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事迹

作者&投稿:周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事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李四光
1949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其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将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直到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
长期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当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1954年,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过《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远景》的报告,指出了三个远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区,即:青、康、滇地带,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并提出应该首先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伊陕台地、阿宁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对象。
1955年春,他担任了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指导了石油找矿工作。特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信心,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2、詹天佑
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当时耶鲁修业期限为三年)。毕业后立即回国。回国后,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成绩优异,得五品军功。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
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从测量到通车,仅用了四月的时间,比预定期限提前了两月。慈禧坐上这趟专列甚为高兴,特意召见了詹天佑。为了对詹天佑筑路有功有所表示,慈禧竟将随身所带的珠宝赏赐给詹天佑。詹天佑仅取了一只钟作为纪念,其余的全部分给了参加筑路的工程人员。

3、华罗庚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4、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著名的核物理学家。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面对着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党和人民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建设这个新兴的社会,邓稼先也怀着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冲破重重阻碍,回到了自己热爱的那片土地。
当年的美国曾给出了他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留在美国,但是他抛弃了锦衣玉食的优厚生活,义无反顾地投身一片废墟的祖国。1958年,当得知要参与原子弹的研究时候,他激动万分,甘愿隐姓埋名一辈子,就连自己的妻子都需要瞒着。经过艰苦卓绝的5年时间,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从此,中国再也不用害怕其他国家的核威慑,从那一刻起,中国人的脊梁才是彻彻底底地站直了!可以说,邓稼先给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或许对这样一位有着高尚人格的人物,最好的祭奠方式就是深深记住他的名字!
5、冯如
1910年,冯如在美国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性能更好的飞机。以700多英尺的飞行高度和65英里的时速分别打破了1909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飞行比赛的世界纪录,荣获优等奖,再一次使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了西方。冯如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
辛亥革命爆发了。冯如毅然参加了革命军,投入到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洪流中。革命军委任冯如为陆军飞机长,授权冯如准备组织飞行侦察队,配合北伐军对驻守北方的清王朝进行空袭。
1912年8月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了飞行意外,1912年9月24日,广州各界人民在冯如飞机坠落的地方举行了追悼会。遵照冯如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广州东郊白云山下黄花岗烈士墓的左侧,冯如与开创民国的英雄们一起受到全国人民的怀念。
冯如的一生,是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的一生,他把短暂的也是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在他生命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嘱咐他的助手们继承他的遗愿,提高中国的飞机事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四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詹天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罗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邓稼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冯如

我写的最多,给分!!!!!!!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 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 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镌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爱的教育》读后感
关文鹏

我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语言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
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认为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
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
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绿野仙踪》读后感

幸福街小学三(3)班 张卓悦

多萝茜和托托被龙卷风吹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她很想回家,就开始了她的寻家回家的旅程。她走在黄砖铺成的道路上,认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小胆狮。他们四个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结为了冒险的小伙伴,他们团结一致,克服了各种困难,来到了翡翠城,见到了奥芝。奥芝答应他们,等杀死西方女巫,再来找他,才能帮助他们实现各自的心愿。于是他们不怕困难,各展所能,来到了西方女巫的地方。多萝茜用一桶水浇死了西方女巫。于是他们各自都实现了他们的理想。

我的感想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才能取得胜利。

读《绿野仙踪》有感

学生张卓悦的家长 张书灿

《绿野仙踪》故事内容章章相扣,每章内容不多,很适合小学生阅读,故事情节非常感人。孩子对整书的内容作了概括,谈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我认为,学生读书,应有选择、应读出声、读出表情、读出感受,并写出来,落实到行动上,才算是达到了读书的目的。我读本书后,对我感受最深的是奥芝说的两句话,一句是:“经验是带来知识的唯一的好东西,你生活在这世界上越长久,就越能够得到经验。”另一句是:“真正的胆量,是当你在害怕的时候,仍旧面对危险,那种胆量,你是并不缺少的。”要用这两句话激励自己。
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西游记》读后感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前,以朱光亚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掀起的归国潮,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新生的共和国所产生的巨大感召力。这期间,发生过许多归国学者可歌可泣的故事。与朱光亚先后回国的钱学森,在他提出归国要求后,立即遭到美国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但钱学森不改初衷,在失去自由五年之后,毅然踏上归途;老物理学家赵忠尧,冒着生命危险把国外购买的静电加速器部件等珍贵器材带回国,使我国得以在1955年就装备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及夫人何泽慧,归国前还带回了约里奥·居里赠送的宝贵的放射性元素,为祖国核工业的创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两弹”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的邓稼先,1950年归国后的第一件事是到天安门广场瞻仰五星红旗。他一生为中国核武器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回国的物理学家程开甲,在西北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一干就是20年,当有人说他不回国成就会更大时,他说:我不回国或许成就更大,但决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我的祖国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幸福哲学,这就是一代先贤的国家观。

