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的对话解释一下

作者&投稿:紫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翻译及大致意思(尽可能详尽点)~

水,是最接近于大道的,大道无所不在,而水也有利于一切,不留在高处,却只往低处去,从来不会逆势而走,是善于选择自己的所在。清澈而平静,深不可测,是善于渊远深奥。汲取而不会枯竭,付出不求回报,这是善于为仁。遇见圆处所在,必环绕而走,遇见方处所在,必折角而行,塞住必停止,放开就流淌,这是善于守信用。能洗去万般的污秽,能正确地评判高下,这是善于治理万物。用来载物,可以漂浮其上,用来映照,则清澈如本,用于破坏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是善于使用自己的能力。无论白天黑夜,注满一处以后便会向前流淌,是善于等待合适的时机。所以圣人顺随着时机而行动,贤者针对不同的事情而变化,智者不用大动干戈去治理,通达的人顺应天时而生存。你这次回去以后,应该将言表之外的骄气去除,将你满脸想要实现大志的气象去掉。否则,还没看到你的人,就先听到你的声音了。身体还没走,风却已经呼扇了,张张扬扬,像老虎走在大街上似的,谁敢用你?

以上只照原文翻译。大致意思嘛,是奉劝孔子,做人要像水一般的善容,低调,渊博,伺机而动,待时而出,发挥自己的所长,去造福于万民万物。不要说得太响亮,做得太张扬,生怕世上没有人知道你满怀大志似的。

当时孔子一直力图恢复周礼,把周礼奉为至宝,整天去研习推广,他认为战国时世道纷争,纲常沦丧,只要恢复周礼,就能恢复盛世。但在周朝的时候,“礼”并不是用作规范人的行为,衡量道德的标尺,而是作为人和人之间,表示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公共语言,那时道德是在人心的,“礼”是用来表现内心的尊重或信任的方式,而孔子力图恢复周礼,却没有体会周朝时候人们的精神状态,只是学会了一种形式,而只把这种形式大力推广,没有精神的形式是空洞的,是虚伪的。

所以老子才会奉劝孔子要实在一点,不要拿起前人的东西就照搬硬套,想要大有作为。一切应该自然无为,如水一般趋下善渊,才能一步步顺利实现自己的目的。

我对国学略知一二,我来回答吧。
上: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说的,学的,都是古人的,可是古人连尸体腐烂已经了,骨头也朽了。就留下那么几句话,已经过时了,你不能把他们看的那么死。否则就会让你自己劳累。我听说,富商家财万贯,看起来好像一无所有。君子德才兼备,看起来好像愚蠢的人。去掉你骄气与欲望,和你神态隐藏想要夺志的行为。因为这些对你没有什么好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下:聪明有谋略的人,为什么都不得好死,因为喜欢去议论别人,而遭遇祸害。辩论很广的人,因为喜欢说别人的是非与短处,而没有好的下场。所以,为子不要以为自己很高,为人臣不要以为自己在上。
总体来说老子教诲我们,为人要谦虚,不争,清静,自然。

孔子对老君说:“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自己认为很久了、熟知其中的道理了。原因在伪诈的思想,当今七十二个君主都在论说先王的道理,都在阐明周公、召公的事迹。竟没有一位君主能实际应用!太遭了!这人文的逻辑很难说清楚,自然的规律也很难弄明白呀!”
老子说:“幸运呀!多亏你没遇上‘治世’的君主呀!你说的‘六经’与《六艺》不同,早已是先王陈迹了。我所以说它是陈迹,因为你今天说的道理都是先王早先实践过的旧理。人的足迹,是人用鞋踩出来的,能说足迹就是鞋吗?那白鹭的品相,眼睛的视线不变就风化结合;飞虫,雄的在上风叫,雌的在下风应而风化结合。各类动物,自己分化了雌雄。因此说,阴阳雌雄风化的属性不可以对换、使命不可以改变、时间不可以终止、规律不可以阻塞。偶然从规律和逻辑中得到好处,没有自己参加是不可能的,而失去这个好处,没有自己参加是完全可以的。”
孔子没到三个月,重新拜见了老子。
孔子说:“我明白了。乌鸭、喜鹊孵卵育子、鱼濡沫育子,做在细要处的才能育化,有利了弟弟而哥哥要哭泣。很久了,我没育化自己为真正的人。不首无育化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去育化别人呢?”
老子说:“可以了,你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孔子与老子的三次会面

孔子和老子分别是中国儒道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代表人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思想互补的文化,如果说孔子的学说为阳,那麼,老子的学说即为阴。阴阳相济,不可分离,孔子学说不同於老子学说,孔子学说又不能脱离老子学说。两者互成对比、陪衬,互为补充、支撑,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完整、动人、充实、神秘。

