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炮兵

作者&投稿:粱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典的军事著作有哪些?~

军事著作有许多以下为部分介绍:
一、“兵学圣典”—— 孙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作者孙武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亲历数次战争,戎马生涯长达30年,并撰写了适应当时历史要求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有13篇,共6100余字,是一部独立完整的兵书。
它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其基本观点如下:“兵者,国之大事也”的战争观;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论;“知彼知己”基础上的料敌定谋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论;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指导原则。
《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从此诞生,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初步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冲破长期鬼神论天命论的束缚,具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它分析了战争的奇正攻守强弱虚实远近等对立的现象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揭示的某些战争规律和指导原则,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
二、西文军事经典——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战争论》是一部运用辩证方法全面论述战争基本原理的资产阶级军事经典著作。在这部军事学经典著作中,克劳塞维茨站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的政治立场上,借助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积极成果,对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发生的“拿破仑战争”和欧洲各国民族解放战争的丰富历史经验,作出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战争论》首次把西方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现象的复杂本质特殊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又为战略决策,即国家政府部门及军事统帅如何对未来战争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制定战争计划,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一套近乎科学的方法。从而,大大推动了军事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三、“改变世界的书”——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论》)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是关于夺取制海权的著作,它和《圣经》等书一起被称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六本书”。作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认为,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夺取并保持制海权,控制海洋。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
他从战略角度提出海军战略就是在平时和战时建立并加强海上实力,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舰队决战和海上封锁,而要完全夺得制海权,只有通过舰队决战。他强调集中兵力,把集中兵力视为基本的作战原则和贯彻海军战略的主要手段。对美英德日等国的海军建设和海洋战略产生过重大影响。
四、当代东方军事理论巨著—— 毛泽东《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午5月26日~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在《论持久战》这部光辉著作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它可用于指导反侵赂的现代局部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它不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军事理论,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核子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写到:“关于共产党军事思想的最好阐述,不见诸苏联的著作,而见诸中国的著作。”
五、间接路线战略之源—— 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战略论》,原名为《战略:间接路线》,是一部阐述“间接路线战略”的军事理论专著,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作者运用丰富的史料进行详尽的分析,旁征博引,论证了一个中心思想: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战例表明,“间接路线要比直接路线优越得多”,“前者实在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战略形式”。
这种战略的目的,就是要使战斗行动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主要原则,是避免从正面强攻直撞的作战方式。《战略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自出版以来,曾被世界各国广为翻译出版,一直受到西方军界重视。

“兵学圣典”——孙武《孙子兵法》
西文军事经典——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改变世界的书”——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当代东方军事理论巨著——毛泽东《论持久战》
间接路线战略之源——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西方军官必修教材——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
一部震惊世界的书——索科洛夫斯基《军事战略》
开创空军新时代的论著——杜黑《制空权》
西方大战略理论代表作——柯林斯《大战略》
战术训练与战斗原则指南——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

