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国人对陆游的评价,急!急!急!急······

作者&投稿:华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表现陆游"至死不渝"的抗金爱国情怀的诗句是什么?~

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 宋.陆游《陇头水》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 陆游《陇头水》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宋.陆游《关山月》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宋.陆游《关山月》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陆游《书 愤》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 宋.陆游《长歌行》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宋.陆游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宋.陆游《金错刀行》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宋.陆游《诉衷情》

1210年1月26日是除夕,陆游走到了生命尽头,这一年他85岁。诗人的眼光停
留在旧军装上。这个伴他度过大半辈子。三十多年过去了,军装挂在墙上,尘土覆
盖了,尘暗旧貂裘。他也被人冷落被人遗弃了。生命最的时刻,还是在回忆三十多
年前的战场生活。他唯一放不下的不是名利不是家业,是在内忧外患中的国家。他
留下了《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的遗瞩。在这个人
世,他唯一牵挂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理想没有实现,他仍然在等待,王师北定中
原。为什么陆游如此不忘?原来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灭亡,南宋北伐没有成功的
时候。高宗以求和为基本原则。一批爱国将领或是被处死,或被打击,很少有提北
伐的主题。南宋人在西湖歌舞中麻木时,陆游终其一生在为收复中原而奋斗呐喊。
今天就讲几个故事,感受这位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激情。第一个故事是,泪溅龙
床请北征,是说他请皇帝御驾亲征,这里牵到一个问题,二人地位悬殊太大,一个
是天子,一个不过是八品文官,本来见皇帝的机会都少,好在宋有轮对的政策,陆
游好不容易见到了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五月,正好碰上高宗的生日,金国派来了
使者,送来了贺礼,这次的贺礼特别,是战书。要求南宋割让泰安以北的土地,不
答应,就要挥师南下。高宗一看到,立即大哭。他想的是逃跑。路修得宽,皇帝这
样的态度,陆游要请求皇帝御驾亲征,难度就可以想象有多大。换上别人,肯定会
顺着宋高宗,可是陆游慷慨陈辞时,面对宋高宗的态度,陆游可能忘了自己的卑微
身份,大声恳求,这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历史上,就会出现这样的似乎不可能却真
实发生的故事。这事发生后,对陆游的影响是,他被罢官了。对陆游来说,个人利
益永远微不足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不会就此沉默。此后,起落的过程,往往都
与他喜欢提北伐这样的话题有关。四十岁时,担任镇江通判,力劝张浚北伐,又被
罢官。长达四年的闲居生活开始了。



一个文人的战场表现:一直到46岁时,才重新起用,此时做了非常大胆的举
动,毛遂自荐,写了长信给王炎,这是四川宣抚使,王炎也是抗金将领,看到这封
信,非常高兴,邀请他来任职,官名是左承议郎……实际相当于军事参谋。这个职务
重要,为前线战士出谋划策,还要主管各种文件。这一年他四十八岁。他终于到了
前线去。这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之前的诗篇,陆游感叹自己老了。之后,到了南
郑,心态马上转变了。“不妨青鬓戏人间。”心态变了吧?陆游突然改变,是因为心
态的改变。这也说明在很多人看来,战场是最危险的地方。陆游看来是最快乐最浪
漫的地方。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他是充满幸福感地去战场。原因只
有一个,是对民族对国家的深沉的爱。爱到足够强烈,才能置个人安危不顾。南郑
从军岁月是他一生中生命的最高潮。在南郑时,他终于参加了对金的小规模的战
争。再艰苦,他都不抱怨。再是他充当过南宋军队的情报员。这种工作要的是胆大
心细。陆游的武艺就能发挥作用了。他自己说过,读书三万卷,学剑四十年,剑术
高超,适合去做情报员。他巧妙地避开敌人的封锁,出色地带回对方的信息。再是
在南郑的打虎经历。今天看来是游戏娱乐,当时打猎不仅仅是游戏娱乐,更多地是
军事演习,他还单枪匹马打死过几只老虎。这些事情一直在南宋军队中流传,成了
传奇故事。南郑前线的经历,成了他一生回忆的亮点。直到晚年还在频繁地回
忆。 《书愤》,说自己壮年时哪知道世事艰难,中原北望气如山。瓜洲渡与大散关
与两次战争有关。1161年的两次战斗。同样是陆游足迹所到之处。这些都曾经是他
一生中离救国理想最近的地方。他自诩是塞上长城,有他们在,一定会抵抗金兵,
甚至能收复中原。

