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谁知道关于李自成的或者甲申之战的图文资料?

作者&投稿:史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人说1644年甲申山海关之战是李自成在“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必输的战争。”结合对山海关的学习谈谈看法。~

不会。还是像历史上说说的,如果没有吴三桂,清军就是战斗力再强,也不会打败人数超过清军的十倍的汉军。
就是后来清朝建立,也是采用“以汉制汉”的方针。
所以我觉得他的输是可以避免的,只是他不懂吴三桂的重要性

  【田见秀】

  田见秀,字玉峰,李自成登基后封泽候。

  田见秀也是李自成起兵的老兄弟,所谓老八队的人。据说此人性格仁厚,信佛。李自成收尾时,受命守西安,应百姓所求不肯把存粮烧毁,资

  敌。后退出李自成核心。

  富池口兵败,田见秀负重伤未死。亲兵把他从战场上寻回,主仆几人出家,驻锡湖南黔阳,号玉和尚。高夫人至九莲坪后,曾派人找到他。但

  玉和尚以身体太弱为由,没有再出山。

  玉和尚是身体不行,还是心死了?

  【刘宗敏】

  刘宗敏,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主将。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锻工出身。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农民军在陕西潼关遭明军合击,他与李自成率余众18人骑突围,隐至商洛山。次年再起。崇祯十三年助李自成

  突围巴西、鱼腹诸山,入河南灾区,声势大振。十六年任权将军。次年,农民军兵分南、北两路,东渡黄河,直趋京师。后宗敏协助李自成率

  北路军经大同(今属山西)、宣府(河北宣化),至北京城下。三月十七日夜,指挥北路的农民军攻占外城。十九日,攻克京城。崇祯于煤山

  自尽。

  李自成进北京后,实施“助饷”政策,设立“比饷镇抚司”,以刘宗敏、李过主之。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

  ,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甲申核真略》)。

  5月17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召集军事会议,拟派大将刘宗敏出兵山海关。刘竟顶撞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

  ?李自成无奈,只好率队亲征。刘宗敏不好再推托,随李自成讨吴三桂。

  5月26日,大顺军向山海关猛攻,吴三桂拼死抗拒。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山海关,攻入京城,农民军被迫撤退。清顺治二年(1645),他在通山(

  今属湖北)作战中被清军俘获杀害。

  【李岩】

  李岩,又名李信,河南杞县人。在历史上李岩与红娘子之事仍待考证。

  李岩是杞县富户之子,杞县连年灾荒,李岩开自家粮仓赈灾。崇祯13年,李自成轻骑走河南,李岩在堂弟李牟的介绍下投靠李自成。

  李岩入伙后,就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行均田免赋,编童谣处传唱:“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此时河南饥民如大旱之望云霓,“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一时士气大振,所向披糜。

  崇祯17年,李自成破北京后,刘宗敏、牛金星等陶醉于胜利之际,将士耽于享乐、沈湎酒色。李岩曾进谏四件事:一是李自成退居公厂,待清

  理六宫后由百官迎进大内;二是追脏宜分三等;三是各营兵马不得借居民宅,严肃军纪;四是宜早登极(郭沬若《甲申三百六十年祭》),其

  中提出严肃军纪和招抚吴襄、吴三桂父子重要建议,闯王置之不理,刘宗敏甚至强掳陈圆圆,逼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后李自成与吴三桂决战于一片石,败于多尔衮之铁骑下,终走西安。逃亡途中,大顺朝丞相牛金星诬陷李岩回河南是要独立称王。崇祯17年李

  岩惨遭冤杀,史载“令金星与岩饮,杀之”,军师宋献策不辞而别。次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亡。

  【贺锦】

  贺锦(?~1651),县内四家村人。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闯王李自成部下的制将军。“贺锦洗甘州,保护万家巷”流传至今。

  贺锦年轻时嗜好赌钱,喜弄枪棒,破败了家产,被本家兄弟驱逐,流落在甘州(张掖)街头乞食,因他壮年行乞,人们都认为他好吃懒做,

  又加他态度蛮横,甘州人很讨厌他,远远看到他来就闭门躲开了。有的还骂些难听的话,甚至放出恶狗去咬他。贺锦很难讨要上东西,就萌生

  了有朝一日要杀尽甘州人的意念。甘州长寿街万家巷有个姓万的老婆婆,寡居无子,乐善好施,一天看到贺锦连日不得食,又感伤寒,连病带

  饿,晕倒在巷口,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就把贺锦扶到灶房里,端出半锅冷米汤,未及生火,贺锦夺锅豪餐而下,出了一身冷汗,伤寒因之痊愈

