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原文及鉴赏

作者&投稿:愚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原文及鉴赏

  【原文】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①,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 ①酽(yàn燕):味浓。此指酒醇。

  【鉴赏】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正月二十日,对苏轼似乎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从御史狱出来被贬逐去黄州途中,过麻城五关作《梅花》诗二首,正是元丰三年正月二十日。其一曰:“春来空谷水潺潺,的梅花草棘间。昨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曰:“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这两首诗,都在借“半随飞雪度关山”的梅花形象,流露一股淡淡的哀怨凄凉之感。到黄州次年,即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以此为题,作七律一首,末两句说:“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正是指一年前来黄途中过麻城五关作《梅花》诗时的情景。再过一年,即元丰 五年的正月二十日,又写了本诗,颇有乐在此间的味道。元丰《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又写了一首类似的诗。上举诸诗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能超然旷达并最终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这和他从海南赦归时所说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属同一气质,正是苏轼的高不可及处。

  元丰五年写这首诗时,他来到黄州已两年了,乌台诗案的骇浪已成往事,“本州安置”的困境却无法摆脱。《初到黄州》就自找乐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后又自寻精神寄托,手抄《金刚经》,又筑南堂,垦辟东坡;得郡守徐君猷庇护,访游近地,杂处渔樵。至黄州后续有新交,诗酒唱和。诗题中的“潘、郭二生”,即黄州新交朝夕相从的潘丙、郭遘。上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去歧亭访陈慥,潘、郭和另一新交古道耕相送至女王城,作过一首七律。一年过去了,又是正月二十日。想起去年今日潘、古、郭三人伴送出城所突然感到的春意,不免心境荡漾。起句是据去年所感的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里有了春意,当然是这位信使先自东门而入;现在,城居的苏轼一点感觉也没有,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呢?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记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门”,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摇村”的吗?就在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时节,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了。他是旧地寻春,又是“走马”而去,所以次句说“走马还寻去岁村”。

  接下去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忽出警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纪昀评曰:“三、四深警”。人如候鸟,感信而动。鸿雁南来北往,即使年年如斯从不懈怠,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人之如候鸟,正在于此,只不过人间的信息比自然季候要复杂得多;但同样,人感而斯动,其中一切经历、一切思绪,也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苏轼之所以有“人似秋鸿,事如春梦”之感,究其根源,是由于他遭 受过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又正在贬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恋和烦恼,都强自推向“春梦了无痕”的虚无境地,以解脱失意中难以消除的痛苦。纪昀评所谓“深警”,大约就是此意。这是就三、四两句本身来说。若就它在全诗中的关合说,则妙在虚实离即之间。“人似秋鸿”,实接首联;“事如春梦”,反照下文。似乎把人生进取、政治抱负都看得淡漠了,于是才有超然旷达、出郊寻春之举,于是才有下边四句所表达的春游之乐。它看似游离,实为全诗的关键所在。

  “江城”指位于长江北岸的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苍颜,既可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总之,他是以此为乐,甚至要以此为归宿了。去年访故友陈慥,有三位新交相送,春涌心头;今年出郊寻春,又有潘、郭为伴,酒醺颜面。山水自然之乐,人情朴野之纯,完全可以驱除那些烦恼的往事,也完全可以冲淡甚至忘却他当前的困厄。所以,诗的最后说:“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赋《招魂》”,指宋玉以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①;苏轼在这里借指老朋友们为他的起复奔走。最后两句是在告慰故人:我在黄州过得很好,已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召我还京多操心。

  苏轼“奋厉有当世志”,而且自信“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在神宗、哲宗两朝党争中几经起落;而其“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唯己之是信”②,又从不“俯身从众,卑论趋时”(《登州谢宣诏赴阙表》),遂使他一生陷于无边的灾难之中。苏轼对待历时三十年的灾难,总的态度是“随缘自适”,但各个时期又有不同。构隙初起,赴密州途中说过“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沁园春》词)的话,那时确还有还朝愿望。乌台诗案中他自料必死无疑,谁知不死而贬去黄州,简直恍如隔世;经过这一次打击,“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他在黄州“求所以自新之 方”,反觉“不可胜悔”,“今虽改之,后必复作”,不如“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再从他在黄州的诗词文赋和种种活动看,他对起复还朝已失去信心。因此,这首诗的结尾两句,不是牢骚,不是反语,是一种真情实感。苏轼在黄州寄情诗书山水,寄情新交故旧,尤其是切望惠及百姓,迥异于失意文士的消极避世。他的画像自题诗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也不应看作牢骚反话。他在最失意最痛苦之时,总在努力使自己和大家都得到安慰,都生活得愉快些,这是他度过一切灾难的精神力量。他临死时对儿子说:“吾生不恶,死必不坠。”人们敬仰他、纪念他,一个原因是他的诗、词、文、书、画五艺俱绝,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肠,一种开阔旷达的襟怀。

