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

作者&投稿:枞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福建马坑铁矿勘查历程简况~

马坑铁矿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据记载,矿区开展地质工作始于1913年,前期主要集中在龙岩—坎市一带早二叠世煤系地层分布区。矿区中矿段太保林地表受到F1断层影响,地表矽卡岩褐铁矿发现较早,据说百年以前已有小型的人工采矿和冶炼遗迹。1956~1957年先后有冶金806队、华东地质局378队、安溪地质队、有色金属309队进行普查或者踏勘,开展少量山地工作,未能发现隐伏铁矿(均认为地表矿规模小,远景有限给予否定)。1957年10月,华东地质局403物探队在矿区进行1:10000磁测,发现有长宽达4000m×1000m的磁异常,从而揭开了探索本矿区深部隐伏磁铁矿的序幕。1958~1982年,在大量地质及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三个阶段矿区勘查钻探工程,完成钻探工作量141998.65m,探明铁矿储量4.79亿t,伴生钼矿8.29万t,是华东最大的铁矿床。2010年3月~2013年12月,随着“攻深找盲、探边摸底”为重点的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在马坑外围石岩坑铁矿区开展深部钻探,完成钻探工作量10527.81m/12孔,初步探求铁333+334?资源量1.14亿t,远景资源量2亿多吨。
福建马坑铁矿是国内著名的特大型磁铁矿床之一。矿床具有储量大、埋藏深、层位稳定、可造性好、矿坑涌水量大等特点,经规划论证,可建设年采选600万t以上规模的特大型矿山。在矿区近百年的勘查历史中,钻探工程的开展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3月~1962年3月,普查和初步勘探钻探
1958年3月~1962年3月,福建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对马坑矿区进行了普查和初步勘探,共施工钻孔39个,计9524.97m,证实深部矿体为一较大的隐伏磁铁矿体。
该次初步勘探主要在71~87线间(即中矿段)海拔+170m以上,用400m间距进行控制,求得C1+C2级铁矿储量5139万t,其中C1级储量849万t,伴生钼金属量6617t;对71线以西(西矿段)也有少量钻孔控制;87~91线(东矿段)钻孔也已见矿。
第二阶段:1971年4月~1976年3月,中矿段勘探、西矿段普查评价钻探
1971年4月~1976年3月,福建省地质局地质一团对马坑中矿段(71~87线)进行勘探,施工104个钻孔,计36064.69m;对马坑西矿段(71线以西)进行普查评价,施工11个钻孔,计4596.53m。
该次勘探主要是对中矿段矿体用100m×100m与200m×(100~150)m进行控制,共求得B+C1+C2铁矿储量1.15亿t,其中B级储量1652.78万t,C1级储量6824.18万t;辉钼矿总量12160.35t。
第三阶段:1976年3月~1982年4月,西矿段详查-勘探钻探
1976年3月~1982年4月,福建省地质八队对马坑矿区西矿段进行了详查-勘探工作,完成钻探工作量101337.43m/163个孔(含水文孔)。
该阶段详查-勘探工作,提交了《福建省龙岩市马坑矿区西矿段铁矿详细勘探地质报告》,求得铁矿A+B+C级储量44673.17万t,其中A级储量5906.96万t、B级储量26138.18万t、C级储量12628.03万t;钼矿金属量74761.73t。
第四阶段:2010年3月~2013年12月,马坑外围石岩坑铁矿区深部钻探
2010年3月~2013年12月,随着以“攻深找盲、探边摸底”为重点的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在马坑外围石岩坑铁矿区开展深部钻探,完成钻探工作量10527.81m/12孔,初步探求铁333+334?资源量1.14亿t,远景资源量2亿多t。
由于马坑铁矿勘查历史相对较长,有些资料收集难度大。通过请教当年实施找矿勘查的老一代地质工作者,系统收集、整理再现福建马坑铁矿勘查钻探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的文字资料、照片与实物资料,全面总结钻探技术在马坑矿区找矿中的作用、应用、价值等情况。研究发现,马坑铁矿各勘查阶段应用的钻探技术手段,反映了当时全国钻探的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保留和传承价值。这一成果,为基地开展钻探科研、培训与科普积累了基础素材。马坑铁矿各阶段主要钻探设备及方法见表1.1。

表1.1 马坑铁矿各阶段主要钻探设备及方法


续表

一、矿床概况
马坑式铁矿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是华夏古陆内的永(安)-梅(县)晚古生代拗陷,其西侧、北侧都是后加里东隆起带,东侧是浙闽粤中生代断陷带。已知大小铁矿床(点)共有数十处,其中大型铁矿1处(马坑)、中型铁矿3处,铁矿资源储量占福建全省的95%以上。马坑铁矿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属矽卡岩型铁矿床,查明铁资源储量为4.61亿吨,平均品位TFe37.17%、Mo0.087%,属大型矿床。通过近年来的找矿勘查,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有望超过6亿吨。
二、矿区地质
马坑铁矿区分东、中、西3个矿段,但并无天然界限,仅是人为将71线西南称为西矿段、71线至F14称为中矿段、F10东北称为东矿段(图6-14)。

