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的诗句古诗及意思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豆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和佛有关的古诗

《谒》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谒》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

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2.这首佛家的诗句什么意思

这是南北派僧人在祖师选择接班人时候做的佛谒

菩提本来不是树

明镜也不是台

本来就没有任何东西

哪里会有尘埃

另一首是

身是菩提树

心乃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呵呵,前面的那首好吧。

意思是清心寡欲

无欲无求

这样才会达到一种境界,

呵呵,是以心为观点的 境界吧。

3.有关佛的诗句有哪些

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菩提本非树,明镜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关于神佛的诗词

《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谒》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 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5.与“佛”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宋·晁说之《闲居》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2.宋·王义山《乐语》

移向慈元供寿佛。压倒群花,端的成清绝。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风微处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沈水龙涎,不用金炉爇。花露轻轻和玉屑。金仙付与长生诀。

3.宋·何耕《春日》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馀。竟日无车骑,依时认鼓鱼。九衢尘一尺,吾自有华胥。

4.宋·苏轼《南歌子·卫霍元勋后》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峦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5.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翻译古诗 关于佛教的

全诗中,阿耨多罗是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得到最究竟圆满的智慧,证得佛果。

劫,是梵语“劫波”的简称,是佛告诉我们的时间单位,有小劫、中劫、大劫,一般都是指大劫。都是非常久远的时间,我们现在讲天文数字。

金刚是比喻,表示猛利、坚固的意思,比喻佛经所说的道理是无坚不摧,可以消除我们一切错误的思想、见解,摧毁一切痛苦、迷惑。谩,是随便、没有根据的意思。

全诗赞叹《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功德说:(释迦牟尼佛)早已经证得了无上的佛果,又倒驾慈航和三世诸佛共结因缘即使是百劫千生的漫长岁月,佛陀度众生的大愿大行从来没有退转,修积功德无量无边,难以衡量。而佛陀对於这一切从没有执著,而是用般若智慧观照,不但建寺弘法的事情如同梦幻泡影,乃至十方三世无量大千世界,也都如同梦幻泡影,不可在其中产生执著。

皇上所注总归都是依据《金刚经》所告诉我们的深妙义理,为佛弟子怎麽敢用自己的意思随便弘传?最后一句就是佛所说四依法中“依法不依人”的意思。这只是为了便於理解,从文字表面做一个解释,实际上佛法的义理深广无尽,只能用清净心悟入,不能流於文字。




写寺庙的诗句古诗
1. 关于寺庙的诗句古诗 关于寺庙的诗句古诗 1.27首描写山中寺庙的古诗 唐代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 余钟磬音。七律 寺庙颂 鸣钟香鼎绕红尘,朝拜谁来觉了因。 出入庙堂逢恶鬼,刮来膏血奉诸神。云怨词 (清。

关于春的禅意诗句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 6.关于春天的诗句古诗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 (唐) - 《题都城南庄》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杜牧 (唐) - 《叹花》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 谢灵运 (南北朝) - 《入彭蠡湖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 ...

关于寺院的诗句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山居秋暝》中虽不带“寺”“庙”但其意境却是王维的“佛诗”的代表。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关于竹子与佛的诗句
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4.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竹石》清·郑燮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关于千佛山的诗句对联
清代学者翁方纲在他的《千佛山》诗中写道:“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秋晚,几案与云平。曾巩文传久,开皇象凿成。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 清代诗人蒋士铨在他的《虞美人-游千佛山》词二首:历山耕者知何处,田畔山如故。女墙如带指城中,别露平畴尖翠二三峰。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不知是佛是...

关于黄昏的佛诗句
4.关于黄昏哀叹的古诗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枫林满江色, 登临尝怯夕阳天。 风日晴和人意好, ...

关于有的诗句古诗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仓央嘉措还有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

关于奈何桥和彼岸花的诗句
9.求一首关于奈何桥,忘川水,彼岸花的诗或句子,可以原创,美型的 花开彼岸本无岸 魂落忘川犹在川 醉里不知烟波浩 梦中依稀灯火寒 花叶千年不相见 缘尽缘生舞翩迁 花不解语花颔首 佛渡我心佛空叹 彼岸花,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生时叶已经落尽,叶长出时花却开始凋谢,彼岸花的花朵和枝叶虽然是同根生,却...

佛关于生死的诗句
1.关于生死的名言 、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晋·陶渊明)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三国·曹植)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

孟婆和月老的古诗
4.关于奈何桥的诗句 1、奈何桥畔的等待 作者:马彪 现代 奈何桥畔, 孤孤单单, 只因等候曾经的诺言, 忘川河边, 举杯长叹, 只因难舍昔日的姻缘。 你曾是佛前的一朵睡莲, 无意间降落在凡尘人间, 我曾是红尘的那片经幡, 不曾想邂逅在雪后春天。 繁华人间, 缠缠绵绵, 只为重续前世的情缘, 三生石边, 血书誓...

通山县19493169718: 和佛有关的古诗 -
爨到小儿: 《谒》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通山县19493169718: 形容佛法的诗句 -
爨到小儿: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通山县19493169718: 与佛有关的诗词. -
爨到小儿: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通山县19493169718: 关于佛家的诗句 -
爨到小儿: 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

通山县19493169718: 问个关于佛教的诗? -
爨到小儿: 此句是慧能大师在未选六祖之前的经典之作. 原文是五祖的弟子写的: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以免惹尘埃. 后慧能大师依照此诗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 这里有一个故事.五祖在自己圆寂之前,打...

通山县19493169718: 佛语诗词赏析
爨到小儿: 此诗的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看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通山县19493169718: 有关佛祖的诗词 -
爨到小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通山县19493169718: 关于佛教的诗句 -
爨到小儿: 明镜亦非台,结宇依空林,何处惹尘埃,空即是色. 身是菩提树. 看取莲花净. 户外一峰秀,如露 亦如电,阶前众壑深,方知不染心. 夕阳连雨足,心为明镜台,勿使惹尘埃,如梦幻泡影,空翠落庭阴.时时勤拂拭.——神秀大师 菩提本无树.——摘自《心经》 一切有为法,本来无一物.——惠能禅师 色即是空,应作如是观题义公禅房 (唐)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

通山县19493169718: 关于神佛的古诗句 -
爨到小儿: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通山县19493169718: 描写神佛的诗词 -
爨到小儿: 大慈大悲,功德无量,佛法无边,普渡众生,慈眉善目,凶神恶煞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