  。贺锦将养数日,万寡妇资助衣服、盘缠、吃粮,劝他到别处谋生。贺锦对她很是感激。后来陕甘大旱,贺锦随流民起义。不久,聚众数千人

  ,自为一部,号称左金王,荥阳大会时,名列十三家之一。会后贺锦驰骋中原,流动作战,成了“革左五营’’的骁将之一。崇祯十五年(1642

  年)与李自成联合,任制将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后,为减少后顾之忧,派贺锦率20余万大军西征。他在西征途中,各路官兵

  慑于李闯王的声威,望风归降,很快攻取兰州、庄浪(永登)、凉州(武威)、山丹等军事重镇。洪水营抚标中军哈维新据城固守,战死。继而进

  逼甘州。甘州巡抚都御史林日瑞,总兵官马犷,副将郭天吉带领军民抵抗,贺锦轮番攻打,月余不下。当时正值数九寒天,适逢大风雪,雪拥

  城根。贺锦联系内应,乘夜在城墙下堆雪成坎、踏雪登城,挥军呼啸而上,崇祯十六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攻进了甘州城。入城后,尽行屠

  杀林、马、郭等官绅及其家属,城中军民死伤4.7万人之多(《明史》夸张不实),唯长寿街因万家巷万寡妇对贺锦的周济之恩,才幸免于难,

  独得保全。永历五年(1651年),从一功由黔入蜀,为孙可望阻击,战死。

  李自成起义失败后,四家村贺家,为免遭株连,将姓“贺”改为姓“郝”。

  【党守素】

  党守素,坊镇乡灵泉村人,生卒年不详。父母早亡,20岁左右辍学。农闲赶毛驴往返于陕北贬盐。

  一次,驴、盐被盐吏没收,身遭拘押数日,返乡不成,自投李自成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

  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到清康熙二、三年(1663—1664)间,南明降清,武帝失败后,党守

  素同刘宗敏、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以西至陕西镇安、山阳边界潜伏

  落户,人称“十三家”。灵泉村后巷南边中间分支祠堂有自成大顺政权所赐“开国元戎”匾,挂于门首(今已不存)。

  【牛金星】

  牛金星(约1595-1652),字聚明(一说字启东),原籍河南宝丰县石桥乡大牛庄。自小天资聪颖,满腹文才,常抱经邦济世之志,二十余岁

  中秀才,天启七年(627年)中举人(明朝嘉靖举人)。约崇祯十年(1637年),因与王姓亲戚起衅被诬陷以抗税革去举人,充军卢氏当差服役

  。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抵达豫陕边境,因仰慕牛金星高才,就千方百计寻找他,开导他认清形势,共图大业。牛金

  星最终下定决心,带领全家老少加入了起义军。

  牛金星参加义军,向李自成建议:“可刑杀,赐饥民,收人心”,他的博才多学,精于计谋,很快得到李自成的尝识和重用,成为义军的一

  名重要谋士。按照牛金星等人主张的北进计划,起义军于1641年正月,一举攻克军事重镇洛阳,活抓了福王朱常洵,并火烧福王府,散发了王

  府大量金钱与粮食,使广大饥民得到赈济。义军占领襄阳后,改为襄京,金星为之建政设官。同年十月,义军“据河洛”之势已定,金星同众

  谋士设定“取天下”的战略战术。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自成入陕,以西安为西京,国号大顺。这时,金星为天佑阁大学士(丞相)。

  帮助自成建政设宫,筹划进军北京。1644年3月19日,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李自成在牛金星、刘宗敏等文武官员陪同下,从大明门进皇城,行

  至“承天之门”(今天安门)时,李自成对“承天之门”四字匾额射了一箭说:“如能安定天下,则一箭射中四字中心。”据说一箭射出,射中

  “天”字下稍偏一点,未能正中。牛金星贺道:“中共下,当中分天下。”李自成投弓大笑。3月29日,义军占领北京,崇祯自溢,明朝灭亡。

  进京后,金星整日忙于筹备登基大典,建政权,设科举,迎来拜往,未能对时局作出正确决策,以致清军入关,自成阻击失败。4月29日,李自

  成在清军先头部队已进入北京近郊时,匆匆在武英殿举行即位大典,由已授为天佑阁大学士的牛金星代行祭天礼。4月30日,义军被迫撤出北京

  。退兵路上,自成杀李岩,更导致将士离心,在清军追击下,节节失利。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李自成从西安退至湖北,死于通山县九宫

  山。义军败后,金星藏在降清后任湖广黄州知府的儿子牛佺的官署中。

  约在顺治九年(1652年)金星病危,嘱佺曰:“负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之,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之教子勿再出”