突如其来的变故:在乾道八年十月,王炎被召回朝廷。他做的事就是筹备北
伐,准备就绪时,被调回临安,表面升官,实际上是临阵换将,这是一种信号,朝
廷对金用兵的决心动摇了。不久,王炎被罢官,陆游也被撤回,来到成都。他深知
这次被调离前线,可能一生不再有上前线的机会了。一腔热情或许没有机会了。悲
愤中写下《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
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
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写
作时,正是淳熙四年,到成都大概五年时间。十多年中,有多少像王炎这样的爱国
将士等待机会,可是没有朝廷的旨令,只能让机会白白流逝。主政的达官们在醉生
梦死。战马肥胖,弓箭只能在仓库中腐烂。极度写出了陆游的愤慨。刁斗仿佛是在
催促时间流逝。大好机会就白白浪费了。战士们长期守边境,心中悲凉只能在笛中
寄托。最后四句再转,写到北方沦陷区的百姓,在盼望军队打过来,解救出自己。
事实上,写这首诗时,离靖康之耻过去了半个世纪,南宋没有决心与斗志。遗民在
这样的夜晚,会流下多少泪水?一想到统治者的软弱,想到战士的艰苦与壮志难
酬,感情在诗中奔泻。他用笔战斗在呐喊,在挥洒爱国激情。此后是被朝廷罢用,
多是被闲置。永远的遗憾:在这二十多年中,陆游尽管没忘国家命运,朝廷却不再
关心他。可是他没放弃过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的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爱
国激情再次喷发。 “铁马冰河入梦来”。他想的仍然是祖国。不能为国做事,才是
最痛心的。无奈中,回忆回到了二十年前,在南郑前线的那段经历。铁马冰河是他
一生中的最高潮。现在这一切只能入梦来。这个国家的命运前途自有达官贵人操
心,可是对他来说,身份卑微阻止不了忧国之思。陆游八十二岁时,朝中再次发动
对金作战,一听到消息,陆游写下了有名的《老马行》,把自己比作老马。王师北伐
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这些诗句中流露出的哪里是老人能写
出来的?开禧北伐是他一生经历的最后一次战斗,尽管不能为国效力了,仍然用诗
笔来战斗,为战士打气。失望的是这一年的北伐,也因为仓促,而迎来了失败。这
次打击,彻底搞垮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示儿》再次证明了对国家的爱。他
没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不过他的一生不是真正的悲剧,没有爱的一生才是真正
的悲剧人生。他的爱国激情让我们看到了完整的陆游。他对子孙的告诫没白费,后
代中英雄层出不穷。他的爱国信念并不寂寞。梁启超评价他说: “辜负胸中十万
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经做过官也曾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闲居故乡.他的一生正值金人南侵,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他创作的涉及时事政治的诗,表现了他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思想.陆游一生写作勤奋,是我国古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作品有诗,词,散文.诗的成就尤为显著,仅现存的就有9300多首.他在当时就有"小李白"之称;也被人比为杜甫,有"诗史"之誉.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即"中兴四大诗人".其诗清新圆润,格力恢宏.

