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文人因为建安时期的文学成就,确立了什么发展方向?

作者&投稿:危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作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没有中断过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拥有着灿烂的文化成果。其中的文学作品更是中国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文字所具有的信息和艺术要素让我们能够得知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并感知到他们的情绪,这样的通感是文明传递的必要工具。


魏文帝曹丕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尤其是建安时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段。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时曹魏政权的领导人都是文学大家,他们对于文学的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曹丕的《典论》更是对文学的体裁,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阐释。对于之前的文学发展进行了总结,为之后的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其中大部分篇章在如今已经散佚,但是从仅存的部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其价值。

建安时期作为一个国家处于长期动荡的时代,当时的文人们也继承了东汉末年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他们在政治相对黑暗的时候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民间疾苦之上,热衷于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这也让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典论》书影

建安文学中私人情感的觉醒

中国文学发展到建安时代一共经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西周的"诗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子史时代",以及后面出现的"骚赋时代"。这三个时代的划分虽然是以文体来作为区分,但也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的文字特征。

在最早的诗书时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承担其政治任务。无论是《尚书》中的誓言,政令,还是《诗经》中的大量隐喻篇目,无不和政治息息相关。虽然在《诗经》中也有许多描写生活的精美诗篇,但是作为民间文学的成果,其中并没有作者的情绪表达,更多的是时代氛围的烘托。


《诗经》书影

之后的子史时代则是将中国文学引入了散文时代,那时的作者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文字的工具性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后面的骚赋时代也是如此,虽然《离骚》等作品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但是屈原等人在创作这些文章的时候,其功能性依然是被放在首位的。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在建安时期到来之前,以上三个时代的文学表达"均无独立观念与自觉性",而这样的情况到了东汉时期才出现了一定的改变。


谱写《离骚》的屈原

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在以上三个时代中,从事文学创作的大多是士大夫阶级,而他们的作品也大多和政治相关联。在东汉时期,由于出现了党锢之祸,士大夫们受到了宦官们的迫害失去了政治地位,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士大夫中的寒门子弟,他们几乎无力维持自己的生活。这种身份变化带来的结果导致这些人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身边的生活之上,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的政治色彩被逐渐淡化,个人情感的表达成为了其作品的中心内容。

在当时的作品中,流传程度最广的就是以五言诗为体裁的《古诗十九首》,其中的篇章中不乏对于爱情的歌颂或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其中《迢迢牵牛星》,《青青河畔草》等篇目中对于爱情和女性生活状态的描摹已经十分生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而这正是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所欠缺的。这种文学创作形式第一次将文学从庙堂之上带入了民间,为之后的平民文学开辟了道路,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迢迢牵牛星》一诗摘录如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的爱情故事

这样的文学创作氛围对于东汉末年的文人们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东汉末年随着宦官十常被杀,党锢之祸宣告结束,士大夫的地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但是此时的东汉政府已经走入了其末路,国家也长期处于分裂动荡的局势之中,这样的社会背景让文人们依然不能将全部的精力投放到政治工作之上,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还在继续,这让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依然充斥着丰富的私人情感,即使当时拥有最高权力的魏武帝曹操也是如此。

曹操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不少,其中尤其以其诗歌流传最为广泛。虽然曹操的诗歌作品大都采用了四言古诗的体裁,相较于《古诗十九首》更为复古。但是其中的内容却体现了其对于人生的思考,有着明显的个人特征。这让曹操的作品在文学的表达属性上拥有了十分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是其比《古诗十九首》还要进步的地方。


魏武帝曹操

像曹操最为著名的《短歌行》,《龟虽寿》等诗歌篇目,其中的部分诗句都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更是让曹操这样一位枭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后来的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情绪,这是之前的文学作品很难做到的。

在文章的创作上,曹操也有着自己的风格。作为建安时期政府的实际控制者,曹操的地位十分尊崇,但是其作品却有着十分生动的生活气息。在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他以普通人的语气阐释了自己没有篡逆野心,只不过想为国家尽忠,铲除奸贼的心智。并且提出自己愿意让出三个食邑的县城,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观海赋诗的曹操

在这篇文章中,曹操直抒胸臆,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表达出来,并且行文语气生活化,仿佛一位老友在向你袒露心声。这样的作品无疑更容易引起当时百姓的共鸣,其也体现出了东汉时期文学作品中平民视角的传承和发展。

曹丕的《典论》与文学技巧的发展

曹操作为建安时期国家的真正统治者,在忙于政务的同时依然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曹操对于文学的喜爱。他的这一喜好也让其后人们都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之中,其中曹植和曹丕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提起建安文学,曹植一定是那个绕不开的名字,无论是其在《洛神赋》等作品中展现的斐然文采还是七步成诗中急智的体现,都让他成为了才子的代名词。而之后谢灵运给予其才高八斗的评价更是将其捧上了神坛。但是当时的曹植对于文学创作其实是不太看重的,他最大的追求是在政治工作上崭露头角,建立不世功勋。而文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的调剂罢了。