图6-14 马坑铁(钼)矿床地质简图

1.地层
矿区地层有下二叠统加福组砂质页岩、下二叠统文笔山组页岩、中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下石炭统林地组石英砂岩、奥陶系—志留系变质砂岩和粉砂岩。成矿有利的围岩为中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
2.构造
马坑铁矿区位于马坑背斜的北西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发育次一级背向斜,主要断裂构造为NE向,次为NW向。马坑铁矿主矿体为一大型隐伏似层状矿体,产于莒舟-大洋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和林地组石英砂岩、粉砂岩、凝灰质砂岩之间的褶皱形成的层间构造滑脱面内。
3.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有两类。一是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地表出露两个岩体,其中莒舟岩体位于矿区东部,呈NE向展布;大洋岩体位于矿区西部,呈SN向展布,马坑铁矿位于其中。大洋和莒舟岩体分异明显,相带发育,前人分为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相(中粗粒花岗结构为中心相)和微斜长石花岗岩相(中细粒花岗结构为边缘相)。花岗岩呈肉红色-浅肉红色,似斑晶主要为钾长石,边缘相还有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含量一般为5%~20%。毛建仁等(2006)和张承帅(未发表资料)分别对莒舟岩体和大洋岩体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岩体富Si富碱,Rb、Th、Y含量高,Sr、Ba、P、Ti、Eu及过渡元素显著亏损,说明其已不是岩浆直接结晶所形成的,而是高度分异演化岩浆结晶的产物。莒舟和大洋岩体都具壳源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非常相似,显示同源性。
二是辉长-辉绿岩体,矿区分布较广,地表出露部分以NE向为主,次为NW向,明显受NE向和NW向二组断裂控制。辉长-辉绿岩体在剖面上多为似层状,部分可见稳定的层状延伸,分布受构造和断裂褶皱控制。辉长-辉绿岩体外貌以深绿灰色为主,褪色蚀变后为灰白色或暗绿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辉绿结构明显。它们是多期次的,早期辉绿岩与铁矿在空间上伴生,部分就是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多遭受不同程度的褪色蚀变、绿泥石化等,并普遍遭受辉钼矿化;晚期辉绿岩错断矿体。
三、矿体特征
矿体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呈NE-SW向,倾向NW,倾角25°~45°,在断层带附近倾角增大,矿体长3000 m,延深100~1200 m,厚10~100 m,矿体相对埋深80~600 m不等,由北东向南西矿体埋藏由浅变深。在有的地段,由于地层褶皱和层间破碎,在背斜鞍部造成虚脱,是成矿有利位置,形成厚大矿体(图6-15)。除主矿体外,在其上部栖霞组灰岩层间剥离带或与辉绿岩接触带附近赋存透镜状、似层状小矿体(赵一鸣等,1983)。

