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老汉掘开儿子坟墓拿出一包裹,干部看后:赶紧送去中央

作者&投稿:达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 | 纪中百事

编辑 | 纪中百事

1950年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举国上下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欢乐中。

浙江省宁波镇海县的一名老汉,带着几名邻居,趁夜色渐浓拿着锄头和铁锹上了山。

老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坟墓堆旁,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让大家开始挖开这个墓。

一起过来的人也没敢问太多,只知道大家正在挖的墓是老汉二儿子的。在动土的时候,有人看了一眼墓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

老汉的名叫张爵谦,而他的二儿子名叫张静泉,照理说墓碑上应该刻上静泉张公墓这几个字。

可仔细定睛一看,墓碑上却只写着泉张公墓。这恰恰少掉的一个字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还是说这个墓根本不是张家的吗?

众人看后很是疑惑,不过大家来不及多想,凭张爵谦平日在村子里的为人,大家知道他应该不会撒谎。

在大家你一锹我一锄的挖掘下,不一会就把棺椁刨了出来,张老汉和邻居一起掀开棺盖,众人又一次发现了一件怪事。

原来,大家好不容易挖出来的棺椁里面,只有一个看起来黑乎乎的木盒子。

张爵谦没有理会大家好奇的眼光,他径直地跳进墓里,把这个木盒子拿了出来。

众人看到后议论纷纷,大家都在说这是个什么宝贝,居然让张老汉这么痴迷。

而后他打开盒子,又揭开里面用层层油纸包裹的东西看了一眼,长舒一口气,急急忙忙地把东西抱回了家。

回到家后,他急忙吩咐自己的大儿子,把这个箱子火速送到上海刚刚成立不久的史料委员会。

东西送到上海后,工作人员打开包裹后,当场都震惊了。来不及耽误,主任拿起电话,第一时间向中央首长汇报。

张老汉从墓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又为什么能够惊动组织领导呢?

这一切还要从墓主人张静泉的经历说起。

时间回到1898年5月,20多岁的张爵谦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经过了反复考虑,老张给儿子取名守和,字静泉。

和上个世纪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家里的生活收入,主要依靠的是人丁的耕种来实现。

所以在张静泉出生之后,家里相继又添了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不过在20世纪初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宣告覆灭。

之前固定的 社会 阶层发生了变化,而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们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教育上的革新。

可以说清朝灭亡后,上到权贵子弟,下到普通百姓都有了上学的机会。而作为家里几代都为农民的张爵谦,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是由于家里实在是拮据,自己穷尽所有也只能把孩子供到中学。可张静泉依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虽然没有继续读书的机会,他从小还是有机会接受了新时代的思想。1913年,看到家里实在是家徒四壁。

十五岁的张静泉主动和父亲商量后决定退学,打算去离家里比较近的大都市上海租界内打工。

因为他上学的时候读书成绩好,再加上从小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这让他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和领导力,很快在工人阶层中脱颖而出。

而他出众的能力很快也被组织注意到,上海的一些地下党员也开始与他接触。到了1921年,张静泉在打工之余不断学习,他学识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而组织也经过了长时间的考察,发现张静泉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再加上他的思想觉悟也在不断地提升。

后来经过他人介绍,张静泉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年他只有23岁,可以说是当时年龄最小的组织成员之一。

加入了党组织后,为了方便革命,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人亚,从此便开始他惊心动魄的革命旅程。

他一心为革命操劳,几乎很少回家,也正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组织一直把他当做上海最早一批的先进人士,深受组织信赖。

后来因为革命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凭借着各种关系,张人亚被任命为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主任。

在打工的那段时间,曾经去过金银首饰店做学徒,他深知当时的资本家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剥削。

于是俱乐部在他的带领下,积极展开了为工人争取权益的斗争工作。在这期间,张人亚在俱乐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并向当地的资本家提出了普通劳动群众的权益诉求,可是已经高高在上的资本家们,哪管那么多给自己打工人的想法。