  。佺遵嘱,葬金星于香山之阳,即致仕旋里。

  【袁承志】

  袁承志(?-1651年)明末家民起义首领,辽东巡抚袁崇焕之子,崇祯三年(1130年)崇焕被冤杀於京师,其为崇焕部将左辅救出。投王嘉胤。

  四年四月王死,代领其众。至八年(1635年),有众数万,为“十三家”首领之一。崇祯十一年,起义军普遍受挫,多受抚降明。他与贺一龙

  、马守应、刘希尧、贺锦等转战至英、霍山区,坚持斗争,号“左革五营”。十四年与张献忠联合。十五年,李自成起义军席卷河南地。又率

  部附自成。大顺政权建立,受封制将军。顺治二年(1645年)与李锦、高一功等入湖南,联合南明永历帝共同抗清,因受南明朝廷排挤、歧视

  。随高一功退入广西。八年,由黔入蜀途中,遭孙可望阻击,牺牲。

  (注:袁承志历史确有其人)

  【袁宗第】

  袁宗第,字汉举,是李自成部下主要将领。以李氏主要人马来自陕西绥德、米脂一带看,此人肯定是那一方人氏。

  袁宗第手持钢鞭跨下骏马,是南原突围十八骑之一。后来商洛养兵的主力。这条汉子生龙活虎,性格鲜明。

  袁宗第后他绵候,再以后,袁宗第成了夔东十三家军的一支,似乎与李来亨结盟而不受其统辖。1664年李来亨阖家自焚,他在此前几个月败亡

  。

  南原突围时,宗第二十九岁。那么他最终败亡时应五十五岁。

  【李过】

  李过就是李自成的亲侄儿李锦,李自成牺牲后,他的部下一致推选他的侄子李过做首领,改名李锦,继续和清军进行斗争,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陷

  于分裂,各部分别在刘体纯、郝摇旗、李锦、高一功带领下,向长江以南转移。清朝多次招降,都被拒绝。他们向唐王政权表示愿意共同抗清

  。唐王在福州听说,大为振奋,命何腾蛟督师湖广,坐镇刘体纯、郝摇旗营,堵胤锡总制李锦、高一功军。李锦赐名赤心,高一功赐名必正,

  晋封侯爵,挂龙虎将军印。他们的军队赐名忠贞营,李自成夫人高氏(在高一功军中)封为贞义夫人。郝摇旗赐名永忠,授援剿左将军。何腾

  蛟将农民军整编为13镇,组成10余万人的抗清大军。

  大顺军联明杭清后,湖广的抗清力量骤然增加,很快便掀起了南明杭清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顺治二年冬,忠贞营战败之后退入广西。忠贞营退入广西后,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李锦等人相继去世,部队严重减员,加上内部矛盾和永历

  小朝廷党争的影响,内部发生了分裂。高一功等失望之余,离开了永历小朝廷,回到夔东地区,自谋发展。

  【高一功】

  高一功,明末陕西米脂人。李自成妻弟。崇祯十六年(1643)任大顺军襄阳卫左威武将军。撤出北京后,与李过在陕北抗击清军。顺治二年

  (1645)李自成遇害,随李过与堵胤锡议和,联明抗清,南明授御营前部右军,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赐名必正。永历三年(1649),李过

  病死,他统领其军,率部由庆远(今广西宜山)往贵州转移,途中遭孙可望袭击阵亡。

  【宋献策】

  宋献策(?——1645),永城人。他苦读书,学识渊博,尤精通“术数”,以“术士”为生,长期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吉凶祸福。

  明崇帧十四年(1641年)四月,宋献策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到李自成农民军中。他出谋献策,才智非凡,深受李自成的敬重,凡战役战斗计划必先向他征求意见。一次,宋向李说:“流入顺河干,陷于十八滩,若要上云天,起自雁门关。将军开始起义就是马上称王,定国号为闯,已经验证了这种说法。现在按‘起自雁门关’一语,将军起义就是从现在开始啊!”李自成闻之大喜,拜他为军师。宋精于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李自成信若神灵。宋根据明王朝政治腐败,即借术数指出其“国运将终”。为了更快地建立农民政权,树立李自成的威望,他又提出“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口号。此一口号的提出和宣传,对于动员争取群众,鼓舞农民士气,孤立明王朝统
  治者,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农民军攻取南阳。李自成依宋献策计,采取迂回战术,使明将杨文岳疲于奔命。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宋献策助李自成商定谋略,设官守土,除暴安良,被封为“开国大军师”。二月,李自成挥师东渡黄河,进军北京,所向无敌,月余兵临城下。此时,宋献策向李自成奉献谶语:“孩儿军师孩儿兵,孩儿攻城管教赢,只消出了孩儿阵,孩儿夺取北京城。”李自成遂点强壮童子5000人,发械参加攻城。城周围云梯林立,孩儿兵手持短刀,如同猿猴四面登城,锐不可挡,守城官兵惊慌失措。

