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本可以推翻满清,因为谁的叛变才失败的?

作者&投稿:桓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以复兴明朝为由,举起了反清的大旗。

这个反复无常的乱世枭雄,在西南一隅沉寂了十几年,终于还是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起兵之后,他亲自前往桂王朱由榔的坟前祭拜。为了表达自己对明朝的不舍,吴三桂甚至哭得站不起身来。但可惜,当年正是他绞死了桂王,现在这几滴鳄鱼的眼泪,根本无法让明朝遗老感动。


然而,耿精忠却是个例外,在吴三桂率先叛乱后,驻守福建的藩王耿精忠在次年闻风而动。他先将福建总督杀死,以此来给吴三桂递下投名状。然后,他强迫自己治下的民众剪掉辫子,改回明朝衣冠。看到耿精忠如此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抗击清朝,吴三桂变得更加踏实了。

于是,在耿精忠等人的支持下,吴三桂在反叛之初将清军打得是节节败退,可谓是占尽了上风。康熙十三年(1674年),他得意洋洋地宣布改朝换代,彻底撕破了自己的伪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藩之间的问题却慢慢暴露了出来。

虽然,他们遥相呼应,在名义上是盟友,但是,在分配利益的时候,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然而,康熙帝在身临险境的时候,仍然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三藩之间的矛盾。于是,果断地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

一方面,他不断地鼓舞前方的将士,让他们竭力抵挡吴三桂的进攻。

另一方面,他迅速抽出一支军队交给杰书率领,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打败耿精忠的军队。


杰书虽然名气不大,但他的曾祖是努尔哈赤,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皇族。

继承了爵位后,杰书一直没有什么耀眼的功绩。康熙帝慧眼识人,看出了杰书的将帅之才,果断地让他带军。当时,很多大臣见杰书只有二十九岁,都说这少年经验不足,恐怕会误了大事。可是,康熙帝却力排众议,坚持将攻打耿精忠的重任交给了他。

事实证明,康熙帝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杰书领军之后,迅速启用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将领,大大改变了清军萎靡不振的士气。在他的统领下,清军重新找回了入关时候的勇猛,将很多失陷的城池都收复了过来。但是,耿精忠征战多年,其作战经验远非其他人可比。

于是,他见局势不利,果断动用大炮轰击杰书。在他看来,杰书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虽然作战勇敢,但毕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在毁灭力极强的炮弹面前,杰书肯定会抱头鼠窜。


但不料,杰书在大炮面前却镇定自若,仍然有条不紊地指挥清军攻城。炮弹在他身边炸开的时候,他只是稍稍防备,然后,就赶紧投入到了激烈的战斗中。

看到主帅的所作所为,清军将士都被他身上大无畏的气度所折服,纷纷不顾性命地冲向前方。很快,耿精忠的部队被打散了。清军攻入仙霞关后,蒲城、延平等军事重镇也落入了杰书的手中。于是,耿精忠见大势已去,便慌忙地准备乘船出逃。

但是,他可以反叛别人,他的部下也可以反叛他。正当他如惊弓之鸟一样逃跑时,部下徐文焕却怎么也不给他开城门。原来,他的部下很多都投降了清军。见此情形,耿精忠马上就选择了叛变吴三桂,重新投到了清军帐下。

可笑的是,他向清廷保证,只要还让他拥有镇南王的爵位,他就会全力以赴地攻打尚之信的军队。


当时,虽然耿精忠已经不足为患,但吴三桂和尚之信仍然在不断作乱,清廷的压力还是很大。

于是,为了大局考虑,康熙帝决定不计前嫌,任用耿精忠守卫潮州。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耿精忠保全了性命之后,居然还对吴三桂抱有幻想。虽然,他表面上遵奉清廷的命令,但暗中一直留有后手。所以,他的部下早就与他离心离德,便偷偷地将耿精忠的行为报告给了清廷。

这下,康熙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给耿精忠机会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全部平定之后,康熙帝决定将耿精忠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就这样,同吴三桂一样长有反骨的耿精忠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可以说,耿精忠是典型的反复无常之人,同吴三桂可谓是臭味相投。他虽然帮助清廷剿灭了尚之信,但也不过是为了稳住清廷,然后日后再行叛乱。而康熙帝对待这样的小人自有方法,那就是:在混乱之时稳住他,在和平之时处治他。

由此看来,还是康熙帝技高一筹。

其实,不管是耿精忠还是吴三桂,只要敢反叛,康熙一定不会放过他们。更何况,耿精忠还是出尔反尔,康熙怎么可能留下他?在三藩没有平定的时候,耿精忠还有点利用价值。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耿精忠也就失去了价值。




康熙幼年时期,如果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同时发难能分立王朝吗?
就算是吴三桂趁康熙年幼登基,朝局不稳,发动兵变,胜数也不大!因为条件不成熟。因为实力悬殊!小结:综上所述三藩叛乱再一开始如果没有用三板斧的方式把清朝打蒙兵临京城,那等待三藩的必然是惨痛的失败。果然经过八年艰苦的拉锯战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三藩列土封疆的美梦最终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问个问题,明末崇祯十七年中国总人口大致是多少
按照和平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倒推,“三藩之乱”结束以后,也就是清朝初年最后的腹地大规模战争结束后,全国人口应该在1个亿左右。 从4亿多人减少到了1个亿,这就是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三亿人口的死亡,绝大部分都是清军造成的,也即清军直接或间接杀掉的人数应该不少于两亿。 为什么清军应该对明清换代的人口...