他们选择无视这些要求,并且还联合起来打算开除张人亚和其他两名发起人的职务。而这一做法很快激怒了当时的工人们。

张人亚的要求正是广大工人百姓当时的心声,为了保护张人亚,工人们聚到一处,举行了大罢工,向资本家们抗议。

这场罢工整整持续了28天,看到这么长时间的僵持也不是办法,于是张人亚拜托宁波同乡会想办法找人从中间调停。

最后好不容易为工人争取到了经济利益。罢工虽然赢得了短暂的胜利,可是张人亚也从这次罢工中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他知道现在的罢工只是“小打小闹”,如果想真正地让工人们不再受剥削,翻身做自己的主人,那也唯有革命可以实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革命理想,张人亚在1924年10月前往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继续深造。

回国后,他被调到商务印书馆下属的工人合作社,主要职责是从事先进报刊的印制和发行,与此同时还兼任组织内部图书的印制。

革命事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身居要职的张人亚更少有时间可以回家了。虽然家离得不远,可是太久没有回家的张人亚心里还是想家了。

直到1927年初,他决定抽出时间,向上级请示秘密返乡一趟。回到家后见到了几年未见的父母已经苍老了许多,张人亚的心里涌现出阵阵心酸。

不过父亲张爵谦倒是很体谅儿子,他知道儿子常年在外,一直都没有提过自己在做什么。

现在又这么意气风发地回来了,心里想着他八成是参加了革命。不过为了儿子的安全,他也没有过问太多

父亲只是和他说:“你在外面要好好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家里的事不用操心太多,我和你妈还有你妹妹们都过得很好。”

“咱家虽然没几个钱,但我们二老身体还硬朗,现在我们除了种地,还会出去在集市上卖点小吃,日子过得甚至比以前好了很多。”

看到父母和家人都相安无事,生活幸福,张静泉(也就是张人亚)的宽心了许多。于是在家里呆了3天后,准备尽早返回自己的岗位。

临走的前一晚,父亲又一次找到张静权,说有件事想跟他商量。父亲告诉张静泉,你弟弟也到了该出去闯一闯的年纪。

他想让自己的小儿子和张静泉一起去上海,好让他有一份差事,锻炼锻炼自己的胆识。

当然父亲想到更多的还是,如果张静泉真的革命了,那以后的路不知道有多少危险,兄弟俩在一起多少能有个照应。

张静泉考虑后答应了父亲,就这样他带着自己的弟弟张静茂一起回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后,张人亚接到上级通知,让他主办一份新的报刊。

报刊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红色先进思想。随后张人亚就和弟弟一起着手主办了著名的平民日报。

在兄弟二人齐心协力的经营下,报纸的发行量日益增加,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在 社会 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报纸宣传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当时蒋介石政府的利益,于是他恼羞成怒,很快就派人查封了报社。

同时他们还抓走了弟弟张静茂,而张人亚本人因为当时没有在报社,侥幸逃过了一劫。

为了隐藏自己的踪迹,张人亚几经辗转到了上海地下组织。后来他又托人解救了张静茂,兄弟二人终于保住了一条命。

可是让兄弟二人没想到的是,蒋介石随后发动了恐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的党内人士被逮捕杀害。

面对着“白色恐怖”的加剧和生命的威胁,张人亚没有惧怕,他依旧小心翼翼地收集并保管好党内的各种珍贵资料和文件。

面临和国民党的打压和搜捕,上海地下党决定暂时撤出。而在张人亚奉命离开上海之际,他开始发愁起来。

原来他无法携带如此大量的文件,又担心他们落入反动派之手。

思来想去,最终他决定把这些文件藏起来,可是这些文件可以藏到哪呢?后来他决定把文件带回老家,交给父亲保管。

1927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个穿戴严实,行踪诡异的神秘男子来到了霞南村,有人看到他神色匆匆背着一个包袱,消失在了夜色中。

男子趁没有人注意翻墙进到了张爵谦的家里,听到院里有声音,张爵谦起身出来查看。

本以为是从外面来的贼,他已经拿着铁锹,准备揍这个不速之客。可是张爵谦走进定睛一看才发现,这不就是自己的二儿子张静泉吗?