图6-15 马坑铁(钼)矿床61线剖面图

矿体包括铁矿和钼矿两部分,铁矿分为磁铁矿主矿体和小矿体。钼矿体可分为铁矿体中伴生钼和围岩中单钼矿体,伴生钼主要分布于矿体中下部,主矿体底板之下林地组地层上部的砂泥岩中也可见辉钼矿化。单钼矿体产于主矿体上部矽卡岩带中。辉钼矿的产出方式主要有3种:其一,呈稠密浸染状或稀硫浸染状在铁矿石和矽卡岩中出现;其二,呈单一叶片或叶片状集合体沿矽卡岩或石英粒间空隙或微裂隙(解理)展布;其三,呈稀疏浸染状、薄膜状或星点状在石英脉内产出。
铁矿主矿体:分布自F13至54线附近,延长约3350 m,延深440~1540 m,一般800~1200 m,平均1080.54 m;水平投影宽度390~1140 m,一般750~1000 m,平均816.08 m;线平均厚度1.50~74.60m,一般15~40m,平均31.18 m;顶板标高最大616.5 m,最小-252 m;底板标高最大611.5 m,最小-343 m;顶板至地面距离最大754m,最小0 m,一般200~400 m,平均415.6 m。矿体总的趋势是沿走向从北东往南西略有倾伏。矿体产状与顶底板地层一致,呈整合接触,并与地层同步褶皱,故主矿体形态与地层褶皱形态相吻合。主矿体褶皱形态和幅度,沿走向和倾向上均有所变化。
小矿体形态多数呈扁平的透镜体,部分为似层状产出。其产状与上下围岩基本一致,并与地层呈同步褶皱。长度一般50 ~150 m,其中大于100 m有9个,最大750 m。水平宽度20~500 m,延伸25~450 m。厚度一般2~10 m,部分10~20 m,少数大于20 m。其特征是矿体厚度与品位变化均较大,沿走向、倾向上往往是断续出现,分布较零散。一般埋藏标高0~+200 m,单个矿体多数为单孔控制。
四、矿石特征
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可划分为十几种矿石自然类型。主矿体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种主要类型的矿石:即石英磁铁矿矿石、透闪石磁铁矿矿石、透辉石磁铁矿矿石、石榴子石磁铁矿矿石。其中以透辉石磁铁矿矿石占的比例最大,约60%~65%,石榴子石磁铁矿矿石次之,约占25%~30%,石英磁铁矿矿石更次之,仅占10%左右。中、西矿段之间石榴子石磁铁矿、石英磁铁矿两种矿石类型在比例上稍有差别,中矿段石榴子石磁铁矿略比西矿段多些,而石英磁铁矿略比西矿段少些。小矿体以后两种类型的磁铁矿为主。
矿石的金属矿物成分较单一,原生矿石主要矿物为磁铁矿,次为黄铁矿、辉钼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以透辉石、石榴子石、石英为主,次为方解石、含氯角闪石、金云母、符山石、黑柱石、钾长石等。矿石的主要有用组分为铁,伴生有益组分有钼、镓、锗等元素。有害组分除硫、锌局部较高外,其磷、铅、锡、砷等平均含量远低于工业指标的允许值。
矿石构造主要是致密块状、斑杂状,次为条纹状、角砾、网脉状等,矿石结构常见交代残余结构、似海绵陨铁结构。
五、矿化蚀变带划分及分布
马坑铁(钼)矿的围岩蚀变现象十分显著,其形成主要与花岗岩及辉绿岩类岩浆岩侵入于碳酸盐类岩石之后的气液交代作用有关,矽卡岩以渗滤交代型矽卡岩为主(赵一鸣等,1983;韩发等,1983;葛朝华等,1981),主要分布于矿体内、矿体上盘及矿体尖灭部分,与围岩接触部分常见矽卡岩矿物分带,矽卡岩内亦能见到灰岩残余。在马坑矿区的近矿围岩中,还常见各类热液交代现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含氯角闪石化、钾长石化、萤石化、绢云母化和硅化等,组成各种热液交代岩(赵一鸣等,1990)。
六、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对马坑铁矿床的成因存在不同见解,包括层控钙矽卡岩型铁矿床说(赵一鸣等,1983)、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矿床说(韩发等,1983;陈述荣,1985)、陆源沉积-热液改造矿床说、复合叠生层状矿床说等。我们采用层控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观点。
(一)成矿期次
按矿物组合和共生关系可将成矿期次划分为:
(1)矽卡岩阶段
该阶段的矿物主要有透辉石、石榴子石、符山石,该阶段的后期有少量磁铁矿产出。有的矽卡岩晚于磁铁矿,例如在石榴子石磁铁矿内可见到晚期的钙铁榴石脉,说明矽卡岩的生成是多期的。
(2)退化蚀变阶段
该阶段的矿物主要有含氯角闪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金云母和大量石英等,这些矿物充填交代早阶段矽卡岩矿物,同时形成大量磁铁矿,是最重要的矿化阶段。
(3)石英碳酸盐和硫化物阶段
该阶段矿物主要形成石英-辉钼矿细脉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细脉等,一般叠加在磁铁矿体、矽卡岩、褪色辉绿岩和有关交代岩之上,有时也见闪锌矿化。
(二)成矿时代
毛建仁等(2006)测得莒舟花岗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36 Ma和133.9 Ma,黑云母Ar39-Ar40年龄为132.3 Ma,晚期分异石英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17.4 Ma;张承帅(未发表数据)测得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LA-ICP-MS的U-Pb年龄分别为127.4 Ma和144.8 Ma;王登红等(2010)测得马坑铁矿含钼铁矿石中石榴子石Sm-Nd年龄为161.2±4.9Ma,虽然数据准确性尚未证实,但是说明燕山期发生了矽卡岩矿化;张承帅等(未发表数据)测得的马坑铁(钼)矿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133.0±0.8 Ma),与莒舟花岗岩体的岩浆活动和侵位年龄相一致,表明为同一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考虑到马坑矿床的具体地质情况和辉钼矿与石榴子石、透辉石、磁铁矿、黄铁矿等的空间分布关系,我们有理由推测,辉钼矿是在矽卡岩矿物和磁铁矿形成后与其他硫化物稍晚形成的,它们形成时间大体相同,为同一成矿系统产物,无论是钼矿化体,还是铁多金属矿体,它们的形成时间均为白垩纪早期,属燕山中期岩浆岩及相关热液流体与容矿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
(三)成矿物质来源
马坑辉长-辉绿岩中硫化物δ34S平均值为1.1‰,花岗岩中为1.0‰,矽卡岩中为1.4‰,磁铁矿中为1.1‰,铁矿中硫化物的硫源是一致的,成因上与花岗岩和辉长-辉绿岩的关系密切。铁矿石中方解石脉的δ13C为负值(-3.15‰~3.35‰),属于热液作用的产物(赵一鸣等,1980)。石英磁铁矿、透辉石磁铁矿中δ18OSMOW=0.4‰~11.49‰,δDSMOW=-51.4‰~-91.0‰,基本上属于岩浆水的范围(李荫清等,1982),表明来自深部的流体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辉钼矿的形成与大洋-莒舟岩体有密切关系,成矿物质主要源自上地壳,少量深部流体参与成矿。
(四)成矿模式
马坑式铁矿床的产出,受地层和围岩岩性控制十分明显,集中赋存在两套碳酸盐建造中,在其他厚层碎屑岩中还未发现铁矿(赵一鸣等,1990)。铁矿床的产出还和该区岩浆岩有关系,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和辉长-辉绿岩,表现在以下方面:(1)空间上,区内的铁矿均产于花岗岩侵入体外接触带或其附近断裂带的有利围岩中;(2)岩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及其围岩间的接触构造形式,对铁矿的产出和富集有控制作用,花岗岩呈锅底形包围有利围岩时,一般对成矿最有利;(3)从岩体的侵入深度来看,中浅成相小岩体或岩株对成矿有利,可能是浅成小侵入体或大岩体的侵入前缘受断裂控制挥发份集中,有利于矿质搬运和富集。
马坑铁矿为矽卡岩型铁矿,其成矿模式如图6-16所示。成矿过程推断如下:当花岗岩熔浆沿有利构造部位上侵时,岩浆体系自身的结晶分异作用可促使大量挥发性组分CO2、F、Cl、H2O和SiO2、K2O等元素在岩浆房顶部或旁侧发生富集作用,进而形成含矿岩浆热液流体。在构造薄弱地带,岩浆热液流体可沿特定构造部位运移,并且与容矿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大量萃取围岩地层中的铁质。热液流体对容矿围岩的变质交代作用不仅导致成矿体系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造成热液流体中成矿组分的大量增加。另外,受上述作用影响,热液交代作用在岩体内外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和角岩带,同时,也形成一系列形态各异、规模不等和元素组合不同的铁多金属矿体。莒舟-大洋岩体呈锅底状包围有利围岩,促使含矿热液流体沿围岩中的断层或不同岩相接触面侵位,热液交代作用多集中在林地组砂岩和黄龙组灰岩之间因褶皱形成的滑脱面处,形成矽卡岩和角岩带,同时,也形成一系列元素组合不同的铁多金属矿体。大洋-莒舟岩体周边也存在一系列小型铁钼矿床,例如大洋岩体南西侧与围岩港湾状接触带附近的学堂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可能与马坑铁(钼)矿形成于同一成矿事件。

