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郭嘉为什么被称为“早终的先知”?有人说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不会失败。难道郭嘉比诸葛亮还厉害?

作者&投稿:东方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基本上是这个情况,凡是早死的都会更让人觉得惋惜,但不代表他活着历史就一定会改写。一个人物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历史细小层次的不同,但历史大局的车轮不因个人而更改方向的。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时局的格势决定了当时历史的变化。至于比孔明历害与否,看法各不相同各已,鲁迅先生评论过三国演义,说它状诸葛多智似妖,也就是太过了,不真实了。
以下是网上关于三国中郭嘉的资料,供参考: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三国演义》 中这样说郭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弱冠隐居 慧眼识主  郭嘉出生于颍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一带。此地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人才库。当时为各路英豪出谋划策的谋士,十之六七出于此地。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欢与长者交谈,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常使长者们自愧不如。光阴往荐,饱读诗书的郭嘉转眼长大成人。他长得清瘦俊朗,又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郭嘉自信而清高,喜欢无拘无束,交友非常挑剔,只与心目中的仁人志士来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诚、热情,喜欢通宵达旦地饮酒畅谈。郭嘉21岁的时候,在朋友田丰等人的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当时被称为“天下英雄”。他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厚礼待之。但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于是,郭嘉毅然离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绍最风光的时候离开他的,这非但要有极大的勇气,更要有超常的眼光。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6年。公元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大喜,十里相迎将郭嘉接入自己的营帐,共论天下大事。这次会面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后来的“隆中对”。郭嘉比曹操小15岁,但对曹操的宏国伟志似乎了如指掌。当曹操就天下形势给向郭嘉问计时,郭嘉一语道破要害,趁议曹操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先消灭吕布。这样不仅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曹袁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又询问郭嘉,作为谋士,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郭嘉说战争和下棋一样,没有一场战争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读兵法只是入门,军师的优劣在于临场应变。郭嘉明晰透彻的分析,让曹操一下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神机妙算 屡建奇功  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并无鲸吞四海之志。在这种情况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便常常成了曹操获胜的关键。197年,当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198年9月,曹操采纳郭嘉之谋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准备放弃。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依郭嘉计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掩下邳,果然于同年月攻克下邳,擒杀吕布。  一般情况下,曹操对郭嘉是言听计从的。但只有一次,他没有听从郭嘉的意见,结果犯了一个不可弥补的错误,那就是在199年放走了刘备。刘备投靠曹操后众人一开始都建议杀掉他,以绝后患。唯有郭嘉同曹操意见一致,认为刘备不能杀。郭嘉的本意是让曹操对刘备实施软禁。因为如果杀了刘备,必然给曹操带来不好的影响,断绝人才之路。虽然不能杀,但也绝不可以放。但曹操对郭嘉的意思理解得一知半解,以致铸成大错。在曹刘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担心曹操猜忌,便想伺机脱离曹操的控制。刘备假称趁袁术溃败,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这时,恰好郭嘉不在身边,曹操就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待郭嘉回来,得知此事后马上说“ 备不可遗也”。曹操当时也后悔了,立即派人去追,但已来不及。果然,后来刘备踞有徐州,开始对抗曹操。  官渡之战 大放异彩  《易中天品三国》中提到郭嘉  200年,曹操大军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曹操担心刘备突然发难,在背后捅上一刀。正面的强敌已难于应付,曹军还能不能分出兵马迎击刘备呢?郭嘉偏偏说“可以”,而且事不宜迟。郭嘉分析道“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然后再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机会,决不能失去。”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俘虏了刘备的妻子,擒了关羽。情况正如郭嘉所料,袁绍果然还没有作出反应,刘备就已被击败。也是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时,又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传到曹营:江东豪杰孙策,准备发兵偷袭曹操位于许都的根据地。孙策骁勇善战的名声当时正在中原大地上档档作响,这位将门虎子艺高胆大,完全继承了其父孙坚的好斗气质。此前,他以所向披靡之势,在富饶的江东四面作战,一举莫定了雄厚的基业。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卫许都。而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离析。这是曹营中人心最为动乱的时期,不少人开始暗中向袁绍献媚,准备为自己留条后路。当时,曹军中与袁绍私下有书信往来者很多,官渡之战后,在袁营中就搜出了不少通敌竹简。在此紧急关头郭嘉居然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见解“明公曹操根本没必要抽出兵力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来不了。”郭嘉说“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而孙策本人又轻率疏于防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但和孤家寡人无异。我看他必然死于刺客之手。”后来孙策果然因三名刺客为主人报仇,中毒箭而亡。这或许是巧合,但确实为郭嘉的神机妙算添上了一笔。  203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他为曹操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 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虽是长子,但袁绍更喜欢袁尚。袁绍一直为传位给哪个而犹豫,以至于在撒手人寰之际才草草决定让三子袁尚接位,长子袁谭对此一直心存不满。如果我们攻打,他们一定会联合抗击,如果暂缓用兵,他们一定会爆发内讧。”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  征讨乌桓 天妒英才  207年,袁尚逃入乌桓,即现在的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此时的刘备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在荆州刘表的身边又积聚了相当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这时,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立刻进兵辽东。曹军在白狼山奇袭乌桓主营,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投奔了襄平公孙康。曹操军到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潜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后来,这一战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曹操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乌桓首领蹋顿王的背后。乌桓军士措手不及,首领蹋顿也被击杀。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同年秋天,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就这样,一个旷世奇才如流星一般陨落了。  君臣相知 情意深重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据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其亲密程度可见一斑。在严于治军的操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叫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不仅如此,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在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有史学家说,郭嘉是幸运的,只有曹操这种雄才大略的人,才敢于使用郭嘉这类藐视礼法的人,并把他引为“知己” 。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郭嘉在曹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甚至可以将曹操的戎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生前郭嘉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在曹操先后剿灭吕布、袁绍及其余部的战斗中,郭嘉居功至伟。郭嘉死后,曹操除在西北与马腾、韩遂等草寇型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208年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的无奈结局。对此曹操本人亦深有体会,不然他不会在赤壁战败后的退却路上,发出这样一声孤猿泣血般的哀叹:“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  惜哉奉孝!痛哉奉孝!哀哉奉孝!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猎嗣。