老汉本想一把抱住儿子寒暄几句,可谁知只见儿子神色慌张地递给了父亲一个包裹。

并叮嘱父亲说,请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包裹保存好。张爵谦本来有着一肚子的问题要问儿子。

可儿子却打住了父亲的疑惑,只是紧张地说了句:“我很好,他也很好,过段时间再联系。”然后就匆匆忙忙地翻墙离开了。

站在院子里的张爵谦看着儿子亲手交给自己的东西,觉得这个包裹的重要程度一定非同小可。

他决定先偷偷埋在自家的菜地里,第二天他还是不放心,于是就把这个包裹用层层油纸包了起来,找来了一个废弃的木盒放了进去。

其实在三年前,张爵谦曾经给自己的儿子张静泉找了一门亲事,儿子本来想拒绝,可是他拗不过父亲。

张静泉还是抽时间回家里成了亲,可是作为革命战士的他,不可能一直把妻子带在身边。

没有办法,他只有跟妻子说自已要去上海做大生意,实在不方便一起过去。就这样他一个人又一次回到了上海。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自己的妻子因为肺病不幸去世了。这让常年在外的张静泉很是悲伤和自责。

现在儿子突然回家,又如此紧张地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包裹,对儿子一定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如果保管不好,还有可能危及到全家人的性命。

随着外面的革命斗争形式越来越紧张,张爵谦知道现在外面的环境风气云涌,儿子的情况究竟如何真的不好说了。

于是为了掩人耳目,他就跟邻里说自己的儿子失踪了,估计现在凶多吉少,已经不在人世了。

经过了几番考虑,张爵谦想了一个万全之策,他决定给儿子修一个衣冠冢,把这份重要的物品藏到张静泉的棺椁内。

他找来了四方邻里,跟大家说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可以帮他一把。

邻里们也没有怀疑什么,只是觉得张老汉为人老实憨厚,平时里对村里人挺好的,于是许多人都过来帮忙。

衣冠冢建好了,张爵谦把儿子亡妻的墓也迁到了这里。然后他偷偷地把之前儿子交给自己包裹,藏到了新建的衣冠冢里。

其实当初在修建墓碑的时候,张爵谦还是希望着有朝一天儿子可以回来。于是就故意在石碑上少刻了一个字。

可是让他意料不到的是,这一等就是二十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上海和浙江相继解放。

新时代终于来临了,可是依旧是没有儿子的消息,张爵谦坐不住了,他决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来到了上海,找到自己小儿子张静茂和之前认识张静泉的人,和他们一起寻找儿子的下落。

然而他们用尽各种办法,依旧没有任何消息。后来张爵谦回到家里,想到自己的儿子可能真的为了革命牺牲了。

他一人默默地来到了衣冠冢,失声痛哭了好久。一想到儿子生前可能是革命人士,现在革命已经胜利,那么之前儿子交给自己的东西应该可以重见天日了。

于是便有了,开头张老汉挖墓的那一幕。而他取出的那个包裹,经过上级和专家鉴定,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珍贵。

这里面有中共二大的会议草案和议案,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最高的纲领和章程,由于当时特殊的 历史 背景,真正留下来资料没有几份。

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共产党宣言》《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等等2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另外还有两本已经绝版保存完好的革命图书。

这些文物,对于弥补我党近代 历史 的部分空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每一份资料都被永久珍藏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以及国家博物馆,足可见其珍贵程度。

珍贵资料已经交给了国家,可是直到1956年,张爵谦去世,始终没有打听到自己儿子的消息。

直到2005年,张静茂的孙女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瑞金临时政府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上面赫然写着,《追悼张人亚同志》。原来在离开上海后,张静泉(张人亚)去到了安徽。

在那里,他一直奋斗在第一线帮助当地的穷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为了组织筹集资金,他还带领过队伍上山剿匪,让当地的老百姓都渐渐摆脱了贫困。