  进入北京后,牛金星、刘宗敏等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之中。牛金星不听宋献策的规劝,大批任用降官。刘宗敏对降官实行酷刑拷烙的追赃政策。宋又借天象示警上疏李自成说:“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李自成采纳了他的建议,得宽赦者1000余人。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吴三桂勾引清兵人关,农民军失败。李自成撤离北京向西安进发,一败于定州,再败于真定,损兵折将,将士离心。李自成死后,宋献策和刘宗敏等农民军领袖继续战斗,行至湖北九宫山,宋被清军俘杀。

  【李来亨】

  李来亨(?~1664),中国清初抗清农民军将领。陕北人。少年时即参加李自成农民军,被李自成侄李过收为养子。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牺牲后,李来亨跟随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主将联明抗清,转战于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李、高相继殉难后,李来亨毅然摆脱南明永历政权的羁绊,率领数万部众自贵州进入川、鄂边境,同先期到达的郝摇旗、刘体纯部会师,并联合当地其他反清武装,组成了夔东十三家军。李来亨选定湖北省兴山县的茅麓山作基地,屯耕山田自给,十三家军很快扩大到几十万人,成为当时主要的抗清力量之一。十五年,十三家军在李来亨、刘体纯带领下,两次围攻重庆,有力地支援了李定国大西军的抗清斗争。康熙元年(1662),清廷调集三路大军,围攻夔东十三家军。李来亨等指挥将士奋勇作战,屡败清军。此时,各地抗清武装先后失败,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等先后阵亡。李来亨孤立无援,只能据守险峻的茅麓山。康熙三年八月,清军利用叛徒引路,乘雾从后山偷袭,由于力竭矢尽,李来亨举家自焚,十三家军覆没。

  【郝摇旗】

  郝摇旗(?——1664)原名郝永忠,因枭悍,举旗冲锋,又称其绰号为郝摇旗。有一次农民军在作战中情况十分不利,在官军的猛攻下死伤惨重,阵地已经开始动摇。郝摇旗从高迎祥身边掌旗官的手里夺过来“闯”字大旗,在马上不住地摇着大旗,狂呼着向官军的阵里冲去。那些正惊慌动摇的农民军将士一看见“闯”字大旗向前冲去,都跟在后边狂呼着向前冲杀,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转眼之间,战场的局面完全扭转,把官军杀得落花流水。从此以后,大家给他起个绰号叫郝摇旗。

  他不是李自成的嫡系将领,而是高迎祥亲手提拔起来的一员猛将。郝摇旗空有一身绝世武功,却始终不被李自成重任,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好酒贪杯,因此而酿成过大错,而且在李自成的义军被困潼关南原时,面临全军覆没的险恶关头,为了轻装突围,竟横心拔剑,追杀爱妻牛氏。上演了一出《郝摇旗杀妻》的故事,因此李自成和高夫人一直都不喜欢郝摇旗。一直到李自成死了以后,郝摇旗才熬出了头,他和一只虎李过是大顺军后期最重要的将领。郝摇旗与李锦等联合抗清,在湖南、广西大败清军。后因在军中受歧视,退回湖北,在攻打四川巫山时与清军交战于天池寨,不敌被俘,被押解到巫山县城,后奉清廷旨意于1664年(康熙三年)十月十二日在该地杀害。

  【顾君恩】

  顾君恩 (?~1645):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领,湖北钟祥人,多谋略,为李自成谋士。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新顺政权后, 他主张先取陕西作基地,再略定三边,经山西攻取北京,被李自成采纳。崇祯17年(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后,顾君恩被任为吏政府侍郎,文谕院院长。1645年被李自成杀害。