  1. 我找的资料 挺全的,你看了就知道了






郭嘉,字奉孝, 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少有远量”,自20岁起便隐形匿迹,不与世俗之士交往,暗中交结英雄豪杰,谈论时势。这为他的谋士生涯奠定了基础。为了成就功业,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他发现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遂受荀彧的推荐,归向曹操。曹操本对颍川贤达怀有特殊感情,他认定“汝、颍固多奇士”,所以对郭嘉也就格外器重。

郭嘉从十个方面分析了曹操的优势、袁绍的劣势,认为曹操有“十胜”:
第一是“道胜”。袁绍作为世族军阀,礼仪繁多而杂乱,为其形式所羁;曹操“体任自然”,因时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筹。
第二是“义胜”。曹操“奉顺以率天下”,顺应历史潮流,合乎道义。
第三是“治胜”。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历史和现实,认为汉末大乱是统治者“政失于宽”,而袁绍以宽济宽,所以无以御下;曹操“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宽猛相济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时要的。
第四是“度胜”。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任人唯亲戚子弟;曹操则“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在气度胸襟上胜过袁绍。
第五是“谋胜”。袁绍临事无策,优柔寡断;曹操机警果敢,“应变无穷”。
第六是“德胜”。袁绍沽名钓誉,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曹操以诚待士;“不为虚美”,讲究实用,刑赏必诺,“与有功者无所吝”,那些忠正而有远见的并且务实的士人“皆愿为用”。
第七是“仁胜”。袁绍怀妇人之仁,见人饥饿,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对于自己见不到的,则“虑所不及”。这不是政治家的胸怀。曹操对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对于天下大事则“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胜”。袁绍惑于谗言,而曹操则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润不行”。
第九是“文胜”。袁绍是非不分,曹操对于正确的“进之以礼”,不正确的则“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胜”。袁绍用兵“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操则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敌人闻而畏。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无怪乎曹操听后赞不绝口,“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遂“表为司空军祭酒”。

