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老子孔子是怎样养生的 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作者&投稿:苑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庄子老子孔子是怎样养生的~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不但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个养生家,据说活了160多岁。《史记》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必须顺乎自然,并要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老子还要求,养生首先要做到:少私念、去贪心,并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是伤身损寿之根。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处提到静和柔,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的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所以说,当我们常处于静和柔中,有利于生发人体的真元之气。老子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庄子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也是著名的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庄子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就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而所谓的“清心寡欲”,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从庄子以上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人要想达到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无忧无虑、安逸自在。
第2页
另外,庄子还特别强调养生要保持平常心、涵养自制力。《庄子·让玉》篇中日:“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为重伤者也。”其意思是说,不能克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而又硬去不顺从自我感情,错误的观念就会和良知相抵牾,反而平添了内心的烦恼,这样最易造成自伤而折寿。除此之外,庄子还将老子的“少私寡欲”发展成“无欲”。并明确指出:只有做到彻底的“忘我”,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欲”;只有在“清静无为”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而尽其天年。庄子还认为:养生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便可达到保身、全生、延长寿命的目的。
孔子
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他一生坎坷,其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可还是活了73岁。而他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注重养生之道。孔子晚年对饮食很有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来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这八不食是:食物变颜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除此之外,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里“食”是指粮食,“脍”是指切碎了的肉。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也是切得越细越好。孔子认为:只有美食精细,才可颐年。这句话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如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孔子晚年坚持了以上这些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无疑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3页
孙思邈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也是杰出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家,相传活了141岁。而孙思邈的养生之道说来虽然简单,但如能长期坚持下去必然有效。孙思邈认为: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并可预防白发和脱发。其方法是,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
第二个养生方法,叫目常运。首先将两眼闭上数秒,然后用力睁开。睁开后眼珠打圈,向左、上、右、下各望四次,并重复3遍。此方法有助于眼睛保健,可纠正近视,预防老花。
第三个方法叫,齿常叩。首先将口微微合上,然后让上下排牙齿互叩。操作时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需发出声响,共做36下。常叩齿可通上下颚经络,并可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及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第四个养生方法,叫漱玉津。首先将口微微合上,然后让舌头伸出牙齿外,并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12圈,产生唾液后将其吞下即可。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同样将唾液吞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唾液中含有大量酵素,能调荷尔蒙分泌,因此可起到强健肠胃功能等作用。
第五个养生方法叫,手常鼓。首先用手掌掩双耳,并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重复做10下。以上完成后再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此方法可增强记忆和听觉。
第六个养生方法,叫腰常摆,其意是身体和双手有韵律的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50下即可。此做法可固肾气和强化肠胃,并能防止消化不良及腰痛。
第5页
第七个养生方法叫,腹常揉。做前先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共做36下。常揉腹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及消除腹部鼓胀。
第八个养生方法叫,摄谷道(即提肛)。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时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
第九个养生方法,叫膝常扭。做时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并向左右扭动各20下。此方法,可以强化膝关节及健肾。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故要想延年益寿,就应先由保护双腿做起。
第十个养生方法是,常搓脚。首先用右手擦左脚,再用左手擦右脚。顺序是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搓脚跟为一下,共做36遍。然后用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我们都知道,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故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全身的各个器官,并可降血压、治失眠,及消除头痛。

阿弥陀佛。孔子的理想是将乱世转变成太平盛世,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圣人出现在这个减劫,释迦牟尼佛末法时代,都不可能改变人心恶化的大趋势。
庄子根本不重视养生,他已经达到了能尽有的境界。您看他的境界: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佛的境界。


庄子老子孔子是怎样养生的 古代名人的养生之道
老子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必须顺乎自然,并要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老子还要求,养生首先要做到:少私念、去贪心,并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是伤身损寿之根。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处提到静和柔,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的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所以说,当我们常处于静和柔中,有利于生发人体的真元之气。老子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庄子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也是著名的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庄子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就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而所谓的“清心寡欲”,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从庄子以上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人要想达到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无忧无虑、安逸自在。
另外,庄子还特别强调养生要保持平常心、涵养自制力。《庄子·让玉》篇中日:“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为重伤者也。”其意思是说,不能克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而又硬去不顺从自我感情,错误的观念就会和良知相抵牾,反而平添了内心的烦恼,这样最易造成自伤而折寿。除此之外,庄子还将老子的“少私寡欲”发展成“无欲”。并明确指出:只有做到彻底的“忘我”,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欲”;只有在“清静无为”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而尽其天年。庄子还认为:养生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便可达到保身、全生、延长寿命的目的。
孔子
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他一生坎坷,其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可还是活了73岁。而他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注重养生之道。孔子晚年对饮食很有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来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这八不食是:食物变颜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除此之外,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里“食”是指粮食,“脍”是指切碎了的肉。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也是切得越细越好。孔子认为:只有美食精细,才可颐年。这句话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如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孔子晚年坚持了以上这些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无疑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不但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个养生家,据说活了160多岁。《史记》中说:“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必须顺乎自然,并要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老子还要求,养生首先要做到:少私念、去贪心,并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是伤身损寿之根。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处提到静和柔,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的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所以说,当我们常处于静和柔中,有利于生发人体的真元之气。老子的顺乎自然、怡淡寡欲、静养柔气的养生观点,后经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不断补充、提高,逐发展成为我国独特的“中医养生之道”。
庄子
继老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也是著名的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庄子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就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而所谓的“清心寡欲”,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从庄子以上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人要想达到健康长寿,首先要做到无忧无虑、安逸自在。
另外,庄子还特别强调养生要保持平常心、涵养自制力。《庄子·让玉》篇中日:“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为重伤者也。”其意思是说,不能克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而又硬去不顺从自我感情,错误的观念就会和良知相抵牾,反而平添了内心的烦恼,这样最易造成自伤而折寿。除此之外,庄子还将老子的“少私寡欲”发展成“无欲”。并明确指出:只有做到彻底的“忘我”,才能达到真正的“无欲”;只有在“清静无为”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而尽其天年。庄子还认为:养生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便可达到保身、全生、延长寿命的目的。