马坑式铁矿是我国东南部重要的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分布于福建西南部龙岩、上杭、漳平、德化、大田一带。马坑铁矿为本区最主要的矿床。矿区地表的褐铁矿矿体约在100年以前即已开始被开采。1957年后,福建省物探队地面磁测发现了磁异常,经钻探验证和进一步勘探,证实为一大型隐伏铁矿床。20世纪70年代后期,许多单位和赵一鸣等(1980,1983)曾对该类铁矿床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

(一)成矿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系(华夏褶皱系)永安-梅县晚古生代坳陷,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端与新华夏系的复合部位。其西侧、北侧都是后加里东隆起带,东侧为中生代断陷带。

1.区域构造和铁矿分布

本区重要铁矿床的分布受永-梅晚古生代坳陷内的次一级北东向龙漳基底断裂凹陷带的控制。一些最主要的铁矿床,如马坑、洛阳、潘田、阳山和中甲等,都分布在这一北东向断凹带的东南缘。

矿床(点)分布的另一规律是往往成群产出,构成一个个诸如马坑、阳山、挂山、银顶格等矿田(矿床集中区)。矿田之间的分布有一定的等距性,各区之间的距离大致为30~35km。这种有规律的矿群等距展布,反映了东西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构造的复合交汇处,在具备有利控矿地层岩性条件下,往往伴有岩浆侵位和热液矿化活动。

2.区域地层与控矿层位

区内最老的地层是前泥盆系,包括建瓯群、板溪群和罗峰溪组地层,为一套厚度巨大的轻变质砂页岩建造,局部夹海相火山岩和大理岩。它们作为晚古生代断陷的基底,分布于背斜构造的轴部和部分隆起地区。

上泥盆统南靖群(D3n)—下石炭统林地组(C1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砂砾岩、砂岩和粉砂岩沉积,以陆相为主,局部夹火山碎屑岩,厚度大于2000m。

中石炭统黄龙组(C2h)—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厚数十米到近千米,是本区最重要的控矿围岩地层。黄龙组在西南部主要为厚层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到龙岩中甲附近白云质减少,钙硅质增加,并见有粉砂岩或凝灰质砂岩,厚度也明显减薄。船山组(C3c)灰岩也从西南部的白云质灰岩到北东部变为较纯灰岩。栖霞组(P1q)灰岩岩性和厚度在各处较为稳定。

下二叠统文笔山组(P1w):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岩性稳定,厚200~300m。二叠系的加福组(P1j)—翠屏山组(P2cp)属海陆交替相砂页岩建造,含煤,厚320~980m。

上二叠统的大隆组(P2d)—下三叠统的溪口组(T1x):是海相泥质钙质粉砂岩、硅质岩和砂质泥岩夹厚层灰岩,大理岩透镜体,为本区第二套碳酸盐层位,是形成一些矽卡岩和热液型铁,多金属矿床较有利的控矿层位。

印支构造层(T3—J1):与下伏各时代地层不整合接触,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局部夹有火山岩。

燕山旋回沉积建造:为巨厚的陆相碎屑岩堆积,并有大规模的酸—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存在。

本区铁、多金属矿床的产出,受地层和围岩岩性控制十分明显,集中赋存在两套碳酸盐岩建造,即黄龙组—栖霞组厚层灰岩与白云质灰岩,和大隆组(P2d)—溪口组(T1x)粉砂岩夹灰岩,而以前者为主。在其他厚层碎屑岩中,还未发现铁矿。这说明,碳酸盐岩围岩或钙质地层的存在,是矽卡岩矿床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3.侵入岩与成矿的关系

本区岩浆岩侵入体分布很广,出露面积几乎占全区总面积的1/3以上,岩类繁杂,从酸性的花岗岩类到基性的辉长辉绿岩类,但以前者为主,后者出露零星,规模也较小。侵入体的时代从加里东期到喜马拉雅期,但与铁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是燕山期(同位素年龄为164~95.5Ma)花岗岩类、花岗闪长岩和中基性辉绿闪长岩类。

本区花岗岩类与铁矿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空间上,绝大多数铁矿床都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外接触带或其附近有利围岩的断裂带。远离侵入体接触带和没有侵入岩地段,至少还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的铁矿。

2)岩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及其与围岩间的接触构造形式,对铁矿的产出和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花岗岩呈锅底形包围有利成矿地层围岩时,一般对成矿最有利。

3)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大多为中浅成中小型岩株或较大花岗岩体边部的岩枝,岩舌状侵入前缘,如马坑、阳山、洛阳、潘田等大中型铁矿床都属此类,而大的花岗岩基接触带,则没有什么铁矿产出。

