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廷官员退休后,都有哪些待遇呢?

作者&投稿:夏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代官员致仕以后,享有朝廷恩赐的礼遇,是对其一生功绩的表彰。官员回归故里以后,在地方社会的居家生活,往往影响着宗族组织和地方社会,发挥道德表率作用。
徐溥在宗族内部通过置义田、建祠堂等善举,凝聚宗族,孝义治家。
宜兴当地通过祭祀、建碑等活动表达对徐溥的永久纪念。
而致仕又称休致、致仕乞骸骨等,是对古代官僚退休的统称。
致仕制度最初源于商周时期,后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至明代时,致仕制度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官僚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致仕制度沿革
中国古代官员的致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在商周时期尚未形成制度。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僚管理制度。
世卿世禄制退出历史舞台,官员由皇帝选任。秦王嬴政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致仕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但是秦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并没有致仕制度的规定。
西汉时期的致仕制度主要表现为给予致仕官员一次性的赏赐,比如当了六年丞相的张禹,“
以老病乞骸骨,上加优再三,乃听许,赐安车驷马,黄金百斤
”。
这种赏赐看起来比较丰厚,但是赏赐只有这一次,并不能完全保证官员致仕以后的全部生活。至西汉末年,这种状况有了改善,汉平帝颁布诏书,明确规定:“
禄天下吏比两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

此诏令对官员致仕的范围、待遇都有了明确规定,至于年龄,基本以七十岁为准,古代官员的致仕制度在这时候正式确立。
东汉官员的致仕制度基本延续西汉的政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致仕制度较之以前有了一大进步,即明确规定了官员的致仕年龄。
但是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政令不能有效地付诸实施,很多官员到了退休年龄却依然不致仕。
唐代的致仕年龄为七十岁,但是如果身体条件良好
,能继续工作,可以延后致仕,相反如果不到七十岁而力衰,就可以致仕回家。
宋代官员的致仕制度承袭唐代,以官员七十岁致仕,但对于到了致仕年龄而不退休的官员,则强迫其致仕。
宋代的致仕官员待遇很丰厚,与唐代一样,为原先俸禄的一半。
在政治待遇方面,官员致仕以后的官阶都加一级,并且可以荫及子孙。
宋代还设置了祠禄官,专门安置致仕官员。
辽、金、元三代的致仕制度并无大的发展,相对于唐宋来说,甚至出现了倒退。
朱元璋建国后,基本沿用唐宋时期的致仕制度,以官员七十岁为致仕年龄。太祖刚建国,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官员来治理,
而且明初选官方式多样,如科举、荐举、学校等
,对于国家机制的运转,这些官员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政局的稳定,选拔的官员越来越多,官员的更换也不及时,所以在洪武末期出现了官员过多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形,太祖于洪武十七年对致仕年龄重新规定:“
文武官员年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给以诰敕。