  对于甲申山海关之役参战各方的兵力情况有诸多众说纷纭之处、是明了山海关之役的关键、我个人认为:甲申山海关之役参战各方的兵力情况是明了此役的关键、分析一下参战各方兵力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是清军的兵力, 清军出征兵力实数,官方文献不载。而清军此次进兵,是“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汉军与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即满蒙八旗各出动2/3,汉军八旗和尚可喜、孔有德等三顺王及续顺公所部全部出动,据记载,此时满蒙汉八旗的牛录数分别如下、满洲八旗共有309个牛又18个半分牛录,蒙古八旗为117个牛录又5个半分牛录. 汉军八旗为157个牛录又5个半分牛录,虽说此时满蒙八旗间有不满员、1牛录仅存120-150人的现象、但据《历史档案》1988年第4期安双成先生译的《清初编审八旗男丁满文档案选译》记载,顺治五年,八旗编审男丁册载,满洲八旗有男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丁,蒙古八旗在顺治五年则有二万八千七百八十五丁,而入关数年间、灭大顺、弘光、隆武、绍武等政权、战死必多、兼以《清史稿》记:“满洲兵初入关,畏痘,有染辄死。”加上此次入关、清朝“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可知此次出征的满蒙八旗的每牛录兵数当近满员,应为6万人左右、而据学者考证,三顺王和续顺公的兵力并不包括在汉军八旗里面,则汉军八旗全部,加上恭顺等三王、续顺公沈志祥部约4万余人,两部合计约10万人、而这并非清入关大军的全部,尚有两部分未统计入内、一为包衣家仆、其虽不能算为正规兵士、但也多凶悍善战之辈、三藩之乱时、察哈尔布尔尼起兵叛乱、北京空虚,以八旗家奴及包衣成军平定之、且据载:诸王贝勒每当出征,总是私带家中的仆人或其他“闲散无甲之人”冒充兵士。二为外藩兵马、内分外藩蒙古军及朝鲜军、朝鲜军600人、史有明载、在天聪三年三月,皇太极遣阿什达尔汉出使各归顺的蒙古部落,申定军令:“若往征明国,每旗大贝勒各一员、台吉各二员,以精壮兵百人从征”。大凌河之役:蒙古各贝勒自率本部兵围其隙缝处、五度入关、亦有蒙古军从行、外藩蒙古军虽不知其数、据。《沈馆录》云:清兵“蒙古人居多焉”可见外藩蒙古军不少、以各种情况判断、清军此次出兵总数为:上限15-16万人、下限12-13万人、冯梦龙云九王(多尔衮)兵约14万、当是。那么、投入山海关之战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说、此役仅两白旗二三万人参战、有人还活灵活现的说:多尔衮在得到吴三桂输诚后、即率两白旗日行二百里、赶赴山海关参战。根本在胡说八道、首先、我们从史证上来看、据《清史稿》:图赖,费英东第七子也。初隶镶黄旗,后与兄纳盖、弟苏完颜改属正黄旗。顺治元年,从睿亲王多尔衮帅师伐明,明将吴三桂迎师。四月戊寅,师距山海关十里,李自成遣其将唐通率数百骑出关,是夕遇於一片石,图赖督巴牙喇兵与战,通败走。己卯,入关,从大军击破自成……。席特库,佟佳氏,满洲镶蓝旗人。父努颜,率族属归太祖,授牛录额真。卒,席特库嗣。事太宗,擢噶布什贤章京……顺治元年,从入关,破李自成将唐通於一片石……。可见正黄、镶蓝二旗己至、且有两道外藩蒙古察哈尔旗官员的世职敕书、原文如下:色冷伊尔登、察哈尔旗空衔梅勒章京、…(略去处为参加松山之战、入关伐明、击追腾机思)、灭明朝之役、入九门口击二十万流贼之日、率本旗兵步战破敌、…故授尔拖沙喇哈番之职、再袭一次。巴达礼、察哈尔旗空衔梅勒章京、…(同上)、灭明朝之役、入九门口击二十万流贼之日、与色冷伊尔登一同败敌、…故授尔拖沙喇哈番之职、再袭一次。出自《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另另据顺治元年五月、清世祖宣谕山海关之捷提到“固伦公主兵”(即察哈尔旗)与蒙古科尔沁、土默特两部兵一同参与此役。出自《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册、顺冶元年五月初一日、第13页。可见外藩蒙古军亦至。而且从清军的统帅体制与多尔衮的心态上来看、仅带两白旗、也是不可能的。在皇太极时期就己经改变了“征伐不立统帅、军机大事由八旗共议”的体制、由于征伐不立统帅、军机大事由八旗共议、怡误战机者多、天聪元年、清军征伐朝鲜、阿敏欲直入汉城、岳托反对、七旗皆不愿、阿敏以镶蓝一旗阻之、争论良久。