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呢?

作者&投稿:占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那么《师说》教学反思是什么呢?

1、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

2、 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

3、 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师说》教学反思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师说》全文翻译及原文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

师说作者简介
师说的作者是韩愈。韩愈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师说》是韩愈的一篇重要作品,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文学风格。《师说》是一篇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提出了教育的方法和目的。

《师说》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那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出自哪里?
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师说》韩愈,课文具体剖析
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师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

高二文言文师说原文及译文
【 #高二# 导语】直到高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能否顺利实现转变,是成绩能否突破的关键。下面是 无 为大家带来的《高二文言文师说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原文...

《师说》这一篇的体裁是什么?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

韩愈《师说》有多少字?
韩愈《师说》有五百四十九个字。《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这篇文章非常有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

《师说》中是如何体现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思想的?
接着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最后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由此可见,《师说》这篇文章,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

师说这首文言文送给老师作为毕业礼物合适吗
是合适的。《师说》这篇文章说明何为师的真正含义,为师者就是给别人传道授惑解疑,不在乎为师者的地位怎么样,身份又如何,岁数是否年长还是年幼,只要他有传道授惑解疑的能力,为别人解疑释惑,他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这就有别于学堂上那种职业老师定义,而是一种广义的老师。

茂南区19335336826: 读了师说有什么启发30字? -
门段派汀: 师说这篇古文是韩愈对于老师做为人处事以及老师自身的价值的实现做了深刻的启发,做了永久性的指挥作用.

茂南区19335336826: 《师说》读后感 -
门段派汀: 本文是韩愈所写的古代散文的典范.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句说明了老师的作用.是的,每个老师都有帮助学生...

茂南区19335336826: 急、《师说》600字 感想 、里面 某一句话、或者整片课文的感想 、拜托了 、 -
门段派汀:[答案] 不耻下问 ——《师说》读后感 所谓老师,那他某方面学问肯定比学生高,才称得上老师.人肯定会有不懂的问题要问,而如果不向老师学习,那岂不是始终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了?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年纪大,难道年纪小的...

茂南区19335336826: 谈《师说》《师说》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那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
门段派汀:[答案]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

茂南区19335336826: 读《师说》后的启示 -
门段派汀: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

茂南区19335336826: 求师说的读后感,精炼一些,不要再百度里面复制过来,用自己的话说最高600字 -
门段派汀: 一气呵成,粗线条概括了中国文化(以文学为主径的小文化)的经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艺术感觉都是超常的,表达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写得中气充沛、淋漓酣畅.而这种驾驭历史、囊括文化、指点江山、评判古今的做法,没有...

茂南区19335336826: 师说读后感 -
门段派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这是文章开篇的话.《古文观止》在这句后面批云,“一篇大纲领,具在于此.”好象这话就是本文的文眼.但在文末的总案里,吴家的这哥俩又说,“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好象文眼又不...

茂南区19335336826: 师说读后感文体必须是议论文、 -
门段派汀:[答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这是文章开篇的话.《古文观止》在这句后面批云,“一篇大纲领,具在于此.”好象这话就是本文的文眼.但在文末的总案里,吴家的这哥俩又说,“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

茂南区19335336826: 一篇关于《师说》的感悟 -
门段派汀: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我在上《师说》这一课时,为了充分体现《师说》中互相学习的精神...

茂南区19335336826: 读完师说的认识 -
门段派汀: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