太祖希望官员提前十年致仕来改善官员过多的现象,以此完成官员的新陈代谢。而且这么做可以加强皇权,
使得洪武时期的开国功臣早日退出朝廷。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致仕制度属于初步发展,由礼制走向法制,致仕主要以年龄与身体条件为准,
致仕待遇由一次性的赏赐向明确的俸禄待遇过度。
唐宋时期是致仕制度完善的时期,对于官员的致仕年龄有所放宽,致仕待遇也有了明显提高。明代洪武、永乐时期对致仕制度有了调整,宣宗到孝宗时期逐渐完善。
明代致仕官员的待遇
官员在位期间辅佐皇帝,为处理全国朝政做出了贡献,等到致仕以后,朝廷便给予许多优待,这不仅关系到致仕官员的自身利益,还可能影响到现任官员工作的积极态度。
明代致仕官员的待遇主要有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政治待遇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晋升官级。
洪武初期,太祖规定三品以上官员致仕以后品级不变,四品以下的官员致仕以后晋升一级。
第二,参与朝政。
明代官员致仕以后基本都回到家乡,安享晚年。但是他们并非完全脱离政治。等到国家需要他们时,他们依然会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为朝廷出谋划策,为皇帝排忧解难。
第三,恩及子孙。
明代官员致仕以后,朝廷为表彰该官员的功绩,通常会给予其子孙官职,这被称为“荫子”。它是致仕官员的政治特权,也为明代选官的一种补充方式。
明代能荫及子孙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中央要员,他们的品级、声望都比较高,深受皇帝信任。宣德时黄淮奏“子采于翰林院进其书学”,英宗即位后,“官其子采为中书舍人”。
天顺元,时礼部尚书胡濙致仕,朝廷“
官其一子锦衣,世镇抚
”。正德时期,内阁首辅李东阳致仕,“
荫其侄兆延为中书舍人
”。嘉靖时期的大学士、吏部尚书杨廷和致仕,朝廷荫其子为指挥使。
中国历代官员致仕以后,国家为保证他们的生活,都会给予俸禄,汉、唐、宋、元皆如此,尤以宋代俸禄最厚。
但是明代对于致仕官员的俸禄却极为苛刻。
而明代对致仕官员的赏赐,主要有黄金、白银、文琦、衣服等,有的还给予土地、房屋。赏赐在明初最为常见,洪武六年,“
兵部单安仁请老归,赐田三十亩,牛七十角
”。
可见,朝廷赏赐多集中在洪武、永乐两朝,明代中期以后,赏赐的对象主要为一些高级官员,且赏赐的分量比明初减少许多。
给米拨夫指的是月给食米、岁给人夫。
明代前期的官员致仕以后,有过被授予给米拨夫的待遇,但这时候主要针对那些致仕以后生活困难的官员。
徐溥的朝廷礼遇
弘治十年,徐溥已年满七十岁,年老力衰,他上书乞休,但是孝宗极力挽留,命他继续留任,
并给予他特权,如遇风雨天气或者大寒大暑,可以免上朝。
对于徐溥在内阁执政的十年间,王鏊认为这是太平的十年,对于维护国家安定、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王鏊作为徐溥的门生子弟,其中不免有滥美之词,但是不可否认
,以徐溥为首的士大夫治理国家,的确使得国家相对安定。
弘治十一年,徐溥因为染上目疾,再次乞休,孝宗不忍其离去,派遣太医为其诊视,还赐给徐溥羊酒米菜,恩礼有加,关怀备至。
后徐溥经过多次乞休,终于获得了孝宗的恩准。
徐溥终于致仕归乡了,四十几年的仕宦生涯终于结束了,他没有了伴君如伴虎的感觉,脱离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有的只是“圣恩初许作闲身”的喜悦。
《明实录》的这段记载表明了朝廷对徐溥致仕以后的礼遇。徐溥文集《谦斋文录》,吴俨撰《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文靖徐公行状》均有相同的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归纳起来,
徐溥致仕后,朝廷对徐溥的礼遇有如下几点:
第一,驰驿获赠。明代官员致仕以后,一般都要回到原籍居住。然而古代交通不便,回到家乡可能需要几个月。
因此为方便致仕官员回家,政府予以关照。徐溥家乡在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距离京师一千多公里,路途遥远,非一朝一夕能够到达。
因此政府免费提供驿站歇息,供致仕官员饮食住宿,还派遣官员专门护送。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徐溥的路途开支,而且提供了许多便利。
徐溥“
月给米五石,岁给夫役八人
”,比其他官员超出一倍还多。这说明徐溥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与声望都要超出其他官员。
明代的致仕官员获得赏赐在明初较为多见,中期以后越来越罕见。
即便如此,徐溥致仕以后,依然获得袭衣、白金、楮镪的赏赐。
而徐溥致仕以后,朝廷任命其孙徐文焕为中书舍人。徐文焕,字尧章,号龙溪行一,徐元楷长子,
因祖宗名位,后擢尚宝司司丞,再授南京本司卿。
早年徐文焕随其父来京,徐溥对他关爱有加,辍朝指的是朝廷因为重要官员去世而停止上朝的一种礼仪活动,以此来表达对去世官员的哀悼与表彰。
徐溥去世以后,
孝宗为感念徐溥,特辍朝一日进行哀思。
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文靖。恩师之厚,当世少见。当朝许多有名的士大夫相继撰写文章以表达哀悼之情。
权力的扩张,若无约束,很可能会导致职权的滥用,甚至引起政治的腐败。徐溥作为朝廷权力体系中的一员,
也许不能完全做到忠于职守,秉公处理政事。
所以徐溥执政期间很可能会利用国家机制运行中的漏洞,做出一些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举措。
这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中极为常见,不足为奇,
也许是徐溥为政策略中的权宜,也可能是徐溥自身的无奈之举。
但是徐溥置办义田、修建祠堂、表彰先贤是其移国于家的具体实践。当代宜兴人民对徐溥的纪念活动,彰显出徐溥为人、为官都备受世人敬仰。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有退休金吗,他们如何养老
那退休之后,是不是也会有退休金呢?毕竟自己一直在为朝廷尽心尽力,如果没有一些好的待遇,也实在是说不过去。而说到退休待遇这一块,还是宋朝时期最让人羡慕了。宋仁宗时期,官员退休之后,他们能够拿到的退休金就等同于退休之前的待遇,也就是说,退休之后相当于处在带薪休假的状态,并且根本不用操心...

