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军,明明手握重兵,为什么就是没人敢造反?

作者&投稿:平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代镇守边关的大将,手中都掌握着数十万的重兵,但是就是没人敢造反,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历朝历代的边疆都有着很大的困扰,很多少数民族与外来蛮族会时常骚扰边关, 皇帝就会派出很厉害的武将去镇守边关。

而在边关天高皇帝远,手握重兵再加上没有皇帝的管束, 将领们真的没有起过造反的心思吗?

其实边关大将不敢造反,有以下几个原因:

古代的人们思想非常封建,因为他们自打一出生起,接受的教育就是忠于皇上,这是现代的人们所理解不了的。

皇上作为最高的掌权者,天下的臣民都要对他唯命是从 ,一个君王代表的就是国家,忠君就是忠于国家。

在百姓的心中,皇上就是保障天下安宁、促进生产、甚至是庇佑他们的存在 ,所以哪怕古代很多帝王非常昏庸,百姓们仍旧不敢忤逆。

当然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古代的刑罚严厉 ,百姓们手无缚鸡之力,命运不过是掌权者的一句话。

人们长期处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每一代都接受忠君的思想,也就不可能有人想着去忤逆君王,否则就是愧对祖先、离经叛道的行为。

百姓尚且如此,为朝廷效忠的将领们就更不可能背叛皇帝了, 他们只会对皇帝更加效忠,嫌命长的人才会造反。

第二个原因:皇帝会对边关将领有束缚。

敢放心把数百万的兵权交到一个将军的手中,士兵们跟着将军出生入死,很容易就会臣服,万一遇上一个很会收买人心的人, 岂不是等于把兵权握到自己手里了吗?

其实皇帝也不是傻子。

首先,守边关是一个非常苦的活,为了不让他们有怨言,皇帝一定会给他丰厚的赏赐, 比如在京城赏赐一套宅子,让他的家人能享尽荣华富贵。

不过说的好听是赏赐,实则是为了约束将军, 皇上只有把他的妻儿老小都掌握在手中,他在边关才不会乱来。

另外, 边关的将领一般会不定时轮换 ,这样不但能避免一人独大,还能让他们互相监督,造反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将领去边关后,一般皇帝还会安排一名监军随行,监军的目的不是管带兵打仗,而是负责监视将士们的一举一动。

这种监军一定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一旦他察觉到异常就会上报, 皇帝知道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将军的家人给控制住。

这边的将军恐怕还没有行动呢,他的家族已经被满门抄斩了。

不过 历史 上造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他们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呢?

其实唐朝时期的安禄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安禄山一人掌握三镇节度使,手中握着18万大军,要知道当时唐朝的中央军也才不到十万,并且他的家人就被皇帝留在了京城。

那么他又是怎么敢起兵的呢?

其实唐玄宗还是小看了安禄山的野心,一个人的野心之大,足以让他抛弃家人、抛弃道德, 安禄山就是在牺牲家人的前提下造反的。

更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是胡人,对于中原的皇帝少了一些归属感跟认同感,最重要的两点都抛弃了,那么安禄山还有什么不敢的呢?

一般的边关将领只有布防权,没有调兵权,调兵权要么在朝廷的手中,要么在监军的手中。

将军真正握在手中的兵马,可能也就几百个从家中带出来的私兵, 那些将士们效忠的是皇上,并不是将军。

就拿宋朝来说,宋朝重文轻武,边关将领的实权被一削再削,乃至于他们看似手中有几十万的兵马,实际上排兵布阵都没权利做主。

打仗的时候可以提建议,但是能不能打要等朝廷的命令, 要是将军私自做主了,不管打赢打输回去都要砍头。

试问这些将军连调兵遣将的权力都没有,他们拿什么造反呢?

古人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足以可见粮草在一场战争中有多重要了, 历史 上不少因为粮草问题而征战失败的案例,其中赤壁之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人人都赞叹孙刘联手,以少胜多完成了一场战争奇迹,曹操手握重兵却最终失败而归, 其实真实的原因就是粮草问题。

那时候曹操的北方初定,根基还不稳定,并且这场战役的后勤补给线拉的很长,粮草运输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再加上当时有时役的干扰,曹操的兵马苦不堪言,曹操知道这样下去必败,这才主动退出,避免了更大的损耗。

这也是很多战争中,先派人去敌方烧粮草的原因, 只要没有粮草,困也能活活将对方给困死了。

那么后勤补给是从哪里来的呢?自然是朝廷给的。

边关的几十万的将士都是靠朝廷养着 ,一打仗也要靠着朝廷拨款拨粮,战争一旦发动可不是三五天就结束的,少则几个月,多则能打好几年。

粮草、伤药、银两哪一个都不是小数目,很多朝代都曾为了打仗而掏空国库,可见后勤的需求量有多大了。

假如边关将领想造反, 朝廷切断补给后,粮草从哪里来呢?

