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儒释道之宇宙观和修行)

作者&投稿:宁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受事物本身的影响没有受人们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大。我们常说的“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说的就是这样的影响,哲学家的哲学理论也是这样的影响。

一、宇宙观

先秦之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儒道两家。汉代后随佛教的传入,佛学给了我们在哲学上的又一个选择。佛教也对继承和发扬先秦传统文化和哲学带来了显著影响。一是促进了儒家哲学宇宙起源论的发展,二是推动了以道家哲学为教义的道教的产生。

儒家在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绝非偶然,根子上说儒家开始的人都是传授古代典籍的教师,他们有着专业的知识,所以儒家能成功地将渊博的知识和精深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儒家的哲学。

儒家的宇宙发生论,就象上面所述,是受佛学的促进和道家的影响而形成。先秦的儒家更多关注的是人与社会的伦理道德,这个可从孔子《论语》等著作中看到,他们对形上学鬼神的态度总是敬而远之,比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到了汉代及以后的隋唐,经董仲舒等人的努力,儒学虽成为国家官方学说,儒家经典也成了“教课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佛教的传入和道家的复兴,人们对生死问题和人从哪里来又到哪去等形上学问题的兴趣和需求,都迫使儒家必须对先秦自身的哲学进行升级。沉寂几世纪后,在新儒家的努力下,一是挖掘和发挥了儒家本身,二是借鉴吸收了道家佛家的一些观点。其中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对新儒家的宇宙观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他们后来的继承者最后被称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新儒家两派把儒家形上学的宇宙发生论推到了比肩道、佛宇宙论的新巅峰。

就其儒家宇宙论本身而言,新儒家将原本只是占卜问卦的儒家经典《易经》《易传》等结合别家理论做了充分发挥,最后形成了唯心与唯物对立的两派,唯物的程朱派强调“天即理”,即一切事物依据于理、依照于气;唯心的陆王派则强调“心即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精神的整体,世界只是心的感知。

道家哲学比较有趣的现象是,似乎是一发生就达到了巅峰,虽然后来郭象等对道家理论也进行了发挥,但正象那句:“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一样不离庄子左右。先秦道家老庄的理论可以说己达到了极至,后来受外来佛教的影响,奉老庄哲学为理论基础的道教却走到了道家哲学的对立面。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心而为,自然而生、自然而行,道教却逆自然而为,特别是通过外在的练丹、服药来延长自然状态。这也许是道教虽有道家超级理论加持,却没有佛教那么普及的原因吧。

道家的宇宙观在老子《道理经》中的描述是诗意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段话译成白话就是:有一种物混混沌沌、无边无际、无象无音、浑然一体,早在开天辟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独一无二,无双无对,遵循着自己的法则而永远不会改变,循环往复地运行永远不会停止,它可以作为世间万物乃至天地来源的根本。我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它的本来面目,只能用道来笼统地称呼它,勉强把它形容为“大”。“大”是指不停地运转、变幻,也就是说它无处不在、无远不至,穿行于古往今来、八荒六合,到达极远处又返回事物的根本。正因为道是如此无穷无尽,所以说道很大,从而遵循于道的天、地、人都很大。宇宙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法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佛教是外来的文化,在传入的过程中与本土的道家哲学进行了综合,形成了中国的佛学。佛学的根本,也即佛学哲学的宇宙发生论就四个字“缘起性空”,其它所有对佛法的论述,都是对这四个字做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说明或释义。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所谓"性空",就是说: 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 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上述这段是在网上搜到的对“缘起性空”最经典的释义。对比“性空”,有相的“缘起”很好理解,“缘起”很符合日常所感的经验和因果逻辑,而对不可经验的、只可思的“性空”理解确要困难的多,昨晚与人讨论,我似乎感悟到“性空”只能从果到因的反推才能较逻辑的说明,即:如果就某一具体事物来说,若它“性”不是空,就是说它己本有,而若本有怎能缘起?这似乎有理,但又觉有些诡辩……

二、修行

修行是一直想说的一个问题,因为日常看来那些仪式感很强的刻意而为的修的方式看起来却与真正的修行背道而驰、愈来愈远。

对于修行无论是道的得道、佛的成佛和儒的成圣,都强调不修之修。不修之修就是将日常生活做为修行,或者说日常生活就是修行。

这种日常生活当做修行,在儒家的入世性质哲学里很好理解。为了达到圣的与天地参,只需做平常普通的事,只需遵从他的良知而行。无论是无欲则静虚动直,还是以诚敬存子,最后都是依自然而生、自然而行,让“四端”充分的发挥本性。同样佛家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也是不必修行,因为修行就是有心作为,有心作为当然也能产生某些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所以以无心做事,就是不造新业,自然的生活。至于道家,从道的观点看,道家强调无为,要得道成为至人,唯一合理的生活方式就是“任我”。“任我”就是自由地发挥自然的才能,一个人若能真正的“任我”,也就己经能够懂得了“齐生死,一物我”的道,而达到与道合一的至人境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修行,道家、佛家作为哲学地生活与道教和佛教做为宗教的修行很是不同,当然就佛教道教而言,其出世的性质,也决定了其必须修行的修行方式以及成佛成仙后的与众不同。而就儒家、佛学和道家,一旦入圣、成佛或得道,也并不是有特别的事去做,仍然是在做平时平常的事,只是由于圣人有了高度的觉解,所做之事对他意义己经完全不同,他己经认识到他与宇宙同一,这种混沌同一的“不知之知”、“无得之得” 又完全不同于无知和无得,这种“不知”,是先经有知才达到无知的精神创造;这种“无得”也是先有得而后失而复得的感悟。


《老子》的读书笔记,3000字,急求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

读书笔记‖《中庸》是一种心法
难怪不论儒释道哪一家,都有要求信众要“心诚”,因为“不诚无物”。我们说天,不过是一点一点的光亮,可是汇聚成无穷的宇宙,就可以负载万物,日月星辰都在其中;我们说地,不过是一小撮一小撮土,但是汇聚到一起变得广大深厚,就可以负载三山五岳也不觉得重,黄河大海也不会泄露;我们说山,不过是...