古代官员退休后,有没有养老金?
但是事实上,在历史中告老还乡也分三种的。有些人真的是因为年龄太大了,从而向伍国王递交了辞呈。有些人是因为在朝廷中没有很大的作为,觉得自己也无颜在面对朝廷所以会选择告老还乡,有一些人则是因为自己父母年迈,要回家照顾家中的父母,而不得不递交告老还乡的奏折。二、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在古代中...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要返回家乡养老?留在京城不行吗?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他们会告老还乡,原因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意义是落叶归根。要知道,在古代,交通是很不发达的,有的人如果想要去进京赶考的话,少则两三月,多则一年半载。所以当这些人离开家乡,在朝中上任的时候,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回不去。他们就会特别思念家乡,等到年老退休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

古代官员退休后都告老还乡,为什么没留在当地呢?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的安土重迁思想。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是农业国家,农业也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古代官员的俸禄,往往用来在家乡购置田产,他们退休后的生活基本依赖这些。而且这些田产也是世代相传的,还可以造福他们的子孙。而且古代官员的府邸,大多是由朝廷提供,一旦他们退休,就需要搬出留给下一任...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不留在京城,而是要回老家?
一般来说能做到京官的,都是一些朝廷要员,如果退休后还留在京城,一朝天子一朝臣,总不免让帝王担心会结党营私。而且古人对荣归故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退休后回到老家正是光耀门楣的好机会,因此古代官员退休后都不留在京城。为臣之道古代这官员与帝王之间,虽说是一主一仆的关系,但毕竟当朝大员们...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房子就被收回去了,那他们都住在那里?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基本上就是回乡养老了。当然有一些人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去搭建个屋子,养一两亩良田,颐养天年。那为什么当时古代的大多数官员退休之后都会重新回到故乡呢?因为故乡是他们出生的地方,有许多官员在故乡都会有田宅,会有家眷。因为古代的科举考试,贫苦人家的读书子弟缺少钱财很难完成...

古代退休制度宋朝官员退休后仍可升职!
记载公元前43年,汉元帝余定国、师皋、大司马、太医薛广德三位高官请求退位。皇帝批准后,分别给了他们“一车、一妻、六十斤黄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员会有一份“顾问”的闲职。在唐朝,退休的官员被敲锣打鼓送回家。三以上官员退休后,被允许在朝廷走动,参与朝政审议。叶梦得,宋,礼记:“神初,...

古代的官员退休以后为什么一定要回老家,不能留在当地?
有一个说法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也就是说当地的学生到了朝廷做官,荣华富贵了,回到故乡就是衣锦还乡,是给故乡增光,也是光耀门楣。这是个好事情,是值得敲锣打鼓通知全村的好事情。所以很多官员退休后,会回老家,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的根,才是养育他们,哺育他们的地方。懂得感恩的人都会选择荣归故里...

