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作者&投稿:锁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解蔽》)

【鉴赏】 人从一生下来就有认识能力,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五色,耳朵能听到五音,嘴巴能品尝五味,我们的五官可以接收外界各种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储藏并记忆在自己的心中,然而我们的心仍要保持“虚”的状态,不要先入为主,不因为已有的知识而妨害接纳新的事物。因为虚,所以能藏。虚并非将已有的记忆和知识清空,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接受和发现新的知识恐怕只是一句空话。虚不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不要带有主观情感。人有七情六欲,这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带着自己个人的情感去看待外界事物的话,就像戴着有色眼镜一样,就不能看到事物最真实的一面。

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人之所患是由于人们考虑问题片面而造成的。善和恶、始和终、远和近、博和浅、古和今,人往往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强调其中的一者而忽视其他。人们极易因为认识的片面性而被蒙蔽,因此荀子主张解人心之蔽,圣人知道由于认识的片面性而导致蔽塞的危害,故而能将宇宙万物都纳入心中,以道为标准观照万物衡量是非,这样就不会被蒙蔽了。那么心如何才能知“道”? 曰“虚壹而静”(《解蔽》)。荀子的“虚壹而静”说来自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但是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老子的“虚静”说是道家体悟自然的方法,要求人的内心做到空虚和宁静的极致,老子没有给出达到虚静的具体方法,这种体道的方法依靠直觉,是超越认识层面的,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而荀子具体论述了“虚壹而静”的方法,摒弃了道家玄之又玄的部分,将其化为认识外界事物的一个具体的可行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解蔽》),骄傲自满就会妨碍接受新知识;心若不专一,“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解蔽》)。不论是清醒还是在睡梦中,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处在思维活动中,但在认识的过程中,只有静心才会明察。藏和虚、壹和贰、动和静是“虚壹而静”的三对矛盾,荀子认为不必将这三者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在对立中寻求统一。没有藏,学习的过程就如同猴子掰苞米,最终一无所得;没有虚,就无法接受新的知识。心可以同时容纳很多事情,这样我们才能又快又多地吸收信息,但同时也能集中注意力专心于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心静才能明察,但是一味地苦思冥想,而不付诸实践,那就永远不会成功,正如荀子所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解蔽》)




荀子名言·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
人们极易因为认识的片面性而被蒙蔽,因此荀子主张解人心之蔽,圣人知道由于认识的片面性而导致蔽塞的危害,故而能将宇宙万物都纳入心中,以道为标准观照万物衡量是非,这样就不会被蒙蔽了。那么心如何才能知“道”? 曰“虚壹而静”(《解蔽》)。荀子的“虚壹而静”说来自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

俗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后面一句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
庄子一生著作颇丰,至少有十几万字,许多名言流传至今,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也是出自庄子之口,其实后面一句话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顺从自然,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性情洒脱,几乎做到了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留下庄周梦蝶、送妻升遐趣闻轶事。...

孔子的人生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出自庄子[养生之]中的名言诫人们...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庄子人生境界的名言
72、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73、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人生境界的名人名言 1、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时代所做的工作作为尺度。徐玮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

那些富有人生智慧的名家名言
那些富有人生智慧的名家名言 一杯水是清澈的,而海水却是黑色的。就像小的道理可以说明,真正的大道理却是沉默的。 一泰戈尔《飞鸟集》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戍剧里充当着配角。 ——林语堂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南怀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养生之》中的名言劝诫人们( )
劝人们 : 以有崖随无涯, 殆矣!人生有限, 知识无限, 以有限的人生去追逐无休止的知识, 是很危险的

孔子的名人名言
二、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关于人生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带作者
---顾炎武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晋·陶渊明)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三国·曹植)。 4. 求关于人生的名言名句 1.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2.生命的意义在于...

人生感悟经典名言,经典人生感悟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不卑不亢,不粗糙不狭隘而坚定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而加油? 21、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不知光明的可贵;不历尽沧桑,就体会不到幸福的滋味。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调味品调出来的,怎能只品出一种滋味?人生百态,百态人生。在坎坷的人生路上,不喜形于色,不大喜大悲。只要...

嘉善县13215854469: “荀子”名言名句有哪些? -
苗图迪佳: 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4、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5、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

嘉善县13215854469: 荀子的五句名言? -
苗图迪佳: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7、公生明,偏生暗.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嘉善县13215854469: 试述荀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苗图迪佳: 针对蔽患产生的原因,荀子提出了解除蔽患的总方针是:“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意即为解除蔽患,就要像圣人那样抛弃个人的主观武断,不受制于个人的私欲和憎恶,不局...

嘉善县13215854469: 求翻译:在《荀子·解蔽篇》中的几句话. -
苗图迪佳: 译文:人生下来就有认知的功能,有认知就有记忆.所谓记忆就是储藏信息,然而有所谓虚旷;不因心里已藏有信息而妨碍接受其他知识就叫做虚心.心生来就有认知的功能,就能辨别...

嘉善县13215854469: 《荀子.解蔽》 -
苗图迪佳: 解释:虚,一,静,是了解道理所需的精神境界.“人【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这里“臧”应指人先天所具有的本能,不令这种本能影响后天的学习就是所谓“虚”;后天所学的东西里各门各道,被它们搅晕了头就是“两”,相对的,能理清楚那些东西,辨明正误,分清主次,融汇取精就是所谓“一”;人寝而有梦,所以知道“心未尝不动”,不令梦扰乱自己的理智就是所谓“静”.

嘉善县13215854469: 荀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
苗图迪佳: 1、思索以通之. 2、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3、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

嘉善县13215854469: 荀子的名言
苗图迪佳: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公生明,偏生暗.

嘉善县13215854469: 荀子“自强”名句有那些? -
苗图迪佳: 荀子名言(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

嘉善县13215854469: 勤学励志 名言警句 -
苗图迪佳: 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嘉善县13215854469: 有没有荀子耳熟能详的名言以及翻译,快 -
苗图迪佳: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荀子·天论》).意思是自然界既有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有自己特有的规范法则,社会的治乱取决于能否遵循这种法则,而与自然的变化无关.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