  〔注〕 ①此说出王逸《楚辞章句》,但经后人辨析,其说误。《招魂》应为屈原自招生魂之作。 ②马永卿《元城语录》。




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原文及鉴赏
“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里有了春意,当然是这位信使先自东门而入;现在,城居的苏轼一点感觉也没有,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呢?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记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门”,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摇村”的吗?就在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

请问"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是谁写的诗,什么诗名啊?_百度...
是宋代苏轼写的诗,名字是《女王城和诗》,全名为《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原文为: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译文:春天的东风还不肯...

事如春梦了无痕的意思 原文出自哪里
1、意思是,人就像秋天迁徙的候鸟来回飞,事情如同春梦没有痕迹可寻。2、出自苏轼的《女王城和诗》又名《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3、原文选段: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4、赏析:“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

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
诗的第一句:“东风未肯入东门”,使此诗一开头便涉笔成趣。东风是春的使者,总是它最先送来春天的信息。可是,作者设想,东风自东而来,如果吹入城中,必定先入东门。现在东风连东门都“未肯”径入,说明城中自然是全无春色了。这实际上是对春天来迟的一种幽默的说法,诗笔活泼而且充满情趣。那么,春天为...

“春梦了无迹”怎么解释?
春梦是指时间的短暂 同义的还有“秋云”春梦了无迹就是指某件事发生的时间似乎极短暂,不留痕迹,未发生过一般。

人似秋鸿有来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宋代: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

人似秋鸿有来信是什么意思?
2018-11-09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 成为第3758位粉丝 意思是: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宋代: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

春梦了无痕下句怎么接
1、【出处】:苏轼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2、《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

春梦了无痕下一句 春梦了无痕原文
1、一曲春梦了无痕的下一句是——冬雪化无影。2、春梦了无痕出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东坡诗,雪夜东风
苏轼没有雪夜东风这首诗,下面两首为苏轼所作:雪夜相关的诗有:《雪夜独宿柏仙庵》晚雨纤纤变玉霙,小庵高卧有余清。 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东风相关的诗是:《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任丘市15860406431: 赏析:<<出郊寻春>> 苏轼 -
长兴以双歧: 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①,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释】:“酽”(yàn):味浓.此指酒醇. 【写作背...

任丘市15860406431: "去如春梦了无痕"是谁的诗句全诗怎么写的 -
长兴以双歧: 出处:《女王城和诗》,全名为《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为北宋诗人苏轼所作,当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但此诗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 全诗如下: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 人似秋...

任丘市15860406431: 春梦无痕出自哪句诗 -
长兴以双歧: 出自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任丘市15860406431: 苏轼诗词 -
长兴以双歧: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任丘市15860406431: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哪里? -
长兴以双歧: 出自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时过中年,人间事差不多看遍了,苏东坡将之归为两类:一是人可掌控的,前有信约,还是要坚守的,就像秋鸿,季候到了应该应约而来;而另一是牵连人际的种种事端,犹似春梦,梦醒了也跟着忘了,留下朦胧美意,了无痕迹.

任丘市15860406431: 关于苏轼的古诗 -
长兴以双歧: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

任丘市15860406431: 苏东坡的诗有哪些 -
长兴以双歧: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q返回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 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苏轼 江城地瘴蕃...

任丘市15860406431: 有关于苏轼的古诗 -
长兴以双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

任丘市15860406431: 谁能告诉我苏轼的几首成名诗,要附带含义的哦! -
长兴以双歧: 一、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日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雪泥鸿爪”是苏轼有名的比喻,在宋代就有人称道.现在一般指...

任丘市15860406431: 苏轼写的四季诗有哪些 -
长兴以双歧: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