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的主旨是什么 最后一课中心主旨

作者&投稿:望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最后一课》通过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简介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版于《月曜故事》。《最后一课》虽然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但是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

《最后一课》采取第一人称写法,用天真的儿童口吻来叙述事件的经过,通过小弗郎士的心灵来感知周围发生的一切。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幼小心灵的感受,极其鲜明地表现了祖国所蒙受的灾难以及处于灾难之际的法国人民的忧愤。

作者简介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阿尔丰斯·都德,他是一位爱国作家。他在1857年的时候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他一生中一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是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的创作背景
特别是小弗朗士发自内心的独白:“啊!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是小弗朗士目睹了“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强烈感叹,这深切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他的全部感受,抒发出他心里已蕴藏着的强烈的爱与恨,交织着悲和愤,突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最。后以“课上...

最后一课 6.根据语境可知,加点的“奴隶”是指怎样的人? 7.这可怜的...
最后一课,是一个典型的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自那时以来,学校没有教法国孩子从学习外来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外国文化。这是侵略者的文化侵略后的军事占领。的意义在哪里小学类的高度,告别祖国,因此,在本课程中的任何场景,细节有严肃的意义。 新的值得特别注意的艺术。 一个聪明的叙事视角。工作的主题是很...

《最后一课》教案
四、师生共同赏析结尾(24-29节),齐读后思考以下问题:1、 文中三处破析号的作用是什么?2、 “钟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为什么还要写普鲁士兵的号声?3、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句中“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4、 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力量”?...

作文:《最后一课》观后感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和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和...

《邓稼先》课文主旨是什么?
《邓稼先》课文主旨是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

孤独之旅的课文主旨是什么?
从此,他们将以这里为家,在这一带芦荡放鸭,直到春天。 二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他们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

以小弗朗士的口吻复述 《最后一课》
我还能教授这最后一课,我还能看见我亲爱的同胞们,更能再一次感受祖国自由的气息……平常在桌子上紧敲着的铁戒尺,今天也安静了。就连它也陷入了悲伤的逆境中。我只好把冰冷的它夹到胳膊底下去。“咚……咚……”上课的钟声打响了,也是那样的沉重。这时候,我发现小弗郎士的座位上空无一人。这孩子又遇上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组长。现在我们赶课程学到 陈涉世家-司 ...
《史记》开创了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记载历史这一“纪传体”的体裁。(联系旧课: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是《左传》)讲述时,学生简要笔记;讲述后,学生(邻座)互对笔记。指名复述笔记内容,师生共同订正。朗读:指名(水平属于中等的学生)通读全文,读时如个别字、词有障碍,要及时帮助“过关”,...

最后一课的特别讲座 闻一多
2、潜台词是:因为战争已经没有学校来供学生学习,甚至因为战争很多孩子都已经丧命。3、相同的都是突出时代的背景。不同在于本文将最后一课这篇文章引用的同时却不同都德的一味妥协纪念,本文强调的是中国,不是法兰西,因为,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这样积极进取的主旨。

必修一语文复习要点有那些?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三)、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三、说明文主要的的知识点(一...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昌史抗栓:[答案]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郑振铎 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昌史抗栓: 本文作者用冷静的笔记录了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也记录下了自己作为弱国子民的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我”对日本人十分痛恨,而“我”的一系列的词语也表现出了“我”的坚定和决然——绝不在日本人的铁蹄下教书育人.郑振铎在暨大所上的“最后一课”,也成了他教书生涯中的“最后一课”.但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却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许许多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 主要内容是:暨南大学的师生在日军侵入,国土沦陷之际,坚持上完最后一课,然后宣布学校关闭 ps:真的有郑振铎写的最后一课啊亲们!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的中心主旨是什么,与背景有关吗 -
昌史抗栓:[答案]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对入侵者的切齿痛恨和对祖国的崇高的热爱之情 . (概括主旨与背景有关.)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
昌史抗栓: 《最后一课》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本文对郝叟、镇长、邮递员以及班上学生的描写则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对于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服饰的描写以及对布告牌、金龟子、鸽子等的细节刻画,都是爱国主义的音符.这些音符组成一首悲惨的爱国主义乐曲.

长洲区17014946248: 初一语文课文《最后一课》的中心思想!《最后一课》的中心思想,帮我写出来我有急事 -
昌史抗栓:[答案]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表达了什么的主题?本文的线索? -
昌史抗栓:[答案]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本文的线索是:小弗朗士的见闻和感受

长洲区17014946248: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的中心思想 -
昌史抗栓:[答案] 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一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典型形象,真实地反应了法国沦陷区的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争取祖国解放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的文章主旨是什么(10~20字) -
昌史抗栓: 《最后一课》的文章主旨是: 【法兰西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是永远不可征服的.】 正好20个字.呵. ________________ 【资料】《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与语言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百度百科)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昌史抗栓:[答案] 爱国主义教育是这一课的主旨.这篇课文一小佛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

长洲区17014946248: 《最后一课》的主题是什么? -
昌史抗栓: 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