张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关于张巡籍贯,《旧唐书》本传载为蒲州河东,《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旧唐书》早出,应以为准。后人也多采《旧唐书》所载,如《全唐诗》、乐史《太平环宇记》即是)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据说死后被追封为“通真三太子”。
张巡少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文不打草稿,落笔成章,长成后有才干,讲气节,倾财好施,扶危济困。
张巡开元(713——741年)末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742——755年),调授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任期满后回京。当时,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执掌朝政,权势显赫,留京待迁的官员纷纷走杨国忠的门路。这时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但被他拒绝了。因不愿阿附权贵,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高官。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真源地处中原,豪强地主很多,他们与官府相勾结而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其中以官僚豪强华南金最为横暴,当地人称“南金口,明府手”。张巡到真源之前对华南金即有所耳闻,及他一上任即将华南金关押起来,然后依法惩杀。之后,赦其党羽,威恩并施,从此人人向善,莫敢违法。张巡为政简约,人民安居乐业。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安史兵兴。次年正月,安史部将张通晤攻陷宋(今河南商丘)、曹(今山东曹县西北 70里)等州。谯郡(今安徽亳州)太守杨万石慑于叛军威势欲举郡迎降,逼迫张巡为其长史(副职),并以此身份迎接叛军。张迎接到委命后,却率属部哭祭皇帝祖祠,誓师讨伐叛军。当时,单父(今山东单县)县尉贾贲也起兵拒叛,击败了张通晤后,进兵至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张巡会合,共有兵二千人。
雍丘县令令狐潮想投降叛军,率军击败北上抗击叛军的淮阳(今河南淮阳)军队,并将所俘将士捆于庭院准备杀死。值此,令狐潮因故出城,被捆士兵乘机解开绳索,杀死看守,闭城拒纳令狐潮,同时召贾贲、张巡入城。贾贲、张巡入城后杀令狐潮妻子,据城自守。当时吴王李祗为灵昌(今河南滑县)太守,奉诏统率河南抗叛军队,他得知贾贲、张巡进占雍丘后,即授贾贲为监察御史。不久,令狐潮引叛军攻雍丘,贾贲率军出城抵御而战死。此后,张巡领导军民继续英勇杀敌,从而赢得了军民的信任。张巡将战况上报李祗后,李祗即委命张巡率雍丘军民抗击叛军。
令狐潮在初攻雍丘失败后,又引叛将李廷望率众四万攻城,一时人心震恐。但张巡沉着冷静,布置一些军队守城,其余分成几队,亲自率领向叛军发起突然攻击。叛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次日,叛军建造与城同高的木楼百余座从四面攻城。张巡命人在城上筑起栅栏加强防守,然后捆草灌注膏油向叛军木楼投掷,使叛军无法逼近。张巡又寻机进击叛军,致使叛军木楼攻城之策失败。之后,敌攻我守,相持60天,大小数百战,令狐潮终于被击败退去。
令狐潮经过休整后又一次进行反扑,在其大兵临城后先劝诱张巡投降,但遭到张巡严词拒绝,令狐潮羞愧而去。当时张巡固守孤城,又无朝廷消息,所部将领六人劝张巡出降。张巡表面许诺,次日,张巡于府衙设皇帝画像,率全军将士朝拜,然后将劝降六人责以大义斩首,这样更坚定了将士守城的决心。
由于长期守城,雍丘存粮已经不多,正在这时,张巡得知令狐期将从睢阳渠(沟通汴淮二河之渠)运米数百船经过雍丘城,于是派兵夜间出战。叛军猝不及防,纷纷逃命。张巡不仅缴获上千斛盐米,还追杀叛军无数。
到当年七月,令狐潮又勾结叛将崔伯玉围攻雍丘。这次令狐潮先派四名使者入城劝降,张巡杀掉四名使者,然后将其随从押送李祗。至此,张巡率千人之众,坚守孤城四月,抗击敌众几万人,每战克捷。当时,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屯守彭城,特命张巡为抗叛先锋。
此后,形势更加恶化,迫于形势,张巡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及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杨朝宗幸免一死,连夜逃去。这次战后,张巡接到朝廷诏书,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
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载(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上固守,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土气不衰。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到了五月,正是麦熟时节,叛军在城外收麦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士兵,擂鼓作出欲战的样子。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待战。这时,张巡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叛军见状放松了警惕。张巡抓住时机命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与此同时,有叛军大将率一千余骑兵直逼城下招张巡投降。张巡在城上一边与敌将答话,一边暗命勇士几十人手持钩、陌刀、强弩从城上吊下潜入无水的护城壕中,趁城外叛军依仗人多势众并不戒备时,勇士们奋勇杀出,叛军猝不及防损伤了很多人马。
到了当年七月,叛军再次围城。这时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饥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守军也只剩千余人,瘦弱得拉不开弓,而且外无救兵。叛军了解情况后决定强攻睢阳,他们先用云梯爬城。张巡命士兵用钩杆将云梯顶翻,随即又从城上投火焚烧云梯,这样,叛军用云梯攻城就失败了。之后,叛军作了一番整顿,又用钩车、木马攻城,但当他们靠近城墙时,又被城上投下的石块砸得七零八落。叛军见状停止攻城,又围城挖壕,壕外再加筑栅栏,以作长期围困。这时城中守军很多因饥饿而死去,留存又大多伤残疲惫不堪。这时,张巡杀其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系其奴僮给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巡还对接近城墙的叛军将领晓以忠义,劝其反正。而被张巡策反的李怀忠等许多人,都能死心扬地的帮助张巡守城。
为了加强睢阳守卫,张巡派部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搬请救兵。但拥兵临淮的贺兰进明,驻守彭城的许叔冀、尚衡等都观望不肯发兵。只有驻守真源的李贲援助战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三千,但这些士兵由南霁云率领杀开敌围进到睢阳城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叛军得知张巡请援无望,又加紧攻城,至此城已很难坚守了。守城将士商议突围而去,但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失守,叛军会大举南下,蹂躏江、淮。再说守城士兵已饥惫不堪,弃城而逃,必无生理,所以最后仍决定坚守。直到当年十月,当叛军再次攻城时,守城士兵已无战斗能力,睢阳城终于被叛军攻破,张巡、许远及以下将上都成了叛军的俘虏。张巡毫无惧色,非常镇定。叛军主帅尹子琦劝他投降。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于是,尹子琦将张巡及其部将南霁云、姚訚、雷万春等36人同时杀害。张巡终年49岁。许远也在押送洛阳途中被杀。
张巡坚守睢阳,与占优势的叛军前后进行了 400余战,杀死敌将 300人,士兵12万人。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及“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张巡、许远死守睢阳,有力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江淮及江汉的保全对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来源。