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曾声势浩大,席卷半壁江山,为何最终土崩瓦解?_百 ...
吴三桂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什么样,索性就造反了,他们的造反得到天下的呼应,因为清政府有段时间是不得人心的,而且地方大多数是明朝遗族,吴三桂扛起了大旗,民间的纷纷都响应,而且声势浩大席卷了当时半壁江山,但是吴三桂这个人不得人心,清政府的政策也非常的阴险,拉拢了一批,打另一批,并且以利诱之,...

弃留之争,大清康熙采取了哪些措施,成功收复台湾的?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明郑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

请问有谁知道关于李自成的或者甲申之战的图文资料?
应为6万人左右、而据学者考证,三顺王和续顺公的兵力并不包括在汉军八旗里面,则汉军八旗全部,加上恭顺等三王、续顺公沈志祥部约4万余人,两部合计约10万人、而这并非清入关大军的全部,尚有两部分未统计入内、一为包衣家仆、其虽不能算为正规兵士、但也多凶悍善战之辈、三藩之乱时、察哈尔布尔尼...

清朝为什么平定了“三藩之乱”?
平定三藩之乱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三藩系指清平西王吴三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三藩的建立及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 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义军及南明政府的反 抗,不得不依靠明朝降官降将,使之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工作...

康熙皇帝统一台湾的历史史实
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

清初投降的那些明朝大将,结局分别如何?
但是很奇怪的是他的爵位不能世袭,由此推测他受封爵位时是三藩之乱之后了,那时清廷对爵位不再像开国之初那样轻予轻授,即使后来林兴珠参与了雅克萨之战,也没有再被晋封,猜测历史上真实的雅克萨之战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一场战果辉煌的胜利。为什么清朝对投降的汉人会区别对待?清廷对早期投降的人开价非常高。对...

博学鸿词科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博学宏词科 别名 :词科 所属 :科举考试制科 包括 :诗、赋、论、经、史、制 简介,公案, 简介 清朝一共在北京举行过两次博学鸿词科。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之乱将平,国势基本稳定。康熙十七年正月,康熙帝称:“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

中国流民史的流民历史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颁布“禁海”令,“违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入官,本犯产尽给告发之人”,十七年(1661年),禁海令在沿海全面推行,福建、广东等“四省濒海之民,老弱转死沟壑,少壮流离于四方者,不知几亿万人矣”。三藩之乱后,清廷再下此令“上至福州福宁,下至诏安,沿海筑寨,置兵守之,仍筑界墙...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三藩之乱时如果没有各自为战,有统一的调度,以其军事上的优势是否能够推翻清朝
澄雯博士: 基本没有可能,首先三藩控制的地区相对清朝来说太过弱小,没有足够的资源能同清朝抗衡,另外,不管是吴三桂还是另外两个藩王,都只是庸才而已,根本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碰上康熙这样精明的统治者,他们根本没有胜算,吴三桂从在山海关反李自成降清开始,就一直是被动的被历史潮流推着走,而根本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因此,以他的才智和能力,和康熙对抗,是根本没有胜算的,而且三藩各怀鬼胎,是根本不可能统一起来的,还有他们先反明再反清,吴三桂本人还亲自杀死了南明末帝永历,这样反复无常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的,所以说三藩反清必败无疑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三藩之乱”得以平定的原因:①主观原因:②客观原因: -
澄雯博士: 1、这次平叛战争的胜利,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一次国家大分裂,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同时中央集权制力量得到加强,提高了抗御外敌的能力. 2、吴三桂等人发动的起事,虽然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赢得了不少汉人和对满清朝廷心怀不满的人支持,得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长江以南地区,但由于他曾经亲手引清军入关,亲手杀害永历帝,实乃无以自圆,所以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再加上其根本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起事诸将皆为其朋党,吴三桂一死,登时土崩瓦解.所以其失败是必然的. 3、康熙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教训,首先制定一个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关于清朝的历史故事! -
澄雯博士: 《康熙平定三番》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音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为什么清朝可以统治中国那么多年? -
澄雯博士: 满州统治者吸取汉族王朝和金、元的教训,采取合理的方法,努力巩固统治:1、吸收吴三桂等汉奸武装,进入中原,建立统治;2、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团结汉族地主武装,消灭农民军...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是否有必要改“三藩之乱”为“三藩反清战争 -
澄雯博士: 没有必要吧.三藩之乱在历史上,大多评价不高,因为三藩的主要人物,都是当初帮助清朝灭掉明朝的将领.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最后一直追到云南,勒死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为什么明朝朱元璋杀尽功臣,而清朝却对功臣保全始终 -
澄雯博士: 明朝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且借鉴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以及借鉴了宋朝的教训.其实清朝也没有对功臣保全始终,三藩之乱就是很好例子,削藩,就是为了打压当时打江山的工程.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康熙平定三藩在哪一年? -
澄雯博士: 1673年,因为康熙在削番问题上处置不当,导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抗清朝政府,其他二藩相继响应,三藩之乱最终在1681年被完全扑灭,但是国家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为什么清朝的汉族没有起义? -
澄雯博士: 谁告诉你没有,如下:1、三藩之乱2、多次反 清 复 明 活动3、白莲教起义4、太平天国运动5、辛亥革命

金城江区15262116154: 如果刘宗敏不霸占陈圆圆,吴三桂会投降满清吗 -
澄雯博士: 这个与他投降没多大关系,而且只是传闻,实际上是个人都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决定是不是要投降这种事,除非他没脑子. 说明白了,吴三桂本人既不想降李,也不想降清,毕竟李自成等人在他眼中仍然不过是一帮贼寇,而满清又是异族,他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