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作者&投稿:宰父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家用语~

你好,色为真如的幻象,真如是存在于空的境界的。色不单指男女之间的事,而是指一切可见之事物。心经为大智慧,大圆满境界,告诉我们的是万物为虚,切勿执着的道理。我能理解的也就是这些了,其实当我给你写答案的时候,就已经执著了。色即是空的境界很难达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都认可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的真实而非是匆匆过客。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谁入地狱。

佛教用语基础;

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佛为人们指出一条解脱人生烦恼的道路。只要我们遵照佛陀慈悲为本的教诲去做,自然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
佛法
佛法是释迦摩尼佛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方法。后世将这些教导记录成文,即成了佛经。犹如一个病人拿到了药方,唯有去抓药、吃药才能治病;只知道捧着药方读诵却不吃药,疾病一辈子也甭想痊愈。同样的,如果将经典奉为能免祸降福的灵丹妙药、了生脱死的真言神咒,却不肯依教奉行、依经实践,烦恼永远也不可能被断除。
佛教
佛法是本来宇宙中就具有的,而佛因为悟道了,他把这些佛理告诉世人,世人按照佛教导的言行去做,而久而久之形成了所谓的佛教,其根本宗旨就是觉人救世、自救救人,理论本身就博大精深。许多宣扬佛教的人没有理会到释迦摩尼佛理论的本旨,忽略了佛陀教化在世间的精神而侧重玄谈,使许多信仰佛教的人,也偏离了佛学理论的本来轨道,逐渐演化把他当神供养了,成了无所不能的天神。
求佛
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求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身通过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积资净障,降伏客尘烦恼,恢复清净自性,显发种种殊胜妙用的过程。求佛,并不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发财、健康,而是他们的教法在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远离伤害。
佛像
佛像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看到佛像,就联想到佛在经典里面对我们许许多多的教训。有时候把它忘掉了,一看到佛像提起来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遵照佛陀的教训去做?
磕头
磕头,表示对佛的礼敬,向觉悟者学习,在觉悟者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是为了制伏傲慢心。佛菩萨是觉者,我们磕头是为了众生觉悟,是生惭愧心的时候。很多众生还有从无始劫以来形成的高慢心,每当我们磕头的时候,为所有众生去掉这颗高慢心。
木鱼
佛门法器中的木鱼,是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诵经时敲打鱼头,其用意在于:鱼有一特殊习性,不管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要懈怠。另普贤警众偈的经文“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

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烧香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是给人们自己看的,提醒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修德。花开了以后,才会结果,花开得好,果才能结得好。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
水果
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从佛理上讲,果代表性德,是圆满智慧之果。

灯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们看见一切光明的时候,就要想到应向智慧的路上走。

烛代表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佛教给人们,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够舍己为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也就是要人们提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水代表心境。水很纯净,代表心要清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养这杯清水,看到它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这是供具里面最最重要的,你甚至可以不烧香、不点蜡烛,也没有鲜花和水果,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清水,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诸如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中,要知道修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业障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什么事情看不开就会有业障,要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开,那么业障就不存在。烦恼也是一样,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东西。克服心里障碍自然消除,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因果
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每件事都有一个因,没有因的话,是没有果的。当这个果结了后,我们要找因,这个果肯定和我们所做的事有关联,或许一句话,或许一件事,或许我们做了什么,都是我们种下的因。当果出来后,我们不要沉浸在悲伤里,我们只能找方法,去面对。我们应该好好检讨自己,不对的改正,对的就吸收。
修行
修正我们的错误想法和行为! “行”是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就是“修行” ,把佛法当作镜子照自己,千万不能照别人!自己度自己!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开悟。悟后起改,改正了错误就是“修行”。
持戒
因为我们常常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断恶向善;学佛者皈依佛法僧三宝,自觉求受佛陀正戒,以戒律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制约心的粗显活动,令不作诸恶。学佛是为了能够更加智慧的去生活,当破戒比守戒更加智慧时,我们应该破戒,功大于过。

那太多了 没有统一答案

那无阿弥陀佛,涅槃,般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幼儿教师运用活动用语主要有两个原则
2、幼儿教师的言语应考虑适当心理情境 比如,早上孩子来到幼儿园,老师面带微笑,热情地跟孩子打招呼说:“早上好!”孩子会很愉快的回应老师:“老师早上好!”类似这种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相反,如果老师只是与家长说话,不与孩子打招呼,这样可能会使孩子产生老师不喜欢我的心理。实际...

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有哪些
8、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用语规范,体态大方,板书美观,声音不高不低,圆润动听。只是讲得过多,抢了学生的风头。如果这节课再少讲20分钟,效果会好些。9、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上非常新颖,组织严密,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0、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活动...

教师教学评价用语有哪些?
教师教学评价用语有:1、教师课堂上的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在教学方面极认真负责,教师的基本知识技能过硬。2、教师上课认真负责,专业基础极技能高深,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3、课堂内容充实,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4、老师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堂中,他循循善诱,强调...

教八哥学语的方式有哪些?
2、调教八哥的用具:一般可用收录机或复读机进行调教,当然人亲自调教就更好了。3、调教八哥的时间:时间是在早上或傍晚,每天调教20-30分钟,连续30-45天左右,等八哥的凤头长齐,聪明的八哥就会开始学说话了。4、调教用语:一般二个字、三个字、四个字比较容易学会,如你好、欢迎光临、恭喜发财、饭...

