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上称的“中世纪”是指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肇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世纪是指什么时候?为什么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 5 ~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 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其所著世界史中,第一次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到 18 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普遍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有古世、中世、近世之说,清末翻译西方世界史著作时采用过来。中世纪是适用于西欧的、特有的一个概念,应用于其它地区时我们常用世界中古史来取代。

"中世纪"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原因在于,历史上并不曾真正有过 一个叫作"中世纪"的朝代,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思想家或其它人 认为自己是"中世纪人",所谓的"中世纪"是后人创造的.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 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 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 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 凯列尔在其所著《通史》中, 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中世 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中世纪"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西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世纪" 始于公元500年左右,终于1500年左右,前者的代表性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后者的代表性事件则是新航路的开辟.其中,又以1000年,1350年 为界,分为中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习惯 于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中世纪"的开端,而下限则争议颇多, 有的主张以公元16世纪尼德兰革命为断限,有的主张以新航路的发现为断 限,但更多的是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下限.

典型的"中世纪"概念有着特定的地域界限和情感色彩.当西方文艺复 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创造"中世纪"一词的时候,他们意念中所指的并不是 整个世界,也不是整个欧洲,而仅仅限于指天主教所统治的地区,即中欧和 西欧.从感情上说,他们对亚洲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 化及拜占庭文化是十分向往的,对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 地;而对公元6至16世纪间"蛮族"的入侵而造成的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 满,对教会垄断文化事业也大不以为然,遂将这段历史斥之为"野蛮","未 开化","专制",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在痛骂"中 世纪"西方黑暗的同时,又慨然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从而形成"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随着"中世纪"一词使用日广,它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的代名词,用于 指封建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样,"中世纪"一词不 再专用于指西方,而成了可用来表述任何一个国家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这一 发展阶段上的历史的概念.按照这种用法,由于各国进入和结束封建社会的 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世纪"也就无法一致,如中国较早进入封建社会,其 中世纪可上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时代,其下限则可延伸至清末乃至民国 时代,而印度,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及非洲,美洲广大地区进入封 建时代较晚,其"中世纪"分别开始于公元11—17世纪不等.时间上的这种 差异给同一时代各国历史的比较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将具有特定涵义的"中世纪"这一概念拿来泛指世界各 国历史,在注意了经济上生产方式这一共同点的同时,却忽视了各国文化发 展的巨大差异."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总体上处于衰落的趋势,游牧民族的入侵造成了西方古典文化的大破坏,使古典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整个西 方社会的文化水准也因此而大为下降,教会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保存者和使 用者,尽管能够保存下来的十分有限.而"中世纪"其它地区的文化却是另外一副景象:在近东地区,拜占庭帝国从一开始就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自居,积极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拜占庭帝国衰弱后,悄然兴起的 俄罗斯继承了其文化遗产.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们按照伊斯兰教教义的教导,向世界各先进国家广求知识,使阿拉伯文化迅速发展,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虽因内部分裂和外敌入 侵而使其古代灿烂的文化受到相当破坏,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而同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古典文明非但未受到大的破坏,反而在不断吸收, 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古典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有影响的文化之一.这些带有根本性的差异是"中世纪"一词很难反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西方以外的世界史尤其是文化教育时,尽量避免使用"中世纪"一词,而用"中古史"等代替,迫不得已而用之时,也多加以界定.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差异,也是为了照顾文化发展自身的完整性,本书的"中世纪"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时间界定.在欧洲,我们叙述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3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们叙述的是隋唐宋元间的历史(公元581—1363年);在日本,我们叙述的是自公元646年大化革新至公元16世纪室町幕府统治结束时期的历史;在印度,我们叙述的是自笈多王朝以至德里苏凡国家时期的历史(约公元220—1526年);在阿拉伯,则基本上是公元6至14世纪的历史.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后期三段。
词源与分期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最早使用的是欧洲考古学家弗拉维奥·比翁多。在最经久的分析欧洲历史的方案之中,中世纪是欧洲三个主要历史时期—古典时代(classical civilisation)或古代(Antiquity);中世纪;以及近代—之一。
中世纪的学者和作家大多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3],即《圣经·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
公元1330年左右,人文主义者及诗人彼得拉克将之前的基督教时代称为“古代”"antiqua" (或"ancient"),将他所处的时代称为“新时代”"nova" (或 "new")。
李奥纳度·布伦尼是第一位在他的《佛罗伦萨人史》(History of the Florentine People (1442))中使用三重分期法区分历史时期的历史学学者。
布吕尼和之后的历史学学者对于意大利在彼得拉克时期是否复兴有争议,并因此在彼得拉克划分的两个时期之后增加了第三个时期。因此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1469年,“中世纪”(media tempestas 或"middle season")在拉丁语中首次出现。
在早期的用法中,中世纪这个词拥有包括最早记录于1604年的medium aevum 或"middle age",和最早记录于1625年的media saecula或"middle ages" 等多个变体。
另一个术语"medieval"(偶尔被称为 "mediaeval" 则来源于medium aevum。
在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塞拉利尤斯(1638–1707)将历史分为古代(Ancient),中世纪(Medieval),近代(Modern)三部分后,三重分期法成为标准。
中世纪最常见的出发点在476年,这种断代方法被布吕尼首次使用。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结束日期,但1500年通常被认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 。根据时代背景,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首次美洲航行,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或1517年的宗教改革都被用过。
英国历史学家大多使用1485年的博斯沃斯平原之战来标识时代的终结。而西班牙的史学家经常使用的日期包括斐迪南二世的去世日期1516年,卡斯蒂尔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去世日期1504年,以及征服格拉纳达的1492年。
来自罗曼语国家的历史学者倾向于将中世纪分为两部分:早期的“盛期”(High)和后期的“衰落(Low)时期”。英语国家的历史学者遵循其德国同事,一般将中世纪分为早期"Early",盛期"High"和晚期"Late"三部分。
在19世纪,整个中世纪经常被称作“黑暗时代”(Dark Ages)。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一边倒的趋势。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
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得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宝窟,及著名中世纪研究学者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的研究,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合适的词。
20世纪中叶以后,在英语国家中的专业学者文献里,“黑暗时期”这个词渐渐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写道:“历史的连续性排除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这两个紧接着的历史时期之间有巨大差别的可能性,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暗,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有一个类似的运动,即便它不是那么众所周知。”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这段欧洲历史。
中世纪的画:

