。今以……代之,避繁也。
  此文详略较为适宜。而空字之上,必加本性二字,正恐学者误认恶取空。务于五蕴中会取妙有自性;则虽空其蕴相,而妙用不失矣。
  此文初四句与本经同;不过增本性二字耳。后四句,虽非将受想行识四蕴各别申说,然较“亦复如是”四字为详明矣。本性空者,法之自性无相可见,名之为空。此是第一义空,与余义别。凡夫以无记为空,义固不正。二乘以灭受想为空,义亦失真。魔道以无因果为空,义尤荒谬。以其贻害甚大,特名恶取空。其所以取此恶见者,误解“一空一切空”之旨;不知真空中恒具妙有,随缘显用也。众生为五蕴所蔽,本具妙有,不能自觉;离蕴斯见矣。

  摘自《心经广义》

佛经说的“空”不是没有,而是事物存在的状态。平时我们认知事物的方法是用二分对立的法则,即界定一事物是A,那它就不能是非A。而我们常见佛经里说一些如“法,非法,非非法,是法也”的话语,也就是等于“A,非A,非非A,是A也”。这其实是在述说“空”的状态。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要我们打破二分思维的框架,不要用分别主体与客体的意识心来观照事物,如此才能体悟事物存在的真正状态,也就是“空”的状态。

这其实很难,因为我们已经困在二分对立思维太久了。如果有人告诉我们一个杯,它其实不是杯,但它也不是“不是杯”,那我们一定会问“那你说它到底是什么?”然而一这样问,就重掉会二分思维的框架里了。而其实问题是;“那是什么?”根本不是问题。 故学佛最重要是修养自己的思维,提升智慧。心经就告诉我们要修般若智慧,才能照见“空”的存在。

这是一个精神追求的层次问题。
一般人是处在感觉这个层次,
高一点的是处在气这个层次,
再高的是处在神这个层次,
再再高就是空了。
越高的距离物质越远,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但是,不管哪个层次再高,他们所对应的物质基础是同一的。

因为你达不到那个层次,所以说感觉,看的见、摸的到。如果长高一点,就会说感觉的到。如果再高些,就会说气足。如果到了空这个层次,就会说唯我。佛已破了空,故说空。那已经不是人类可以了然的。正如老子,已经归了道也。

空,不是说没有,而是说变异、深远、运动、无常。
心,作为汉语名词,有时是指物质,有时是指思维活动,在用法上不同。
所以,需要结合以上两方面再结合具体的文句来说明。
再,“空”并不单是禅宗强调的,而是佛教所有派别的基本内容之一,之所以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中文翻译时的种种省略。而“一切皆空”其实是佛法宣传中对佛法的引申而不是原文,因为在佛经中,提到空的时候都是有明确所指的。

量子物理也不是最究竟的。
只是比经典物理高一个层次而已。
更高层次的量子色动力学。大统一理论,更加的究竟。

但即使如此,仍然无法将意识与物质统一。
而佛理则在物质与意识统一的高度。

可以说佛法与科学不在同一个知识层面上。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能通达无碍地知晓三世,并且过去、现在、未来的纷繁形相毫不相杂乱,清清明明,所以称为三世无碍智。四智佛陀彻证了法界的真理,智慧横穷十方、竖尽三世。从横面来说,佛拥有「尽所有智」,徧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从纵深来说,佛拥有「如所有智」,对于万法的认识深度,超越了一切...

佛陀箴言:天天明明到底是什
人生明 《》: 善男子,空,病者妄,由妄故,非唯惑此空自性,亦迷彼生,由此妄有,生死,故名明。【後注】: 迦牟尼佛告文殊菩:空中有花,空就是空的,有西,因眼睛有病,所以看起有花。如精神分裂症的人看到鬼看到神,在他海、眼睛的有鬼。到精神病,有病?病?很判定。有病正常的只有...

举例说明什么叫佛学里的“重罪不可悔”?
自杀的实质就是杀害生命,既然佛教说连动物都不能杀,为何自杀就没有禁止?佛陀明明知道那些人要去自尽了,他连反对或阻止都没有,就算不是他鼓励的,但却是他认可的。那不等于说,佛不在乎他的大弟子破不破杀生戒的,既然所谓的戒破不破都无所谓,那么戒不戒又有啥所谓?!佛搞这些戒岂不等于是...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间实在太漫长了,因此,每一个众生都和我们彼此做过父母、兄弟、姊妹、儿女,由恶业力在人间或者异类当中也彼此很多次杀害过对方,对这个轮回的事实虽然凡夫一无所知,但诸佛如来却是明明白白地照见。我们只是不思惟而已,如果思惟的话,就会情不自禁地生起惭愧心...

提婆达多和佛陀前世有什么因缘要害佛
他又回去,回去之后,结果那个女孩就指着他说,你这个人真不老实,明明我的那个金碗很值钱,你却说他一文不值,而且还恶狠狠地把它丢在地上。那个贪欲商人说,现在那个碗在哪里?她说,哦,你走了之后,你刚走了之后,有一个很正直的商人,他来,他把那个碗收购了。这个时候,那个贪欲商人气得简直要...

