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官员上朝规矩森严,清朝上朝打鞭子有什么讲究?

作者&投稿:尉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上朝前,总会有太监在宫门前甩鞭子,为何会有这样的规矩?~

当我们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就会发现电视剧中的皇帝在上朝前。有太监站在宫门前挥舞周中的鞭子,这有一个称呼就叫净鞭。主要是出现在明清两朝,净鞭其实是一种仪仗,主要作用是提示皇帝即将出场,并以此警示人们保持肃静。随着不断的发展,清朝甩鞭子又出现了其它的意思,那么都有哪些呢?

第一就是皇权的象征。在农民手中的鞭子就可以看出来,其作用就是为了让牲畜听从安排。同样的道理,皇帝面前的鞭子,也是为了让大臣、百姓能够臣服于皇帝。因此鞭子又是皇权的象征,所以每次皇帝出场就会甩鞭子,每次离开也会甩鞭子。而且皇帝身边太监手中的鞭子可以说就跟牧羊人驾驭牛羊一样,因此皇帝给大臣赏赐什么东西就叫“御赐”,这其中的“御赐”的“御”就与“驭”字同音,同时有相通之意。

第二就是为了立威。毕竟甩出的鞭子与地面接触后,会发出很大的声响,能给人带来一种恐惧。因此清朝每次上朝前,就会要求太监专门甩鞭子,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在于帮皇帝立威,让王公大臣以及百姓对皇帝有敬畏之心。

关于清朝的甩鞭子还有具体的规定,这在《清史稿·志六十三礼七》中就有详细的记载,不同的鸣鞭次数有不同的含义,此时朝廷中的大臣根本不需要别人的传达,可以直接从鸣鞭中听出皇帝的行动。

清朝:四品以上才有资格上面.但官员低头上朝.不能直视皇帝.面见圣上一面是很难看一眼的.五点多天刚亮就上朝.在前清门上朝.并不是影视剧里在大殿里上朝.你想.那么多官员.多大殿能进那多么人。皇帝在前清门门口龙椅坐着.大臣则在门前按等级依次跪着上书。一直上到响午.皇帝是很苦的.上完朝批阅奏折.有些皇帝是很羡慕平民百姓的.无忧无虑.周游全国.

那叫“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
三鞭过后有人还敢擅动喧哗,那是惊驾,死罪

清朝皇帝上朝打鞭子称为鸣鞭,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

甩鞭子有专用的称呼,被称为静鞭。基本上是在皇帝到来之前,太监在宫门前甩鞭子。大概意思就是:大家不要喧哗,领导马上就要来了


古时官员上朝规矩森严,清朝上朝打鞭子有什么讲究?
那叫“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三鞭过后有人还敢擅动喧哗,那是惊驾,死罪

三六九上朝是什么意思?
“三六九上朝”这个成语是古时候的官员上朝时必须遵守的规矩,这个规矩是在早期基础上不断衍生而来的。在清代尤为严格,皇帝随时可以抽查官员是否遵守规定。其中,“三”指上朝的时间是早晨3点;“六”指官员在上朝前必须洗漱干净,换上全新的朝服;“九”是指在上朝的过程中要遵循“九章礼”,即严格按照...

古代大臣早朝如何排序,一品大员居然不上朝,文武官员为何分开站?_百度...
唐朝上朝时,站在第一排的是正二品的官员,如左右仆射、中书令等,其他官员则按照品级前后排列。到了明朝,上朝的官员增多,官员调动也频繁,因此站位不再是一成不变。明朝特地制定了朝班表,根据大臣的官职高低,每次上朝前都会贴上“名牌”。在清朝,实际上已经不再有“常朝”了,也就是说,文武大...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文武官是怎么分配的,是文左武右还是文右武左,为什...
古代的时候以右为尊,重文轻武,因此文官站右边,武官站左边。上朝议事模式最早是春秋时期,那个时候的上朝规矩可是很严格的,当时的大臣官帽两边有两块垂下来的玉片,称之为“充耳”,专门用来·提醒大臣集中注意力。大家的站位也是按照官职的高低排列,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日后的文武分列左右,但一位古人...

上朝进谏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清朝上朝都有哪些禁忌?
上朝的官员们起得比鸡还早,往往来不及吃早膳。再者,为了避免餐后出现打嗝、放屁、内急等尴尬情况,官员们一般也不会在上朝前吃早膳,而是口含一片人参,保持体力。早朝时禁止上厕所。等级森严的清朝,宦官鸣鞭仪式后,参会大臣们必须整理好衣冠上朝,不能左顾右盼,现场必须保持十二分安静,甚至连咳嗽都...

为什么清代官员上朝的时候,要在嘴里含片人参呢?
早在汉朝时期官员们是可以坐着面圣的,到了宋朝就变得苛刻起来,开始全程站着汇报工作,随着元明清三朝的演变,到了清朝,三跪九叩之礼已是非常成熟,大臣们跪的越来越频繁,只有在皇帝允许平身时才可以站着说话,因此经常看到古装剧中大臣们配备特制护膝,为的就是遵守礼仪规矩,向皇帝表示忠心。除了...

古代官员参加早朝的流程是怎样的,什么级别的官才有资格参加?
清朝官员上朝时,官居一品可以站在殿内,朝见皇帝,官居二品则需要在殿门外恭候,官居三品则在更外面,三品以下,没有资格,参加朝会。清朝十天举行一次早朝,但是清朝皇帝大多勤政,实际早朝次数要多远远于规定。中国古代社会,是礼法社会,等级比较森严。因此,关于早朝,也有一整套流程和详细规定。以明...