扩展资料:
文化
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中世纪文化的主要地位。泥金装饰手抄本、格里高利圣咏和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文化的代表。
中世纪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卡洛林王朝的卡洛林文艺复兴和神圣罗马皇帝时的奥托文艺复兴。
14、15世纪意大利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扩展到欧洲很多国家。这时涌现出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哈维、弗兰西斯·培根等等。

经济
中世纪时的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巴黎、里昂、图尔奈、马赛、科隆、特里尔、斯特拉斯堡、汉堡、威尼斯、热那亚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
16世纪以后,兴起了工场手工业,最初是佛罗伦萨,随后是佛兰德,而圈地运动使英国迅速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加速了贸易,从而产生了地理大发现。工场手工业也使战争武器得到了不断革新,火炮和火绳枪逐渐代替了骑士的刀剑,也使旧式的城堡丧失了其防御能力。
而工场手工业也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到中世纪中后期,各种手工行业由个别经营,渐渐演变为成立公会,“专业”这个概念在这时期萌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世纪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时期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但是,中世纪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后,在向西欧扩张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因此,欧洲中世纪美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美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美术。

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会的合法地位以前,基督教曾经长期遭受罗马帝国镇压,基督教的活动都是地下进行的。

当君士坦丁宣布这一新宗教为国教时,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早期基督教艺术(公元2世纪——公元5世纪)
一般来说,所谓的“早期基督教艺术”是指从基督教诞生到公元五世纪后半所产生的整个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艺术。

当罗马帝国皇帝泰伯利亚斯(Tiberius ,公元 14 —— 37 年)在位之时,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被钉上十字架。虽然他的殉道在罗马并没有引起重大的注意,但是追随者却继续传播他的道理教义,并且远播到罗马,威胁到罗马君主的势力。
在公元 64 年,罗马发生了一场大火,尼罗皇帝(Nero,公元 54 —— 68 年)把这场灾难归咎到基督教的身上,并把当时的基督教领袖保罗斩首。随后的几位皇帝对基督教有的抱持着包容的态度,有的则企图把它铲除。到了公元313 年,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I ,公元 306 —— 337 年)颁布《米兰诏书》﹝Edict of Milan﹞,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于是基督教开始了它与罗马帝国政权的结合,并且彻底改变了往后欧洲文化的发展。

由于罗马帝国不断衰败,东部边界又不断受到外族人的骚扰,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 330 年为了确保护帝国的安全,于是把首都从罗马东移到希腊人的拜占庭,并改其名为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