  编辑词条张巡
  张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关于张巡籍贯,《旧唐书》本传载为蒲州河东,《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旧唐书》早出,应以为准。后人也多采《旧唐书》所载,如《全唐诗》、乐史《太平环宇记》即是)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据说死后被追封为“通真三太子”。
  张巡少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文不打草稿,落笔成章,长成后有才干,讲气节,倾财好施,扶危济困。
  张巡开元(713——741年)末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天宝年间(742——755年),调授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任期满后回京。当时,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执掌朝政,权势显赫,留京待迁的官员纷纷走杨国忠的门路。这时有人劝张巡去拜见杨国忠,但被他拒绝了。因不愿阿附权贵,尽管他政绩突出也未能迁升高官。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真源地处中原,豪强地主很多,他们与官府相勾结而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其中以官僚豪强华南金最为横暴,当地人称“南金口,明府手”。张巡到真源之前对华南金即有所耳闻,及他一上任即将华南金关押起来,然后依法惩杀。之后,赦其党羽,威恩并施,从此人人向善,莫敢违法。张巡为政简约,人民安居乐业。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安史兵兴。次年正月,安史部将张通晤攻陷宋(今河南商丘)、曹(今山东曹县西北 70里)等州。谯郡(今安徽亳州)太守杨万石慑于叛军威势欲举郡迎降,逼迫张巡为其长史(副职),并以此身份迎接叛军。张迎接到委命后,却率属部哭祭皇帝祖祠,誓师讨伐叛军。当时,单父(今山东单县)县尉贾贲也起兵拒叛,击败了张通晤后,进兵至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张巡会合,共有兵二千人。
  雍丘县令令狐潮想投降叛军,率军击败北上抗击叛军的淮阳(今河南淮阳)军队,并将所俘将士捆于庭院准备杀死。值此,令狐潮因故出城,被捆士兵乘机解开绳索,杀死看守,闭城拒纳令狐潮,同时召贾贲、张巡入城。贾贲、张巡入城后杀令狐潮妻子,据城自守。当时吴王李祗为灵昌(今河南滑县)太守,奉诏统率河南抗叛军队,他得知贾贲、张巡进占雍丘后,即授贾贲为监察御史。不久,令狐潮引叛军攻雍丘,贾贲率军出城抵御而战死。此后,张巡领导军民继续英勇杀敌,从而赢得了军民的信任。张巡将战况上报李祗后,李祗即委命张巡率雍丘军民抗击叛军。
  令狐潮在初攻雍丘失败后,又引叛将李廷望率众四万攻城,一时人心震恐。但张巡沉着冷静,布置一些军队守城,其余分成几队,亲自率领向叛军发起突然攻击。叛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次日,叛军建造与城同高的木楼百余座从四面攻城。张巡命人在城上筑起栅栏加强防守,然后捆草灌注膏油向叛军木楼投掷,使叛军无法逼近。张巡又寻机进击叛军,致使叛军木楼攻城之策失败。之后,敌攻我守,相持60天,大小数百战,令狐潮终于被击败退去。
  令狐潮经过休整后又一次进行反扑,在其大兵临城后先劝诱张巡投降,但遭到张巡严词拒绝,令狐潮羞愧而去。当时张巡固守孤城,又无朝廷消息,所部将领六人劝张巡出降。张巡表面许诺,次日,张巡于府衙设皇帝画像,率全军将士朝拜,然后将劝降六人责以大义斩首,这样更坚定了将士守城的决心。
  由于长期守城,雍丘存粮已经不多,正在这时,张巡得知令狐期将从睢阳渠(沟通汴淮二河之渠)运米数百船经过雍丘城,于是派兵夜间出战。叛军猝不及防,纷纷逃命。张巡不仅缴获上千斛盐米,还追杀叛军无数。
  到当年七月,令狐潮又勾结叛将崔伯玉围攻雍丘。这次令狐潮先派四名使者入城劝降,张巡杀掉四名使者,然后将其随从押送李祗。至此,张巡率千人之众,坚守孤城四月,抗击敌众几万人,每战克捷。当时,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屯守彭城,特命张巡为抗叛先锋。
  此后,形势更加恶化,迫于形势,张巡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及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杨朝宗幸免一死,连夜逃去。这次战后,张巡接到朝廷诏书,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
