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与《资治通鉴》

作者&投稿:裔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资治通鉴》司马光。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那段。~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
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原文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译文

臣司马光曰: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我先前奉命收集编写历代君臣的事迹,后又奉圣旨赐名为《资治通鉴》,现在已经编写完毕。
我资识鲁钝笨拙,学问和术业研究荒疏,所做的事情,都在别人之下,惟独对以前的历史,稍微进心学习,从小到大,读而不厌倦。每当忧虑自司马迁、班固以来,(著史)文字繁多,布衣士人,不能读尽;何况对于皇上来说,日理万机,哪有空闲时间都看?我经常不由自主地揣测,想删繁就简,列举纲要,专门捡取关系国家兴亡、百姓生计,良善的可以用做表率(法则),邪恶的可以用做警戒(教训),做为编年一书,以便先后有序,粗细不杂。
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计1362年,共294卷。


资治通鉴简介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4、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

砸缸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是为了救谁,后来怎么样了?
对许多人来说,都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都不了解,人们最熟悉的还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毕竟每个人都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那么司马光当年救出的人又是谁呢?司马光,陕州夏县人,父亲是司马池,他是宋代的官员,司马光从小深受父亲影响,饱读诗书,七岁时就表现的像个小大人了,他非常喜欢读书,七岁...

资治通鉴的地位
司马光是《资治通鉴》的主要编纂者之一,该书是一部以纪实的方式叙述中国历史的编年体通史,涵盖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60年的历史。司马光在编纂过程中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分析,使得《资治通鉴》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反对...

【读史笔记】1.《资治通鉴》不是历史书,而是传道书
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萧、曹画一之辩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分司...

急!!跪求: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翻译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白话释义:臣司马光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

司马光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写出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的十九年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特别是在洛阳的十五年里,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编书,常常废寝忘食,有时家里实在等不上他回来吃饭,便将饭送至书局...

资治通鉴中的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分什么意思...
分的意思是区分。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原文: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译文:臣司马光说: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

司马光费尽心思写的《资治通鉴》,为何只字不提宋朝历史?
我们小的时候应该都听说过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从小司马光都展现出了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聪明与才智。而且司马光在成人之后也是一个品德高尚正直。学问渊博和博大精深的人,尤其是他所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非常少见的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但是他写《资治通鉴》里并没有提到...

《资治通鉴》和《史记》经常被搞混,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前后共经历了三千多年。 (顺带一提:它和班固写的《汉书》,范晔、司马彪写的《后汉书》以及陈寿写的《三国志》,被合称为“前四史”。) 所以,光从时间上说,《史记》记载的时间跨度要长许多,《资治通鉴》记载的时间则相对比较短,且三家分晋到汉武帝这个时期是...

司马光他是我国什么代著名的什么学家和什么家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

丁青县19615881462: 马光与《资治通鉴》的翻译 -
尹桦阿拓:[答案] 我先前奉命详细收集编写历代君臣的事迹,后又奉圣旨赐名为《资治通鉴》,现在已经编写完毕. 我资识鲁钝笨拙,学问和术业研究荒疏,所做的事情,都在别人之下,惟独对以前的历史,稍微进心学习,从小到大,读而不厌倦.每当忧虑自司马迁、...

丁青县19615881462: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有什么故事?
尹桦阿拓: 司马光是坚决抵制王安石新法的代表人物.但他之所以为人所景仰,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 政治活动,而是因为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山...

丁青县19615881462: 司马光的简介~~和《资治通鉴》的简介 -
尹桦阿拓: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

丁青县19615881462: 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翻译 -
尹桦阿拓: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原文:臣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

丁青县19615881462: 马光与《资治通鉴》的翻译
尹桦阿拓: 我先前奉命详细收集编写历代君臣的事迹,后又奉圣旨赐名为《资治通鉴》,现在已经编写完毕. 我资识鲁钝笨拙,学问和术业研究荒疏,所做的事情,都在别人之下,惟独对以前的历史,稍微进心学习,从小到大,读而不厌倦.每当忧虑自司马迁、班固以来,(著史)文字繁多,布衣士人,不能读尽;何况对于皇上来说,日理万机,哪有空闲时间都看?我经常不由自主地揣测,想删繁就简,列举纲要,专门捡取关系国家兴亡、百姓生计,良善的可以用做表率(法则),邪恶的可以用做警戒(教训),做为编年一书,以便先后有序,粗细不杂. 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计1362年,共294卷.

丁青县19615881462: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尹桦阿拓: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常识文学篇.

丁青县19615881462: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告诉了我们什么
尹桦阿拓: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书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体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

丁青县19615881462: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的."对吗 -
尹桦阿拓: 不是司马光一个人写的.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丁青县19615881462: 简介司马光的生平及他是如何完成《资治通鉴》一书的? -
尹桦阿拓: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丁青县19615881462: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还是他写的? -
尹桦阿拓: 你好,《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