大臣们上朝有什么讲究?
上朝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宋代官员比后来清代的大臣要舒服得多。按照宋代的规定,上朝按单双号来,甚至皇帝犯懒的时候,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各开一次朝会就凑合过了。 不过上朝还是累人的事。上朝时要三更起床,沿途两个时辰赶到皇宫,等皇宫开门。好在皇帝心疼大臣,专门在宫门外盖了一个“待漏院”,让大臣们先进去歇...

历史上大臣们上早朝是如何排序的
上朝时第一排站着的是正二品,其余官员按照品级前后站。到了明朝的时候,官员增多。但是明朝官员经常调动,站位也随之改变。明朝为了让大家清楚站位,专门安排了官员的朝班表,在上朝前,根据大臣们的官职贴好名牌。清朝时,文武百官就不用天天来上早朝了,都是由皇帝和各种内阁大臣开小型朝会。在重大...

古代大臣早朝如何排序,一品大员居然不上朝,文武官员为何分开站?_百度...
如果王爷或者皇子担任某部官员,那么他也是可以参加朝议的。清朝会给一些封无可封的官员赏赐上朝时宫中跑马、乘轿的特权待遇 历史上大臣们上早朝绝对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一样,大家分列左右,高喊“臣有本奏”“无事退朝”,不同的时期上朝的规矩是不同的,不按规矩的下场可是很惨烈的。

叙永县15081779090: 清朝上朝的时候为什么用鞭子抽打地面在电视剧里看到的, -
黄戴中诺:[答案] 这种仪式在清朝以前就有,成为净鞭或者静鞭.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停止交谈保持安静,各归各位.

叙永县15081779090: 清剧里官员上朝前甩响鞭是什么意思 -
黄戴中诺: 即静鞭.古时朝会时,内侍击鞭,百官遂肃静,皇帝驾出 静鞭 jìngbiān 一种很大的鞭子.銮驾仪卫之警人用具.朝会时鸣之以发声﹐以示肃静.也称鸣鞭. ============== 太和殿前,炉、鼎、龟、鹤,吐出缕缕香烟;金钟、玉磬,琤...

叙永县15081779090: 清朝皇帝上朝为什么打鞭子
黄戴中诺: 这种仪式在清朝以前就有,成为净鞭或者静鞭.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停止交谈保持安静,各归各位.静鞭:一称鸣鞭,仪仗的一种.上朝时,鸣鞭振响,叫人肃静.百官上朝,司职太监挥鞭作响,净...

叙永县15081779090: 古代官员上朝有什么规矩
黄戴中诺: 清朝:四品以上才有资格上面.但官员低头上朝.不能直视皇帝.面见圣上一面是很难看一眼的.五点多天刚亮就上朝.在前清门上朝.并不是影视剧里在大殿里上朝.你想.那么多官员.多大殿能进那多么人.皇帝在前清门门口龙椅坐着.大臣则在门前按等级依次跪着上书.一直上到响午.皇帝是很苦的.上完朝批阅奏折.有些皇帝是很羡慕平民百姓的.无忧无虑.周游全国.

叙永县15081779090: 清朝官员岀行打几声锣 -
黄戴中诺: “鸣锣开道”起源于清朝,以前各朝官员出行,只有仪仗士卒前引传呼,并不鸣锣.到了清代才增加了鸣锣.次数的多少代表官位品级的高低大小.县官上街,仪仗鸣锣七下,谓之“打七棒锣”,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级官员上街,鸣锣九下,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提督和巡抚上街,则鸣锣十一下,意思是“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如果是都统以上官员上街,就要鸣锣十三下,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

叙永县15081779090: 清朝新帝登基为什么有太监甩鞭
黄戴中诺: 那个不是皇帝登基的时候用的,那个叫做即静鞭.古时朝会、皇帝上朝时等等等等,内侍击鞭,百官遂肃静,皇帝驾出~

叙永县15081779090: 古代上朝帽子后面鞭子什么用
黄戴中诺: 这个是古代皇帝防止大臣上朝时相互议论、窃窃私语而设计的,帽子后面的摆会相互碰撞,是个障碍物.所以,皇帝希望大臣们各抒己见,独立表达意见.

叙永县15081779090: 古代大臣们上朝要站着吗? -
黄戴中诺: 在秦汉时期,君臣都坐着议事,皇帝会起来请丞相坐.从北宋宋太祖后,大臣必须站着.从明朝太祖后大臣就跪下了,清朝下跪的时间特别长. 这种变化意味皇权的不断加强,望采纳,谢谢

叙永县15081779090: 古代官员上朝问题 -
黄戴中诺: 清朝:四品以上才有资格上面.但官员低头上朝.不能直视皇帝.面见圣上一面是很难看一眼的.五点多天刚亮就上朝.在前清门上朝.并不是影视剧里在大殿里上朝.你想.那么多官员.多大殿能进那多么人.皇帝在前...

叙永县15081779090: 古代文武百官上朝迟到,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
黄戴中诺: 参加朝会,是古代京朝官每天按时上班的第一要务,凡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或朝班失仪,都属于违纪,历代均有处分条例. 唐代起,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朝参,谓之“放朝”,这一制度为以后历朝沿袭.但放朝不等于放假,班仍旧要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