  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载(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上固守,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土气不衰。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到了五月,正是麦熟时节,叛军在城外收麦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士兵,擂鼓作出欲战的样子。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待战。这时,张巡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叛军见状放松了警惕。张巡抓住时机命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与此同时,有叛军大将率一千余骑兵直逼城下招张巡投降。张巡在城上一边与敌将答话,一边暗命勇士几十人手持钩、陌刀、强弩从城上吊下潜入无水的护城壕中,趁城外叛军依仗人多势众并不戒备时,勇士们奋勇杀出,叛军猝不及防损伤了很多人马。
  到了当年七月,叛军再次围城。这时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饥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守军也只剩千余人,瘦弱得拉不开弓,而且外无救兵。叛军了解情况后决定强攻睢阳,他们先用云梯爬城。张巡命士兵用钩杆将云梯顶翻,随即又从城上投火焚烧云梯,这样,叛军用云梯攻城就失败了。之后,叛军作了一番整顿,又用钩车、木马攻城,但当他们靠近城墙时,又被城上投下的石块砸得七零八落。叛军见状停止攻城,又围城挖壕,壕外再加筑栅栏,以作长期围困。这时城中守军很多因饥饿而死去,留存又大多伤残疲惫不堪。这时,张巡杀其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系其奴僮给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巡还对接近城墙的叛军将领晓以忠义,劝其反正。而被张巡策反的李怀忠等许多人,都能死心扬地的帮助张巡守城。
  为了加强睢阳守卫,张巡派部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搬请救兵。但拥兵临淮的贺兰进明,驻守彭城的许叔冀、尚衡等都观望不肯发兵。只有驻守真源的李贲援助战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三千,但这些士兵由南霁云率领杀开敌围进到睢阳城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叛军得知张巡请援无望,又加紧攻城,至此城已很难坚守了。守城将士商议突围而去,但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失守,叛军会大举南下,蹂躏江、淮。再说守城士兵已饥惫不堪,弃城而逃,必无生理,所以最后仍决定坚守。直到当年十月,当叛军再次攻城时,守城士兵已无战斗能力,睢阳城终于被叛军攻破,张巡、许远及以下将上都成了叛军的俘虏。张巡毫无惧色,非常镇定。叛军主帅尹子琦劝他投降。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于是,尹子琦将张巡及其部将南霁云、姚訚、雷万春等36人同时杀害。张巡终年49岁。许远也在押送洛阳途中被杀。
  张巡坚守睢阳,与占优势的叛军前后进行了 400余战,杀死敌将 300人,士兵12万人。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及“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张巡、许远死守睢阳,有力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江淮及江汉的保全对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来源。
  摘自《三晋历史人物》
  张巡的军事思想:
  张巡在抗击叛军中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其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雍丘、宁陵、睢阳三次作战中,概括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1、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张巡虽然官职不高,但在战争发生后,能清醒地认识到坚守雍丘的重要意义。而当雍丘已不可守时,又能做到审时度势,主动放弃雍丘,退守宁陵,变被动为主动,再败叛军。宁陵取胜后,又主动与许远合兵,坚守战略要地睢阳,虽然自知兵微将寡,但却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哪里,使叛军始终也没有染指江淮。在两年的艰苦防御中,张巡与优势叛军前后进行大小400余战,不但牵制了大量叛军,还歼其12万余人。始终阻止了安军向江淮方向的发展,确保了唐王朝江汉漕运的畅通,保护了唐朝的财赋和交通运输线,使江淮物资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同时还为唐军组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安史之乱的最后胜利,与张巡的卓越指挥是密不可分的。
  2、智谋超群,指挥卓越,尤其善于临机应敌。张巡在战争相继导演出了火烧叛军、草人取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鸣鼓扰敌、城壕设伏、削蒿为箭、火烧蹬道等一幕幕活剧,可谓计无穷出,已经达到“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13)的境界。不仅已为将士们为其折服,连叛军也对其智谋敬佩不已,最后只好改用长围久困的战术,不敢再轻易攻城。张巡在战争所表现出的智慧,实为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
  3、“兵将相习,人自为战”的作战指导。由于叛军兵军将广,在攻城时四面围攻,这样一来张巡无法保证面面具到,所以他“勒大将教战,各出其意”,做到万无一失。正如张巡所讲:“古者人情敦朴,故军有左右前后,大将居中,三军望之以齐进退。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所以“兵将相习,人自为战”是张巡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4、积极防御,主动出机的守城思想。张巡守城,不是用坚固自保的战术消极防御,而是守中有攻,以攻代守,以麻痹和欺骗为手段出其不意地进行反攻、偷袭,以此达到守城的目的。比如雍丘之战开始时,张巡认为:“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结果首战便取得胜利,从而大大增加了军民的守城信心。这种主动主击的情况,张巡在战争中多次使用,而且在出击时,又采取多路出击,使叛军无法判断唐军的主攻方向,分散了兵力。积极防御,主动出机,是张巡能够坚守孤城,大量歼灭叛军的主要原因。
  5、战术上灵活多变,不拘泥古法。张巡用兵,主张“云合鸟散,变态百出”,这深合《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意。张巡在两年的作战中,战术运用非常丰富,先后进行过城邑防御战、伏击战、夜袭战、反击战、追击战,什么战术合理就用什么,什么战术能消灭敌人就用什么,所以史书上称其“用兵未尝依古法”。成功在使用各种战术,是张巡能够少以胜多,长期立于不败这地的主要原因。
  6、取之于敌的后勤保障思想。由于张巡所守的是孤城,兵器、粮秣的补给无法得到保证,后勤补给因此更显重要,所以张巡每次出战的目的,一半是用来歼敌,一半是取得补给。张巡通常抓住一切战机夺取补给,而当没有战机时,又能主动创造战机。如偷袭粮船、草人借箭、出城取木、诈降借马都是典型的战例,作战结果后,经常“收器械牛马”、“获车马牛羊甚多”。当南霁云率援兵回睢阳时,正值大雾,张巡听到交战的声音,知道是南霁云,于是开门接应,最后居然“驱贼牛数百入”。“自兴兵,器械、甲仗皆取之于敌,未尝自修”(14),这种取给于敌的策略,是张巡能够长时间坚守的重要原因。
  7、身先士卒,作战英勇。身为主将,张巡时刻能起到表率作用,或督军守城,或出城作战,他常亲自率军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奋勇冲杀,因此赢得了部下的尊敬和信赖,无不用命,以至连战连捷。
  8、善于作思想工作,以此来保证将士们的斗志。二年多的艰苦守城,守军竟然能够始守保持著高昂的斗志,即使在最后一刻,也宁死不屈,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张巡之所以能够长期守住坚城,并大量消灭敌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鼓舞本方士气,以忠义激励将士,使上下团结一心。例如,当战斗激烈时,会有将士后退下来,张巡就站在阵地上对后退者说:“我不去此,为我决战。”将士感其诚,皆以一当百向前冲杀,无人再退。张巡不但对本方将士做思想工作,对敌人也是如此,他用劝降的方法就使叛军先后200余人来降,起到了瓦解敌军的作用。
  9、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张巡精通兵法,治军有方,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因而深得军心。为了使有功将士得到应有的奖赏,张巡甚至敢于写信责备虢王李巨,拒理力争。


