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之死的介绍

作者&投稿:陟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

众所周知,商鞅的贡献对秦王朝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把法家思想引入秦王朝,并应用于政治、经济的实践中,而且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然而,商鞅的结果却在风烛残年之际遭车裂而死,全家抄斩,不得善终。

对商鞅的死,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为之喊冤叫屈。幸灾乐祸者认为商鞅是作法自毙,自己死在了自己制订的酷刑上面。喊冤者认为商鞅一心为秦帝国的崛起不遗余力,却遭如此下场,实在不公。

对于商鞅的死最欢欣鼓舞的,首先的不是秦惠文王,而是秦帝国的贵族阶层,是一大批“特权阶级”。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阶层的权力,而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损害了一大批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秦王要他死,而是触犯了“众怒”。

“众怒”是某个个体公共关系恶化、集中爆发,以至于形成公关危机的典型表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商鞅变法虽然对对秦国的强大有帮助,但对于秦国的稳定和秦王的公共关系却是极为有害的。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为了解决他自身的公关危机,必须杀死商鞅以抚平贵族群体的强烈不满。从危机公关的角度为看,秦王杀商鞅的原因非常充分:

1. 商鞅是王朝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是贵族的众矢之的;

2. 杀死商鞅远比得罪贵族更为明智,商鞅对秦王而言不过是一条老狗,而贵族却还有充分的利用价值;

3. 集权改革已经上了正轨,杀死商鞅既可以保留这一成果,又可以很好地解决王朝与贵族间的利益冲突。

所有这些原因使秦王有充分的理由选择杀死这个曾有功于秦国的人。其结果使秦王朝与贵族的利益冲突在一个阶段内得以有效地缓和。应该说,商鞅之死是壮士断腕式的一次出色危机公关处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很多政治家都是高明的公关高手。汉武帝刘彻也曾以同样的原因杀死了他的老师晁错,以平息因独尊儒术带来的公众阻力。他们在处理公关危机时常常会表现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这种以退为进的危机公关处理策略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仍极为有效。但在很多案例中,简单地模仿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以上的文字出自StevenXing的回答,这是站在政治的角度来看的;那么,站在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又能说明什么呢?
商鞅为什么会死,秦人为什么要他死?而且是车裂,死刑中最残酷的一种。商鞅是秦强大起来最大的功臣,是秦的恩人,他有什么罪恶?司马迁没有说;司马光没有评论,连柏杨先生也不想谈论,也许他们认为这很正常,因为在那个时代,被诬谋反而被杀头的忠臣多如牛毛,况且商鞅后来的确还去真的谋反了一下,因此没有什么好评论的。直到后来柏杨先生在评论贾谊的上书时,才指出:“公孙鞅的罪恶在于他轻侮人权和建立绝对专制。除此以外他的其他建树可与日月同辉。”我不知道先生说的轻侮人权和建立绝对专制是指什么,但至少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建立这样的高度集权和对人权的蔑视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那时不可能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那只是当时一些名士贵族所建立的食客驿站。因此我倒认为,在这个方面,商鞅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这样的行为是得到封建地主的绝对拥护的,也绝对不会招致他的身死。 带着这个疑问,直到我看到秦国另一位宰相李斯被杀后,我才从资治通鉴的描写中似乎看到了商鞅死亡的真正原因。 在《资治通鉴》中描写商鞅“杀人无数,十年宰相,怨恨人日益增多”,而李斯“焚书坑儒”为天下读书人所不齿,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培养了过多的怨恨”,当然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法家。 自古法家巨子无好下场!原因盖在于此。 法家之所以培养怨恨,盖因其以法管事,以律治国,恃严刑峻法,而又执法严明,怨自然而生。另外,法家多为改革家,不循旧制,不畏权贵,常常为了国王的利益去牺牲另一部分地主贵族的利益,而国王毕竟不会长生不老,一旦倒台和驾崩,那些原来牺牲了利益的部分人占了上风,法家培养的怨恨便会变成吞噬法家的“老虎”,法家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法家的历史往往是血迹斑斑、白骨累累! 不过,与其他法家不同的是商鞅竟真的“谋反”了,是什么原因? 历史记载是否有误?我们不得而知。 但这种鸡蛋碰石头的游戏,玩家显然是愚蠢的,商鞅显然不愚蠢。尽管原因不得而知,但结果是清楚的,毕竟商鞅是法家巨子,不是兵家才俊,在治理国家的法典海洋里,他是傲视群雄的巨人,而在刀光剑影的疆场上驰骋时,他的命运便注定是个悲剧。。
借用谭嗣同先生的一句话吧:“在中国,变法都是要死人的;既然现在(戊戌变法)还没有人为之而死,就让我成为这第一个人吧!!”