也许会有人说,有些人造反会暗中筹备数年之久,如果暗中存下粮草,是否能造反成功呢?其实这更不可行了。

几十万人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皇上连这么大的动静都不知道,那么皇帝也肯定是个昏庸的人。

这么看来,其实边关将领造反的几率非常低,不过在 历史 上也不是没有造反成功的人, 比如赵匡胤、朱元璋等就是正面例子,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边关将领造反的成功率很低,朱元璋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

其实朱元璋能造反成功,首先就是民心所向,元末时期混乱不堪,本来他们的暴政就让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天灾人祸, 这才有了官逼民反。

朱元璋在造反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在他造反之前,爹娘跟一众兄弟姐妹都已经不在了,他的大姐倒是还有一位儿子,但也早已流落民间找不到了。

朱元璋本人也没有娶妻,起兵之前,他也早早就把剩下为数不多的亲属都接到了身边。

理论上来说,造反跟起义还是有一些本质上的不同,造反不是民心所向,而起义却是百姓乐见其成的事, 因为一般都是遇到昏庸帝王才会爆发起义。

那么起义肯定就不会用朝廷的粮草,他们会一路征集,有些是被迫上交,有些是甘愿上交, 而朱元璋路过起义之地时,就曾经引来很多百姓主动加入。

既然是起义军,那么就不存在“忠君”的问题了,朱元璋在军中十分爱护士兵,每路过一个村庄也是对百姓呵护有加。

因此他的美名远扬,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投奔, 作为起义将领,他就是人们的主心骨 ,士兵们对朱元璋唯命是从,上下团结一心,这就是他能造反成功的最大原因。

当时实力较强的起义队伍还有好几支,不过论能力还是朱元璋略胜一筹,最终才成为了赢家。

朱元璋一坐上皇位,就用最快的速度稳定了下来,为什么后来没有人再去反抗朱元璋, 实则是他太明白造反所需的条件了,早就做好了充足的防范。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造反的“性价比”并不高。

这是一起超高风险、成功率却非常低的买卖,从汉朝开始,就对造反有了明确的律法, 谋逆者斩立决、并被灭三族。

后来随着皇帝集权的增强,造反的罪名就越来越重了,成功了就改朝换代,失败了就被诛九族。

诛九族是什么概念呢?那就是家里的一只苍蝇都别想再飞出去,祖上几辈子流传下来的分支都会被斩草除根,从此这一脉都会从世界上消失。

更重要的是,古代的酷刑花样百出,没有谁想要去尝试, 只要酷刑还在,就是对天下人的一种震慑。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完成一个成功率几乎为零的事件,没有谁敢轻易地去做,除非天下已经大乱,皇权被动摇,百姓全都奋起反抗,这才有成功的希望。

综合来看,边关将领之所以不造反,一是不敢,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做不到。




中国古代镇守边关的一些著名将领
各朝各代都有很多镇守边关的将领,那就给你说几个比较出名的。赵国的李牧,秦代的蒙恬,汉代的李广,唐代的张守圭,明代的朱棣(藩王戍边的典型,),戚继光,袁崇焕,吴三桂,清代的王进宝等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军,明明手握重兵,为什么就是没人敢造反?
首先,守边关是一个非常苦的活,为了不让他们有怨言,皇帝一定会给他丰厚的赏赐, 比如在京城赏赐一套宅子,让他的家人能享尽荣华富贵。 不过说的好听是赏赐,实则是为了约束将军, 皇上只有把他的妻儿老小都掌握在手中,他在边关才不会乱来。 另外, 边关的将领一般会不定时轮换 ,这样不但能避免一人独大,还能让他们...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会手握重兵,他们敢不敢起兵反叛?
首先要说一点,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未必会手握重兵,再者,不管有没有手握重兵,历史上都有反叛的例子,所以要不要反叛,在于个人,也在于当时的大环境。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领并不会选择反叛,毕竟反叛是有风险的,这风险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四姑娘以唐朝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大业十三年,时任...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会手握重兵,他们为何不敢造反呢?
一般被派去镇守边关的将军的亲人都由皇帝照顾,所以要是将军有了造反的念头,皇上就会用他的亲人威胁他,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将军根本不敢造反。