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关天培(1781—1841),字仲恩,号滋圃。行伍出身,二十三岁考取武庠生,历任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1826年,任江苏太湖营水师副将,1834年,授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关天培“亲历重洋,遍视厄塞”。根据虎门形势,设置三道防线:以沙角、大 角两炮台为第一防线;以威远、镇远、横档三炮台为第...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资料
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

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事迹
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中华儿女为祖国争光、报效祖国的事例
李四光出生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李四光东渡日本、远去英国求学。求学归来后,他拒绝外国高薪聘请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襁褓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李四光来到北京大学,协助蔡元培校长...

有没有简短的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诗歌
1、《缅怀屈原报效祖国》作者:丁培恭 题记:传统端午节莅临,怀念屈原以叙事方式赋诗一首。时光列车载着端午节,缓缓驶来,对屈原的哀思,对祖国的爱恋,亦渐浓烈,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青年时代,胸怀抱负,壮志凌云,发誓改革 一统国家,年方二五,入楚国都,因“博闻强记 明于治乱 闲于辞令”,...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不要抄的啊!要是有人知道地下城与勇士怎么双开也告诉我啊啊!!...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不要抄的啊!要是有人知道地下城与勇士怎么双开也告诉我啊啊!! 展开  我来答 15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zhang518613 2008-09-17 · TA获...

关于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作文45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儿女报效祖国》。我虽然不是诗人,但我会用漂亮的诗句赞扬我美丽的祖国;虽然不是学者,但我希望用深邃的思想洞察我的祖国;虽然不是歌手,但希望用我动听的嗓音歌唱我的祖国。我虽然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要在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捕捉...

岫岩满族自治县13968302640: 中华儿女为国争光的事迹,简短的.如:谁做了什么 例:黄继光用自己的胸口挡住敌人的炮弹.就是这样写. -
村薇悦康:[答案]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抗敌后跳悬崖 杨靖宇以草籽为食坚持抗日 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袁隆成功研制平仙型杂交水稻 文天祥被俘书写正气歌 关天培抗英守靖远炮台力战殉国 李四光独创地质力学理论 ...

岫岩满族自治县13968302640: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小故事,300字以内,要具体事例,人物简介之类的废话不要. -
村薇悦康:[答案]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

岫岩满族自治县13968302640: 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 -
村薇悦康:[答案] 关天培,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

岫岩满族自治县13968302640: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 并写出感悟 -
村薇悦康:[答案]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

岫岩满族自治县13968302640: 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500字.这个算资料... -
村薇悦康:[答案] 实话说这个真不好找,额我有一篇四百多的,要不你凑凑把它再编编? (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祖国”.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组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

岫岩满族自治县13968302640: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50字以内的故事急要,最好战争年代的,好的多悬赏, -
村薇悦康:[答案]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

岫岩满族自治县13968302640: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资料,事迹50字 -
村薇悦康: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添加评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