八旗分统、有如泾渭、天聪三年、祖大寿围滦州、阿敏坐镇永平、以滦州无镶蓝旗士卒、竟不相救、有鉴于此、贝勒萨哈廉请于大军征伐时、选立贤能之人为帅、从之、事见《清通鉴》卷二、天聪五年七月十八日条。在天聪五年(1631年)八月,清军围攻大凌河城时,莽古尔泰犯下御前露刃之罪的起因、即是以“昨天战斗,我旗将士被杀的很多。巴牙喇兵有随阿山出哨的,也有随达尔汉额驸营的,是否应送还我旗?”为由向皇太极请求。而且就当时而言、顺治即位时、亲王、郡王者六、代善、济尔哈朗、豪格、多尔衮、多铎、阿济格、阿达礼、后顺治元年四月己未,晋封多罗饶馀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馀郡王。这七人中、代善年事己高、济尔哈朗留守盛京、豪格因被告悖妄、己被废为庶人,阿达礼被杀、阿巴泰、《清史稿》中并无其山海关之役出征记载、仅有入关后平满家洞之记载、椐载、与白旗三王一同出征的满族亲贵为和硕贝勒罗洛宏、固山贝子尼堪、博洛、辅国公满达海、如白旗三王甩下主力、仅率两白旗出征、余众谁能统帅?再从多尔衮当时的心态来看,当他得知吴三桂求援时、与阿济格、多铎密议说:“莫非吴三桂知道我南来,故意设此圈套来引诱我吗?我兵曾三次围过北京,都不能马上攻克,李自成却一举破之。
  看来,此人的智勇必大过一般人。现在他统大军亲至,志不在小。他是否欲乘此次战胜的精锐,有窥我辽东之意?不如分兵固守,以观察动静。”四月二十一日清军距山海关十余里时,天色已经昏黑,多尔衮为了避免忙中出错,下令顿兵不进,观察动静,同时令将士夜间披甲戒严,并半夜移阵,前往山海关以东的欢喜岭驻扎,“骈阗之声,四面踏至”,多尔衮与诸王进驻欢喜岭上的威远台,
  观察动静、至第二天出战时、又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及出征的诸大臣,说:“你们不能越伍躁进,此兵(指农民军)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大业就会成功。”可见其谨慎、而且根据他所得到的情报、李自成军数十万之多、如洪承畴以为“贼之骡马不下三十余万”、据朝鲜方面的史料则是李自成军“骑兵十余万、步卒倍之”,如此、多尔衮又如何会仅带两白旗来参战呢?但清军全军十几万人、不可能全部于一日半急行军200里到达山海关附近,至少辎重和红衣炮队不会到、再加上掉队等因素、清军真正到达的估计约七八万之众。据《清世祖实录》,卷4,19页。当为:英王阿济格统万余骑兵,从北水门入;豫王多铎统万余骑兵,从南水门入。多尔衮自率主力三万余骑兵殿后,从关中门入。余部仍驻欢喜岭待命。当是。
  那么、投入实战的清军是多少呢?我注意到、在清军冲击李自成军阵时、有一僧人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指吴军),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平寇志》,卷11,244页。参见《庭闻录》,卷1,《国榷》,卷101,6076页,以李之万乘之尊、岂容无名之僧近前、况且当时唐通己经与清军交过手了、在战后也未受惩罚、可见其将清军己到的消息告知李自成了、且不算唐通、大顺军同吴三桂部作战时包围了山海关,吴三桂往威远台请清军参战时是“冲”过大顺军阵地的,清军随即入关,大顺军不可能不知道。再从当时李军的动态来看、集中全军、在石河西岸的红瓦店一带摆开决战的阵势;北自山,南至海,绵亘二三十里,阵如一字长蛇,面向山海关。可见其己有与清军决一死战的决心、顾诚先生认为:“问题是获悉清军进至山海关地区,大顺军领导人已来不及檄调援军,只有凭手头兵力付之一掷了”。我的看法是、李自成虽然己知清军己至、但不知清军来的有如此之多、因为出动十几万大军、是需要周密的准备的。他不知清军于四月九日大举出阵、而是根据吴三桂据关的时间推算、清军纵至、亦不多、因此、个人看法:僧人告知的不是所谓的““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而应当是清军己大至的消息。同时、在战前、多尔衮把八旗主力部队面向大海,分层排开,主要针对农民军的阵尾;而令吴三桂军作为右翼之末,即最西端,实际上就是让他作为前锋,与列阵于石河西的农民军首先交战,自己衔住农民军长蛇阵的阵尾,使其无法合围自如,但在实战中、吴军“阵数十交,围开复合”,不知凡几!被李自成军重重包围、再考虑到前面所说的、察哈尔蒙古军步战破敌的情况、个人认为:有部分清军在白旗两万骑兵冲阵前己与李自成军交手、但作战不利、后多尔衮乘李军久战疲劳、于中午投入了以白旗为主的两万骑兵、才取得胜利。