这项迁都措施不仅延续了罗马帝国的生命,更象征了基督教的势力扩展到了“东方”。自从迁都之后,西方的罗马帝国却频频遭到北方野蛮部落的侵略,民不聊生,到了公元 476 年便彻底灭亡了;相反地,东方的罗马帝国在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公元 527 —— 556 年)的统治下,却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以基督教为精神力量的拜占庭帝国。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只能在私宅邸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公共的地下墓穴,这种墓穴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地下墓室壁画的题材多取自圣经,采用隐喻性和象征性手法,画中的形象往往是双关的。例如鱼和善良的牧羊人表示基督,鸽子表示圣灵,孔雀代表永恒,心象征博爱等等。这些墓室壁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试图用新的手法来表现抽象的灵魂和对宗教的虔诚,而 不在乎所画的形象是否真实生动,故有的作品显得抽象,古怪,不够自然和谐。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他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的建筑样式。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称为“巴西里卡”(basilicas)。
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后,罗马帝国即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至395年狄奥多西皇帝把帝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各掌东西部分时,帝国正式分裂。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因未受列蛮族的侵扰,政治经济都比较稳定,国家繁荣,其疆域包括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及意大利北部的一部分。这些领土大部分为古希腊文化发达的地区,古代艺术的传统影响相当广泛。东罗马帝国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同罗马教会不同之处是,东正教将皇权和宗教偶像集于皇帝一身,教会隶属于国家,皇帝既是国家的主宰,又是上帝意志的代表。拜占庭艺术在王权的支持下带有较多的世俗特点,显得比较宏伟富丽。同时,由于东正教思想的控制,并部分继承了古代艺术的传统,拜占庭艺术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程式化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显得刻板、威严而富有永恒的精神力量。拜占庭艺术主要包括建筑、镶嵌面、圣像画和雕刻。

拜占庭艺术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大帝执政时期。这位皇帝曾一度恢复了包括意大利和北非在内的罗马帝国的领土,为炫耀功绩,他在君士坦丁堡和意大利的拉文纳城大兴土木,倡导艺术。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有圣索菲亚教堂和圣维塔尔教堂。

公元七世纪,拜占庭帝国失去了中东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经济文化大大衰颓下来,八世纪又发生了“圣像破坏运动”,拜占庭艺术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处于一个低潮阶段。

拜占庭美术的第二个繁荣时期是马其顿王朝时期(公元842——公元1057)。这个时期帝国经济恢复,矛盾缓和,圣像破坏运动停止,教堂里又出现了新的宗教画。教堂建筑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及系统,从而能更好地宣传神权思想与禁欲主义,建筑中十字形圆穹教堂占了统治地位。十一、十二世纪更趋成熟,五个穹隆顶的教堂成为最完美的体现基督教思想的建筑形式,外形匀称,主次分别,丰富和谐,中间最高的穹隆突出王权和宗教统一的思想,内部装饰所严格遵守的体系是:耶稣与帝君被同样描绘在主穹隆位置,四天使守四方,福音传道在两边,其它墙面是圣徒的故事;祭坛宝座上是圣母,下面试教会长者圣餐的场面,整个组成一个金字塔形,直到最顶点是基督的巨大形体,表示坚定不移的宗教秩序。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以小块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其中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为知名。

这些教堂的镶嵌画都带有很强的装饰性,人物被不成比例的拉长,但显得非常肃穆、庄严,色彩和明暗变化被提炼到最纯粹、最简洁的程度,丝毫不强调立体感,仿佛人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符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蛮族艺术和加罗林文艺复兴(公元5世纪——公元11世纪)

公元五世纪,来自北方、东方的汪达尔人、日耳曼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由于这些民族尚处于原始公社的生产水平,经济文化远落后于罗马,故被称为“蛮族”。在这个时期,欧洲进入一个政治动荡,战事频繁,民族迁徙,宗教蔓延,经济停滞的漫长年代,欧洲人也把这段时期称为“黑暗时期”。在这段时期里,西方文明的步伐向前迈得很慢,美术同样没有多大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蛮族”的入侵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他们摧毁了罗马高度发达但已渐趋衰败的奴隶制度,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在欧洲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化意识和艺术创造上为欧洲输入了新鲜血液。

在这段“黑暗时期”的五百年时间里,除拜占庭帝国沿着罗马美术的线索,揉进了大量东方艺术的养料,又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欧洲其它各地的美术面貌大致包括三个发方面的内容:一、迁徙者的美术;二、各地乡土人的民间美术;三、陆续传到各地的基督教美术。

公元四世纪,欧洲东部遭到匈奴人的袭击,引起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蛮族也包括高卢人和斯拉夫人。首先是生活在黑海北岸的日耳曼人的一支哥特人在匈奴威力下的西迁,引发持续二百多年的欧洲各“蛮族”的民族大迁徙运动。所以迁徙者的美术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有匈奴带来的含有中亚和波斯因素的纯东方风格的美术,这种风格在哥特人中产生了影响;二是哥特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又把这含有东方风格的本民族的美术带到了各地。由于作为日耳曼语族的哥特人是德国人的祖先和主体民族,其美术内容有多为动物的几何纹样,有被称作“德国动物风格”。这种风格不像古希腊那样写实具象,多用线条组成的半抽象图案,相当夸张且含有极浓厚的抽象因素。