历史上写诗做多的人

生平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作品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气吞残虏”。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高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税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他的诗歌艺术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等人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这两个跟他时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叶他很受冷淡以外,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汪琬、王苹、徐釚、冯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旧社会裹无数客堂、书房和花园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对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脑,那些流连光景的“和粹”的诗只算次要。可是,这个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矫正过来;谈者痛心国势的衰弱,愤恨帝国主义的压迫,对陆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极亲切的体会,作了极热烈的赞扬,例如:“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呜;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几句话彷佛是前面所引两个宋人的意见的口声,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声一样,比原来的声音洪大震荡得多了。
“扫胡尘”、“靖国艰”的诗歌在北宋初年就出现过,像路振的“伐棘篇”。靖康之变以后,宋人的爱国作品增加了数目,前面也选了一些。不过,陈与义、吕本中、汪藻、杨万里等人在这方面跟陆游显然不同。他们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束手无策地叹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没有说自己也要来动手,要“从戎”,要“上马击贼”,能够“慷慨欲忘身”或者“敢爱不赀身”,愿意“拥马横戈”。“手枭逆贼清旧京”。这就是陆游的特点,他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譬如刘子翚的诗里说:“中兴将士材无双……胡儿胡儿莫窥江!”“低头拔胡箭,却向胡军射……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语气已经算比较雄壮了,然而讲的是别人,是那些“将士”和“男儿”——正像李白、王维等等的“从军行”讲的是别人,尽管刘子翚对他的诗中人有更真切的现实感,抱更迫切的希望。试看陆游的一个例:“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尽管他把自己搁后,口吻已经很含蓄温和,然而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是“诗经”“秦风”里“无衣”的意境,是李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中箭身死长句”的意境,也是和陆游年辈相接的岳飞在“满江红”词里表现的意境;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时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偶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知我亦轻生者”的气魄和心情,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傍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1.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2.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诗中这样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嘱咐。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不要忘记告诉他胜利的好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陆游。
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廷,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扶老携幼,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伟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成为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示儿》是陆游的绝笔,从这首诗中能看出陆游那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死了都还想着收复失地,而没说些分家产之类的话语。
[编辑本段]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真相: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两首,即《沈园》诗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临终前一年,再游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思念唐婉的诗:《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爱,为什么会能够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红粉成灰”之后的几十年,还让诗人用将枯的血泪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断肠诗句?我从陆游“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中似乎得到一丝感悟:陆游和唐婉的夫妻情爱,虽说在现实世界中存续的时日无多,却早已经一点一滴地“转存”到了各种有情万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实爱存入了瑞士银行,可以稳稳地收取利息。一对“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当时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艳,多少情怀;多少的厮抬厮敬,多少的互爱互重。也许,就单是这一对“菊枕”,已经足以让情爱“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万”,更不用说恩爱夫妻之间“有甚于画眉”的“闺房记乐”了。
一对“菊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那么的无足道,而又实在是那么的奢侈。其“药疗”之功效,犹在其次也,叹叹。
人间的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的清香却永远会历久弥新。
愿天下有情人都双双亲手缝制自己的一对“菊枕”,长相依傍,不离不弃,莫失莫忘,珍爱到地老天荒!
陆游毗邻罨画池,为纪念曾任蜀州通判的爱国诗人陆游而建。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除陆游家乡浙江绍兴外,全国仅有的纪念陆游的专祠。
陆游曾两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间曾多次游览州中山川名胜,写下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词,抒发他一腔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整个陆游祠为仿清建筑,含大门、长廊、过厅、序馆、两庑、正殿等,主体陈设突出“梅”的主题。过厅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馆为“香如故堂”,陈列陆游生平简介,陆游遗像玉石碑、陆游手迹碑。堂后辟梅园,广植陆游喜爱的梅花。正殿为“放翁堂”,塑陆游坐像。两庑陈列陆游诗文各种版本及诗意画。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陈列厅,专供陈列崇州的历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凤栖山,有个与陆游祠遥相呼应的梅花寨,被称为放翁遗香圣地。陆游任蜀州通判登临古寺时曾从这崖上山。山道断桥边的梅花在黄昏风雨中寂寞开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为他后来写《卜算子·咏梅》获取了创作灵感。有专家考证,“驿外断桥边”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区梅花近千亩,花开时节,呈现“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树万枝浮暗香”之美景。
陆游在此读书的《云门草堂》
云门草堂系陆游早年故居,在云门广福庵。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赐“寿圣院”额,为云门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曾二度重建。现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仅剩断墙残壁和几间旧屋。陆游之父陆宰曾隐居云门,陆游青少年时读书处就在“云门草堂”,
他32岁时赴任福建做主簿时曾作《留题云门革堂》诗作别。“云门草堂”遗址一旦开发,恢复旧观,其意义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编辑本段]陆游-个人影响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古今中国人对陆游的评价,急!急!急!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经做过官也曾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闲居故乡.他的一生正值金人南侵,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他创作的涉及时事政治的诗,表现了他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思想.陆游一生写作勤奋,是我国古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作品有...