如同荀彧一样,郭嘉在重要关头也总是为曹操谋划。如:官渡战后袁绍病死,曹操乘胜进攻袁谭、袁尚,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连战数克”。这时,有人主张加强攻势,彻底铲除袁军。郭嘉则主张缓兵以待其变。他认为谭、尚都深得袁绍宠爱,袁绍生前又无立嗣,兄弟二人之谋臣“必定斗其间”。如果我们 攻之急疾,他兄弟二人将合谋图外;相反,“缓之而后争必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果如其言,曹军一摆出攻刘表的姿势,袁氏便出现内讧。曹军回兵各个击破,遂平冀州。郭嘉也被封洧阳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郭嘉随曹操平定乌桓。回兵途中郭嘉病重,不久去世,年三十八。谥贞侯。

郭嘉跟随曹操11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君臣相得,亲密无间。郭嘉说曹操:“真吾主也。”曹操说郭嘉:“唯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嘉病重,“太祖问疾者交错。”不幸而死,曹操“临其丧,甚哀”,并不无惋惜地对荀攸等人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拟交郭嘉以治国安邦之任,可见曹操是多么赏识其才。郭嘉死后不久,曹操上表朝庭,全面肯定了郭嘉一生的功绩,称赞他“平定天下,谋功为高”,述追赠郭嘉封邑。

郭嘉英年早逝,给曹操的统一大业以很大影响——至少是曹操认为这样。次年曹操赤壁失利,还深情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后人有诗赞叹郭嘉说: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早终的先知,是因为郭嘉身患疾病年纪轻轻就去世。和前期的荀彧程昱都是曹操手下第一流谋士。但是荀彧程昱主政治,郭嘉则是谋士偏多。为曹操军的中原崛起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伐袁术,灭吕布,战袁绍都有郭嘉的影子。
主要的贡献是为曹操战胜袁绍,设计离间袁尚袁谭,夺得北方四州。诸葛则是为刘备夺得天下最大的两个州:荆州,益州。关于赤壁之战,日本的游戏做过预测,即使奉孝在场也顶多是战和,客观因素就是北方水军战力低下。
另注:赤壁时,荀彧在许昌。

不能这么说。我们只能依据判断是吧!这是客观的!因为说郭嘉厉害是因为郭嘉也是被曹操早期谋士戏志才推荐,这与诸葛出世相同吧!郭嘉有一个背景,据一些史料,曾受过水镜先生的教导在颍川学院,受过庞德公的指教,受过蔡文姬的父亲指教,你懂得!比诸葛老师多吧!其人善于兵事,战场谋略,而诸葛更擅长的是政略,我认为凤雏与郭嘉才是敌手相似之处,诸葛兵略之事,战场用人之能较差,譬如关羽张飞。譬如失街亭,因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诸葛挥泪斩马ji这个典故你知道吧!马ji善于政事,而郭嘉战场无一用错之人,请去看三国志,三国演义把诸葛说的太神,看三国志你就明白了!

易中天先生在解读三国历史时把郭嘉和诸葛亮相提并论。郭嘉英年早逝,死后第二年诸葛亮出山,而这也被很多史学家看作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分水岭。郭嘉对曹操重要吗?非常重要!郭嘉在曹操官渡之战时和荀彧一起为曹操谋划,并坚定了曹操在官渡对峙袁绍的决心,这才有了后来的火烧乌巢;料事如神,郭嘉曾告诉曹操孙策性急如火,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被刺客刺杀;刘备投靠曹操期间,许多谋士主张杀掉刘备以绝后患,而郭嘉则支持曹操的“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并曾在曹操命刘备督军徐州时出面阻拦,但可惜已经晚了。郭嘉死了,不仅使曹操一统天下的计划泡汤,也失去了和诸葛亮一较高下的机会,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三国谋士,写出他们的“外号”。如:毒士贾诩,鬼才郭嘉。。
“鬼才”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毒士”贾诩:深远,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因此被称“毒士”“卧龙”诸葛亮:其意义是指正在沉睡的龙。水镜先生司马徽曾明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果不其然,三分天下的局面与诸葛亮...