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公元476年~公元1453


美术史上称的“中世纪”是指什么时候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时期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

史学家说的“中世纪”指的是什么时候,“中世纪”之前和之后分别叫什么...
史学家说的“中世纪”指的是什么时候,“中世纪”之前和之后分别叫什么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求欧洲中世纪(大概15到17世纪左右)概况
中世纪(又称中古时代;英语:Middle Ages;约476年-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民族国家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

中世纪是指什么时候?为什么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

西方美术史分为那些时期?
1、中世纪是从公元2世纪开始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的一段时期的统称,2到5世纪是早期基督教美术时期,从5到15世纪被称作拜占庭艺术时期。2、文艺复兴泛指14-16世纪,其中15世纪以前称为前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正式开始还是从15世纪以后。3、文艺复兴后期还出现过样式主义等流派。4、巴洛克艺术的盛行时期是...

中世纪是指什么?
(关于其名称,也叫做“Medieval Ages"或"Middle Times",也称之为”Dark Ages") 介绍 时间范畴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讫年代的认识也不同。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注:这里的“封建社会”,不是我们通常与“...

1 什么是中世纪?它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2 中世纪的美术种类是什么? 3 对...
2 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美术和哥特式美术先提欧洲中世纪的艺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

中世纪在西方美术史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线等
2、中世纪的建筑尤其是哥特式代表了西方建筑的巅峰,与不同时期的代表,如文学、音乐、绘画等,共同组成了西方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世纪中,如8世纪的查理大帝,推动了加洛林文艺复兴,而后有蛮族艺术对传统罗马古典艺术的活力注入,这些都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艺术的来源并非仅仅是反对神权...

中世纪的画有什么特点
而是为了传教,就是用绘画向信徒传递圣经的故事。所以这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就是:扁平、没有细节、套路化、不讲技法,不求写实,只追求用脸谱化的表达来传达信息。所谓“中世纪”(MiddleAges)是指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两个“高峰”之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基督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世纪指的是什么时间?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后期三段。中世纪的学者和作家...

新洲区19812133859: 西方艺术史时期 -
闾融消可: 不是太准确 中世纪是从公元2世纪开始到15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的一段时期的统称,2到5世纪是早期基督教美术时期,从5到15世纪被称作拜占庭艺术时期. 文艺复兴泛指14-16世纪,其中15世纪以前称为前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正式开始还是...

新洲区19812133859: 中世纪的画有什么特点? -
闾融消可:[答案] 中世纪美术 一般指5~15世纪之间的西方美术,包括拜占庭美术、 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 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早期基督教美术有时也被归 入中世纪美术.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术构成了欧洲美术发 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新洲区19812133859: 中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是哪里? -
闾融消可: 中世纪的时间界定,一般是认为是5-15世纪为准(以文艺复兴为界)这个时候的美术表现在建筑方面,这个时候美术流派主要是拜占庭美术,哥特式美术,罗马式美术,而这些美术流派除了拜占庭美术,其他都是出现在法国,继而遍及西欧其他国家!所以我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西方美术中心应该是法国!!!法国!

新洲区19812133859: 中世纪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在此之前称为什么?在此之后又称为什么? -
闾融消可:[答案] 1、定义:中世纪( the middle age )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 15 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 5 15 世纪的那一千年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 17 世纪末德...

新洲区19812133859: 中世纪美术的五个时期 是哪几个? -
闾融消可: 有五个时期 早期基督教艺术(公元2世纪——公元5世纪) 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 蛮族艺术和加罗林文艺复兴(公元5世纪——公元11世纪) 罗马式美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 哥特式美术(公元12世纪——15世纪)

新洲区19812133859: 哪个时代称之为中世纪? -
闾融消可: 中世纪早期并不叫中世纪而是称之为“黑暗时代”,中世纪这一称谓是十五世纪以后出现的.

新洲区19812133859: 中世纪宗画家又哪些? -
闾融消可: 中世纪美术 一般指5~15世纪之间的西方美术,包括拜占庭美术、 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 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早期基督教美术有时也被归 入中世纪美术.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术构成了欧洲美术发 展过程中的重...

新洲区19812133859: 为什么说中世纪艺术是多钟文化融合的基督教艺术 -
闾融消可: 中世纪艺术.一般指5-15世纪的西方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如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这些教学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等也获得了繁荣.中世...

新洲区19812133859: 想知道西方美术史的时间线! -
闾融消可: 西方美术史的时间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万年的石器时代,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绘画和雕塑.而在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通常反映历史事件、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经历了中世纪、文艺复...

新洲区19812133859: 中世纪是什么时候
闾融消可: 中世纪,也称“中古”是学上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隶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时代,主要是用于欧洲,14,15世纪是中世纪鼎盛时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