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作者&投稿:守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1.(《贞观政要·务农篇》)唐太宗讲的这三个“为本”,意味着以民本与农本合一为特色的“民为邦本”思想已经成为指导当时执政的主导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导致了在百废待举、民生凋敝几近废墟的基础上创造了初唐贞观之治的奇迹,打开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通渠。其实质就是“民为邦本”,就是“福生”。唐太宗和他的臣僚们紧紧地抓住了“福生”这个根本,于是,才有了这后世称颂的“贞观之治”。
2.初唐执政者首先是畏民。唐是在亡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了隋亡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唐太宗经常组织群臣讨论隋亡的原因,他善于纳谏,很大程度上也是吸取了亡隋的教训。唐太宗曾准备修建乾元殿,大臣张元素以乾元本隋初建,乾元毕工,隋朝解体相谏,使太宗猛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本是荀子的名言,由于太宗经历了隋朝覆舟之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了唐太宗口头禅,不少人误以为这就是唐太宗的名言而忘记了荀子的“版权所有”。(其实荀子也引自“传”,也不是最初的版权所有者)不过也正是这种畏民之心,才使他不得不去重视“民为邦本”。

其次是静民。唐太宗“民为邦本”的指导思想直接产生出抚民以静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抚民主要是抚农民,静民主要是安静农民和农业生产。他们通过推行均田,奖励垦荒,改革赋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增殖人口、兴修水利等措施使农民得到修养生息,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从而保护和发展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经济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强盛了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了贞观之治。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通典》卷七)粮价从原先斗米匹绢的价格,跌至斗米四五钱,再跌至斗米两钱,这确是难得的治世景象。
3.三民主义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中最关键、最具有突破性的一种指导思想,它给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国家建设的具体方案,理所当然地在人类的精神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①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以人为本
形成于他的仁政爱民的思想当中
② 改革赋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结果换来了贞观之治
③ 我们要借鉴他的任政思想,以人为本。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阀虑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得农时,其可得乎?

翻译:
“做任何事情都要抓根本,一个国家要以人为本,人以衣服粮食为本,凡是经营衣服粮食的,以不耽误时机为本。想要不耽误时机,作为人民的君主,他的政策措施就应该精简,让人民静养,如果动不动就派兵打仗,那么土地上的农作物就无法按时生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不错过经营农业的时机,怎么可能呢?”

基本思想:
1.以人为本,以农为本
2.抚民,重农,轻徭,薄赋,抑制物价,休养生息,勤政爱民

大致是说,凡是要抓重点,有人民才有国家,而人民又离不开衣食.
以人为本就是做事要以人民为出发点
与民休息就是不要离开人民,休是不的意思,息是不重视的意思,双重否定就是肯定,也就是说要重视人民了.

1 材料没体现出贞观时代的治国思想,贞观,贞是中和正的意思,观是显示的意思,贞观就是向天下显示朝廷的中和正。材料的意思,是劝弄桑,先挽救国民经济的颓势,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2 践行中和正,比如考核官吏 开设科举 纳谏 削减封王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 无语

PS:之所以要劝弄桑,不是皇帝跟宰相们聊天聊出来的思想,是现实逼迫的,隋末大乱,人口急剧锐减,隋朝有人口1千万户,而终唐朝几百年最辉煌的时候也才900万户,李世民时代连500万户都不到。贞观初年,也就材料的贞观2年,刚刚关中大旱,饥民外出乞讨。劝弄桑,因为穷,穷的吃不上饭饿死算。百姓穷,朝廷也跟着穷。所以解决民生问题,是摆在李世民面前的难关。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以人为本
形成于他的仁政爱民的思想当中

改革赋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结果换来了贞观之治

我们要借鉴他的任政思想,以人为本。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唐朝最繁华的贞观之治。希望您满意!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阀虑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得农时,其可得乎?翻译:“做任何事情都要抓根本,一个国家要以人为本,人以衣服粮食为本,凡是经营衣服粮食的,以不耽误时机为本。想要不耽误时机,作为...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1.(《贞观政要·务农篇》)唐太宗讲的这三个“为本”,意味着以民本与农本合一为特色的“民为邦本”思想已经成为指导当时执政的主导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导致了在百废待举、民生凋敝几近废墟的基础上创造了初唐贞观之治的奇迹,打开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通渠。其实质就是“民为邦本”...

翻译乙文
翻译: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的丞相,治国也是坦荡无私,公正无偏。他曾经上表皇帝,把廖立、李严两位大臣贬到南中做普通老百姓。廖立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哭着说道‘我要一辈子呆在南中边地了。’李严听到诸葛亮死的消息,居然发病死了。因此史官陈寿说,‘诸...