  吴三桂军的兵力情况、则说法较为一致,据《三垣笔纪》,载三桂“募兵7千”;《甲申传信录》,载三桂“共收兵1800人”。,《庭闻录》载三桂收溃卒,降唐通兵“约2万人”,加上原兵马3万,合为5万。大体上、吴军5万人、另又征召当地乡勇3万余人。
  大顺军出征山海关的兵马数各书记载相距甚大,清方档案和《清实录》都说是二十万人;而但非清政府官方的说法却提供了另外一种数据。各书记载是:《燕都日记》说数万..《定思小记》说十余万,《遇变纪略》记10万,《吴三桂纪略》记“发兵10万,号30万”;《北还纪变》说13万、《甲申传信录》说十余万. 《孤臣纪哭》说6万《明史纪事本末》、《罪惟录》、《石匮书后集》、《明鉴易知录》、《四合王传·吴三桂传》都是这个看法、《流寇志》认为顺军是5万,声言10万;,《怀陵流寇始终录》是这个看法,综合各书所记,北京发兵之数当为5-6万,如再加上己派往山海关的唐通、白广恩所部,约7-8万人、已近10万之数、时山海关人佘一元《山海石河西义冢记》说战役中“凡杀数万人……然所杀间多胁从及近乡驱迫供刍糗之民,非尽寇盗也”。见佘一元《潜沧集》卷三,又见康熙八年《山海关志》卷九。可见,加上民夫等、约十万人左右。因此、《流寇志》后又说“自成合兵十余万攻之”。。。,
  关于这点、还可从李自成军的总兵数及北征兵数来判断、清官方所修的《明史》记载李自成军“籍步兵四十万、马兵六十万”,但在山海关一役失利后,却是百万大军短短的一二年内节节溃败。完全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而我从李自成自入豫崛起开始推算、据《甲申传信录》载、是年、自成复招集亡命百余人、潜渡入豫,计取洛阳,群盗复聚、又据《绥寇纪略》、自成以五十骑突围走、自郧均向伊洛、崇祯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杨嗣昌以书谕左良玉、其中有谓:前报闯将闯上龛者、独闯一支、将军留兵二千,足办此贼、六月二十七日、李自成部又在胡其里遭左军降将刘世杰、马进忠追击,“获其伪印,大败而走”,可见其兵不多、至多千人。因此、《孤儿吁天录》言:其势尚微,军中不以为意。崇祯十三年十二月、李自成先克宜阳、继克永宁、杀万安王、再克新安、“饥民从自成者数万”。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洛阳,接着攻打开封,根据《守汴日志》,当时李自成的全部力量是“精兵三千,胁从之众不过三万”。既而,罗汝才率领部队和李自成军联合,个人估计、此时联军虽号称数十万、实际能战之众不过四、五万。后又连败傅宗龙、汪乔年、收秦兵数万、至三攻开封时、据《豫变纪略》及《怀陵流寇始终录》载、时“步贼十万、马贼三万…胁从之众近百万”。后来革、左五营也加入了李自成的联军,大大增加了起义军的实力。但李自成杀罗汝才及贺一龙、罗部多散去、罗之亲将杨绳祖以兵数千投郧阳、外甥王龙率三千精骑入关投孙传庭、部将李汝桂以兵降左良玉、老回回马守应亦离去。是时、李自成军能战者估计约二十万左右、号称百万而己、及破孙传庭,入潼关、再入北京、加上收降明军等原因、兵力五六十万、但可分为三部分、一为收降的明军、李自成对于这些刚刚投降过来的明朝将领往往是任用其率领原部兵马独挡一面。但这些人多擅长于见风转舵,风向一转,则叛变而去。二、乡兵、李自成除在某些重要的战略要地驻扎自己的嫡系部队、其余地方则或由投降的明地方官兵及地方团练守卫、或新招募、这些部队或不可靠、或战力不强、形同虚设。三则是李自成的嫡系部队,但兵力不超过三十万。而且兵力捉襟见肘、如当大顺军向北京推进时,明军左良玉部乘机进攻湖广承天、德安;河南刘洪起等地主武装也同左良玉相呼应,颠覆当地的大顺政权。留守湖北的白旺上书请援,李自成当即派绵侯袁宗第带领右营由陕西奔赴湖广先击败左良玉部,随即北上河南平定了叛乱,直到大顺军在山海关战败,袁宗第和白旺的军队仍滞留于河南与湖广。甲申年、李自成率军北上时、兵分两路向北京进军:一出山西,经太原、宁武、大同、宣化等地,趋居庸关;由李自成亲率、一出河南,经卫辉、彰德诸府,入河北,经邢台、河间,趋保定。由刘芳亮指挥。由李自成亲率的一路、据载:由刘宗敏率两万精兵为先锋、由此可见,山西一路、军队总数不会超过十万、河南一路为偏师,亦不过数万、加上一路上也要分遣部队占领要地。到北京时、不会有多少了、其中尚有部分降军,有人认为:刘芳亮的部队在保定,但据 《崇祯保定守城纪略》所载,刘芳亮军除部分留守保定外、己大部开至北京,另据顾诚先生考证:留守北京者为刘芳亮与李侔,率老弱万人留守。可见当时李自成军力之薄弱。