为什么郭嘉被誉为第一鬼才
郭嘉因雄才大略,被奉为三国第一奇才,曾国藩称其为千载难逢之士。“若是在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这个是《三国演义》中对郭嘉的点评。郭嘉字奉孝,誉为曹魏第一谋臣,也是最受曹操器重和赏识的一名奇才。曹操曾断言:“使孤成千秋伟业者,必此人也。”这样看来郭嘉对曹操的利用价值有多大。

郭嘉为什么被称为鬼才?郭嘉在三国到底算什么水平?
其实郭嘉被称为鬼才一方面是因为郭嘉本身就才华横溢,而且很能洞察人心,几次都预测准了对手的心思,所以才能帮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如果郭嘉能多活几年的话,那赤壁之战的结果可能就不好说了,三国的历史也会被改变。郭嘉是曹操第一心腹大臣,曹操对郭嘉甚是偏爱,不仅同行乘车,坐共幄席,十有余年...

三国:郭嘉为什么被称为“早终的先知”
早终的先知,是因为郭嘉身患疾病年纪轻轻就去世。和前期的荀彧程昱都是曹操手下第一流谋士。但是荀彧程昱主政治,郭嘉则是谋士偏多。为曹操军的中原崛起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伐袁术,灭吕布,战袁绍都有郭嘉的影子。

郭嘉在三国被称为什么
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2、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其深具通晓事理,足智多谋的资质,曹操之所以用兵如神,“仿佛孙吴”,其中因为有郭嘉为其运筹帷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曹操的话,便是:“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郭嘉在三国被称为什么
郭嘉被称为鬼才”,不仅仅只是郭嘉命短。还有一个原因是郭嘉的计谋,非鬼神所不能想到的,而且也从未失算过,《魏书》中郭嘉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就如郭嘉随着曹操征战吕布,郭嘉奇谋三战便败吕布,困吕布于下邳,不费吹灰之力,便抓住了吕布。倘若赤壁之战,郭嘉在曹操身边...

《三国》谋士郭嘉为什么被称为天才?
郭嘉剧照郭嘉一直被世人称为天才,因为他的计谋非常出人意料和大胆,对曹操的作战计划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郭嘉一生都在给曹操出谋划策,让曹操从未打过败仗。然而,郭嘉死后,曹操再也没有大获全胜。可以说郭嘉帮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郭嘉因为身体不好,死在了北伐途中。这一年,曹操失去...

郭嘉在三国被称为什么?
史书上称他为谋士。“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三国:郭嘉为什么被称为“早终的先知”?有人说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不会失...
郭嘉的本意是让曹操对刘备实施软禁。因为如果杀了刘备,必然给曹操带来不好的影响,断绝人才之路。虽然不能杀,但也绝不可以放。但曹操对郭嘉的意思理解得一知半解,以致铸成大错。在曹刘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担心曹操猜忌,便想伺机脱离曹操的控制。刘备假称趁袁术溃败,主动向曹操请求前去截击。这时,恰好郭嘉不在身边...

三国鬼才郭嘉的能力如何?谋士郭嘉怎么死的?
所以郭嘉被称为鬼才名副其实,有历史学家认为郭嘉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由于大众受到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引导而认为诸葛亮才智过人,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只是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所以郭嘉的才干和谋略都在诸葛亮之上。 郭嘉怎么死的 郭嘉是东汉末年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年少的时候就很有谋略,而且...

丽江市18240212705: 郭嘉算什么早终的先知 -
仁冠良附: 早终的先知,是因为郭嘉身患疾病年纪轻轻就去世.和前期的荀彧程昱都是曹操手下第一流谋士.但是荀彧程昱主政治,郭嘉则是谋士偏多.为曹操军的中原崛起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伐袁术,灭吕布,战袁绍都有郭嘉的影子.主要的贡献是为曹操战胜袁绍,设计离间袁尚袁谭,夺得北方四州.诸葛则是为刘备夺得天下最大的两个州:荆州,益州.关于赤壁之战,日本的游戏做过预测,即使奉孝在场也顶多是战和,客观因素就是北方水军战力低下.另注:赤壁时,荀彧在许昌.

丽江市18240212705: 三国:郭嘉为什么被称为“早终的先知”?有人说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不会失败.难道郭嘉比诸葛亮还厉害? -
仁冠良附: 不可能的比厉害诸葛亮肯定厉害,人家掌控蜀国大权 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丞相,还带过军队打比他强大的魏,魏固然强大 但还是被诸葛亮打成缩头乌龟 而且还损兵折将 王双阵亡 曹真被撤职,司马懿上台 连失几城 猥琐不战 张颌被杀 司马懿受诸...