4)花岗岩类侵入体和灰岩或灰岩-火山碎屑岩组合接触时,外接触带经常产生矽卡岩化和磁铁矿化,而内接触带则往往发生钾长石化现象,有时甚至花岗岩本身也遭到矽卡岩化和磁铁矿化。这种侵入体、矽卡岩、钾质交代岩和磁铁矿体之间的紧密的时、空、地球化学联系,说明它们之间互有成因关系。

5)根据对全区Sn,Mo,Pb,Zn,Cu等元素化探数据的统计,说明绝大部分铁矿都和Sn,Mo,Pb,Zn的化探异常重叠。马坑矿区铁矿中Fe和Sn呈密切正相关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9,众所周知,Sn,Mo,Pb,Zn等元素是华南燕山期花岗岩的特征性成矿元素,它们与铁矿共生,说明铁矿和花岗岩在地球化学上有密切联系。

在马坑、挂山等地区,除了与铁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类之外,还普遍发育了中基性辉绿闪长岩类浅成侵入体。在马坑矿区尤其发育,并具有一定规模。

(二)成矿系列

本区与燕山期花岗岩类和辉绿闪长岩类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钙矽卡岩型铁(钼)矿床(马坑主矿体、洛阳)。

2)锰质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大排、马坑和阳山的边部矿体)。

3)镁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铜坑)。

4)高温热液型铁矿床(马坑和潘田的部分矿体)。

上述几个矿床成因类型在闽西南地区组成一个铁(钼、铜、铅、锌)成矿系列。

(三)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马坑背斜北西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其中发育次一级背向斜(图14-10),主要断裂构造为北西向。马坑铁矿主体为一大型似层状隐伏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黄龙组,船山组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林地组石英砂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之间的层间构造面(图14-11)。矿体相对埋藏深度为80~600m不等,由北东向南西矿体埋藏由浅变深。铁矿体走向与岩层走向大体一致,为北东-南西向,倾向北西,倾角为25°~45°,在断层带附近倾角增大;矿体延长3000余米,沿倾斜延深100~1200m,厚10余米至100余米不等。

图14-10 马坑铁矿地质略图(据福建省地质局八队修改)

在有的矿段,由于地层褶皱和层间破碎,在背斜鞍部造成虚脱,是矿液沉淀富集的有利构造部位,因而形成厚大矿体;而在向斜鞍部,造成压扭性层间裂隙,矿化强度明显减弱,矿体厚度也较小(图14-11)。

除主矿体外,在上部船山灰岩和栖霞灰岩的层间剥离或与辉绿闪岩类的接触带,常有1~3个雁形排列的透镜状或囊状矽卡岩磁铁矿小矿体产出。

矿区内的岩浆岩主要有两类。一为燕山期早期(同位素年龄164~112Ma)黑云母花岗岩。地表出露两个岩体,其中莒舟岩体位于矿区东侧,呈北东向展布,大洋岩体位于矿区西侧,作南北向延伸,马坑矿区即位于其中。这两个岩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等方面特征都非常相似,在西矿区深部已打到花岗岩,说明两个岩体深部很可能是相连的。

图14-11 马坑铁矿61线地质剖面(据赵一鸣等,1983)

按这两个岩体的岩性特征,钾长石有序度和格子双晶的发育程度及黑云母成分变化,可将岩体分成两个相:即黑云母正长石花岗岩相和微斜长石花岗岩相。前者为中心相,后者为边缘相。从岩体中心到边缘,相变特征明显。黑云母正长石花岗岩相由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组成,而微斜长石花岗岩相则由中细粒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组成。从矿物成分变化特征看,石英、碱质长石含量稍有增加,而钾长石的有序度由低变高(ST从0.23~0.49→0.71~0.91)。钾钠长石中的钠长石分子含量从20%~26%升高到29%~32%,而钾长石中的K/Rb从145~173降到60~116。同样,从岩体中心相到边缘相,正长石、条纹长石被微斜长石取代,暗色矿物和磁铁矿逐渐消失,但黑云母的含铁性、氧化系数、含铝性均有所升高,TiO2含量降低,所有这些都说明岩浆演化比较彻底。

辉绿闪长岩类岩石在马坑矿区分布较广,其产出形态有岩株状,也有呈岩床和岩墙产出的。它们与铁矿在空间上经常伴生,部分是矿体的顶底板围岩,有的甚至见于矿体内部,但岩石多遭到不同程度的矽卡岩化、含氯角闪石化和退色蚀变。根据其岩性和岩石化学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辉长辉绿岩(或辉绿岩)、辉绿闪长岩和辉绿玢岩等3种。

花岗岩和辉绿闪长岩类的化学成分见表14-5。

铁矿石的构造最常见的是致密块状、斑杂状、浸染状,次为条纹(带)状,同心圆环纹状、角砾状、交代残留构造和网脉状构造等。上述矿石构造大多是交代成因的,例如钙铁榴石矽卡岩经过构造压碎后被磁铁矿交代形成角砾状构造,当交代强烈时,矽卡岩在磁铁矿石中呈交代残留体出现;当围岩为石英岩时,被磁铁矿交代后保留硅质岩交代残留体;还有一种较特殊的皱纹状或同心环纹状构造,主要由石榴子石、透辉石或符山石、萤石和磁铁矿分别组成韵律性相间的条纹或环纹。这类铁矿石构造和香花岭锡(铍)矿、个旧锡矿和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锡矿等矽卡岩型矿床中的皱纹状萤石-矽卡岩-磁铁矿的构造是十分相似的,一般认为是交代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机理和“李塞根环”的形成很相似。铁矿石的交代结构也十分发育,磁铁矿交代辉石、石榴子石、符山石、钾长石和石英,形成交代残留结构,似海绵陨铁结构和矿物假像等。