花轿喜事将军是谁
袁不屈。根据查询《花轿喜事》剧情得知,《花轿喜事》将军是袁不屈,是当朝宠臣、镇守边关的大将军。《花轿喜事》是浙江枫润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制作,澄丰执导,田曦薇、敖瑞鹏、白冰可、赵顺然、战宇等主演的古装剧。

《孙权劝学》读后感
当时,吕蒙作为镇守边关的大将军,掌管着千军万马,事务繁多。但是仍能挤出时间来阅读大量的史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而现在,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事情,但是一提到读书,却总是说没有时间,一想到这里,我就心生一股惭愧之情。是啊,我们之间谁的事会有孙权、吕蒙的事务多呢?但是...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李广射虎》
(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5)齐读第四节 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手握重兵为何不敢造反
还有一方面那就是,在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中,往往皇帝都会给将军分派一个监军,这个监军可以说就是皇帝派来制约将军的,为的就是不让将军一家独大,同时还能起到约束将军的作用。当然,监军虽然不带兵打仗,但是他在兵营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一旦发现将军有谋反的迹象,就会及时扼杀在摇篮中。最后一方面...

古代镇守边关的是将军还是元帅
元帅在中央,打仗才到边疆

古代镇守边关的将领会手握重兵,他们为什么不敢造反?
一般来说,这些人也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反抗是容易的,就像朱棣和王莽一样,他们只是通过篡权才登上皇位,这也是后来皇帝特别关注的问题。除了以上两种高叛乱概率外,另一种出奇的少,即守卫边疆的将军,为什么他们镇守边关,手握重兵,却很少叛乱?保卫边疆的生活本身并不容易,在古代,当人力和物质资源不...

南郑县18937469914: 细数历史上的四大伪名将,都有谁 -
邲戴迪立: 一、李元霸相传李元霸是高祖李渊三子,李世民的亲弟弟,大隋第一猛将;以力拔山兮闻名于世,可以以一人之力阻挡百人之师,后来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被雷劈死,这种死法也不知是哪位小说作者给安排的.为何怎么说?因为事实上,李...

南郑县18937469914: 叶昭的原型是谁? -
邲戴迪立: 叶昭在历史上并没有对应的人物原型.宋仁宗年间,将军叶忠之女叶昭从小女扮男装,武艺超群、英气逼人.16岁被朝廷委以重任、披挂上阵,沙场上杀敌无数、威名远扬.由于叶昭带领叶家军赢得边关大捷,皇上封叶昭为天下兵马大将军....

南郑县18937469914: 《雁门太守行》的诗意 -
邲戴迪立: 诗意: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

南郑县18937469914: 曹操要杀杨修因为哪几件事 -
邲戴迪立: 史书中记载的杨修被杀的时间、地点、原因,均与《三国演义》中所写的不同.当时的情况是,曹植与杨修酗酒之后,在洛阳御街策马奔突,从皇宫司马门冲到金门,违反“司马门惟(帝后)车驾出乃开”的禁令.曹操为此非常伤心,对将吏们...

南郑县18937469914: 作文素材;古代或现代报国无门的人物的事迹 -
邲戴迪立: 战国屈原;两宋陆游、辛弃疾、陈亮、李纲,辛弃疾是最典型最好说的其他的易说偏,古代报国常与自身建功立业的愿望联系紧密 .岳飞虽是被陷害致死,但死前一直身居高位手握...

南郑县18937469914: 古代的边塞打仗的将军有谁?极其形容词? -
邲戴迪立: 秦国李牧,秦国蒙恬,秦国苏武,西汉卫青,西汉霍去病,东汉陈汤,唐高仙芝……

南郑县18937469914: 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局面 -
邲戴迪立: 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将领所管辖的士兵甚至不认识将领的事情屡见不鲜,宋朝因此得以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宋朝在军事上长期萎靡不振,让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

南郑县18937469914: 陈圆圆个人资料简历
邲戴迪立: 在明末的政坛上,陈圆圆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因为有她的存在,明末的政治结构发生... 吴三桂当时镇守山海关,手握重兵,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物.对他家属和财产的处理...

南郑县18937469914: 杯酒释兵权发生在什么朝代 -
邲戴迪立: 北宋,赵匡胤原是后周的臣子,经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后怕手下的武将效仿自己,就将手握重兵的大将们召进宫中,大肆赏赐他们土地,财物等,手下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递辞呈,就此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将兵权集中到自己手中.

南郑县18937469914: 吴三桂为什么要反明归清,遭千古骂名?他配不配英雄二字? -
邲戴迪立: 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吴三桂有将帅之才,镇守山海关,手握重兵且猛将如云.李自成进京后吴自知明朝气数已尽,故有降闯王之意,然手下来报其妻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所占,吴三桂大怒,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