怎样摆脱旁人怜悯的目光?
要自信哦,谁怜悯那是他的事情,咱管不着不是。只要自我感觉良好,不必太在意他人的施舍……

佛陀为什么不显圣?
而在佛教,佛像是象征着人性的完美。佛像也提醒我们人在佛陀的教诲的重要性。佛教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神作中心的一项事实也告诉我们应向内而不是向身外去寻求圆满与了知。由此可见说“佛教徒是崇拜偶像”是不正确的。问:为何人们要烧金银纸并在佛庙里作许多令人费解之事?答:当我们不去了解之时,许多事物看来都怪...

西游记里白龙马明明有功,为何会被如来永远盘在了柱子上?
按照佛教的理论,世间万物分属六道。这六道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天道的众生即为“天人”,是六道中福报极高的众生。天人有天王,有很多大天王都来源于印度神话,后来被佛教吸收。在佛陀讲经时,包括天人、龙族在内的“非人”也常常前来听经,听完之后欢喜赞叹,发誓要守护...

佛教既然讲无我,那么谁在轮回?谁在承受因果?何必为善?
谁在轮回?当然是自性的我。这个自性的我是什么?就是灵魂。所以佛说::万物皆空,因果不空。今生做了恶,这个业是不会随着人的生老病死而消失的,而是跟随自性再入轮回。所以不必怀疑为何要行善,止恶。某些人自认为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那只不过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未来报应的自我麻醉,...

释迦牟尼佛能住千劫,何以83虚龄而逝?
佛陀对此作了回答,这些苦口婆心,意味深长的话语,明明白白地揭示了佛法僧独一无二的观点。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固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3)。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

老边区18638937372: 释迦牟尼佛说我心明净,随缘而得是什么意思? -
歹婵普南: 释迦牟尼佛说心明净.简单的明心见性,就是说你什么事儿都不要着急,随缘而得.有些东西不是你着急就能得到的.一定要把心放平,不要着急,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着急也得不到,就是这个意思.

老边区18638937372: 释迦牟尼佛讲的法都是说空,为何他不直接说? -
歹婵普南: 1、多数事情都会重复的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好比说,恋爱,丢钱包,吵架,和朋友吃饭! 2、所谓的圣人,其实都知道,什么事情其实都有天理,但是,人性贪婪! 3、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4、记住3,然后放在概率里,加...

老边区18638937372: 佛经中所讲的空是什么意思?那么佛教倡导的伦理空吗?如何悟空呢? -
歹婵普南: 佛经中所讲的空是指修离相的心来,清净自性.不是指人、事、物. 诸法皆空,自因果不空.伦理是做人的标准,如果破坏伦理道德,行不善业,就要承受所知带来的果报. 若想悟空,当先戒除贪嗔痴,这是悟道入空性的基础.基础不牢,无以悟空.

老边区18638937372: 佛空:佛教的空是指客观不存在还是指客观事物不永恒? -
歹婵普南: 楼主您好!先来说说“空”:虚空:是两个物体知见没有阻隔的区域,这叫虚空.虚空是因为有了色法之后才建立的一个概念,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所以,虚空摄归于色法,叫做“色边色”.完全是“唯名无实”.纯属概念.无常空:这是...

老边区18638937372: 佛陀哪些话是亲口对业力开示的? -
歹婵普南: 一切唯心造...南阎菩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地藏王菩萨)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具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憨山大师)

老边区18638937372: 佛语言曰:万事皆空,那为什么还说佛,可它本身就是空的啊,难道佛的空也有程度之分吗 -
歹婵普南: 本来是空,连空也无,,无可言说,但一念无明,执著为有,为了让众生解脱,佛所以说空谈有.

老边区18638937372: 佛在心中,那心又在哪里呢? -
歹婵普南: 佛因心而有,心因佛而有.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从究竟意义上来讲, 佛是觉悟的一种状态,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语言文字、意识,都不能正确表达,认识. 如标月指,了之所标,毕竟非月! 只能从语言、意识做一个权巧的下手处, 佛陀也...

老边区18638937372: 求佛教的中心思想? -
歹婵普南: 大乘佛法讲的"根本无我,这个我只不过是缘起和合的我的存在 为什么说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不一样 一切都在变化改造 没有一样的 没有一刻是一样的 这叫刹那刹那的无常 哪有一个我 不然有这个我 就会我爱我恨 一切造业痛苦 生命的敌人就从...

老边区18638937372: 佛教的空悲理论是什么呀?谁有准确的解释 -
歹婵普南: 空:是指一切都是因缘而生得,幻生幻灭,没有自性实质的.所以称为“空” 悲:因为众生都执着于“我”和“法”而在“贪嗔痴”苦海中沉沦,佛菩萨怜悯慈悲,誓愿救度,就是佛教说的“悲”. 明知一切皆空一切如幻而不舍如幻如空的受苦的众生,就是佛教的理论基础.

老边区18638937372: “佛者,心也,空性是也,本质本心是也”什么意思 -
歹婵普南: 说的白话些就是,修佛主在修心,那修到什么样的心境呢?空的心境. 那什么是本心,本心也是本我,本我与外在那个被诱惑执着有偏差的我是不一样的,本我就是每个人都有的佛性. 那为什么本我是性见空呢? 用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空杯,本我是可以装下一切的空杯,而外在的我因为有执着,有立场,有各种念想所以是一个放满了东西的杯子.只有空的杯子才能选择,才能接受外来的各种信息与能量.人的本质就是那个空杯,空的杯子才是最原始的那个.只有完全接受,才能建立感应. 我们再来看'心'吧,心是空的?我们全身上下的血都是靠它供应,我们说它有,其实它没有,我们说它没有,它随时都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