扩展资料: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
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第二篇《作战篇》
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篇《谋攻篇》
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
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
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
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
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
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
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
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分别在西线和北线同时向以色列军队发起进攻,数百架飞机对以色列前沿阵地狂轰滥炸,几千门火炮同时怒吼,大批坦克、装甲车和数万阿拉伯部队迅速推进。震撼世界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拉开了帷幕。
  埃叙立志复仇
  在1967年6月5日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叙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大片领土,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和耻辱。以牙还牙,收复失地,成了埃叙军政领导人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上任后的第三天,便召集军队高级将领开会。他说:“从我上任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这一仗非打不可。”在他的主持下,埃及军方制定了“巴德尔行动”计划。萨达特还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多次协商,准备联合叙利亚一同作战,以优势兵力从西、北两线对以军实施夹击,收复部分或全部失地。
  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表示将派部队和飞机参战。
  1973年初,埃军以渡河演习的名义,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运送渡河器材,调集作战部队。他们利用黑夜或大雾天气,骗过了以色列,也骗过了美国的侦察卫星。
  叙利亚军队也一直在为收复戈兰高地精心地准备。他们从苏联购买了大量先进装备,选择相同类型的地区反复训练。
  埃军初战告捷
1973年10月6日13时,萨达特来到了运河西岸代号叫“十号中心”的地下指挥所里,听取总参谋长沙兹利中将的汇报。14时,萨达特一声令下,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堤后面的2000门大炮和“蛙—7”火箭筒一齐向对岸开火。与此同时,240架飞机在空军司令穆巴拉克的指挥下,对以军的炮兵阵地、地空导弹阵地、指挥所、雷达站和后勤设施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在烟幕的掩护下,埃军的第一批8000名步兵突击队分乘720只橡皮舟开始渡河。16时许,以色列出动空军对渡河埃军实施袭扰,但遭到埃及防空导弹的重创。16时30分,埃军10个工兵舟桥营迅速组装舟桥和门桥。工兵开始用高压水泵冲刷沙堤。在8小时之内,他们在沙堤上打开了60个缺口。在24小时之内,10万大军、千余辆坦克和1.35万辆各种车辆到了运河东岸。
  以军南部军区司令戈南少将立即命令驻守运河一线的曼德勒师进行反击。
  14时30分,曼德勒师的一个坦克旅仓促应战,被埃军击溃。以色列空军匆忙出动大批战机飞临运河上空,但遭到了埃军地空导弹的迎头痛击,仅在开战的头两个小时,就有10多架以军飞机被击落。战至7日,曼德勒师的300辆坦克只剩下100辆了。这天,以色列的阿丹师和沙龙师迅速赶往前线增援。
  8日上午8时,阿丹师的两个旅冒着埃军的密集炮火,由北向南实施攻击。不料在距运河大约700多米的地域,突然遭到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10月9日,埃军在运河东岸的兵力,仅第二集团军就有9万人,坦克800辆;在西岸,还有900辆坦克待机渡河。以军的一些防御支撑点被摧毁。整个西奈半岛的以军情况危急。
  此时,75岁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忧心如焚。她向华盛顿发出呼吁:“以色列快要完了,救救以色列吧!”
  白宫决定向以色列运送军火。从10月13日开始,美国共出动军用运输机566架次,向以色列空运作战物资670种,其中包括坦克600辆、飞机80架、“陶”式导弹2000多枚以及各种电子对抗器材等。
  血战戈兰高地
  开战前,叙军兵力约15万人,坦克约1300辆,作战飞机280架,另有大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海军舰艇约30艘。6日14时,叙军3个步兵师以配备的坦克部队为先导,在空军、防空部队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向戈兰高地进攻,当日突破以军防线,并以空降兵占领赫尔蒙山哨所(以色列称之为“国家的眼睛”,其侦察范围覆盖叙大部地区),紧逼战略要地库奈特拉。守卫戈兰高地的是以军的1个步兵旅以及巴拉克装甲旅和第七装甲旅。战至7日上午8时,巴拉克装甲旅90辆坦克只剩下12辆;战至9日下午,第七旅的105辆坦克仅剩7辆。被击毁的叙军坦克约260辆,装甲输送车和其他车辆200多辆。
  自10月10日开始,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巩固既得阵地。以军抓住这个战斗间歇,首先在北线集中3个师,使用大量空军,于11日上午11时向叙军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强大攻击,并越过1967年停火线。
  16日前后,以军给予援叙的伊拉克和约旦装甲部队以沉重打击,22日出动空降兵夺回赫尔蒙山哨所。至此,以军经紧急动员,总兵力已增至近40万人。
  沙龙渡河反击14日拂晓,埃军集中1000辆坦克和5000名步兵,向以军发起了进攻,目标是夺取米特拉山口。以军使用直升机发射空地导弹,击毁埃军坦克约250辆,迫使埃军撤回进攻出发地。
  坦克大战的胜利,使以军士气大振。当天晚上,总参谋长埃拉扎尔向内阁提交了由沙龙将军提出的渡河作战计划。
  沙龙是俄罗斯高加索移民的后代,自幼喜爱学习,崇尚武力。他14岁即参加了地下犹太人自卫队。从军后,在历次中东战争中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有“以色列的巴顿”之称。沙龙在战争爆发前三个月刚从南部军区司令的位子上退役,10月5日上午又被部队召回。
  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分析,在大苦湖地区埃第二、第三集团军的结合部德维斯瓦,有一7—12公里的间隙,在附近40公里的范围只有少量埃军驻扎。
  15日17时,在大炮和直升机火力的掩护下,沙龙师的图维安旅在塔萨—伊斯梅利亚公路方向,向特勒维齐亚和哈穆塔尔发起进攻。与此同时,该师主力以安农旅打头阵,于晚9时30分打通了通往运河岸边的阿卡维什公路。然而,前来增援的埃军又把这条公路封锁住了。面对严峻的形势,沙龙命令部队沿公路猛冲猛打,终于打到运河岸边。16日凌晨1时35分,以军第一批士兵渡过运河,踏上了西岸。3小时后,沙龙师的其余人马也渡过了运河。
  沙龙师一面加紧建立桥头阵地,一面进攻埃军在西岸的防空导弹阵地。17日以军阿丹师和马冈师相继渡过运河。
  萨达特下令空军出动飞机对西岸以军进行轰炸,但由于没有萨姆导弹掩护,半天之内就被击落了17架。19日,以军又有两个旅进至运河西岸,并乘势迂回到埃及第三集团军侧后。埃军的战场态势危急。而此时沙龙师已完成了守卫和巩固桥头阵地的任务。除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守在桥头阵地外,沙龙用两个装甲旅向伊斯梅利亚方向进攻。至20日黄昏,以军将伊斯梅利亚—开罗公路置于己方炮兵的火力控制之下。
  10月22日拂晓,以军总参谋部向各师、旅通告:“内阁决定我方已准备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的第338号紧急决议。今晚6时52分,停火协议开始生效。”
  以军前线的师旅长们非但没有停火,反而在运河西岸向埃军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至23日晚,以军攻占了阿代比耶港,包围了苏伊士城并切断了该城同开罗的联系,并对埃及第三集团军构成包围态势。萨达特心急如焚,紧急呼吁苏联政府和军队立即采取实际步骤解救被围的埃及部队。
  大国干预下的结局
10月24日,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决心采取行动,下令4个苏军空降师进入戒备状态,同时致电美国总统尼克松。
  白宫考虑到与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也认为犹太人干得太过火了,于是以停止提供补给向以色列施压。
  10月27日,作战各方终于停火。这次战争,以色列伤亡2800人、埃及5000人、叙利亚3000人、其他阿拉伯国家500人;以军损失坦克850辆、埃军1000辆、叙军1000辆、其他阿拉伯国家200辆;以军损失飞机110架、埃军260架、叙军130余架、其他阿拉伯国家50余架。
  此次战争,埃、叙经周密准备对以实施战略突袭,通过两线夹击首战告捷,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阿拉伯国家的民心士气。虽然埃军在战场上逐步陷入被动,但停战时终于在运河东岸占据两段狭长的滩头阵地,达到了为以后通过政治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创造条件的战略目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炮兵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分别在西线和北线同时向以色列军队发起进攻,数百架飞机对以色列前沿阵地狂轰滥炸,几千门火炮同时怒吼,大批坦克、装甲车和数万阿拉伯部队迅速推进。震撼世界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拉开了帷幕。埃叙立志复仇 在1967年6月5日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叙发动突然袭击,...

