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居秋暝的平仄

作者&投稿:枞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居秋暝的平仄格式~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话释义: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初级的诗词格律教程中通常会出现这么一句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在七言诗中,第一三五字的平仄通常是比较随意的,特别是第一字。当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第五字通常是不能随意的,第三字也要参考第一字来定平仄,但在本诗中,这几处以平代仄都是没有问题的。
要识记入声字,单靠方言是不可以的,所处方言具有入声是学习入声的优势,要牢记所有的入声字,以便对平仄进行辨别。你说的对,歇是入声字,在本诗中,月石竹等字也是入声。
还有不明白的吗?有的话可以补充问题,我再来回答。

这首诗是一首很标准的律诗,也不存在大的拗救,王力的《诗词格律》还是要仔细读啊,很多东西看来你还没完全学明白呢。

先把这首诗格律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打给你。

平平平仄仄(空山新雨后)平仄仄平平(天气晚来秋) 平仄平平仄(明月松间照) 平平仄仄平(清泉石上流)仄平平仄仄(竹喧归浣女)平仄仄平平(莲动下渔舟)平仄平平仄(随意春芳歇)平平仄仄平(王孙自可留)

其中“月”、“石”、“竹”、“歇”都是古入声字,属于仄声。所有我改动过的与你所列出的正体格律读音相异者,都是规定范围内允许的可平可仄的字。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 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 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举例如“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

按照燕郢的说法:平仄仄平平(天气晚来秋)。但楼主说正确答案是:仄仄仄平平(天气晚来秋)。
这个“天”字,应该是平声吧,怎么成了仄声?

我是初学平仄,望指教。


想了解古诗词的平仄!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 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 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

关于韵脚的问题。
而李煜... 我查了一下,高二课本上的《山居秋暝》(11尤)《登高》(10灰)《蜀相》(12侵)《石头城》(10灰)《锦瑟》(1先)《书愤》(15删)等近体诗的韵,都是同一个韵部的,很严格。而李煜的《浪淘沙》分别用了1先 14寒 15删 三个韵部。这是不是说明,《浪淘沙》的韵脚不够严格,《浪淘沙》这首诗在格律...

求古诗词平仄及韵脚(古代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2]。(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

山居秋暝中的下渔舟是什么意思?
关于“下渔舟”,最少有三种解释:1、表示方位,渔舟下面的莲荷摇动;2、上游回归的渔船推动下游的莲荷摇动;3、认为是“渔舟下莲动”的倒装句。这些解释局限于字词或语法范围,并不准确。准确的解释要看诗联的对仗关系。整联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中的“归”和“下”必定是动词。不...

平仄怎么分啊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

王维的《山居秋暝》赏析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押韵的基本规则
应也是仄仄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首末相应: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仄。符合了以上这四条基本规律,中规中矩,就是一首合格的律诗。

五言律诗的特点
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如何掌握古诗词写作的平仄问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2]。(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

[观课札记] 亦诗,亦画,亦歌——观薛法根老师教《山居秋暝》_百度...
      《山居秋暝》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单元主题是“四季皆景”,阅读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讲“居”:居是居住的意思。住在山里就叫山居,以此引出村居、家具、客居、旅居,...

辰溪县13787412655: 试分析《山居秋暝》颔连联和颈联的平仄与对仗 -
禾南参附:[答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明月--清泉(偏正形名);松间--石上(方位名词短语);照--流(动词)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竹喧 ---蓬动(主谓,名动)归--下(动);浣女--渔舟(名词性偏正短语...

辰溪县13787412655: 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平.不是说要首末相应的吗?这好像不对啊 -
禾南参附:[答案] 第一,空山新雨后是平平平仄仄. 第二,首末相应只要起同声就行了,这里两句都是平起句.你要完全首末一致必须首句入韵,你看看如果第一句入韵是不是就成了平平仄仄平,跟尾句句格一致了.

辰溪县13787412655: 六言律诗平仄格式 -
禾南参附: 没有什么固定的平仄格式,不过你如果要写的话,就要遵循你诗中的格式,音律美也是诗的一大亮点.

辰溪县13787412655: 王维的《山居秋暝》韵脚是是什么 -
禾南参附: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韵脚是秋、流、舟、留

辰溪县13787412655: 请高手赐教:用作诗中的“一三五不论”或者拗救等方法对《山居秋暝》的分析 -
禾南参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这两句是第一字不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前句第一字不论,石是入声字,属仄声,后句第三字不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

辰溪县13787412655: 关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能不能换成"浣女归竹喧, -
禾南参附: 肯定不能,原因很多,我具体说其中一点,山居秋暝属于五言律诗,律诗的特使有: .押韵约定.不管是哪一种,律师都要求在二、四、六、八(即偶数句)的尾字上押韵,还要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中间也不许换韵. .平仄约定.最主要的是,律师要求句子的平仄声调必须和谐,这点古今未改.总的说来是相反相成(偶句的上下两个句子的平仄尽量一致). 本诗的平仄为: 平平平仄仄(空山新雨后)仄仄仄平平(天气晚来秋) 仄仄平平仄(明月松间照) 平平仄仄平(清泉石上流)平平平仄仄(竹喧归浣女)仄仄仄平平(莲动下渔舟)仄仄平平仄(随意春芳歇)平平仄仄平(王孙自可留) 如果换成“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则是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与格式不符,且不押韵!

辰溪县13787412655: 如何区分古代汉语中的平仄 -
禾南参附: 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

辰溪县13787412655: 如何掌握古诗词写作的平仄问题? -
禾南参附: 律诗的平仄 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辰溪县13787412655: 山居秋暝的韵脚是什么 -
禾南参附: 韵脚是秋、流、留

辰溪县13787412655: 山居秋暝是文言文吗?韵脚是什么? -
禾南参附: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不是文言文,是古诗. 韵脚从每句最后一个字来看是iu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这些字的韵母要相似或相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