丽江市18240212705: 1.曹操和郭嘉一直以来相处之事 2.郭嘉英年早逝,曹操为何说:“奉孝死 -
仁冠良附: 早终的先知,是因为郭嘉身患疾病年纪轻轻就去世.和前期的荀彧程昱都是曹操手下第一流谋士.但是荀彧程昱主政治,郭嘉则是谋士偏多.为曹操军的中原崛起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伐袁术,灭吕布,战袁绍都有郭嘉的影子. 主要的贡献是为曹操战胜袁绍,设计离间袁尚袁谭,夺得北方四州.诸葛则是为刘备夺得天下最大的两个州:荆州,益州.关于赤壁之战,日本的游戏做过预测,即使奉孝在场也顶多是战和,客观因素就是北方水军战力低下. 另注:赤壁时,荀彧在许昌.

丽江市18240212705: 三国郭嘉为什么是盖世奇才? -
仁冠良附: 郭嘉年轻有为,能观天下大势,识辨时务,能通观大略,确为经天纬地之才也.他出道之时二十七岁,比之孔明二十六岁略大,他与孔明确有相似之处,这也是后人拿他们作比较的原因之一.郭嘉成为曹操的谋士之后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着和孔...

丽江市18240212705: 郭嘉为什么死的那么早??? -
仁冠良附: 生活本就放浪不羁,嗜酒成性,自知不久,仍主张操远征乌桓,水土不服,遂薨. 他是38岁死的 当曹操自柳城北还时,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担心,不断前去探望(据说是一天好几次往军师的营帐跑).可惜,郭嘉回天乏术,死时三十六岁.到其丧礼时,大感哀痛,对荀攸等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连辛苦打下的江山都愿意交给他的地步),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諡郭嘉为贞侯.208年,曹操於赤壁之战大败,大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后也经常怀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丽江市18240212705: 三国里,郭嘉为什么像鬼? -
仁冠良附: 其一,郭嘉的绰号“鬼才”,是指他的计谋如鬼一样的莫测,他的计多是走诡道奇术,阳谋少用:其二,郭嘉少年时期喜欢服用“五石散”,所以他的脸很苍白,有种病态的感觉,有点像鬼(囧~!)...

丽江市18240212705: 郭嘉为什么英年早逝?真可惜 -
仁冠良附: 伟大的朋友,我为了帮助你查找了3个小时书籍.希望我说的对你有帮助.你太伟大了,问的问题如此有深度. 我认为郭嘉早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郭嘉自身身体状况不怎么好,加上日夜急行军,操劳过度. 2.乌桓地区气候恶劣,郭嘉是中原人,水土不服,容易染病. 3.郭嘉自己生活不检点.他有12个老婆. 4,他的祖上就不长寿,他的爷爷郭裕活了46,爸爸郭换喜活了42.

丽江市18240212705: 为什么罗贯中笔下郭嘉那么早就病死了?这么写有何写作用意?
仁冠良附: 郭嘉一直身体不是很好,再加上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了. 又或者或许历史上的郭嘉就是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鬼才郭嘉一直是三国中我最喜欢的人,新三国好多郭嘉的戏都被荀彧抢了 十分气愤 不过我个人觉得郭嘉如果不死 也许就不会出现火烧赤壁的情况了 一个新人的崛起和一个老人的死亡诸葛亮出山之前郭嘉病死 如果郭嘉不死 不管输赢 起码诸葛亮不会战无不胜 三国也会更精彩的

丽江市18240212705: 为什么郭嘉早死是天妒么 -
仁冠良附: 这是历史上的说法,人各有命,如果是天妒英才,孔明怎么没有吧.郭嘉对曹操很是重要,个人觉得或许是郭嘉比孔明聪明,孔明没死,郭嘉才死.

丽江市18240212705: 简易评价郭嘉奉先
仁冠良附: 郭嘉:本字奉孝,在三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可以说天生奇才.早些时候在袁绍门下做上宾的时候,空负奇才郁郁不得志,他看出袁绍虽然识才,却不能举贤任能.所以独自一人纵马南下改投曹操麾下,所以这点可以看出来他是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