建安时期的文人创作大多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民生,这为后世确立了文以载道的方向。

确立了诗歌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建安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因此后世的文人都将诗歌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历史发展方向。他们认为只有文治发展起来,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后世的文人因为建安时期的文学成就,确立了什么发展方向?
建安时期作为一个国家处于长期动荡的时代,当时的文人们也继承了东汉末年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他们在政治相对黑暗的时候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民间疾苦之上,热衷于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这也让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典论》书影 建安文学中私人情感的觉醒中国文学发展到建安时代一共经过了...

建安时期曹操的诗人“朋友圈”?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

为什么从建安时期称为文学自觉时代的开始?
为什么从建安时期成为文学自觉时代的开始?因为在那个时期,文学都自成体系,自成派系。所以,被称为是自觉时代的开始。

李白《宣州谢眺
唐朝诗人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表达诗人复杂情感的七言古诗。诗中,李白以昨日不可留和今日多烦忧为引,描绘了他面对生活困扰时的内心波动。他借用“长风万里送秋雁”的画面,寄寓了对远方的期待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表达了在高楼之上畅饮的豪迈之情。诗人将自己比作建安时期的文人,赞...

建安时期的主要诗人
4、应玚: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与其弟应璩齐名。5、...

建安和正始诗歌哪一首就打动你或触动你,为什么?
建安歌建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因为,那时的诗赋决定了后来的五言诗的格局,还对七言诗进行了试创作。还有就是建安文学时期的作家们的思想和正始文学时期作家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建安时期的文人比正始时期更有安全感,曹操是很支持文学的而且四处网络文人,而司马氏政权则以排除异己为主要目的,使得当时的...

建安文学的历史贡献
2、简介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 *** 。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

明朝布衣诗人谢榛简介,谢榛最著名的诗是哪首?
诗人睹此,忧愤无端,写《秋日即事五首》、《哀哉行》、《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郊外人家,时经虏后,慨然有赋》诸诗以纪其事。 与世长辞 万历元年(1573)冬,谢榛自关中还,过彰德,谒见赵康王的曾孙穆王朱常清。这位穆王也雅好谢榛诗,待以优礼。在招待谢榛的宴席上,穆王命所爱贾姬奏其所制竹枝词,榛大...

孔融作为孔子的后人,小小年纪就知道让梨,竟然以不孝的罪名被曹操处死...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也因为这样美名传扬。后来等到孔融长大了以后,也因为自己是建安集团的文人,所以和曹操也是一边的。但是因为孔融很看不起曹操做人的方式方法。所以一直违抗曹操的命令,而且还经常写文章来讽刺曹操。本来一开始的时候曹操还可以因为他的才名容忍他,...

魏晋南朝诗歌发展
汉末的建安时期,朝政的腐败、连绵的战乱使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表现的是“建安风骨”的时代特征。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因掌权的司马氏大肆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表现的是对掌权者的不满,抒发个人忧愤。西晋一统天下后,社会相对安定。此时的诗歌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表现出繁缛的诗风。东晋时...

遂溪县13845576181: 什么是建安风骨 -
丙罡八珍: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 、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

遂溪县13845576181: 说说建安文学的成就和"建安风骨"的特点
丙罡八珍: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2643165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

遂溪县13845576181: 曹操和谁合称三曹 -
丙罡八珍: 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三曹指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三曹介绍:1,曹操 曹操(155~...

遂溪县13845576181: 建安文学是什么? -
丙罡八珍: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建安...

遂溪县13845576181: 建安文学的历史背景 -
丙罡八珍: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於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为建安文学. 从东汉桓...

遂溪县13845576181: 曹植简介 -
丙罡八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

遂溪县13845576181: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这里的“自觉时期”什么意思? -
丙罡八珍: 文学创作的自觉性显现,有文人社团的组建. 文学做为独立概念的显现,人们对文学的认识上了水平.

遂溪县13845576181: 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 -
丙罡八珍: 形式由汉赋的华丽排场向精炼转化,诗句短小精炼,一般以四字为节,朗朗上品.内容由汉赋的空虚赞美转向抒情而发,因事情而由感而发的感情比较真挚,从文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情趣志向抱负.故又称“建安风骨”.

遂溪县13845576181: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谁 -
丙罡八珍: 曹植--建安之杰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

遂溪县13845576181: 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作的诗歌创作,开创了被后世誉为 什么的传统? -
丙罡八珍: "建安风骨"的传统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