唐太宗吞蝗文言文简析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译文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

《贞观政要》卷六·论悔过原文及译文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问。我当年因为各路顽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带兵打仗,没有时间读书。近来四海安宁,身为君主,即使不能自己手拿书卷阅读,也要叫人读来听。君臣父子的伦常、政治教化的种种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就像面对着墙壁,头脑一片...

《贞观政要·务农》原文及赏析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任何事情都必须致力根本。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衣食为根本,经营农桑衣食,以不失时机为根本。要不失时机,只有君主不生事劳民才能做到。假若连年打仗,营建不停,却又想不占用农时,能办得到吗?”王珪说:“从前秦始皇、汉武帝,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大建宫室,人力...

求谏翻译
翻译: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贤明的君主时时想到自己的短处因而越来越好,昏昧的君主庇护自己的短处而永远愚昧。隋炀帝爱夸耀自己的长处,庇护自己的短处而拒绝规谏,臣子实在也难于犯颜忤旨。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者不能算很大的罪过。过去商朝的箕子假装疯狂来保全性命,孔子也说他仁。后来隋炀帝被...

历史上治贪反贪的例子有些什么?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

初一:唐太宗的哪一经历使他对"舟"与"水"的关系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_百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他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在初唐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代表的执政者那里,“民为邦本”的传统已经化为用明确概念提了出来的指导思想。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贞观政要》卷入务农篇)这环环...

《贞观政要》卷六·论谦让原文及译文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自认为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认为恰恰相反,天子更应该谦逊恭谨,经常心怀畏惧。从前,舜告诫禹说:‘你只要不骄傲,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能,你只要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功。’《易经》上说:‘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以...

梓潼县19177853341: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 -
翁国障眼:[选项] A. 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 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 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

梓潼县19177853341: 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夫不失时这句话的基本思想为什么是.以人为本 与民休... -
翁国障眼:[答案] 翻译:“做任何事情都要抓根本,一个国家要以人为本,人以衣服粮食为本,凡是经营衣服粮食的,以不耽误时机为本.想要不耽误时机,作为人民的君主,他的政策措施就应该精简,让人民静养,如果动不动就派兵打仗,那么土地上的农...

梓潼县19177853341: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如题,来源于《贞观政要》务本,一个v.(动词),怎么能是n.(名词)呢 -
翁国障眼:[答案] “务”是动词,是“致力于”的意思;“本”是名词,是“根本”的意思,是动作的对象,用法是正确的.

梓潼县19177853341: 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
翁国障眼:[选项] A. 唐太宗认为孟子的思想需要补充 B. 唐朝的语言习惯与战国时期不同 C. 避讳 D. 唐太宗进一步强调“人”的重要性

梓潼县19177853341: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
翁国障眼: 1.以人为本,以农为本 2.抚民,重农,轻徭,薄赋,抑制物价,休养生息,勤政爱民 3.借鉴

梓潼县19177853341: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中的本指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务本 -
翁国障眼:[答案] 本:拆开就是木一,意思就是树木的根.所以本是指基础、根.

梓潼县19177853341: 求解析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 -
翁国障眼: A通篇的大体意思是什么事都要务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衣食是人民的根本,要想(得到)衣食,又必须按时播种收割.而要想不失时,就必须做到简静.要是屡起战端,大兴土木,还想不抢夺农时,怎么可能做得到啊? 所以,这是劝皇帝修养生息,不可妄动战端,大兴土木!

梓潼县19177853341: 唐太宗是怎样做到务本的? -
翁国障眼: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基本思想: 1.以人为本,以农为本 2.抚民,重农,轻徭,薄赋,抑制物价,休养生息,勤政爱民 ①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以人为本形成于他的仁政爱民的思想当中 ② 改革赋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结果换来了贞观之治 ③ 我们要借鉴他的任政思想,以人为本.

梓潼县19177853341: 《唐太宗诫侍臣》翻译 -
翁国障眼: 贞观二年,太宗对侍臣说:“朕曾说过贪财的人却并不懂得爱财.比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所得的数目很多.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也不过数万,一旦事情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削夺,这岂是懂得爱财?这是因小而失...

梓潼县19177853341: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 -
翁国障眼: (1)原因:存百姓,与民休息的民本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慎用刑法;崇尚节俭;善于用人、纳谏(任答四点得4分) (2)变化:从节俭到大兴土木(2分) (3)评价: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贞 观之治”的局面;但作为封建君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奢侈享乐的行为(2分) (4)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历史活动是否推 动社会的进步(2分)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