表14-5 马坑矿区花岗岩和辉绿闪长岩类化学成分单位:%

注:分析单位为福建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据赵一鸣等,1983)。

原生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假像赤铁矿、黄铁矿、辉钼矿和闪锌矿,还有少量方铅矿、黄铜矿、白钨矿等。非金属矿物以透辉石、石榴子石和石英为主,常含一定数量萤石,次为方解石,含氟透闪石、金云母和含氯角闪石,局部有符山石、粒硅镁石、钾长石、绢云母和黑柱石等。

主要矿石类型为透辉石-磁铁矿、石榴子石-透辉石磁铁矿、石榴子石-磁铁矿和石英-磁铁矿,次为含氯角闪石-磁铁矿、石英-阳起质透闪石-磁铁矿、含氟透闪石-磁铁矿、辉钼矿-磁铁矿,局部还有少量粒(斜)硅镁石-磁铁矿、金云母-磁铁矿、钾长石-磁铁矿、萤石-符山石-磁铁矿、滑石-磁铁矿和黑柱石-磁铁矿等。

铁矿石类型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被交代围岩的岩性:交代灰岩或凝灰质砂岩者,形成石榴子石磁铁矿;交代白云质灰岩者,形成透辉石磁铁矿或石榴子石透辉石磁铁矿;交代辉绿闪长岩者,形成石榴子石-符山石磁铁矿,或进一步改造成为含氯角闪石磁铁矿;而交代石英(砂)岩时,则形成石英磁铁矿。

矿石含铁品位中等,平均含TFe38.13%左右,部分属富矿,矿石含铁品位的高低与矽卡岩矿物的含量呈反消长关系。绝大部分矿石中S,P含量都很低。伴生的有益元素主要是Mo,它呈辉钼矿形式赋存于磁铁矿体和上下盘蚀变围岩中。此外,在铁矿体边缘锰质矽卡岩中Pb,Zn含量有时也可达到工业品位。

根据对21个磁铁矿样品钪(Sc)含量的分析,其含量偏高,平均达(11~35)×10-6,这和近矿侵入岩的Sc含量较高特点具有地球化学共性,例如,矿区内花岗岩的Sc含量为48~78×10-6,辉绿岩平均含Sc达47×10-6

(四)矽卡岩和有关交代岩的类型、矿物组合和成分

马坑矿区的矽卡岩较发育,主要分布于矿体内、矿体上盘及矿体尖灭部分。在文笔山组变质泥质和下部灰岩接触面也常有矽卡岩产出。按矽卡岩生成方式,可分为双交代矽卡岩和渗滤交代矽卡岩,而以后者为主,按矿物成分,本区矽卡岩主要属钙矽卡岩,其次为钙锰质矽卡岩,局部有少量镁矽卡岩。

1.钙矽卡岩

钙矽卡岩的类型较多,主要有石榴子石矽卡岩、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辉石矽卡岩,常伴有不同强度的磁铁矿化,其次有符山石矽卡岩、石榴子石(透辉石)-符山石矽卡岩、硅灰石矽卡岩。

石榴子石是分布最广、最常见的矽卡岩矿物,它既可以组成单矿物矽卡岩,也可以和辉石、符山石、绿帘石等矽卡岩矿物及磁铁矿、金属硫化物等一起产出。在磁铁矿体中石榴子石是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明显分两个世代:早期石榴子石形成于磁铁矿化之前,晚期石榴子石呈脉状切穿石榴子石-磁铁矿石。根据大量化学分析和折光率测定结果,石榴子石属钙铝-钙铁榴石系列,以钙铁榴石为主(And49.6~95.2)。较纯的钙铝榴石(And2~7)只在某些内矽卡岩中才能见到。石榴子石中的锰铝榴石、铁铝榴石和镁铝榴石分子都不高(赵一鸣等,1983)。

单斜辉石也是马坑矿区分布最广的矽卡岩矿物之一,属于透辉石-钙铁辉石-锰钙辉石系列。在钙矽卡岩中单斜辉石实际上主要包括透辉石和钙铁辉石(Di12.5~94)(Hed4~75Joh2~12.5)。它们或形成单矿物辉石矽卡岩,或与石榴子石、符山石、斜长石等矿物共生。外带的透辉石矽卡岩和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常伴有大量磁铁矿化。钙铁辉石的生成时间比透辉石稍晚,大致和磁铁矿化生成的时间相当。在薄片中,当见到磁铁矿强烈交代透辉石矽卡岩时,常有一定数量的钙铁辉石出现,交代早期形成的透辉石。透辉石在单偏光下无色透明,而钙铁辉石则为浅绿色,并稍具多色性。

符山石是马坑矿区内矽卡岩带的标志矿物,是交代辉绿闪长岩类的产物,其共生矿物通常是钙铝榴石和透辉石。符山石常呈浅棕色放射状或短柱状集合体,长0.1~3cm不等。符山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是富含挥发分F和Cl(F=1.87%~2.3%,Cl=0.33%~0.52%)。