大家对陆游的诗有什么看法,他和杜甫相比呢?
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话》);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比埒"(沈德潜《说诗□语》)。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旬层...

对陆游爱国诗的研究现状,有哪些观点?
陆游出生于书香世家,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家中长辈也有精通儒学之人,良好的家庭背景为陆游提供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加之陆游聪明好学,12岁便能赋诗写文,才华横溢。

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陆游是南宋最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收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事业中。可惜生不逢时,南宋统治者太腐朽了,致使他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直到他逝世,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可以说,他性格中最亮的闪光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精神...

陆游的一生究竟有多苦?
陆游是南宋词人,除了他的诗还有唐婉之外,我想多数人对于他还是陌生的,或者是有才华的人命运都会比较坎坷,他也是如此,他此前多年参加科考都未能考上,最后终于考上了却只能做个闲官,而且还总被人弹劾,所以他的一生始终是在官场边缘徘徊。不过,他却是一个爱国心极其强烈的人,他虽然官位不高,却...

评论陆游
这文人对唐婉很好。他是唐家的世交朋友,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婉,想尽力令她幸福。 二人是否为表兄妹 后世的论著大都同意陆游与唐婉是表兄妹。然而一些学者对此也提出疑义,他们查考了《宝庆续会稽志》,发现唐婉的父亲唐闳是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鸿胪少卿唐翔之子,而陆母则是江陵(今属...

急!!!比较陆游和辛弃疾的咏梅诗,论文格式
中国人对于陆游的了解。多半是通过语文而不是通过历史。特别是他的那首“示儿”诗,从历朝历代启蒙学童的三家村的老先生教儿童背起,到解放后学生的语文课本里那是一定出现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有他那首“卜算子--咏梅”,也因为毛泽东不...

陆游有什么品质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陆游的资料简单介绍
这是什么,不是固执,陆游身上流淌的血液是我们华夏的血脉,所行之事乃是我们华夏之魂,他是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永远打不倒的。所以尽管落榜,他还是在《夜读兵书》中写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我觉得这是陆游伟大之处,他从来不因为朝廷的腌臜之事来影响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他是真...

陆游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
陆游是豪放派。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金明区15941474821: 古人对陆游的好评 -
歧宣甘维: 清代前期著名诗歌理论批评家对陆游诗的评价一般都不高,如叶燮说:“陆游集佳处固多,而率意无味者更倍”(《原诗》).朱彝尊说:“陆务观《剑南集》句法稠叠,读之终卷,令人生憎”(《书剑南集后》).又说:“陆务观吾见其太缛...

金明区15941474821: 名人对陆游的评价! -
歧宣甘维: 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诗是这么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他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陆游.

金明区15941474821: 陆游是个怎样的人 -
歧宣甘维: 通常来说,评价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神秘文人,是很难的,更何况这个人生活在几百年前、、、 我只能说,陆游是一个痴情的才子.

金明区15941474821: 陆游被后人称为? 急!急!急! -
歧宣甘维: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被称为"小李白"

金明区15941474821: 陆游被后人称为什么 -
歧宣甘维: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被人们称为小李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金明区15941474821: 对陆游的印象 高分 -
歧宣甘维: 陆游的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豪情\沉郁悲壮\忧国忧民

金明区15941474821: 世人评价、赞美陆游的诗句有哪些? -
歧宣甘维: 梁启超评价陆游;一 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胡尘意不平. 二 诗界十年靡靡风, 兵魂散尽国魂空. 诗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金明区15941474821: 陆游的形象 -
歧宣甘维: 陆游戎马一生,也是为剑术高手,写 示儿 的时候英雄已经到了暮年,你可以想想下:陆游把他儿子叫到床边,然后给朗诵了这首诗,可以边舞剑边朗诵,很有气概,就像电影 见龙卸甲 中刘德华饰演的赵子龙最后冲向敌营一样悲壮!

金明区15941474821: 人们如何评价陆游
歧宣甘维: 爱国主义诗人

金明区15941474821: 有关陆游很他的诗书愤的知识求陆游的生平经历,后人的评价以及他的
歧宣甘维: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但幼时正值金人南侵,“儿时万死避胡兵”,饱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