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人才

作者&投稿:祗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节选自《资治通鉴》卷192)

《资治通鉴》中的故事,可用白话文解释如下: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荐贤德的人,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推荐。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并不是做事不用心,而是现在没有非常优秀的人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各取所长。从前使国家兴盛的的人,哪里有向别的朝代借人才的呢?我正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一世的人呢?”


资治通鉴·唐纪八谈谈你对人才的看法
人才是任何组织或企业都无法忽视的重要资源。他们可以提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组织取得成功。然而,对于人才的管理和利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唐太宗在《资治通鉴》中说:“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才不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键在于如何识别...

贞观名臣出身表反映出唐太宗对人才持什么态度
唐太宗认为科举制可以选拔人才,有利于巩固统治,对科举制持肯定的态度。他是这样完善科举制度的:大力兴办学校,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

文言文唐太宗举贤
4. 求《唐太宗论举贤》译文 1、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如何重视人才的?他们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
一、唐太宗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良吏,提高行政效率,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二、武则天多方招揽人才,发现和提拔了狄仁杰、张柬之等很多有才干的人。在她的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三、任用贤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用人的基本原则,他任用一批有德有才的人。让才干出众、敢于...

唐太宗治国措施,人才如何选拔
一·选贤任能 不拘一格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把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拘一格,海纳百川,广揽贤才。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不计较资历地位,更不问出身,谁有本事就用谁,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

选贤任能——胸怀宽阔无偏见
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又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是以公绰优于大国之老,子产善为小邦之相,绛侯木讷卒安刘氏之宗,啬夫利口不任上林之令,舍短取长,然后为美用人首先要知人,而真正知人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正如唐太宗说的那样:己之...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用人才的
唐太宗李世民设弘文馆储备人才,用人不疑,通过科举吸纳庶族士人。武则天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人才,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广开言路,增设武举。唐玄宗启用姚崇、张九龄等,虚怀纳谏使得政治清明,政局稳定。1、唐太宗:即帝位不久,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知人善...

唐太宗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特点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

唐太宗论政文言文
唐太宗论弓矢 【文言文及练习】上① 谓太子少师 ② 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③ ,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④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

人才文言文怎么说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寓意大概就是不因为自己无知反来去讥讽嘲笑别人,这样只能显得更加无知。3. 文言文翻译 陆贽论人才 【翻译...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太宗论举贤翻译 -
乘刘更年:[答案] 上(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只)患己不能知,安可诬(冤枉、贬低)一世之人?” 举,可解释为1、作“起...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太宗选拔人才第一原则是什么呢?
乘刘更年: 在我国,道德一直是辨别贤人的重要砝码,也是帝王将相选拔人才的一个主要方面.我国 历史最辉煌的唐朝时期的君主是提拔贤德之人的典范.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选拔...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太宗论举贤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乘刘更年: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唐太宗论举贤》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汾西县17639544559: 太宗举贤 中 ,唐太宗对人才和识别人才的论述可以用韩愈的一句话概括,什么话? -
乘刘更年:[答案] 较短量长,惟器是适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有什么特点?
乘刘更年: 说到贞观年间的清明政治,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敢于纳谏.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有很多特点:首先,他广泛吸收人才,包括敌对集团的人才.在隋末征战时,他就吸收了原李密、王世充、窦建德集团的人才.他吸收了瓦岗军的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在消灭李建成时,吸收了魏徵.其次,他用人不避亲仇.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的哥哥,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因为历来外戚掌权都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也再三请求只当一个空头官儿,不要实权.但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因此唐太宗用人不避亲,仍任命他为宰相.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
乘刘更年: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唐太宗论举贤,出自《资治通鉴》,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此段古文在现代职场中也同样得到很好的释义和应用.如今,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批如举贤网等人才推荐平台,故名思义,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和人脉关系的传导性,号召众多的职场人士一起向用人企业“举贤”人才.

汾西县17639544559: 以魏征为例谈一谈唐太宗是如何使用人才的 -
乘刘更年: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太宗采取哪些罗致人才的办法?唐太宗采取哪些罗致人才的办法
乘刘更年: 唐太宗罗致人才的办法: 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太宗和唐玄宗两位帝王在任用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
乘刘更年: 在任用人才方面的共同点:可用十六字概括:知人善任 选贤任能 虚怀纳谏 刷新吏治 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他既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又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所以贞观时名将名相辈出.唐玄宗选官任贤,大度纳谏.裁汰冗官、整顿吏治.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祟为相,励精图治.

汾西县17639544559: 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 -
乘刘更年: 一、唐太宗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良吏,提高行政效率,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二、武则天多方招揽人才,发现和提拔了狄仁杰、张柬之等很多有才干的人.在她的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三、任用贤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用人的基本原则,他任用一批有德有才的人.让才干出众、敢于直谏的姚崇、宋璟担任宰相.经过唐玄宗的治理,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