2.锰质矽卡岩

这类矽卡岩在闽西南地区的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铅锌矿床中分布较广。在马坑矿区,它一般见于主矿体上部文笔山组变质泥岩和灰岩的接触面和主矿体边缘尖灭部分,也常沿灰岩构造裂隙呈交代脉产出。组成矿物有锰钙铁辉石、钙蔷薇辉石、锰三斜辉石、锰黑柱石、锰硅灰石和锰阳起石等,伴有闪锌矿化、黄铁矿化和方铅矿化。上述锰质矽卡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光性特征等见第七章,它们分别组成锰钙铁辉石矽卡岩、黑柱石-锰钙铁辉石矽卡岩、钙蔷薇辉石矽卡岩、黑柱石-钙蔷薇辉石矽卡岩、锰三斜辉石矽卡岩和锰硅灰石矽卡岩等。

3.镁矽卡岩

镁矽卡岩在马坑矿区分布有局限性,其形成主要与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某些白云质灰岩(MgO平均含量达10.87%)透镜体有关,组成矿物主要有透辉石、金云母、粒硅镁石、斜硅镁石,偶尔还可见到少量尖晶石和镁橄榄石。镁矽卡岩经常和磁铁矿紧密伴生,常叠加晚期的透闪石化、蛇纹石化和滑石化等镁质热液交代矿物。

4.辉绿闪长岩中的退色交代岩

在马坑矿区,侵入到灰岩中的辉绿闪长岩类除遭到钙矽卡岩化外,还广泛发育退色蚀变带。这些退色交代岩或分布于透辉石(石榴子石)-符山石渗滤交代脉的两侧,成为矽卡岩对称交代分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单独地沿辉绿闪长岩的节理裂隙交代,形成复杂的网脉。退色辉绿闪长岩外表灰白色,仍保留原岩的辉绿结构,但矿物成分却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角闪石几乎全部被透辉石交代,斜长石由原岩的拉长石(An50~55)变为钙长石(An90~95),即岩石已变为透辉石-钙长石交代岩。和新鲜辉绿闪长岩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表明,在辉绿闪长岩类退色交代过程中,带入了大量CaO,带出不少铁质和Na2O,其实质是一种钙质交代去铁作用。因此,辉绿闪长岩类的退色交代现象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在透辉石-钙长石交代岩带中常伴有辉钼矿化。

5.热液交代岩

除了矽卡岩和透辉石-钙长石交代岩外,在马坑矿区的近矿围岩中,还常见各类热液交代现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含氯角闪石化、钾长石化、萤石化、绢云母化和硅化等,组成各种热液交代岩。

含氯角闪石交代岩主要发育于内带钙矽卡岩和近矿辉绿闪长岩类中,常和磁铁矿、萤石和石英等共生,是高温热液阶段的交代产物。有关含氯角闪石的光性、物性特征和化学成分等详见本书第九章第一节。

钾长石化、绢云母化主要见于近矿花岗岩、辉绿闪长岩和主矿体底板的凝灰质砂岩中,而萤石化和硅化则既见于内接触带铝硅酸盐岩石中,也在矿体上部的大理岩内沿裂隙构造产出。

(五)成岩成矿阶段

对马坑矿区矽卡岩、矿石和有关交代岩的矿物共生组合、生成次序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划分出3个成岩成矿阶段:

1)矽卡岩矿化阶段:这是本区最重要的成矿阶段。按矽卡岩和矿化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两个交代建造,即钙矽卡岩磁铁矿建造和锰质矽卡岩多金属硫化物建造。钙矽卡岩磁铁矿建造的形成温度为340~700℃,磁铁矿的形成温度稍低,一般不超过400℃。这和矿物生成顺序一致,因为无论在手标本或薄片中磁铁矿交代辉石和石榴子石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矽卡岩矿物中,发现了不少富含石盐和钾盐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含盐度高达33%~51%。锰质矽卡岩多金属硫化物建造的形成温度为250~455℃,同样,其中的金属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铁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形成温度也相对较低(250~340℃)。

2)含水硅酸盐和石英磁铁矿化阶段:相当于高(中)温热液阶段(200~400℃)。特征性矿物有含氯角闪石、阳起质透闪石、含氟透闪石、绿帘石、萤石和大量石英等,常交代早期形成的矽卡岩,并伴有磁铁矿的大量沉淀。富含挥发组分交代矿物的存在,说明氟、氯、氢的交代作用十分显著,它们属于酸性淋滤阶段的产物,该阶段热流体的盐度降低至33%以下。

3)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160~350℃):主要形成石英-辉钼矿细脉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细脉等,一般叠加在磁铁矿体和矿体上下盘矽卡岩、蚀变辉绿闪长岩和有关交代岩之上。包裹体类型属于气-液型和液体型,含盐度低于23%。

王登红、陈郑辉等(2010)测得马坑矿区含钼矽卡岩铁矿石的石榴子石Sm-Nd等时线年龄值为161.2±4.9Ma,而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则为130.5±0.9Ma。这说明成矿的时代应为燕山期。

关于马坑铁矿的成因,还有另一种观点,韩发等(1983)认为这是一个海相火山热液沉积型矿床。




马坑铁矿简介
马坑铁矿,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曹溪乡马坑和太保林地区,距离市区的龙岩火车站大约13公里。这个矿床的主要矿体位于中石炭统黄龙组地层中,呈现出单一层状,其走向与地层的构造相一致,且随地层的褶皱分布。在下二叠统栖霞组中,还有众多约200个小型的似层状和透镜状矿体被发现,它们分散在主矿体周围。主矿...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
马坑式铁矿是我国东南部重要的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分布于福建西南部龙岩、上杭、漳平、德化、大田一带。马坑铁矿为本区最主要的矿床。矿区地表的褐铁矿矿体约在100年以前即已开始被开采。1957年后,福建省物探队地面磁测发现了磁异常,经钻探验证和进一步勘探,证实为一大型隐伏铁矿床。20世纪70年代后期,许多单位和...