损失最惨重的大阅兵:短短30秒几乎导致国家瘫痪
1973年10月,埃及总统萨达特(1918~1981)命令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和叙利亚一起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摧毁以色列的 巴列夫防线 ,在国内外赢得崇高威望。埃及在这次战争中虽然前期取得胜利,但到了后期,战况发生逆转,西奈半岛也未收复。这场战争也使萨达特认识到 *...

装甲镇魂曲: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戈兰高地战役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的以色列前线部队 此时以色列驻军,在戈兰高地上只有第188装甲旅和第1「 ”戈兰”步兵旅位于一线位置。他们的兵力被以连-营为单位,分散在17个阵地上。师属炮兵也被拆分,使得压制火力遭到严重削弱。第188装甲旅尚不满编,只有区区71辆坦克可用。尽管以军为了以防不测,在10月4日将装备了近百辆...

中东战争的装甲作战有哪些故事?
M-60坦克是第二代主战坦克中的佼佼者,产量高。在高峰时期,许多国家至少装备了11750辆M-60坦克。即使到了21世纪,世界上仍有6000多辆改进型M-60坦克在服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甲部队遭受重创,损失数十辆坦克 坦克车长6.9米,宽3.6米,高3.9米,总战斗重量46.3吨,乘员4人。炮兵...

第一 二三 四次中东战争的详细历史
第三次中东战争:法塔赫为了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断的袭击以色列,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1967年6月5日以军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后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初三历史 动荡的中东地区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集中优势兵力埃及和叙利亚,炮兵,航空兵和火的掩护下,分别在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而一个突然袭击。后来,以色列在美国的紧急援助,调动部队反击,并逐渐在战场上抢占先机。最后,国际社会的调解下,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在中东战争是现代战争。交战...