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在庄子一书中,曾虚构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会谈,孔子十七岁时,第一次见到老子,当时孔子以相礼助丧为职业,受到老子的教诲留下深刻印象[注三]。孔子三十四岁时,专程到京都雒邑向老子请教周礼,孔子问礼於老子一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孔子第三次会见老子是在相邑,此时孔子已创建了他的仁学体系,试图通过仁学使荒废的礼义复活。但是在这时候老子对礼已形成新的看法了,於是老子和孔子之间展开了『无为而治』与『仁义之治』的论辩,关於这场论辩,记载在庄子天运篇中。老聃曰:『……夫仁义憯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邪?……』孔子见了老子后,回来三天不说话。这里弃仁义的说法和胠箧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本篇直指孔子来反驳仁义。庄子天运篇又提到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於是往南到沛地去见老聃,对此,老子发了一番宏论:『……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於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注四]孔子周游列国,求仕不得,大约六十六岁时,又一次在相邑见到老子。此时的老子以决定西去隐居,所以这次见面可说是老子和孔子最后的会面,这次会见,孔子主要是向老子述说自己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的经历,亦记载於天运篇,孔子:『……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又一次这种『以化为友』的观念再次藉著孔子的言论表达。然而,这种和造化冥合的观念,显然是道家的言论,却被庄子巧妙的套用在孔子身上,这麼一来,孔子反而在替道家宣扬他们的道了。『至人无己』是庄子说的,『虽智大迷』出自老子,这番道理孔子和老子的交谈也有涉及,孔子去见老子,老子刚洗过澡,正披头散发要晾乾它,但见他木然直立的神情,煞是惊人,看起来就像是具尸体,老聃曰:『吾游心於物之初。。。』其意大概是一个到达了最高境界的人,他心中不再存有自我,天道推动一切,能够达到道的境界,必是最完美、最快乐的。也唯有『至人』才可达到这种地步。言外之意,彷佛庄子承认老子已达到『至人』的境界,而孔子对於道家的道还不能领悟。有意无意的矮化了儒家的人文之道及仁义体系。综观整部庄子,有关老子和孔子论道的场面几乎都是老子占上风,站在一种道的先驱者的角色上,来传授孔子这位受教者。以儒道两家的首要代表人物来安排这些场面与对话,庄子所要强调的,无非是道家的道之真实性及优越性。透过这些篇章,儒家的人文之道充其量不过是一些治人的小技俩,甚至在胠箧篇中儒家的仁义是为大盗窃取天下的东西,该被丢弃。

五、《庄子·天运 》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生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生之陈迹也。岂所以迹哉,今子之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鹭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为、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译 文

孔子对老君说:“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自己认为很久了、熟知其中的道理了。原因在伪诈的思想,当今七十二个君主都在论说先王的道理,都在阐明周公、召公的事迹。竟没有一位君主能实际应用!太遭了!这人文的逻辑很难说清楚,天然的规律也很难弄明白呀!”
老子说:“幸运呀!多亏你没遇上‘治世’的君主呀!你说的‘六经’与《六艺》不同,早已是先王陈迹了。我所以说它是陈迹,因为你今天说的道理都是先王早先实践过的旧理。人的足迹,是人用鞋踩出来的,能说足迹就是鞋吗?那白鹭的品相,眼睛的视线不变就风化结合;飞虫,雄的在上风叫,雌的在下风应而风化结合。各类动物,自己分化了雌雄。因此说,阴阳雌雄风化的属性不可以对换、使命不可以改变、时间不可以终止、规律不可以阻塞。偶然从规律和逻辑中得到好处,没有自己参加是不可能的,而失去这个好处,没有自己参加是完全可以的。”




孔子见老子,有一段对话,很有名!求原文和翻译!谢谢!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

孔子见老子,有一段对话,很有名!求原文和翻译!谢谢!
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生逢其时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来却像愚钝的人.去掉您的骄气...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翻译及大致意思(尽可能详尽点)
是虚伪的。所以老子才会奉劝孔子要实在一点,不要拿起前人的东西就照搬硬套,想要大有作为。一切应该自然无为,如水一般趋下善渊,才能一步步顺利实现自己的目的。

文言文式的名人言行事略带翻译
孔子十分不解,再次问道。老子长时间不发话,孔子继续洗耳恭听。老子拗不过孔子,最后又张开了嘴,让孔子看他已经脱落不在的牙齿。 两个世界级的思想大师的对话就是这样在伸舌头和张嘴的肢体对话中结束,但里面的寓意却值得我们深思。老子告诉孔子的是:舌柔齿坚,但最后的结果是牙先掉了,舌头却仍然健在。 孔子适周...