《苏东坡传》第一章读书笔记 好词好句,好段,心
老苏有这样的好性情,林语堂总结其是“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众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传统文化不能丢,天下没有新鲜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没离开过“儒释道”。读完序言,作者正式进入正文章节,在第一章和第二章里,老林简略凝练了老苏的“...

阅读西游记读书笔记
太白金星以及玉皇这边是道教的神仙,他讲修仙之道,当属道教的道,可他这个道,每一个稍稍读过旧书的人都是如此熟悉。人人都可以经过努力修行,实现超凡入圣,这样平等、这样有为的道理,在儒释道这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流里是家家都讲的,它体现着中国文化奋发有为的真精神(张岱年曾将“奋发有为”归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除...

废都的读书笔记
《废都》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此书一出即呈现出满城皆议《废都》状,或褒或贬。而对于贾平凹则可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废都》三个关键词:性、女人、灵魂,贾平凹通过对三者的描写勾勒出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普遍性精神缺失,以及 传统文化 和儒释道精神在这个时代的溃败。由其...

急急急急急急急!!!任意选择一篇名著,从六个角度写六篇读书笔记~
在这一年里,她看了很多书,背《论语》、《老子》等国学典籍,她在课后作简短的汇报时,儒释道的经典信手招来,便可以看出她逐渐丰厚了的文化底蕴。最近,我给她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告诉她一定不要浮躁,沉下心来,阅读更多的高层次的文化,背诵文化经典,这样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优秀的国学教师。我想,她的发展很大...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苏轼与张怀民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

《钱德洪录》-读书笔记
“儒释道”,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当我们愿意开始用心挖掘后,会发现其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先生说,古人治理天下,需人心中正和平,原因在于我们的情感行为都是由心而发,只有内心保持中正和平,我们做事,及日常情绪情感才能做到不偏不倚,顺应天道与良知。因为良知与天道本就是不偏不倚的。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别人指点...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但中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的宋朝登峰造级;他比中国的其他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幽默感、丰富感、变化感,他的人格精神体现的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是历史的星空。 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其独善其身,以超凡的...

陈果哲学笔记
2、了解自己的心,了解自己的性情,是东方儒释道重要的思想内核。 3、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佛印心中是佛,所见之处处处是佛。以何眼观世界,观到何种世界,你的心眼决定了你的双眼。” 4、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只有知道我是谁,才能知道我要干什么?才能知道我要往哪里去?才能找到我的位置。 5、“...

兴仁县19844558758: 论语读书笔记600字左右. -
景蓓加味: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

兴仁县19844558758: 《宗教智慧Ⅰ:找回失落的宝藏》 - 精选读书笔记 - 1100字
景蓓加味: 《宗教智慧Ⅰ:找回失落的宝藏》_精选读书笔记1100字这是一本融合了儒释道等各家宗教或学说派别的理论、实修与方法的修行讲义.作者用通俗、贴切而简练的语言阐...

兴仁县19844558758: 儒家文化的读书笔记 -
景蓓加味: 《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这一句当译为,“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就很少了.”“巧言令色”无外乎是精妙的装裱,但由“学而时习之”得来的“仁”是由内而外的,并非由外装裱.苏洵曾...

兴仁县19844558758: 求600字左右的论语读书笔记上千字的不要插队, -
景蓓加味:[答案]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 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

兴仁县19844558758: 《论语》读书笔记 好词 好句 读后感 -
景蓓加味: 读后感 《论语》乃修身阳性,人生之道,必读之本. 学,是孔子教书的首要.每一个人不论他是职位高低贵贱,只要他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如今成为一种摆设.不懂得...

兴仁县19844558758: 读书笔记10篇50字左右 -
景蓓加味: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50字 《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的小女孩.尽管她因为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了,但她还是那样的开朗.小豆豆这个女孩吸引住了我们,让我们跟小豆豆一起快乐,烦恼,难过……小豆豆的一...

兴仁县19844558758: 读书札记怎么写 -
景蓓加味: 读书札记也就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札记”有二义.一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等文字.古称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称.二是指记录读书时的心得,体会. 清 王筠 《菉友肊说》:“或学而有得,或思而有得,辄札记之.”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兴仁县19844558758: 论语心得 读书笔记 300字 -
景蓓加味: 《于丹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

兴仁县19844558758: 儒林外史 读书笔记 -
景蓓加味: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一、八股——名士(真|假) 之争 清,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揭示自程朱理学以来,文道之分、八股义理文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开篇王冕夜观星宿之叹“文运之衰”,引出文人“浮世绘”,显示...

兴仁县19844558758: 将心比心读后感 作文 -
景蓓加味: 今天,我们学习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作者通过“阿姨为奶奶开门”和“妈妈在医院打针”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