商鞅是在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拓展资料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汉族,战国时期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一带)人,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汉族,战国时期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一带)人,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名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六国之上,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鞅之死留给世人怎样的思考?
秦孝公去世后。商鞅以谋反罪被五马分尸,夷灭三族。断子绝孙。商鞅之死,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也,作茧自缚。害人终害己。商鞅本人是死于商鞅之法。1、法家主张,宁枉勿纵。 商鞅谓之:刑用于将过,则大奸不生。韩非子谓之:禁奸于未萌。 不是禁奸于萌芽,而是未萌。依据商鞅思想,你没谋反,就...

商鞅之死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
商鞅之死说明了什么 对于商鞅,人们最熟悉的就应该是他的变法革新了。商鞅生于战国时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老家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卫国国君的后裔,因为商鞅发动了变法,这样秦始皇很欣赏他,所以,秦孝公赐给他一个封地在商邑,所以呢,他才叫商鞅,原名是公孙鞅。早年时期,商鞅在魏国...

《大秦帝国》中商鞅是怎么死的?
《大秦帝国》中商鞅被车裂。在《大秦帝国》的第四十八集当中,甘龙老而弥坚,百折不挠,庙堂论战,车裂商鞅。赢驷口书甘龙:定刑商鞅,交由太师府和廷尉府共同议决。并前往探望商鞅,鞅纵论天下,指点秦国。渭水刑场,商鞅死地,甘龙、赢虔等人主持行刑。白雪款款走向商鞅,二人同饮“三生雪酒”。...

在正史中商鞅是怎么死了?被杀了几族?还有没后?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

商鞅是受的车裂还是环刑?是死后受刑还是死前?
车裂 死后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商鞅的一生及死法?
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

秦惠文王为什么杀商鞅
赢虔告发商鞅谋反——朝廷发吏捉捕商鞅——商鞅拒绝捉捕,意图逃跑到魏国——魏国拒绝接纳商鞅——商鞅发动商邑兵攻打郑县——商鞅和秦兵作战,死在郑县——商鞅背叛造反,被车裂尸体。这就是商鞅之死的整个过程。从被告谋反,到率军攻打,商鞅自己坐实了谋反之罪。因此,商鞅之罪是依照秦律审判的,并...

商鞅之死的真正原因和方式!《商君书》共有多少卷?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秦国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生平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

谁杀了商鞅?
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电视剧的不足以信服,从史学上来分析商鞅之死:从孝公生前行为来看,一方面表现了对商鞅变法与执政的支持,表现了对商鞅的信任,但另一方面又始终把商鞅摆在变法与执法的第一线,使其处于矛盾冲突的中心地位,变法中守旧势力...

秦国的商鞅到底是怎么死的?
活着被车裂的,商鞅(卫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商鞅的改革是成功的。大秦帝国迈着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阻挡者或是献出了土地,或是交出...

五台县19467943506: 商鞅之死 - 搜狗百科
挚咱痔速: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文君说:“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危害国家社稷,对身边的人过于亲近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五台县19467943506: 商鞅为何而死?怎么死的? -
挚咱痔速: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五台县19467943506: 商鞅是怎么死的 -
挚咱痔速: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五台县19467943506: 历史上商鞅怎么死的 -
挚咱痔速: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太子傅 公子虔和太子师 公孙贾还教唆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应当“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

五台县19467943506: 商鞅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可有确切记载? -
挚咱痔速: 商鞅是被战败而死,后被施以极刑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

五台县19467943506: 秦朝商鞅最后是怎么死的 -
挚咱痔速: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记载: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 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家.

五台县19467943506: 商鞅的悲惨结局过程 -
挚咱痔速: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触动了保守贵族的权利,而且为树立新法得罪了太子秦惠文王,秦孝公在位时尚且能保护商鞅,但是太子即位后因和商鞅有私人恩怨,加之不想让商鞅权力太大,所以下手除去商鞅.为商鞅计,若能在秦孝公死后迅速抛弃名利...

五台县19467943506: 商鞅遭车裂的原因主要是哪项改革措施? -
挚咱痔速: 商鞅遭受到车裂之刑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旧有统治阶级的利益,直接原因则是商鞅攻打郑县失败而死.有关的详解如下: 一、商鞅之死: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

五台县19467943506: 商鞅为什么被五马分尸? -
挚咱痔速: 商鞅因为被公子虔诬陷说他谋反,秦惠文王派兵攻打商鞅商鞅战败死在了彤地,他的尸体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 公元338年,秦孝公去世,秦孝公的儿子赢驷继承皇位,因为在赢驷还是太子的时候商鞅曾经因为处罚赢驷的老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