可是后来因为过度操劳,他意外染上疾病。1932年12月23日这位革命战士最终还是没有熬过病痛的折磨,告别了这个他热爱的人间,享年34岁。

时间飞逝,红色依旧。深切悼念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献身的英烈和伟人们,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因为他们,我们才有现在的国际地位!因为他们,中华民族才又一次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曾经的那段扣人心弦的往事不应该被遗忘,而应该被讲出来让更多人铭记。铭记那个时代的英雄,铭记为我们奉献一生的人。

向烈士们致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对于当代新一代青年来说,从小应该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人民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冲不淡我们对英雄的缅怀。

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开满鲜花,绿树成荫,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 历史 责任和使命。

当代 社会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可是世界依旧不太平。局部的战争依旧会零星爆发,国家的安全依然需要战士们的守护。

正是他们在第一线的坚守,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

如今肆虐的疫情, 让许多国家都陷入了危机。可是中华民族在这场灾难中依然砥砺前行,而这一切的根本保障,就是背后一些人的默默付出。

不论是街道上被烈日烘烤的的大白,还是在医院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更应该被世人所学习和传颂。




1950年,老汉掘开儿子坟墓拿出一包裹,干部看后:赶紧送去中央
1950年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举国上下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欢乐中。 浙江省宁波镇海县的一名老汉,带着几名邻居,趁夜色渐浓拿着锄头和铁锹上了山。 老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坟墓堆旁,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让大家开始挖开这个墓。 一起过来的人也没敢问太多,只知道大家正在挖的墓是老汉二儿子的。在动土的时候,有...

1950年,老汉掘开儿子坟墓拿出一包裹,干部看后:赶紧送去中央
浙江省宁波镇海县的一名老汉张爵谦,带着几名邻居,趁夜色渐浓,拿着锄头和铁锹上了山。他们来到一个坟墓旁,老汉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让大家开始挖掘。众人虽疑惑,但知道老汉不会撒谎,便继续挖掘。不一会儿,他们挖出了一个木盒子,老汉将其带回家,并让大儿子火速送到上海新成立的史料委员会。这个木...

吴国功臣伍子胥为何会得到死无全尸的下场
伍子胥雕像 “掘墓鞭尸”是讲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出其尸骨进行鞭尸的事情。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伍子胥是一个有仇必报,凶狠毒辣的人,这样的人在乱世之中是很容易建功立业的,所以后来的伍子胥帮助吴王建立了不世之功。“一夜白头”是讲伍子胥在逃出楚...

铁拐李人物简介
铁拐李幼年时天资聪慧(空葫久酒)而闻名于巴国,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316年巴国遭秦惠文王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

黄河的传说!谁知道!
第四次发生在南宋建炎2年(1128年),金人南侵时,留守东京开封的杜充在河南滑县以西掘开黄河,使得黄河改道南泄掩护宋室南逃,阻止金兵。直至727年后的1855年,黄河水涨,在铜瓦乡决口后,第5次大改道,重新由山东入海。这就是说,在赵孟兆页生前100多年,黄河已经改道南行。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

石笋山的传说
当然后来有没有如瘸腿老汉所言,石笋山下究竟有没有出现过蔡、高、叶三姓的富贵人家就无从得知,顶多只是个民间传说而已。---华轩居士 北宋乾德四年隆冬,张果老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骑驴回归途中在一山坳处见一行乞母女在路边依偎,乞妇约40来岁蓬头垢面气息奄奄,女孩约8龄上下,女孩趴在即将冻死的母亲身上...

张良用计平息了叛乱
民间传说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 故事大全我为大家带来一篇张良用计平息了叛乱: 一天,刘邦在洛阳附近看见很多将军聚在一起发牢骚,走近他们的时候,就停止了议论,只见将军们的脸上带有埋怨的神色,看样子对刘邦挺有意见呢! 刘邦找来了张良,问他出了回事,张良如实汇报说:“将军正在议论造反的事...

他剁了妈妈的骨头是怎么回事?
随后,华老大找机会又掘开父亲的坟墓,将母亲的遗骨悄悄地合葬在了里边。虽说圆了自己让父母合葬的心愿,但曾经用斧头将母亲遗骨剁开的举动,却长期困扰着华老大。这么多年来,媳妇的遗骨被盗、女儿又突然罹患不治之症,都令华老大想起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后半夜,那次抡起斧头剁向母亲遗骨的无奈举动。 华老大的女儿还艰难...