中东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并袭击了叙利亚军队的贝卡谷地。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

5次中东战争都是谁输谁赢?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这次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战败而告结束。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赢,埃及、叙利亚输。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

什么是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政治上是一次冲击,打破了阿以关系的僵局。战后双方开始就用土地换和平的可能性举行了谈判。它在军事上则显示出战争的导弹-电子时代的到来。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4日,以色列趁阿拉伯国家之间关系处于分裂不和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以摧毁巴解武装力量为战略目标,发动了对黎巴嫩大...

关于中东战争的问题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亦称“十月战争”或“斋月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 为收复六.五战争中的失地,集中51万地面部队和海、空军主力分别向以色列军队占领的西 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发动突然进攻。埃军当天渡过苏伊士运河,8日摧毁以 军“巴列夫”防线,收复部队失地...

聊城市18347895401: 前苏联180毫米加农炮前苏联时期有一种180毫米的自行加农炮,曾
毓岩欣泰: 雪雪问的这个炮确实有,但不是自行加农炮,而是180毫米S-23牵引式加农炮(180-мм пушка С-23). 该炮以海军火炮为基础,研制于上世纪50年代初,第一次亮相于1955年红场阅兵.其口径被西方误判为203毫米,并被命名为203毫米M1955榴弹炮.这个错误直到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缴获了阿拉伯使用的S-23后才被纠正. S-23在苏联陆军中主要装备重型炮兵旅,每旅12门;并被出口到华约、中东、北非以及朝鲜、古巴、印度等国,以色列也使用过缴获的S-23,但我国并没有装备过.该炮至少参加过第四次中东战争,但没有参加过阿富汗战争,那时它已从苏军退役多年.

聊城市18347895401: 埃及军队是怎样突破巴列夫防线的?
毓岩欣泰: 埃军先头部队于攻击发起前,以高压水龙冲垮以军的运河防线大堤,以使后续的攻击主力顺利突破了巴列夫防线.同时在苏式地空导弹的配合下,掌握了开战初期的制空权,从而获得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的优势战场地位.

聊城市18347895401: 大苦湖之战 -
毓岩欣泰: 你说的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时期,以军驾驶缴获的苏式坦克,身着埃及军装,瞒天过海,在大苦湖附近越过苏伊士运河,最终合围埃军第二、第三军团的战役. 1973年10月,埃、叙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

聊城市18347895401: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了多少天 -
毓岩欣泰: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了20天,时间是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战争是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第四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了解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也因此使以阿间的和...

聊城市18347895401: 以色列和黎巴嫩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吗?以色列胜算有多少?
毓岩欣泰: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军事实力对比 以色列 陆军兵力13.4万人(动员后可达59.8万人... 它的作战能力却不可小视.15年前,在被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的以色列入侵黎巴...

聊城市18347895401: 求助!!!哪位大虾能告诉小妹关于中东战争的一些问题 -
毓岩欣泰: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所谓“中 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

聊城市18347895401: 听说以色列和约旦都装备过百夫长坦克而且好像还同室操戈过结果怎么样
毓岩欣泰: 确实是这样的,以色列于1959年购买了第一批“百人队长”坦克,1966年作为合作开发“酋长”坦克的一揽子计划又买了第二批.这些“百人队长”经过改进一直用到2002年方才完全退役,其中大部分坦克又经过改装作为重型装甲输送车或者工兵战斗车继续发挥余热.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时,以色列装备385辆“百人队长”,其中293辆可以使用.而约旦当时装备44辆“百人队长”,战争结束时却有30辆被以色列缴获……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百人队长”在以色列抵御叙利亚进攻戈兰高地的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阿拉伯人就是人傻钱多,再好的东西给他们也是白搭= =

聊城市18347895401: 中东战争简介 -
毓岩欣泰: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 以色列VS阿拉伯联军,以色列胜占领了巴勒斯坦大片土地.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以色列英国法国VS埃及,前者军事上胜利后遭到全世界抗议,被迫停火. 第三次中东战争19...

聊城市18347895401: 导弹艇作战适合哪些情况下?有何独特之处?
毓岩欣泰: 目前为止,在我国的东海及黄海海域,因为海峡地形较窄,因而对大型舰艇来说,... 超音速的C701等等,加上海岸线上的陆军炮兵部队,在这两个海域已经构成了环环相扣...

聊城市18347895401: 第4次中东战争什么武器最厉害?
毓岩欣泰: 石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