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入则孝,出则弟,还是入则孝,出则悌。

作者&投稿:佟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入则孝,出则悌。那位大师给解释一下~

论语是国学中的经典,请跟着宸图老师学论语,每天学一点,收获看的见。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解释为“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为儒家经典《弟子规》中的选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悌,拼音tì,形声字,本指敬重乡中长辈,古时当时乡中皆是同族 ,后指敬爱兄长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扩展资料
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则孝则是说明在家要孝敬父母。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提高道德修养之后,还要提高文化修养,先当好人,再当知书达理的人。
参考资料入孝出悌百度百科
入则孝 (儒家经典《弟子规》选段)百度百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前边是对的,出则弟(悌)通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出处:初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顺父母是爱,敬爱兄长也是爱,因为爱,所以会去维护,因为爱所以会敬重,因为爱所以会顺从。这种道,在家里叫做“孝”,在社会上叫做“悌”。很显然,我们现在的社会里面,爱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翻译: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急需《弟子规》 入则孝及全文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以下是《入则孝》全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 学而篇》原文选段: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少说话,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义道德的人。这样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篇》第6章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出自:《弟子规》。原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怎么解释
入则孝: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rù zé xiào,为儒家经典《弟子规》中的选段。意思为: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则悌:出门要敬爱兄长。悌,拼音tì,形声字,本指敬重乡中长辈,古时当时乡中皆是同族 ,后指敬爱兄长。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什么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

论语“入则孝,出则悌”意思
意思是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出自儒家经典《弟子规》,全句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

房山区13195345017: 到底是入则孝,出则弟,还是入则孝,出则悌. -
晋标安必: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房山区13195345017: 论语中学而篇第六句的原文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还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
晋标安必: 这是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房山区13195345017: 弟子规原文中的入则孝是“出则弟”还是“出则悌”如果是前者那么读什么? -
晋标安必: 读ti,古代老多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古人一般都重视孝悌之义,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恭敬尊重,悌是对兄弟平辈帮助关爱.

房山区13195345017: 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什么意思啊? -
晋标安必:[答案]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房山区13195345017: 弟子规中是“出则悌”还是“出则弟” -
晋标安必: 出 则 弟

房山区13195345017: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是什么意思 -
晋标安必: 孔子说:“弟子进父母门就要孝顺,出自己门就要敬兄长 希望能帮到你哦

房山区13195345017: 《弟子规》里面是“出则弟”还是“出则悌”? -
晋标安必: 悌与「弟」通.如《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房山区13195345017: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晋标安必: 问题一:分析并归纳孔子所认为的“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

房山区13195345017: 弟子规 入则孝 的题 -
晋标安必: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

房山区13195345017: 到底是 "百行孝为先 "还是''百善孝为先" -
晋标安必: 两个说法都有,不同的是第一个是有确切的出处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一句古人的话,而“百行孝为先”是人们根据《弟子规》总结的,具体如下: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出自:《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