老子与孔子的四段对话(一)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解释:聪明的人容易死,是因为喜欢讥讽别人的过失。喜欢辩论还很厉害的人容易招祸,因为他们喜欢说别人的错误。如果是别人的晚辈,就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如果是别人的下属,就不要显摆自己的高明。感悟...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解释一下
老子说:“幸运呀!多亏你没遇上‘治世’的君主呀!你说的‘六经’与《六艺》不同,早已是先王陈迹了。我所以说它是陈迹,因为你今天说的道理都是先王早先实践过的旧理。人的足迹,是人用鞋踩出来的,能说足迹就是鞋吗?那白鹭的品相,眼睛的视线不变就风化结合;飞虫,雄的在上风叫,雌的在...

孔子见老子,都聊了些什么?
老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这段回答孔子的话解释是,“那些懂得礼仪的人,已经死了骨头都烂了,蛮横无礼...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启示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

孔子向老子问礼,问的什么礼?
回味着与老子的对话,孔子说:“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一千六百年后,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引用诗人唐子西的话来表达他对这位坦荡求真、不惧坎坷的君子的崇敬之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老子与孔子性格迥异。老子致虚守静、知雄守雌,孔子信而好古、直道而行。然而,老子作为周守藏室之史,孔子...

电影《孔子》中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老子:“无用,安知不是大用,弱则生,柔则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道无形,不限于世间万物,而我的道则只在人间。”老子:“那就不要在意天下的误解吧,富人赠人以金,我没有金子,就送你这几句话吧。”

宁德市17785062505: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解释一下 -
栋石达林: 孔子对老君说:“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自己认为很久了、熟知其中的道理了.原因在伪诈的思想,当今七十二个君主都在论说先王的道理,都在阐明周公、召公的事迹.竟没有一位君主能实际应用!太遭了!这人文的逻...

宁德市17785062505: 孔子与老子的对话翻译及大致意思(尽可能详尽点) -
栋石达林: 水,是最接近于大道的,大道无所不在,而水也有利于一切,不留在高处,却只往低处去,从来不会逆势而走,是善于选择自己的所在.清澈而平静,深不可测,是善于渊远深...

宁德市17785062505: 电影孔子老子对话全部对话,谢谢 -
栋石达林:[答案] 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看到一条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说出了这一番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孔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

宁德市17785062505: 谁解释下老子赠给孔子这段话的意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
栋石达林:[答案] 聪明睿智洞察秋毫却身陷死地的,是那些好议论人是非的人.高谈博论,雄辩群口却危及自身的,是那些喜欢挑别人缺陷的人.做贤人的,做臣子的,不要太自以为是. 我想是因为孔子力图回复周礼,并以礼为准则,到处去框量他人,从而指责他人不是...

宁德市17785062505: 请问老子与孔子有什么对话?愿闻其详,多谢. -
栋石达林: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鲁君批准他前行,并给了他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

宁德市17785062505: 电影《孔子》中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
栋石达林: 老子:“孔丘啊,当今之世王纲失序,礼乐纷乱,你还要推行礼乐仁义吗?” 孔子:“丘惭愧,一无所成.” 老子:“那就索性放弃吧,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孔子:“可丘毕竟不能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无用于世.” 老子:“无用,安知不是大用,弱则生,柔则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 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道无形,不限于世间万物,而我的道则只在人间.” 老子:“那就不要在意天下的误解吧,富人赠人以金,我没有金子,就送你这几句话吧.”

宁德市17785062505: 孔子第一次拜访老子时老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
栋石达林: “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宁德市17785062505: 孔子见老子看了牙和舌头明白什么道理了 -
栋石达林: 从《史记》的某些篇章里,我们可以推测出老子和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老子要长于孔子几十岁.在众多的历史记载中,对老子的寿终年龄有两种说法:一说160岁,二说200多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老子长寿. 就在老子100多岁的时候...

宁德市17785062505: 庄子寓言:孔子与老子会谈都说了什么? -
栋石达林: 六 孔子对老子说:“一些研究政治之'道'的人,常常为是非、可否的观点争执不下.辩论的人说:'离坚白、别同异是很容易的事,就好像把它们悬在屋角一样,是再简单不过了.'这种人可以称作圣人吗?” 老子回答说:“这种...

宁德市17785062505: 孔子带颜回去见老子.老子指指自己的舌头,又指指牙齿什么意思 -
栋石达林:[答案] 从《史记》的某些篇章里,我们可以推测出老子和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老子要长于孔子几十岁.在众多的历史记载中,对老子的寿终年龄有两种说法:一说160岁,二说200多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老子长寿. 就在老子100多岁的时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