有关于李白的有趣的故事有哪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李自属什么肖
回答:这种问题。。。。。居然还有答案。。。。。李自成?李白??

为什么李自成进京后,群臣不但不跑,还主动去找李自成呢
1、中国古代是天下观,即得天下者,即为正统!而不是以民族来划分的。所以清朝、元朝都是中华正统朝代,位列二十四史!而天下的核心就是京城,所以李自成进京,群臣则主动投靠 2、一般得天下者都是善待群臣,例如唐朝初期重臣都是隋朝的大臣,三国大臣都是汉臣。而李自成则没有站在士族一方。3、明朝...

关于一个军事典故
<<唐李自问>>是什么啊?谁写的... <<唐李自问>>是什么啊?谁写的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各个各个而 2008-07-09 · TA获得超过16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唐李问...

赠汪伦这首诗船上的人是谁,岸上的什么是李自的朋友?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关于人才的诗句
1.古代诗歌中关于人才的诗句 论诗五绝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

谁知道关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古代名人故事
2、李白逃学,见一老婆婆在河边用铁杵磨针的故事,深受启发,诗仙由此而诞生。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铁杵磨针,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3、司马迁受...

关于夕阳与孤独的诗句(夕阳西下孤独的诗句)
心中出现的遗憾有谁知道呢,往事不堪回首啊。眠梦绕着小平台游走,回来后只有寂寞作陪,此时沾在袖子上梅花的余香已经冷淡了。3、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

关于李白,高手帮忙!!
白停骏问之,乃 是并州解到夫机将官,今押赴东市处斩。那囚车中,囚着个美大夫,生得甚是英伟,叩其姓 名,声如洪钟,答道:”姓郭名子仪\/李白相他容貌非凡,他日必为国家柱石,遂喝住刀斧 手:“待我亲住驾前保奏。”众人知是李滴仙学士,御手调羹的,谁敢下依。李自当时回 马,直叩宫门,求见天子,讨了...

150字的文言文都有那些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等到皇上下了桥,皇上又问他同样的问题,解缙答道:“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皇上十分高兴。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里有喜事吗?(你)能否作一...

梅列区13611213277: 历史上的今天李自成遇难? -
登削聚维: 是的,但是死法有争议. 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如《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绥寇纪略》、《见闻随笔》、《罪惟录》、《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剩事》、《所知录》、《甲申传信录》、《明末纪事补遗》、...

梅列区13611213277: 甲申三百年祭中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登削聚维: 不听进谏、军纪败坏、不信任大臣假使初进北京时,自成听了李岩的话,使士卒不要懈怠而败了军纪,对于吴三桂等及早采取了牢笼政策,清人断不至于那样快的便入了关.又假使李岩收复河南之议得到实现,以李岩的深得人心,必能独当一面,把农民解放的战斗转化而为种族之间的战争.假使形成了那样的局势,清兵在第二年决不敢轻易冒险去攻潼关,而在潼关失守之后也决不敢那样劳师穷追,使自成陷于绝地.

梅列区13611213277: 甲申之变的背景 -
登削聚维: 明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突出表现在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在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下,全国各地反抗斗争层出不穷,陕西地区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心地.陕西长期以来是全国社会矛盾的焦点,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

梅列区13611213277: 李自成到底是怎么死的?
登削聚维: 李自成归宿何地?300多年来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殉难、禅隐等数种说法,但《明史》和清初的大多数史料记载李自成殉难于通城九宫山. 1955年,通城县人民委员会...

梅列区13611213277: 李自成出事具体什么问题 -
登削聚维:死因:大顺军到达湖北通山九宫山麓时,李自成率轻骑20余人登山探路,被当地民兵武装程九伯杀死,尸首不知何处,自成战死后,农民军悲怒交集,立即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 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如《明史》、《乾隆御批纲鉴》、《绥寇纪略》、《见闻随笔》、《罪惟录》、《怀陵流寇始终录·甲申剩事》、《所知录》、《甲申传信录》、《明末纪事补遗》、《明亡述略》、《永历实录》等诸多史籍所记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