孔子
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他一生坎坷,其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可还是活了73岁。而他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注重养生之道。孔子晚年对饮食很有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来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这八不食是:食物变颜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除此之外,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里“食”是指粮食,“脍”是指切碎了的肉。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也是切得越细越好。孔子认为:只有美食精细,才可颐年。这句话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如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孔子晚年坚持了以上这些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入,无疑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曾子等古代先哲,“子”是他们的名字吗?“子...
子不是他们的名字,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用来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等。其中老子、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

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

老子,孔子,孙子,曾子是什么关系啊
孔子是曾子的老师,老子是孔子的老师(没有正式拜师,但孔子曾问礼与老子),其余人物之间没有关系。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被后世称为圣人的万世师表,是一个思想伟大、道德高尚,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儒学创始人孔子生平
儒学创始人孔子生平历史人物简介 【孔子】 生平简介 孔丘(约前551年-约前479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整理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的一生,...

都是古代圣贤,孔子和老子是什么关系?
但是在这时候老子对礼已形成新的看法了,於是老子和孔子之间展开了『无为而治』与『仁义之治』的论辩,关於这场论辩,记载在庄子天运篇中。老聃曰:『……夫仁义憯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邪?……...

孙子、庄子、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鬼谷子、韩非子等人出生的先后顺...
它们的出生顺序是老子、孔子、孙子、墨子、鬼谷子、庄子、孟子、韩非子。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孔子(公元前551年9―公元前479年)、孙子(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墨子(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约公元前390年(一说是公元前420年))。鬼谷子(约公元前400...

孙子、庄子、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鬼谷子、韩非子等人出生的先后顺...
1. 老子,其出生时间约在公元前571年,逝世时间约在公元前471年。2.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被尊称为“天纵之圣”和“天之木铎”。3. 孙子,约出生于公元前545年,逝世时间约在公元前470年。4. 墨子,约公元前476年出生,逝世时间约在公元前390年或公元前420年。5. 鬼谷子,...

孔子、老子、庄子、墨子,还有哪些“子”?
1.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代表作《春秋》,言行收录于《论语》。2.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主张“仁政”、王道,代表作《孟子》。3. 墨子(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

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庄子、韩非子。他们是什么关系?
孔子和孟子分别代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人物,分别被称为“孔圣”和“亚圣”,两个并称“孔孟”,因此儒家学派又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间的传承应是:孔子--曾子--子思--子思门人--孟子。2、庄子和老子属于道家学派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将道家的思想发扬光大。老子乃世界...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古人养生经典格言有哪些
凭胜去氧: 古人养生格言有哪些呢,古人有云:养生之道,至暮夜而虚其腹,元气所以运转不穷... 名人经典养生格言1、水之生不杂则清.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此养神之道也,散...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老子.庄子.孔子.生死观
凭胜去氧: 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里仁》). 老子谈论生死的不多.他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的保存自己."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7章). 庄子认为,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顺其自然.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一百字左右的老子简介 -
凭胜去氧: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1]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2] .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老子、庄子、列子,他们有什么异同?
凭胜去氧: 老子:道德 庄子:养生 列子:生死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老子和孔子的资料 -
凭胜去氧: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孔子和老子分别 是怎样的人 -
凭胜去氧: 历史名人,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五行造身,两仪成性,号儒童菩萨.老子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在道教中,老子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简单点
凭胜去氧: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而苦...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老子去修仙?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圣人,为何说老子没有死而是隐世去修仙了? -
凭胜去氧: 老子并未去修仙,修仙只是把老子神化了,关于被神化的老子主要有两种说法:“化胡成佛”和“临洮飞升”.前者是道教用于应对梵佛文化的入侵而制造的说法,后者是道教为了与日渐繁盛的佛教和儒学抗衡而提出的说法.老子又叫老聃,...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老子 是什么人啊!! -
凭胜去氧: 老子 (约) 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

黄石港区17777649832: 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没有健康的身体:A.孔子门生颜回B.庄子
凭胜去氧: A 颜回,他很年轻就死了.庄子很懂养生之道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