福建省龙岩市马坑铁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计划(摘要)
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储量4.5亿t左右,是福建省已知最大的铁矿床。先后有多家地质单位对马坑铁矿进行过普查、详查、勘探、科研工作,产生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经过调研,掌握了该矿实物保存情况以及管理意义与开发利用价值,具备收集条件。该矿床分东、中、西三个矿段,...

龙岩铁矿石哪里多
第一,马坑铁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崎濑村,储量4.3亿吨;第二,潘洛铁矿:由潘田、洛阳两矿区组成。洛阳矿区位于漳平市芦芝乡大深村;潘田矿区位于安溪县感德乡潘田村,储量约1亿吨。

龙岩地质队情况
建队以来参与发现和探明了著名的龙岩马坑铁矿、上杭紫金山大型铜金矿、龙岩东宫下优质高岭土矿等大型特大型矿床,提交各类金属矿储量4.33亿吨,其中铁矿储量4.31亿吨,非金属储量8.2亿吨;各类地质报告260份,勘探报告10份,有13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其中“福建上杭紫金山式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研究与...

福建省马坑铁矿系列标本采集方法及启示
本文以马坑铁矿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及井下实地采集,针对该矿床共确定了35个采样点,采集了一套共70块系列标本及一块矿石大标本,完整地进行了从调研到设计、采集再到包装运输的工作,总结了系列标本的采集方法,对于指导该类型铁矿床标本的采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矿床简介 1.矿区地质概况 马坑铁矿是目前华东地区最...

基地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
“马坑铁矿——福建龙岩野外基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龙岩市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建省著名的矿产资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见图14.1。14.2.2 环境条件 “马坑铁矿——福建龙岩野外基地”除承担试验与示范的标准化钻探机台设于矿区外,钻探科研试验室、成果展示与...

永梅坳陷区内成矿作用及成矿区带特征
●大型-超大型矿床,●中小型矿床,·矿点 Ⅱ-1.大田-梅州成矿区带,Ⅱ-1-1—大田矿集区, 大田龙凤场铅锌矿, 大田建爱铅锌矿和电灌站铜矿, 大田龙山崎铅锌矿, 大田上蔡铅锌矿铜矿;Ⅱ-1-2—龙岩矿集区,(12)龙岩马坑铁矿;Ⅱ-1-3—梅州矿集区,(14)梅州嵩溪银锑矿, 梅州玉水铜矿Ⅱ-2.上杭-永定...

龙岩火车站到马坑铁矿坐什么车
公交线路:25路 → 23路,全程约18.2公里 1、从龙岩站步行约290米,到达火车站 2、乘坐25路,经过11站, 到达石锣鼓站 3、乘坐23路,经过16站, 到达王庄凤形楼站 4、步行约5.6公里,到达马坑村

复杂地层的钻探特点
(一)马坑铁矿地层特点及其常发生的钻探问题 马坑铁矿地层特点及其常发生的钻探问题见表4-1。表4-1 马坑铁矿地层特点及其常发生的钻探问题表 续表 (二)矿区地质构造对钻探的影响 矿区位于龙岩凹陷盆地南东缘、马坑断陷盆地内,主要构造为背斜。矿床处于马坑背斜的北西翼,总体形态为单斜构造,单斜...

绿园区13156071536: 龙岩铁矿石哪里多 -
长兴竖施博: 第一,马坑铁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崎濑村,储量4.3亿吨; 第二,潘洛铁矿:由潘田、洛阳两矿区组成.洛阳矿区位于漳平市芦芝乡大深村;潘田矿区位于安溪县感德乡潘田村,储量约1亿吨.

绿园区13156071536: 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有什么出名的东西吗 -
长兴竖施博: 福建省龙岩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中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中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龙岩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7.9%,居福建省首位.

绿园区13156071536: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
长兴竖施博: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5-03-29在福建省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崎濑村.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000157830213Y,企业法人严明,...

绿园区13156071536: 龙岩地质队情况 -
长兴竖施博: 呵呵,我就是福建的,家在龙岩附近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成立于1976年5月,1982年7月更名为福建省第一钻探队,1988年1月重组.建队以来始终坚持以地质勘查找矿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方针,深化内部改革,积极调整队伍结构和产业...

绿园区13156071536: 福建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哪一个? -
长兴竖施博: 龙岩.龙岩地区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全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全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

绿园区13156071536: 龙岩巿有多少个区 -
长兴竖施博: 龙岩市有两个区,分别是新罗区和永定区.龙岩市辖新罗区、永定区和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四县,代管漳平市.各县(市、区)下设1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街道6个、镇63个、乡64个(其中民族乡2个);各乡(镇、街...

绿园区13156071536: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待遇怎么样 -
长兴竖施博: 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技术员 2001-4000元/月,主要从事机械维护、管理和零部件设计等工作.

绿园区13156071536: 谁能告诉我些关于【福建地质局】的一些情况? 谢谢! -
长兴竖施博: 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立于1958年,为福建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据有关资料显示,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设18个地勘单位,分布于全省各地,全局有职工10428人,其中在职职工6856人.全局基本形成了以地质勘查找...

绿园区13156071536: 黑柱石产地 有谁知道黑柱石的产地 和在哪里可以买到,要开实物的 -
长兴竖施博: 内蒙赤峰铁矿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