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六道是指: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六道轮回是佛教用语,其原为印度婆罗门教中的世界观,后来被佛教引用,根据果报所具福报大小划分的:1、人道和天人道为善道,行善可成天人,其中众生造作善业多于恶业,乐多苦少。2、阿修罗魔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受种...

师德师风文明用语
一、教师文明用语、忌语 (一)文明用语 1、成绩不理想,多分析原因,下次争取好成绩。2、只要肯下苦功,一定能学好!3、你脑子并不笨,只要努力肯定会成的。4、你的作业很乱,请重写一遍,好吗?5、好好学习,才能学有所成,不虚度此生!6、请站起来回答问题、请坐下。7、请坐好了。8、请把...

英语评课用语有哪些?
英语评课用语:1、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用语规范,体态大方,板书美观,声音不高不低,圆润动听。只是讲得过多,抢了学生的风头。如果这节课再少讲20分钟,效果会好些。2、传统课堂的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新课改强调关注学生的...

师德礼仪文明用语
一、举止文雅 1.举止温文得体,不失教师风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堪为学生表率。2.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遵守学生园各项规章制度。3.在学生、家长和客人面前不嬉戏,不开过头玩笑,不讲牢骚话。4.在园内外遇到各种冲突时,以礼相待,不做失礼之事。5.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工作时间不吃零食。6....

教师文明用语
一、自尊自重,为人师表 1、语言文明:自觉使用普通话,自觉使用文明用语;语言有亲和力,以欣赏激励为主;不说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不讽刺、挖苦学生.2、举止文明:1)对来访客人和学生家长要以礼热情接待,不刁难、指责、训斥学生家长.不接受学生、家长馈赠的财物,不请家长办私事、不接受家长的宴请.2)...

校园礼貌用语
6、校领导或教职工进宿舍,学生也应主动打招呼或点头致意,相应问好。在校园内外礼貌用语 1、学生在校内外,迎面遇见认识的教职工时,应主动打招呼:"XX老师好!"或"××师傅好!"如果迎面遇见不认识的教职工,应点头致意。2、在校园内,迎面遇见不认识的来宾,而来宾又没有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这时学生要...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佛教用语有哪些? -
错芸复方:[答案] 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关于佛教日常用语有那些? -
错芸复方: 七条衣 七层轮灯 十八物 十种衣 十三资具衣 三衣 三宝物 三衣一钵 丸香 大鼓 弓 五衣 今上牌 引磬 手巾 木鱼 尼师坛 生饭 多玛食子 安陀会 安息香 寺印 曲彔 朱伞 竹篦 耳璫 衣钵 衣囊 衣钵簿 佛钵 佛像 佛坛 佛教旗 戒刀 戒尺 杓 供具 供物 屈眴布 念...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佛教的词语有哪些 -
错芸复方: 不饮酒戒、不增不减、草木成佛、常寂光土、超佛越祖、超越三昧、称名念佛、传法灌顶、次第三观、慈心三昧、大悲忏法、大悲阐提、大乘三系、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常用的佛教用语有哪些?
错芸复方: 不可思议,无量(没有限量),佛陀耶(佛的全称),菩萨摩诃萨(菩萨的全称),辟支佛(介于阿罗汉与菩萨之间,高于阿罗汉,低于菩萨),须陀洹(初果阿罗汉),斯陀含(二果阿罗汉),阿那含(三果阿罗汉),阿罗汉(四果阿罗汉),法师(对佛弟子的称呼),和尚(对自己师傅的称呼),轮回、六道(建议参考佛典),夜摩天(天人的第二等级),非想非非想处天(天人的最高等级),忉利天宫(中国的玉皇大帝的住处,属天人),刹那(一秒75刹那)(属于形象数字,并不精确),大千世界(一万亿个银河系)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佛教术语 -
错芸复方: 涅盘 圆寂 八正道 菩萨道 菩提 五蕴 自性 妙真如性 佛性 八苦 五戒 十戒 娑婆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 舍利子 如来藏 地藏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六根 十二因缘 四谛 六度 如来 布施 持戒 忍辱 禅定 精进 般若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有哪些经典又用得十分广泛的佛教用语呢??? -
错芸复方: 十大佛教经典语 1、凡所有相,皆是虚幻.《金刚经》 本意是:凡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的妙用,没有佛性,也就没有五蕴,好比人咽了气,哪还来的五蕴?所以又有:“一切诸相,惟心所现,惟识所变”.这个心就是佛性....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佛教用语
错芸复方: 灭,谛,心,念,化,法,如,行,路,智,相,空,刹,乘,真,体,道,力,门,观,光,见,因,戒,报,识,身,证,果,定,慧,禅,觉,悟,流,藏,辩,品,界等等等等,还有好多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谁有经典的佛教用语 -
错芸复方: 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佛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一般佛家用语有哪些 -
错芸复方: 呵呵,本人也不是佛教徒,但是找到了一些: 十大经典佛家用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 谁入地狱.

防城港市18032839105: 我想知道有关佛教的用语 -
错芸复方: 佛教用语 三生有幸:佛教称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这个成语形容幸运无比.多用在初次见面的客套话. 大显神通:神通,佛教、道教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泛指高超的本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充分显示自己高超的本领. 不二法门:佛教指修行得道的独一无二的正确途径.现比喻独一无二的方法、途径. 看破红尘:红尘,佛教指人世间.看破红尘指看透了世间的一切恩怨是非,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一尘不染:佛家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了物欲,不被六尘所沾染,保持心地洁净.现用来比喻做官清廉,或人品纯洁高尚,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用来形容环境或物体非常洁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