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别称是什么至少4个

作者&投稿:鄣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四个别称是什么?~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别称也有很多。华夏,中华,九州,海内,瓷国,CHINA。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别称也有很多。华夏,中华,九州,海内,瓷国,CHINA。

我国疆域辽阔,从夏商周时期黄河地域,逐步扩展到现今大陆法定领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有四大别称即: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另外还有“诸华”、“中土”、“震旦”、“函夏”、“禹城”、“禹迹”、“禹甸”、“九牧”、“九域”、“赤县”、“大陆”、“东方”、“瓷器”等别称。

扩展资料

“中华”,即中国、华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共和”一词的英语republic来自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为人民的公共事务)。 共和一般都包含共同享有权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共和的权力主体包含的范围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强调所有公民参与国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执行,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比如公民表决、代议制等。 

参考资料:中国-百度百科



中国的别称有华夏,九州,中华,神州,海内。

1、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

2、九州。也叫做神州,十二州,是中国汉族先民在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地域区划。

3、中华。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

4、神州。俗称“神州大地”,又名“赤县神州”、“九州”,是属于黄种人汉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5、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华夏”、“中华”、“九州”、“四海”、“神州” “赤县” “禹城·禹迹·禹甸” “海内” “炎黄” China 。。 中国别称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 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 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 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 《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满意请采纳

  “中国”别称知多少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考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考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考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别称也有很多。华夏,中华,九州,海内,瓷国,CHINA。




中国的别称是什么至少4个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中国的别称是什么至少4个
我国疆域辽阔,从夏商周时期黄河地域,逐步扩展到现今大陆法定领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有四大别称即: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另外还有“诸华”、“中土”、“震旦”、“函夏”、“禹城”、“禹迹”、“禹甸”、“九牧”、“九域”、“赤县”、“大陆”、“东方”、“瓷器”等别称。

你知道中国的别称有哪些写一写至少写三个
一、中华 “中华”这一称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历史积淀。它起源于古代华夏族,是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生活和活动区域。最初,“中华”是一个地域兼文化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它逐渐演变为中原地区以及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和国家的代称。到了清朝以来,“中华”开始专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主权,...

中国的别称是什么至少4个
1. 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拥有众多别称,其中包括“神州”、“九州”、“华夏”和“中原”,这些名称反映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深度。2. 除了上述别称,中国还有“诸华”、“中土”、“震旦”等其他美誉,这些都是古代对中国的不同称谓,体现了古人对这片土地的尊敬和仰慕。3. “函夏”、“禹...

中国有多少个别称?
诗中“神州”即为中国别称。 中华 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诗人贾岛诗云:“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全唐诗卷573-84《送褚山人归日本》)诗人把中国称为“中华”。 此外中国还被称为...

我国的国称是什么
1.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指代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至今,“华夏”仍是中国的别称。2. “中华”一词,从字义上来讲,“华”有美丽的含义,“夏”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它侧重于民族方面,指代中华民族。3. “九州”一词源于《尚书·禹贡》,将...

国的别称有九洲,华夏还有什么?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别称也有很多。华夏,中华,九州,海内,瓷国,CHINA。

我们的祖国叫中国,还叫什么?(至少五个)
中国别称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

各个国家的别称是什么?
孟加拉国——黄麻之乡(国)印度——电影王国 马尔代夫——珊瑚岛国 巴基斯坦——清真之国 科威特——金色的国家 欧洲 冰岛——冰、火之国 芬兰——千湖之国和森林之国 瑞士——世界花园和钟表王国 荷兰——花之国和低地(洼)之国 卢森堡——钢铁之国 葡萄牙——软木之国 保加利亚——玫瑰之邦(国...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三个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别称也有很多。华夏,中华,九州,海内,瓷国,CHINA。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的别称是什么至少4个 -
殷心丁缓:[答案] “华夏”、“中华”、“九州”、“四海”、“神州” “赤县” “禹城·禹迹·禹甸” “海内” “炎黄” China . 中国别称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殷心丁缓: 中国的别称有:九州、赤县、神州、海内、华夏等.1、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别称有哪些?
殷心丁缓: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除称中国外,还有许多别称. 《三国志·魏书》:“下迄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最初,中华系指黄河中下游而...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的四大别称 -
殷心丁缓: 华夏 九州 神州 中原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别称除了神舟还有啥 -
殷心丁缓: 还有华夏、中华 、赤县神舟 、海内、 函夏、 九州、 八州 、九区 、九有、 九囿 、九围 、九原 、九域、四海、四方、四表、四封、齐州、冀州,汉地、汉域,神国,宇县、宇内、域中、封域、区县,方畿、方内,东土、东国,等等等等. 常用...

凤山县15791992435: 谁知道中国的四大别称 -
殷心丁缓: 是不是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啊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有哪些别称?
殷心丁缓: 1、赤县神州 2、华 3、中华 4、夏5、华夏6、 禹城·禹迹·禹甸7、九州 8、海内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的别称有哪些 -
殷心丁缓: 九州、神州、中原、汉朝与唐朝(一直在国外有影响的)、华夏

凤山县15791992435: 中国的别称有九州还有什么二年级
殷心丁缓: 中国的别称有九州还有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等.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但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周代没有徐州和梁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