有关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的故事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

河南很久以前陷临河城有谁知道?
时隔5年后的金明昌五年(1194年)金兵南下,南宋的杜充掘开黄河大堤以洪水阻挡金兵,使得黄河从此向南改道而在浚县断流。这次人为因素造成的黄河改道却被当时的浚县人认为是“镇河将军”终于显灵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今天,滔滔黄河与古临河城已不复存在,而“镇河将军”大石佛仍然散发着古代宗教文化的魅力。

襄汾县19385576991: 对母亲的诉说(节选)莫言阅读答案 -
戊甘吉他: .文中我讲了关于母亲的那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讲了关于母亲的5件事 1.”我“把热水瓶打坏了,母亲没有打骂我反而原谅了我2.母亲阻止我报复打过她的守麦田的人3.母亲把家里一年才只能吃几次的饺子一半给了老人4.母亲因为...

襄汾县19385576991: 茉莉花的由来 -
戊甘吉他:本名末利花,茉莉花早在汉代就从亚洲西南传入中国,迄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它的经济价值很高,主要用于窨(xun,音同熏)制花茶.但窨茶投入正式生产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明末清初,苏...

襄汾县19385576991: 为什么以(母亲的诉说)为题目? -
戊甘吉他: 答:因为母亲的诉说可以让文章的结尾无文章题目相互呼应.实则因为最后母亲说的话太感人,用母亲的诉说做题目更能结合结尾打动人.

襄汾县19385576991: 一老汉无子无女死后由其侄安葬民政部门将其棺墓掘开将尸体火化是否合法
戊甘吉他: 切~因为老头已经死了,所以不存在人身权.他没有亲戚,所以侵犯了老头亲戚名誉权也无从谈起!所以管他合法不合法,跟你没关系~如果是你家人的话,你可以高他侵犯了你的名誉权,不过他也会追究你的责任:土葬

襄汾县19385576991: 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 -
戊甘吉他:[答案] 三个儿子共拿出:1200*3=3600(元), 每个儿子应该分得:3600÷2=1800(元), 三间房子共值:1800*5=9000(元), 每间房子值:9000÷3=3000(元). 答:每间房子的价值是3000元.

襄汾县19385576991: 年级下册16课桥是通过什么来抒发感情的 -
戊甘吉他: 主要内容是山洪的时候一个老汉叫人们排成一对,党员排在后面.他儿子在中间,他也叫他的儿子和他走后面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

襄汾县19385576991: 一个老头有很多儿子,老头死后把财产平分n份,大儿子拿走1份和剩余的十分之一 -
戊甘吉他: 上题是2004年A类国考行测真题第44题,有过一定复习的考生对此一定不会陌生,此题也是很多考生为之头痛的一题.限于篇幅,我在这里简要的解析一下.设:财产一共分为x份第一个儿子拿的份数:1+(x-1)/10,余下:x-[1+(x-1)/10]=0.9x-0.9第二个儿子拿的份数:2+(0.9x-0.9-2)/10两者相等,即:1+(x-1)/10=2+(0.9x-0.9-2)/10(x-1)/10=1+(0.9x-2.9)/10x-1=10+0.9x-2.90.1x=8.1x=81可以得出:第一个儿子拿了9份;因为:每个儿子的份数相同;所以:一共有81/9=9个儿子

襄汾县19385576991: 五年级课文 桥 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
戊甘吉他: 让人感动的地方很多,如老汉“像一座山一样”的冷静、沉着地指挥群众撤离;老汉把自己的亲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老汉被洪水吞没,等等.但最让我感动的是,“老汉吼道:'少废话...

襄汾县19385576991: 一老头有一份遗产,他准备将遗产分给他的几个儿子:先将遗产平均分开,然后大儿子拿走一份之后,再拿走剩余财产的1/10;二儿子拿走一份,以及剩余... -
戊甘吉他:[答案] 10个儿子,分11份:题有点不对劲:每个儿子拿走多余的一份的1/10: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