古代官员退休后在做什么?看看海瑞是怎么做的?
而且海瑞反对奢靡铺张浪费,每到一地任职都禁止徇私舞弊,严厉打击贪污勒索,自己也是清正廉洁,官场上的礼节来往,人情世故在海瑞这从来就不会有,为了避免类似情况,便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同时海瑞有自己的一套的断案技巧,遇到疑案难案,都能谨慎破案。万历十五年,在...

文武百官退休以后为什么都回家乡了?回到老家干什么?
文武百官一般到了退休年龄都会选择告老还乡,但是古代的退休年龄一般都为六七十岁,根据古人当时的生活水平以及医学现状,这个是没有办法到达的,所以一般到了年龄渐大力不从心的时候,文武百官都会选择告老还乡。而这其中原因,一是为了逃避朝廷的权利纷争。权力越大责责任越大,大多数的人都知道选择民则...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么样?
徭连氟康: 古代官吏退休后,在待遇上依然享有 政治上和物广上的优待.唐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退休后可 得半禄;但有功之臣可得全禄,如唐名相房 玄龄、宋璟请致仕,皇上许之,均赐全禄.明代的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分两种:一 种是精神鼓励,即皇帝对退休者颁发一种 勉励性的文告,亦称诰敕,以表彰其在职时 的功绩;另一种是升官晋级或“冠带”致仕, 即在原品级上,升一等级或带职带薪退休 (相当于现在的离休),但这一规定仅适用于四品以下官员,二品以上的在原职位上 退休的无此待遇.清代退休官员的待遇,一般来说大都 照原品给予半俸,而对国家重臣则给予全 俸,并对个别有突出功绩的官员加衔加官.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古代官员退休有福利吗?
徭连氟康: 古代官员退休以后,历代朝廷都会给予相应的待遇,这些待遇一般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在政治方面,有的官员退休了还是会享受极高的 待遇.周朝时期,据《礼记》记...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历朝历代对退休的官员待遇怎么样? -
徭连氟康: 太子太保兼管户部尚书徐本,退休后除享受全俸外,还得到“赐御用衣冠、内府文绮貂皮”的恩赏(《清史稿·徐本传》).文渊阉大学士、太子太保陈世倌,退休后除享受全俸外,还得到“赍银五千两”的赏赐(《清史稿·陈世倌传》)....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唐朝对退休官员有什么待遇 -
徭连氟康: 退休官员享受一半的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退休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所在地支付.到唐德宗时期,退休官员待遇有提高,增加了料钱的半额.退休官员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大赦往往增加待遇.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古代官吏退休后还有俸禄吗 -
徭连氟康: 古代官员退休后,如果任上勤勤恳恳、业绩突出,而家无余财者,皇帝会给予一大笔赏赐作为退休金;如果任上混日子,鱼肉百姓,拿着薪水不干事,皇帝不追究其责任就是他祖上烧高香了. 历史虽然不相同,但都是相似的.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致仕”之后怎么办?
徭连氟康: “致仕”也称“致政”,就是今天所说的“退休”.夏、商、周均有官员 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到七十岁即可退休,此即所谓“七十致政”.很显然, 在古代也没有干部...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古代官员如何养老?
徭连氟康: 其实,如何养老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 社会,在官员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有没有退休金? -
徭连氟康: 是有退休金的,但是古代官员的工资不是按金钱折算的,是按粮食折算的,比如说多少石(音:蛋)之类的.更早的时候会有"食邑"这一说,比如说封500户、1000户等,李贺的一首诗不就有“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说法么,...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官员退休后是否依然享受国家的俸禄呢?
徭连氟康: 唐以前,官员退休后,朝廷就不再发给他们俸禄了.比如, 建初六年(公元81年),东汉大臣郑均退休后,皇帝只赐给他 一个“终身尚书”的空名,没有分毫退休金. 唐...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4750902758: 古代辞官归乡还有没有俸禄 -
徭连氟康: 各朝代的规定不一样.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在退休时还有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如汉章帝元和三年,贤官第五伦请辞时,被汉章帝赐“以两千石俸终其身”,并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所.到了唐代,除非皇帝特批,否则的话,唐朝官员退休后没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